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国派驻印度的总督肯宁看到印度人民起义如燎原之火,便十分恐慌。他急忙召集驻印高级官员商议对策。
“肯贝尔将军,你看我们该怎么办?”肯宁向肯贝尔询问。“总督阁下,我们的军队分散到了印度各地,在这种情况下,很难马上集中起来,更何况,他们在各地还要继续执行任务。”肯贝尔在分析着,“如果把他们调遣回来,那么印度士兵势必会造成更大的声势,那样局势就会越来越不好办。”说完又叹息一声说:“唉,我们真不该让印度人当兵,我们训练了他们,给他们吃的、穿的,现在反过来打我们!”
“好了好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总督说,明显地对只会发牢骚的将军表示不满。“我问你,英国政府派来进攻中国的部队现在走到了哪里?”
这一句话问醒了将军肯贝尔,他立刻明白了总督的意思,连忙说:“对对,用英国皇军,我怎么没想起来呢!”
“我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呢!”总督提醒道。
“啊,他们已经到了新加坡。”
“赶快把他们召回!还有,驻守在伊朗的英军也要马上赶来增援,让他们在孟买登陆,从两路夹攻敌人,迅速打败他们!”
“是、是!”
得到将军的回答后,肯宁立刻请示英国政府,英国政府当然同意了他的意见。另外,总督又派人到阿富汗和尼泊尔去,带着金银财宝,重金利用那里的军队,让他们向印度起义部队开战。
9月3日,几路英军从不同方向进军到德里城下。然后与印度起义军发生战斗。但是连续10余日,未取得任何进展,德里仍牢牢地控制在起义军手中。
14日,英军以50门大炮猛轰德里,“嗵嗵”几声后,城墙“轰隆”一声倒塌了一大截,英军冲进城去。
守城印度士兵看到英军入城,便迅速隐蔽起来,趁英军潮水般地冲进来时,他们从各个隐蔽点向英军射击。随着“呯呯”的枪声,英国官兵一个接着一个地倒在血泊之中。英军入城之后,大肆杀戮印度人民。一支英军跑到一个清真寺前,一个穆斯林来不及躲避,被他们一枪打死。突然,从清真寺中冲出上千名穆斯林,个个手持钢刀,面对英军。英军连忙举枪射击,立刻有200多名穆斯林被他们打死,但其余的穆斯林勇敢地冲向敌人,与他们展开了肉搏战,结果,有几百名英军士兵被大刀砍死。
德里起义军与强大的英军顽强战斗了(六)天,最后被迫撤离。
这次战斗,共打死英军官兵5000余人,其中有两名将军,极大地动摇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起义军撤出德里后,英国女王采用分化政策,颁布了保护封建主利益的文告,于是封建主部分投靠了英国殖民当局,转过头来镇压起义军。1859年,起义彻底失败。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约翰·布朗起义
1859年10月16日深夜,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所僻静农舍里,17个白人和(五)个黑人挎着手枪、腰刀,手拿长枪,个个神情激动,其中有位年过半百的白人脸色苍白,不停地咳嗽,显然是有病,但两眼却炯炯有神。他看了看周围的人,严肃地说“弟兄们!拿起武器,我们马上向哈泼斯渡口进军,为解放我们的黑人兄弟血战到底,要用鲜血和生命实现这个神圣的事业!”
紧接着,这22个人出了农舍,迅速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这位老人就是约翰·布朗,美国废奴运动中的英勇战士。那么,什么是废奴运动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19世纪中期美国的社会历史状况。
美国人赶走英国殖民者之后,建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但国内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北方各州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而南方各州仍然保留着奴隶制度。在南方各州的种植园中,棉花是主要产品,产量相当于当时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欧洲的纺织业几乎全靠美国供应棉花。种植棉花需要大量劳动力,而黑人毫无疑问是廉价的劳动力。为了追求利润、追求金钱,南方的奴隶主们疯狂地扩充奴隶制,到1860年,美国黑人奴隶已从建国初期的60万人增加到400万人。
在南方种植园里,黑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每天都要干18到20小时的活儿,还经常遭到奴隶主的毒打。他们象牲口一样在市场上被买卖,有时还戴脚镣在种植园里摘棉花。这种野蛮残酷的制度激起了黑奴的强烈反抗。黑奴们逃离种植园、杀死监工、焚烧种植园,甚至举行武装起义。同时,北方各州也掀起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广大工人、农民、黑人和有良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纷纷投入这一运动。他们到处演讲,印发书籍和各种小册子,揭露和抨击奴隶制,主张解放黑奴,废除奴隶制。
废奴主义者还建立“地下铁路”,也就是秘密通道,象乘坐“火车”一样,把黑奴从南方蓄奴州分段护送到北方的自由州或转送到加拿大。
约翰·布朗也是“地下铁路”的积极参加者。他1800年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托林斯顿镇一个贫苦白人家庭。他的父亲就是一个坚决的废奴主义者,他的家就是“地下铁路”的一个中转站。因此,他从小就对蓄奴制深恶痛绝。长大后,他耳闻目睹黑人奴隶的悲惨遭遇,决心为反对奴隶制而战。他认真研究黑人的历史,了解黑人分布情况,积极参加地下铁路的工作,绘制奴隶逃亡图。后来,他意识到要想解放黑奴必须要用武装斗争。为此,他于1850年建立了一个黑人武装组织——基列人同盟。为以后的起义作了组织上的准备。1854年,在南方奴隶主的操纵下,国会通过了反动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规定让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两地区的居民自行决定他们自己居住的地区应为蓄奴州还是自由州。南方奴隶主组织了大批武装匪徒,企图用武力控制选举,建立奴隶制。北方的废奴主义者也拿起武器,来到堪萨斯,决心把这里变为自由州。双方展开了搏斗。一次,当废奴派正开会时,几百名蓄奴派武装匪徒突然闯了进来,当场杀害了许多人。堪萨斯处于恐怖中,眼看有成为蓄奴州的危险。
约翰·布朗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行动起来。他虽年过半百,身体还有病,仍然象年轻人一样充满战斗的热情。他带(四)个儿子、女婿和另外几名勇士来到了堪萨斯。1854年5月24日夜晚,布朗带人闯进匪徒们巢穴,当场处死了杀害废奴主义者的五名凶手。随后,布朗带领手下的战士隐蔽在深山里,昼伏夜出,不断袭击蓄奴派的据点。匪徒们被布朗神出鬼没的游击队打得晕头转向。经过废奴派的斗争,堪萨斯终于成为自由州。
1859年,约翰·布朗来到弗吉尼亚州,他决定在这里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要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弗吉尼亚西部的哈泼斯渡口。因为这里位于马里兰州同弗吉尼亚州的交界处,又是波托马克河和申南多亚河的汇合处,周围是群山、沼泽和丛林,地势十分险要,是南北交通要道。而且,那里还有一个很大的军火库,一旦夺到手便可把奴隶武装起来。他计划夺取哈泼斯渡口进入山区开展游击战,然后举行更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彻底推翻奴隶制。
这支仅有22人的小队伍,以无畏的精神勇猛地扑向哈泼斯,仅用了几个小时,他们便俘虏了全部驻军,控制了整个城镇,还擒获了当地的几个庄园主,派人把庄园里的黑奴都解放了出来。
这时,闻讯赶来的军队包围了他们。布朗和战士们被困在军火库里。尽管敌人的力量非常强大,约翰·布朗只有22个人,但他们不畏强暴,与对方展开了生死搏斗。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大部分起义战士壮烈牺牲了,其中包括布朗的四个儿子。布朗依然没有屈服,他镇定地站在一个死去的儿子身边,一只手紧握另一个即将死去的儿子的手,一只手还在拿枪向敌人射击。最后他身负重伤被俘。
审讯开始了。
“你是受谁的指使?”弗吉尼亚的州长怀斯厉声问布朗。“是上帝,是正义!”布朗满身是血,挣扎着站在怀斯面前昂然回答。
“你的目的是什么?”
“我要解放黑人奴隶,因为在上帝面前,他们同样是人。”“你犯了杀人罪、煽动罪、叛国罪,难道你不知道吗?”“我没罪,我在为正义而战!”
“你是疯子!”
“我认为你们才是疯子,你们南方人竭立维护这种野蛮残忍的蓄奴制,还相信它会永远存在下去这才是真正的疯子。”最后,约翰·布朗被判死刑,罪名是“杀人叛国,煽动黑奴叛乱。”
1859年12月2日,约翰·布朗在临赴绞刑架之前,挥笔留下了最后的遗言:“我,约翰·布朗,现在坚信只有用鲜血才能清洗这个有罪的国土的罪恶。过去我自以为不需要流很多血就可以做到一点,现在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约翰·布朗为黑人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他英勇就义的时刻,北方各州统统下半旗,高大建筑物上饰以黑色装置,教堂鸣钟致哀。
约翰·布朗虽然牺牲了,他的精神却鼓舞了更多的人,他们纷纷加入斗争的队伍,解放黑奴的呼声传遍美国的每个角落,不久,两种制度的决战——美国南北战争终于爆发了。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林肯
1831年6月的一天,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一排排黑人奴隶戴着脚镣手烤站在那里,他们都被一根根粗壮的绳子串在一起。奴隶主们一个跟着一个走了过来。象买骡子买马一样仔细打量他们,有时还走上前摸摸他们的胳膊,拍拍他们的大腿,看他们是不是长得结实,肌肉发达,将来干活有没有力气。奴隶主们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红的铁条烙他们。这时,几位北方来的水手走了过来,他们都被眼前的悲惨景象惊呆了,其中一个年轻人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一天我有了机会,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
说话的这人名叫亚伯拉罕·林肯,后来他当上了美国总统,真的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学,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他自己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就在土沙地上和木板上写写划划,练习写字,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玉米饼子,一边津津有味看书。晚上,他在小油灯下常读书读到深夜。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大力气活。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恳待人。他当乡村店员时,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还这几分钱竟追赶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所以,他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林肯无论干什么都始终没忘记学习,他抓紧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攻读历史、文学、哲学、法学等著作,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这时期,他对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积极从事政治活动。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林肯青年时期就痛恨奴隶制度,因为他当水手时,多次运货到南方,亲眼目睹了奴隶主的野蛮残暴和黑奴遭到的残酷折磨。他当了议员之后,经常发表演讲,抨击蓄奴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1854年美国的共和党成立,因为这个党主张废除奴隶制,林肯就参加了,两年后他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他在竞选演说中说:“我们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度而斗争,直到我国的宪法保证议论自由,直到整个辽阔的国土在阳光和雨露下劳动的只是自由的工人。”
1858年,林肯在参加伊利诺斯州参议员竞选时,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了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幢裂开了的房子。”他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林肯的演说语言生动、深入浅出,表达了北方资产阶级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为他赢得了很大的声誉。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林肯的当选,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他们当然不愿意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的人当总统。为了重新夺回他们长期控制的国家领导权,他们在林肯就职之前就发动了叛乱。1860年12月,南方的南卡罗来纳州首先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接着密西西比、佛罗里达等蓄奴州也相继脱离联邦。1861年2月,他们宣布成立一个“美利坚邦联”,推举大种植园主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还制定了“宪法”,宣布黑人奴隶制是南方联盟的立国基础:“黑人不能和白人平等,黑人奴隶劳动是自然的、正常的状态。”
1861年4月12日,南方联盟不宣而战,迅速攻占了联邦政府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林肯不得不宣布对南方作战。林肯本人并不主张用过激的方式废除奴隶制,他认为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先限制奴隶制,然后逐步加以废除,而关键是维护联邦的统一。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北方政府根本没有进行战争的准备,只是仓促应战,而南方则是蓄谋已久,有优良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军队,所以,尽管北方在多方面都占有优势,还是被南方打得节节败退,连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叛军攻破。
北方在战场上的失利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了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这时林肯才意识到,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就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废除农奴制、解放黑奴。
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宝地法》,规定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这一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隶主夺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大大激发了农民奋勇参战的积极性。1862年9月,林肯又亲自起草了《解放黑奴宣言》草案。1863年1月1日正式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即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解放的黑奴可以应召参加联邦军队。宣布黑奴获得自由,从根本上瓦解了叛军的战斗力,也使北军得到雄厚的兵源。内战期间,直接参战的黑人达到18.6万人,他们作战非常勇敢,平均每三个黑人中就有一人为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
这两个法令的颁布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战场上的形势变得对北方越来越有利了。
1863年7月1日到3日,双方在华盛顿以北的葛提斯堡展开了内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双方激战了三天三夜,北军重创南军,使南军损失了3.6万人,从此北军开始进入反攻,而南军只有防守了。
这年的7月4日,北军又在维克斯堡大获全胜。维克斯堡位于密西西比河上,是一个高出水面200英尺的悬崖,据守悬崖的叛军居高临下,可以用炮火直接威胁河上来往的船只。如果从下面攻打这个要塞非常困难。早在1862年末,格兰特就率军在海军的协助下几次攻打这个要塞,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