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珠光宝鉴-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及眼底,分别的伤感在所难免。
苗函嫣上前啄吻了一下他的唇瓣,“我不介意,只要你别被我知道就好,否则,哼
哼。”
郑辉顺着嫣嫣的视线向下看去,下意识的夹紧双腿。 “咳咳,快去候车大厅吧。”郑辉拎着行李箱,率先向候车大厅走去。
蔡兰希一群人站在候车大厅里分外明显,近十名七老八十的老人,身边还跟着两名军
人。
“嫣嫣,这里。”看到苗函嫣,蔡兰希招招手。
苗函嫣接过郑辉手里的行李箱,留下一个绝美的笑容便向那群老人的方向走去。
郑辉则站在原地,看着嫣嫣融入到那群人中,不知道为什么,他可以预想到以后这种
分别的日子不会少。
“这就是王老的弟子,嗯,很不错。”其中一人很满意苗函嫣不卑不亢的态度,比起
那些要么趾高气昂要么低眉顺眼的孩子顺眼多了。
“嫣嫣,我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钱灌,钱老师,他可是鉴定青铜器的专家。”蔡老
师向苗函嫣介绍着这位说话的老人。
“钱老师您好,后辈还有跟您学习的地方。”苗函嫣礼貌的问好,这里面的每一位都
是前辈级的大师,值得她尊敬。
“呵呵,好。”钱灌哈哈一笑,开始有些眼馋这个女娃子了,真不知道王郁德哪来的
运气。
其实这次鉴定文物之行,被邀请的还有王郁德,只不过被他以身体不便的原因拒绝
了,之后蔡兰希提起王郁德这个徒弟,大家商议了一下,最后按照蔡兰希助理的身份被邀
请,实则是这些老家伙想看看王郁德的徒弟到底如何。
“这位是齐守言齐老师,玉器鉴定专家。”蔡兰希继续介绍。
关于这一位,苗函嫣是见到过的,礼貌的打过招呼。
齐守言也记得这个小姑娘,上一次在古长风的聚宝阁给他留下了不浅的印象,当然印
象最深的还是那款血沁鼻烟壶。
其余那些位也是各方面的专家大师,一番介绍下来,只有她这一个晚辈。
别看这些老家伙在行业里的身份地位都很高,其实就是一个个老顽童,聊起诙谐笑话
的本事可不差。
尤其是古玩圈子,里面的故事就算一个人讲上三天,一圈人下来也只是摸到毛边。
时间差不多,大家检票后登上火车。
郑辉一直没有离开候车大厅,直到火车开走,扎根的脚才挪动半分。
透过车窗,苗函嫣看向候车大厅的位置,心里突然觉得空空荡荡的,直到手心握上锁
骨处的吊坠才安定下来。发布
“嫣嫣,喝点水,用不了多久就能到。”蔡兰希递给她一瓶矿泉水,考虑到嫣嫣一个
小姑娘出门,他自然要照顾好,否则王郁德非得跟他拼命。
苗函嫣拧开水,对蔡老师道声谢,像她这种需要专家侍候的助理应该是头一份吧。
因为座位都挨着,大家也将蔡兰希的态度看在眼里,本来这个助理就是挂名的,大家
都心知肚明,至于苗函嫣有没有资格得到他们的平等对待就要看她的实力了。
在这个即将春节的时候出行,大家的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别扭,但是一想到明清墓葬
群心里的不爽瞬间消失,余下的只有热忱。
“你们谁知道墓葬群的大小规模?”一人询问起来。
附近的都是自己人,大家说话也没有什么顾忌。
“我听说现挖掘出二十多座,还有一部分在继续挖掘,看规模应该小不了。”钱灌闻
言开口道。
、第一百一十三章 墓葬群
“还是老钱的消息最灵通,我们这都出来了,还不知道具体的工作量。”齐守言摇着
头。
“你们要是像我一样没事多出来溜达,别总憋在一个地方消息自然会灵通。”钱灌没
好气道,这些老家伙,一到冬天就恨不得窝起来。
“那也要有体力才算啊!”另一位白胡子一大把的老者叹息一声。
众人中,抛出苗函嫣不谈,钱灌算是年轻的了。
他们这些老骨头也不知道还有几年活头,有些人已经立完遗嘱,在这个时候还能为国
家效力,仅这一点就值得所有人尊重。
抵达天津车站后,三辆军用越野等在路边。
苗函嫣有些唏嘘,看来这次国家对墓葬群还是很重视的。
因为只有她一位女性,自然是坐在前排,而蔡兰希、齐守言以及另一位姓赵的专家坐
在后面。
开了近一个半小时的车,通过坑坑洼洼的路面,在这堪比荒地的位置终于看见了被围
守的挖掘区。
“请下车。”通过排查进去后,车子停在了围守范围内。
苗函嫣等人纷纷下车,这时食堂的位置传来阵阵饭菜香,折腾了一上午的众人也都饿
了。
进入一间临时搭建的简易房里,苗函嫣等人暂作休息,期间负责这一次挖掘的总指挥
过来感谢众位专家莅临。
大家也都累了,在座的人都不是青年,光是之前的颠簸就有些承受不住。
饭菜很快上来,都是大锅菜,虽然味道一般,但是对于肚子饿的人来说什么都是美
食。
吃完午饭,总指挥安排地方让众位专家先休息,而这些老家伙却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
一般,吃饱了就要去看文物。
热爱工作是好事,虽然担心这些专家的身体,总指挥还是安排他们去看出土文物,否
则光是这些如狼似虎的眼神就够他呛。
负责这一次挖掘的总指挥年纪不大,也就三十多岁。一边带路,一边看向跟在众位专
家后面的苗函嫣,心中的疑惑不止一点。
要说这专家不都是越老越好,怎么还出现一个年纪小的,岁数小也就算了,还是个女
人?
虽然心中疑惑不止,但总指挥还是没有表现出来,军人,只要服从命令就可以!
又是一番排查下来,总指挥发给他们自由出入的证明,这样以后就不用他带来带去的
了。
进入储存文物的地方,有专门负责挖掘的专家在,出土的文物按照分类整齐的排列
着。
“这是报告书,编号已经排好,下面就是鉴定年代和出处了。”指挥员将报告书发下
去,每人都有,包括苗函嫣在内。
接过报告书,这是需要大家共同完成的,若是一个人做的话,三个月都别想从这里出
去。
将文物种类简单熟悉一下,文物总共有几百件之多,大部分都是明清期的,作为陪葬
物品,虽然东西不少,档次却不高,可以判定这些墓葬的主人并非达官贵人,充其量是小
富小贵。
众位专家齐刷刷的带上白手套,放大镜什么的办公桌上都有准备。
开启强光灯,大家按照自己擅长的领域顺着编号看了起来,鉴定过的封存在泡沫箱
里。
相较其他类别,苗函嫣更擅长瓷器的鉴定。
虽然这些堆积的文物中也有瓷器,但是完好的实在太少,碎片到有一袋子。
看到这里,苗函嫣苦笑起来,若是拼凑完这些瓷器,她就不用回家过年了。
好在只需鉴定完好的物件,对于这些拼凑的活自然有其他人干。
“咦,战国古玉,好物件啊!”齐守言举着放大镜兴奋道,虽然是明清墓葬,但是陪
葬品可不会限定在某个年代。 苗函嫣的小眼神飘过去,齐守言拿的是一枚玉片,在战国时期作为垫杯之用,没想到
竟然会有此发现。
大家也都提起精神,鉴定、记录、封存,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直到月上山头,这些老人家也都乏累了,捶腰的捶腰,扭脖子的扭脖子,反正是坐不
住了。
“大家去休息吧,工作不是一天完成的。”白胡子一大把的孙教授说道。
苗函嫣也伸了一个懒腰,将报告书放在桌面上,为了不引起大家的猜疑,她这一下午
并没有鉴定多少件。
蔡兰希走过去看了看嫣嫣的报告书,又查看了一下准备封存的瓷器,眼中是神色渐渐
转喜。
其他人也过来瞧了几眼,对于这些专家的举动,苗函嫣并没有产生不愉的情绪。
首先她没有时间积累的威望,也没有专业颁发的文凭,只有一个王郁德弟子的身份,
凭此大家对她有所怀疑也正常,但是今天过后,相信这些专家就不会小瞧她了。
果然,看到和报告书完全相符的文物,众多专家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虽然被鉴定的物
件不多,但是却没有一件出错,这可不是侥幸或者走运能办到的。
“明天嫣嫣早些来。”孙教授笑了笑,这丫头不简单啊,能稳稳当当的坐在这里一下
午,并且鉴定过的文物没有一件出错,实力已经可以说明。
“是。”苗函嫣知道这是大家对她的认可,做到这里应该没有给恩师丢脸吧。
回到休息的地方,因为这里女性有限,苗函嫣不说独一份也差不多,因此自己住在一
间简易房里。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即便有再多的钱也住不上宾馆,除非不嫌麻烦开两个小时的
车,第二天一早再开回来,然后进出都要经过检查。
虽然是简易房,里面的床垫还是很舒服的,加上燃着火炉也不冷。
疲惫了一天,洗把脸便倒头就睡。
第二天、第三天……重复着工作。
直到瓷器类文物日益减少,苗函嫣穿着军大衣走进挖掘区,来到这里也有十天的时
间,对于专家团队里的这个小姑娘,大家也都熟悉了。
“刘伯,上午的成果怎么样?”苗函嫣蹲到一处挖掘的墓葬前,下面已经开棺,刘伯
正在清理文物。
“还行,墓葬的主人身份不高,陪葬品也不多,棺材没等起盖就碎掉了。”名为刘伯发布
的带眼镜大叔开口道。
这一点很正常,有钱人的棺木自然好,穷人有些只能裹张草席。
“咦,尸体是位女性。”苗函嫣看向棺木里的白骨。
、第一百一十四章 墓穴
“是啊,看年纪应该不大,骨龄也就二十多岁。”刘伯站起身子,敲了敲有些蹲麻的
腿。
第一天见到这个小姑娘的时候,他还怕对方被这些棺木中的尸体吓到,结果,对方不
仅没有吓到,反而和他们这些经常开棺见骨的官盗一样,淡定的观察尸体判断身份骨龄。
苗函嫣灵活的跳下去,“刘伯你休息一会儿,我来清理。”
或许在三天前,刘伯还不敢让她碰这些东西,现在却巴不得她能帮把手。
“那就麻烦你了。”刘伯爬上去,摘去手套,搓了搓有些冻僵的手,这种鬼天气挖墓
真是折磨人啊!
墓葬一旦被发掘就要竟快处理,现在不要命的盗墓贼可不少,虽然他们没看见,但是
半夜响起的枪声可不是假的。
苗函嫣蹲到尸骨旁,观察了一番后带上手套开始工作。
“颅侧两只翠玉耳环,左颈处一支腐蚀的银簪,右手下是一枚铜元宝。”苗函嫣一边
说,一边将东西拿起来放在文物袋内,上面自然有人记录。
“尸体为女性妇人,骨龄在二十五六岁之间,胸骨略黑应该是疾病引起的死亡。”将
白骨上的木屑清除干净,接过上面递下来的照相机拍照。
“好了。”将相机递上去,苗函嫣也跟着爬出来。
这具尸体应该是丫鬟之类的身份,耳环虽然不菲,但陪葬的铜元宝说明条件一般,银
簪有些弯曲,证明佩戴的时间不短。
做完记录,苗函嫣看向正在挖掘的其他墓葬,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完成。
“快通知总指挥,有重大发现!”
就在苗函嫣坐下来跟刘伯闲聊的时候,不远处传来高吼声。
闻声,苗函嫣马上起身,刘伯也跟着跑过去。
“怎么了!”苗函嫣冲到最前面。
“是石墓,下面有石墓!”
这在墓葬群中绝对是重大发现,本以为都是一些小墓葬,没想到竟然发现墓穴!
苗函嫣马上接过探测仪,关于这种仪器还是在父亲的手稿里知道的,使用方法也不
难。
“嘶!”倒吸一口凉气,从探测仪上的数据看来,下面的墓穴绝对不小。
很快,总指挥就过来了,跟着来的还有负责挖掘的专家。
看过数据报告,总指挥马上下令,“报告上面,加派兵力!”
这可不是之前的小墓葬,若是盗墓团伙闻讯没准就会铤而走险,在这里不仅有珍贵的
文物,还有这些堪称国宝的专家们。
“是。”士兵立刻领命。
“继续探测,寻找入口!”总指挥开始安排人手。
苗函嫣则靠边站,这种探穴的事她可没经历过,以她的身份想下去也不是现在。
三天后,墓穴的挖掘终于有了结果,只是普通达官贵人的墓穴,因为此处是古时候公
认的风水宝地,来此埋葬先人的并不少,又因为此处过于崎岖偏僻,真正的王孙贵族也不
会来此建立墓穴。
墓穴并不复杂,要不是土地冻得有些硬,也不会当误三天才有结果。
里面的陪葬品不少,其中以民窑居多,金银珠宝也有,但是能突出历史价值的物件却
不多,显然埋在下面的尸骨应该是位暴发户或者土财主之类的。
尸骨的主人为男性,年龄在八十岁以上,应该是寿终正寝。
随之陪葬的还有牛羊等家畜,看死亡情况应该是活着下葬的,动物的尸骨形状各异,
而且有麻绳绑着,如果是死后下葬也不用多此一举了。
陪葬品很快被清点出来,苗函嫣再次进入工作状态,她已经用实力说明一切,不会有
任何人会因为她的年龄和性别而歧视她。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过年的气氛完全传达不到这个封闭的荒地。
京城四合院内,二丫带着小佳儿正在贴福字,张石头和付俊将门口的灯笼换上,整个
院里蔓延着年节的喜气。
郑辉在早上的时候来过一趟,送了些东西便回军区大院,这种大团圆的日子,郑辉也有自己的家要回。
“二丫,把瓜子倒出来,果盘摆上没有?”张玉华在厨房摘韭菜,洗好后还要沥干
水,晚上才能用做包饺子。
“摆好了!”二丫将塑料袋里的瓜子倒在拼盘里。
“石头,过来帮你叔摆椅子。”杨淑芸见王叔也在忙,便叫石头过来帮忙。
“好嘞。”张石头和付俊都过来帮忙。
“对了,嫣嫣今天能赶回来吗?”张玉华一边洗菜一边询问道。
“说是差不多,谁知道呢!”杨淑芸垂下眼睑,苦笑着摇摇头。
眼看都下午了,待在军区大院的郑辉有些失神,就连母亲叫他都没有听见。
“哎,真是儿大不中留了,嫣嫣那姑娘还没回来吗?”王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一身
大红棉袄份外乍眼。
郑辉回过神就被眼前的红色吓了一跳,抱怨道:“妈,你没事穿这么红做什么!”
一巴掌拍在儿子的脑袋上,“什么叫没事穿这么红,大过年的穿点新鲜颜色不行吗,
再过几年想穿都穿不出去了。”
听到老妈的连珠炮,郑辉马上举手投降,看到一旁偷笑的老爸,看来自己应该不是第
一个这么说,否则老妈也不会有现在的反应。
“和你爸一个德行!”王秀瞪了儿子一眼。
郑辉就知道,苦哈哈的看向老爸,他这是顶锅了。
“咳咳。”郑志学装作没看见儿子求助的眼神,陪老爷子喝茶去了。
“对了,嫣嫣那丫头今天能回来不,让她来家吃饭吧。”王秀拉过椅子坐到儿子对
面,已经有半个多月没见到儿媳妇了,怪想的。
郑辉拿起一颗大苹果放到老妈手里,“嫣嫣应该还在天津,而且她的母亲来京了,就
算赶得及今天回来,也不会来咱家。”
“什么,亲家母来了!”王秀马上咋呼起来,连郑辉的大伯母也惊动了。
“我说你这孩子怎么才说!”大伯母对苗函嫣的印象也挺好,虽然不是自己的儿媳
妇,但是郑辉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