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课桌上的玫瑰 作者: 曾宏燕-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有的成年人对我们心中的朦胧爱意抱有错见,但我门应该知道,那是生命的美好。 
爱的权力当然是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但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真正去爱。 
文学中的情爱性爱的描写,应该从文学的视角去看,去想,去悟。 
在未来生活的世界里,由我们自己的价值判断去安置爱情。 
拥有对爱的执着信仰,生命就能创造出永恒爱情的美丽童话。 
不要用父母的情感悲剧来惩罚无辜的自己。 
享受异性间的友情,也是人生的快乐。 
走出流行的误导,不要把感情视为流行的东西,在经典的旋律中,感受真爱。 
爱是心底的东西,不是外表的所谓美丽可以替代的。 
将宝贵的贞操留给婚姻,这是爱情的忠告。 
不要轻信网络,到生活的现实中寻找真爱。 
第三部分:爱的探讨 到底什么算是爱 
初恋的你 呵护好爱的萌芽 
——青春期的情感美丽而又稚嫩 
当青春的情感在心中萌动,很多孩子自认为爱情降临了,于是不顾一切地去拥抱它。 
如何认识青春期的情感,我和我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探讨—— 
初恋的美好 
师:今天我给你们朗读德国诗人赫塞的《青春的歌》里的一个片段: 
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我暗恋上一位我所认识的可爱女孩。没有常常见面,也没有很想见她的念头,完全像做梦一样,品尝初恋的甜美悸动,也深为所苦。另一方面,像恋爱般的音乐,让我兴奋地夜不能寐。当时,我捕捉住浮上心头的旋律,试着写出两首短歌,虽觉有点不好意思,但整个身心浸透着一股快感,几乎忘掉恋爱的烦恼。不久,听说她去学声乐,很想听听她唱的歌。过了几个月,我的希望总算达到,那是傍晚时分在我家餐会上。可爱的女孩被要求歌唱时,虽再三推辞,结果还是不得不唱,我怀着异常紧张的心情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一位绅士用箱型的小钢琴为她伴奏,两三小节的前奏奏出后,她开始歌唱。唉!她的歌声实在难听,难听的使我不得不为她感到悲哀。在她歌唱时,我曾有过的烦恼和困惑变为了同情,然后是沉默。此后,我心中对她的恋情便荡然无存而归于平静和舒坦。 

作者在这里描述了自己经历过的一段富有戏剧性变化的初恋,不知你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们小议了一会儿) 
生:作者暗恋时的感觉还是挺美好的,不过后来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就不好了。怎么因为歌声的不动听而感情一下子就发生了变化?好象挺不可思议的。 
生:也没什么不可思议的,他们不常见面,没有更深的了解,自然就没有很深的感觉,所以难听的歌声就一下子把美好的感觉哄跑了。 
生:他曾有的那种甜美悸动,还有思恋,其实就是一种梦的感觉,是一种自我的想象,是一种自己的主观的感受。所以当现实和他想象不一样的时候,他的梦破灭了,美好也没有了。 

生:这种能轻易改变的感觉是挺幼稚的,不成熟的。不是那种真正的刻骨铭心的爱,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不应该算是爱情。 
生:在他心里的可爱的姑娘,因为歌声难听就不可爱了,看来,他心里的这种感觉太靠不住了,他心中原来的那种美妙看来完全是来自表面的东西。 
 
师:其实,这是一种挺典型的青春期初恋的感觉。它把那种心理状态的特点基本上都表现出来了,就是甜美,冲动,神往,幼稚,易变。 
生:那这是不是爱情? 
师: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 
瓦西列夫在他的著述中说过:“谁能禁止这种奇妙的感情突然出现呢?总有一天男青年会忽然听见在他心底响起的一种最甜蜜、最温柔的音乐。这是青春苏醒了,这是存在的庄严召唤、生机勃勃的人的本质的召唤。这是纯洁的、少年的初恋。”我想,这种情感我们许多同学都有过体验,只不过程度上有所不同,或者感觉上有所差异。 

这种初恋,就像一颗刚要萌发嫩芽的种子在试图悄悄地钻出地面,它想要领略阳光感受雨露,既带着怯怯的好奇,又带着初生的蓬勃。这颗充满生机的种子,虽然孕育着爱,但它没有成熟,还不能绽开爱的花朵。这个时期的种子,它需要的是成长的时间和成长的条件,只有经历了成长的必要过程,它才能在一定的时候含苞待放。我们每个人在青春期,都要经历象这颗种子一样的发育过程。爱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虽然也是一种生命的美丽,但毕竟稚嫩,还需要在生命的生长中趋向成熟, 

那么,这种感情是不是爱情呢?我想,这就好象我们不能面对一颗正待萌芽的玫瑰的种子叫玫瑰花一样,这种初恋的感情是不能叫做真正意义的爱情的,但她又确实是一种很美好的感情。 

第三部分:爱的探讨 到底什么算是爱 
坦诚的“交代” 
生:老师,既然这样,为什么大人们把这种感情视如大敌,总是用警惕的目光,用尖刻的话语来对待她。今天,我是第一次从一个大人那里听到了‘美好’这个词,在更多的人眼里,那简直是一种非常丑陋的感情。 

师:我想,这是很多家长和老师需要改变的,他们应该学习如何和孩子一起坦然地面对青春期的情感,而不是用警戒的心态来敌视。不过,更重要的还是你们自己怎么去认识这种感情。 

生:老师,中学生的所谓早恋,被许多家长还有老师看作是离经叛道,他们也年轻过,是不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他们没有青春期的骚动,他们没有青春期的烦恼,好象他们没有这个心理阶段,而是一下子从童年蹦到了成年? 

(下面的同学都笑了起来。没等我回答,他又接着说了。) 
老师,我很想问您一个比较私人一点的问题,不知可不可以? 
师:那要看你提的是什么问题了。 
生:我想问您,您是中学生的时候,和我们现在的这些中学生是不是不一样?直率点说吧,您是不是有过初恋的感觉或者经历呢? 
师:如果我不回答呢?(我故意板着面孔说) 
生:那,那当然没有办法,这毕竟是属于您自己的隐私喽! 
师:是的,我也可以不回答你这个问题,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回答,因为我是无法拒绝你们真诚的提问的。不过,我也只是在这个场合对你们来回答这个很私人的问题,不要给我扩大影响哦! 

(学生们笑起来,继而又静了下来,等待我的下文。) 
我也曾年轻,我也曾和你们一样,坦白地讲,我也有过爱的朦胧与期待。 
生:老师,您能和我们具体讲一讲您的故事吗? 
师:好啊,你们这是得寸进尺啊!(同学们笑) 
好了,看来我只能继续往下说了。那是六十年代的时候,我正读初三。有一次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书,记得是一本苏联小说,书名叫《叶尔绍夫兄弟》。我读着读着,被里面的一个人物吸引住了,一个名叫安德列的炼钢工人,不知怎么的,在被这个人物吸引的同时,我竟联想到我们班里的一个男同学,觉得他们两个人有一种相似。现在想想,大概当时在我的潜意识里已经有了对这位男同学的喜欢和好感,所以在阅读中才会有这种感情的迁移。那是我第一次有这样特殊的感觉,甚至把书中的安德列想象成他,并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爱情故事里的女孩。后来,我就开始留意这个同学,留意他的言谈举止,但我们从来没有交谈过,因为那个时代的我们,男女生基本是不讲话的。由于对他的留意,后来我又发现了他的许多长处,比方他特别关心国内外大事,每天都要开“新闻发布会”,男同学都围着他,他则神采飞扬地讲述新发生的事情,一边讲还一边发表自己的见解,俨然是个大政治家的样子。他还特别能干,会自己动手组装半导体收音机,班里什么东西坏了,他也能很快修好。另外,他的学习也很不错,还经常热心帮助同学。不过,我们很快就初中毕业了,他报考了中专,我则报考了高中,自然以后就没有再见面了。但在我的心里还是留下了对他的记忆和我当时曾有的感受。 

这就是我曾经的故事,我都坦白了。 
生:老师,谢谢您,谢谢您! 
第三部分:爱的探讨 到底什么算是爱 
如何面对朦胧爱恋 
师:好了,我的故事你们听完了。那么,对于这种朦胧的感情,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呢? 
生:老师,既然这是一种美好的情感,那么一旦降临,怎么去面对呢? 
师:我想,首先你们不必为这种情感的产生而慌乱、羞愧或回避,而应该很认真地面对。你们要清楚地知道,在这种爱的朦胧中,你所体验到的是人类情感中的一种美好,一种没有沾染世俗尘埃而且还透着纯净的美好。还可以说,这是一种美的意识和渴望,一个人向往美和渴望美总不能说是坏事情吧。这是一种属于你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让你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世界,你觉得生活充满阳光,第一次体验到为他(或她)的存在而快活、而思念,而且你还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奇妙感觉和心理冲动。这时候的你应该怎么办?我想,唯有好好地护爱它,知道吗,是护爱!你应该把它珍藏在自己的心里,而不是急于让它破土而出,因为它还稚嫩,没有抵御风雨的力量。 

就像前面我给你们读的赫塞写的那段文字,如果他在爱恋中不自禁地向那位女孩子表露了自己的心迹,或者更进一步地提出爱的要求的话,那么当他后来因听到那难以入耳的歌声时而爱恋荡然无存的时候,他将怎样面对这个女孩,这种曾表达的爱在消失后又会给那个女孩带来怎样的困惑和痛苦?这时,他面对的就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他还伤害了一个无辜的人,虽然他并非有意伤害。所以,珍藏好这份情感是最明智的,最负责任的。就象宋代郭印所写的诗句:‘情窦欲开先自窒,心田已净无须锄’,这时的感情如同含苞欲放的花蕾,羞涩而腼腆地将艳丽的花瓣紧紧地包裹在一起,而伴她生长的环境亦是一片纯净而无杂草的沃土,这两句形象的比喻不是把情窦初开时的美好勾勒出来了吗?如此美好纯洁的情感,我们应该用心去呵护才是对她的善待,而不是任由其在幼稚的阶段过早地开放。只有这样,这种“少年初恋”才能成为你人生体验中的一份永远值得欣赏的美丽。 

生:老师,您说我们应该对自己心中萌发的爱珍藏起来而不要表达出来,那么如果有的异性同学向我表达的时候,我该怎么办? 
师:我的回答很简单干脆,就是四个字“断然拒绝”。也许有的同学觉得不能理解,“断然”不是太没有人情味了吗,不是会伤害了对方吗?注意,我用“断然”这个词是要强调不能给向你表达爱意的同学以任何的可能或希望,而不是指拒绝的方式。无论你喜不喜欢他,你都不能给他含含糊糊的回答,因为任何的不干脆明了的回答都只会给对方以进一步争取的可能,但“断然”又不意味着用生硬的方式去拒绝他。刚才我已经说了,这毕竟是一份美好的情感,只是他不适宜地将这种感情冒然地提了出来。我们没有理由去伤害一个喜欢你的人的感情,但我们却可以用一定的方式让他既明白了你的拒绝,又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种拒绝。记得曾有一篇中学生自己创作的小说《柳眉儿落了》,文中的女孩收到了班里的一个男孩约会她的纸条,经过了一番思考,她还是如期赴约了,她将两只折好的小船放在河里,对男孩说:我们就象这两只刚刚启程的小船,它们在未来的航程中能不能相遇还是个未知数。这个女孩就很理智很聪明地处理了这件事情,她让男孩知道,她不接受他的爱;也让男孩知道,现在处理爱情问题还太早,他们在生活的航程中有各自的航线,能否在未来的航行中走到一起现在是无法预见的。这样的拒绝既给了对方明确的答复,又不致于使对方因遭到拒绝而尴尬或产生一定的思想压力。所以,如果在你的生活中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你们就要想办法用一种适当的方式去解决,这也是你们人生中的一个课题,必须自己学会面对和解决。而后你对他应该象对别的的同学一样,有正常的同学交往,大大方方地,不要故意回避或者别别扭扭的,但一定要注意保持相应的距离。 

我想,今天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应该记住三点:一是认识到这种朦胧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爱情,二是应该把这份朦胧珍藏在心里而不是表达出来,三是对于向你表达这种情感的同学应该聪明地拒绝。 

记住,“爱情是肯定人的个性达到成年的形式”(瓦西列夫),当你的个性还未达到成年,真正意义的爱情是不会降临到你生活中的。 
你们现在应该做的是,呵护好稚嫩的情感萌芽,让它在土壤里去汲取更多的养分,在阳光下接受充分的沐浴,从而健康地发育成长。 
第三部分:爱的探讨 到底什么算是爱 
青涩的情感 难以低达爱的圣地 
——性生理和性心理并不同步 
你还没有爱的能力 
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漫画:一条小河,河的对岸矗立着一座高山,河的这边一个孩子欲跳入水中。然后我转过身来说: 
“一个孩子站在河边,眺望河对岸一座高山美丽的风景,山峦博大的身躯在蓝天背景下衬出富有韧性的轮廓,郁郁葱葱的山林在霞辉映照下更显出蓬勃的生机,他仿佛听到了静谧山林中的鸟鸣声,又仿佛看到了欢快跳跃的山涧溪流他被山的伟岸、山的神秘以及山的魅力所吸引,于是产生了一种冲动,急不可待地想要走进那山,去一睹山的风采,去感受山的博大。于是,不习水性的他不思后果地跳进河里。你们想想,结果会是怎样的?”我由这幅话引出了一个思考的问题。 

“他会被湍急的河流冲走,如果没有人救他,可能会被河水吞没,付出生命的代价。如果有幸被人救起,但他也不会再有游山的兴致。”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回答。 
“那你们想想,他为自己一时的冲动付出了如此的代价,是不是值得?为什么呢?” 
几个学生相继举起了手。 
一个说:“肯定不值得嘛!这种不考虑后果的盲目付出的代价肯定是不值得的。一个人做事要考虑结果是否能达到目的,如果不具备达到目的的条件而硬要去做,结果是既没有达到目的,又付出无谓的代价。” 

而另一个说:“也不能说一定不值得。我觉得他的勇气还是值得佩服的。为了自己向往的美好,敢于付出,敢于献身,这是一种英雄的壮举!” 
(学生们因此而分成两派,互不相让) 
于是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也谈谈,好吗?我认为不值得。理由是什么呢?你们想一想,一个人做事是应该使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的。这个小孩的动机是要到河对岸去寻访那座大山,但他却面对一条他无法越过的大河,于是他根本不考虑后果,而冒失地跳到河里,其结果就像刚才的同学说的,不但到不了对岸的大山,甚至还可能失去宝贵的生命,那么,这样的结果和他的动机是根本不一致的,这种代价的付出更是肯定不值得的。至于说到勇气,我想,这不能算是勇气,而是一种完全没有理智的盲目,就像一个人根本不会跳水却非要逞强从十米跳台跳下去,你能说他是勇敢吗?所以,一个人做事,要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而不能不计后果盲目行动。那么,你们说一说,他如果想要达到寻访对岸的那座大山的目的,他应该怎么做呢?” 

于是,他们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