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偷渡客-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淮胃刹看蟮鞫腥チ烁=āA硗庖恍┦煜さ呐笥衙牵泊蠖妓孀潘姆治辶训募页ぃチ瞬恢裁吹胤健8鞔缶⒕智刹苛斓济堑钠捣钡鞫慷哟笤憾暮⒆用牵缫鸭植还帧R虼耍谡飧龃笤豪铮谝舻母丛邮且桓鎏氐悖页っ堑哪锨槐钡鳎涑庾耪龃笤骸A硗饣褂幸桓龈丛拥奶氐悖褪歉髦稚舷录兜墓叵怠5幸坏闶峭骋坏模蔷褪牵渤錾诨虺沙ぴ谡飧龃笤豪锏暮⒆用牵焐纤档囊宦啥际潜本┗埃鲂院推⑵锒冀缸啪┏侨说幕颉! �
父母指望不上了,还是靠比她早返京,现在是军报大记者的任思红,帮她解决了大难题。不单单解决了吃和住,又通过思红正在走红的老爸,托关系,挖门子,开证明上户口,把她安插进了北京的一家大饭店的客房部,还当上了副经理。从西南边睡的茅草屋,一跃进入当时北京的高级宾馆,这种一步登天的变化,一时使她难以承受。她激动得除了拼命地干,玩命地干,同时与任思红的友谊也越来越深了。
然而好景不长。在一个寒秋深夜,任思红急匆匆地赶到了北京饭店,来到客房经理部,悄悄对她说:“欣欣,出大事了。”
“什么事,思红?”
“据我们报社最确切的小道消息说,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掉下了一架飞机。你猜是谁?”
“谁?”
“林彪。”
“真的?我不信。前两天.你们报社大画报上的封面还”
“这你不懂。”
“他不是毛”
“欣欣,问题不在这,你懂吗?问题在于我爸爸和我的前途。”任思红把双手插进了她的短发里。
任思红判断得不错,不久,她父亲就被免职入狱了。可有一点她没预测到,韩欣欣的父亲很快官复原职,从江西农场调回,接替了老任的职务。基于任思红和韩欣欣的关系,韩欣欣的父亲复职不久即宣布,任思红军报一职免去,另调北京地方报社,继续保留记者身份。
这以后,北京的天气似乎越来越暖了。爸爸官运亨通,一些她熟悉的老人,常到家里做客的叔叔们,也把紧锁多年的眉头舒展开,他们开始忙碌起来。不仅忙内还在忙外。北京像开了锅,转眼间,外国人一股脑儿地往里涌,基辛格频繁来访,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并签定了举世瞩目的《上海公报》。田中角荣、英国首相、加拿大总理也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
事隔不久,她又迷惑了。报纸上,电视里,今儿说抓革命促生产,明儿说这是否定文化大革命。这边说复课闹革命,那边就举出个反潮流的白卷英雄。一边要整顿,一边又要批林批孔。乱了,烦了,够了,怕了。她不再看也不再想,连造反、打架、插队、遭奸、逃跑、爱的、恨的、女婴、丁建军、程士林,都不去想,统统见它的鬼去吧!一种更加新鲜的念头,在她脑海中萌生。电视机里繁华的东京街景、华盛顿的自由与先进、中国以外的世界、地球那一侧的生活,时刻在吸引着她的目光。
她结识了一位住在饭店里的长客,是美籍华人。他带她去过东郊的国际俱乐部,使她初次见到什么叫DISCO。他也领她到过友谊商店,去买一些中国人买不到的东西。她以打扫房间、送热水为由,主动与他接近。她告诉他北京的名胜古迹,他闲下来时还主动教她英文。她搞不懂他长驻北京搞的是什么业务,他对这个秀丽端庄的漂亮女孩流露出一片痴情。
一夜,他把她留在了屋里,她上了他的床。她没问自己这关系算不算爱,她觉得这没有什么违心。
虽然这一切都是不公开、秘密进行的,可也没能逃脱饭店保安人员的眼睛。不久,她受到隔离审查,而且可能会判刑。那人答应她,一切包在他身上,千万不要受惊、害怕。说完,他拍了拍她的肩,离京返美。她没怎么往心里去,时时等待着恶运的降临。反正决心已下,这次不成,早晚会成。她不相信此人神通有那么广大,更不相信,自己的目的会那么快就能实现。她弄不清楚是老父出面作保,还是那人真地神通广大,没隔几日,她就解除隔离,调动工作了。不是降职,而是高升了。她并不怎么高兴,心中反而增添了一块巨大的阴影。
1976年,她的心绪如同这北京的空气,潮湿阴冷。哀乐一曲接着一曲奏响,巨星一个接着一个陨落。新年一过,天安门广场上堆满了花圈。纸糊的、绢做的、不锈钢的、合金钢的,各种花圈使她感到了这个世道要起变化。特别是她挤在人群中抄下的那首: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的小诗,更使她受到强烈的震撼。她在人群里举起了拳头,高声呼喊:“还我青春!还我生命!”
消沉,复苏,又消沉。从“天安门”事件,到走上街头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再到强烈的希望落空,她对生活几乎没有什么指望。就在这时,生命的火花忽地一下又被点燃。这又一次点燃她生命的不是别人,正是已离京返美一年多的那个男人。他姓林,叫林阿强。
林阿强在一九八○年初赴京,与韩欣欣正式结婚。其实,事情已是多余了。他在纽约皇后区法院,已经完成了与韩欣欣的婚姻注册,并在移民局办好了移民手续。他是携带美国婚姻注册而来,此次只是携人而去。
3
韩欣欣做为林阿强的太太,来到了插队时连想也不敢想的纽约。
曼哈顿的地面上,百层大厦鳞次栉比。地面下,十几层深的交通纵横交错。它不仅仅是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更昭示着人类智慧的无穷。连接这个岛屿和北美大陆的那座桥,叫“QUEENS…BOROUGH BRIDGE(皇后大桥)”。这座桥的年龄,大约是二百多岁,同美国国龄正好相同。人们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从远东拥有5000年历史的国家来到这里,内心不禁会生出这样一种想法:20O多年前,那个国度里的男人,头上必须留个尾巴;那个国度里的女人,脚上必须用长布层层缠裹。地铁,不知为何物。用钢铁堆成一座大桥跨过海面,那只能在神话里听听而已。那时被偷运到这里的黄皮肤人,经过这座桥时,统统被称之为“猪仔”。在离这座桥不远的海面上,有个小岛,使人记忆犹新的是,猪仔们在上岸登陆之前,在这个岛上留下的辛酸和苦难。他们同样也是被脱光衣服,同样也是等候非人的检验。
沿大桥往东再走几十条街,便是纽约著名的CHINA…TOWN(中国城)。这里不仅记载着ZOO年前“猪仔”们所走过的历史,同时也记录了时至今日的繁荣。中国城内东南角有一条街,叫“EAST BROADWAY(东百老汇大街)”,眼下那儿的房地产业是一片繁荣。房地产价格从十几年前的几万美金,巨变到如今的几十万或几百万了。
这座桥分上下二层.左右双道。上层供汽车行运,下层只供地铁通行。桥下面就是有名的皇后广场(QUEEN’S PLAZA)。从广场周围的建筑群望去,可明显得知,近代西方德、意、法、英等国家,为何被称为列强。
时过境迁,现在已不见任何列强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波多黎哥人、西班牙人、海地人、巴西人等占据的中心。傍晚,你会看到一群群敲着响板、打着铜音鼓、拿着沙球兴高采烈的青年们。他们扭动着身体,唱着动听的桑巴。在他们的身上,你感觉不出什么叫悲伤;在他们的眼神里,你看不出对前途的忧虑.甚至于明天将发生什么,恐怕也没人去想。皮条客根本不存在,南美洲的姑娘们都是亲自上阵,对驶过的汽车横路拦抢,不携凶器,不使用刀枪,全凭两条肥滚滚的大腿和一对诱人的乳房。兜售DRLJG(毒品)的孩子们,清一色在十五六岁以下,有的甚至更小。他们不受法律制约,也不怕警察的棍棒。
在这座桥下,空气里除了伴有劣等的香料味儿外,还能闻出于弹刚刚出胜、钢铁与硫磺磨擦后的味道。
通过这座桥往西走,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在路上走,车在头顶飞。当挂有十几节车厢的列车从这里掠过时,它淹没了一切声音。每趟车间隔的时间不长,往往是前一趟的噪音未过,下一趟又在头项上轰轰响起。
这条街叫罗斯福大道,直到终端连接北方大道之前,都是南美洲人的天下。南美洲人的天下,不等于就只有南美洲人,他们并不排外。除了从非洲来的黑小伙,欧洲来的白小伙,也有从远东来的黄小伙。
林阿强、林阿坚哥俩就选中了这方宝地。在林阿强从北京把韩欣欣接到这里之前,哥俩已经在这条街上扎根两三年了。“林记福州快餐”,这块不显眼的招牌,就挂在这刺耳挠心的铁轨下。
韩欣欣初到这里,别说没有什么朋友,就是连个说话的人也找不着。她曾有一段时间很不适应。到美国后,韩欣欣这个名字就已经不复存在。周围的人既不称她韩欣欣,也不叫她护照上的名字维多利亚·林,而是对她有两种称呼,这两种称呼又来自两类不同的人。当地南美人用英文、西班牙文、或葡萄牙文称她为Mrs·IIN (林太太)。附近从台湾、香港来的华人也称她为林太太。而在餐馆内部,辽有林阿强的一些朋友们,都称她为林姐。她的年龄并不一定比这些人大,可为什么称她为林姐呢?也许是她大度坦诚的天性?或许是她事事总为别人着想的品德?或是她处事公正、给人所留下的良好印象?还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人爱用姐姐这一称呼?都不得而知。反正自打欣欣到了纽约没多久,林姐这个名字就在圈子里叫开了。
管理这个快餐店的人并不多,一共四位。林阿强在厨房里,煎炒烹炸一人包。林姐专管接外卖、收银、订干货。另外餐馆里又添了个帮手叫孙继红。自林姐去年生下个惹人喜爱的女儿——小冬冬后,继红这个善良的温州姑娘帮她减少了一半的工作量,林姐决定长期雇用她。留下她的目的不光是林姐看中她聪明伶俐,更主要的是看中她诚实忠厚,办事得体。第四个人就是阿强的弟弟林阿坚了。他里外都管,外边忙不过来忙外,里边忙不过来忙里,虽然都不十分精通,可离开他还真不行。林阿坚这个名字,也没几个人知道。阿坚自幼随哥哥偷渡到台湾,转口香港赴美后,就起了个英文名字STEVEN(斯迪文)。从此,斯迪文这个名字大家都叫顺了口,久而久之,林阿坚这个名字就被人遗忘了。赴美后,林姐没想到这位在北京饭店能长期包房的美籍华人,竟是一个开快餐、做小买卖的。更不曾想过,自己不读书不上学的,竟做起了这没日没夜、只知挣钱、不知外面世界是啥样儿的小老板娘。可没过多久她就适应了。这里再苦,比起西双版纳的栽胶植苗要好得多。这里再累,也比当客房部经理的差事要自由。她不贪,能住着有冷暖双气的大房间,能开着当年最新款式的高级轿车,已经相当知足了。更使她知足是她的丈夫林阿强。阿强不失诺言帮她办好绿卡,又从中国把她接来,这已完全打动了她的心。使她死心塌地、任劳任怨跟着他的理由,则是她看重林阿强这个人的品德。他不声不响地在厨房里一干就是一天,所挣的钱又一分不差地全部交给她。阿强话虽不多,与她交流又有语言上的困难,可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表明,他爱她!女人嘛,不求什么,只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男人,拥有一个可爱的家,就足够了。这种知足的想法,不是自己给自己宽心丸吃,实际上她就是这么认为的。
只有一件事使她放心不下,就是阿强交在她手里的钱,怎么点怎么犯疑。开个小餐馆的收入她心里是有数的。怎么隔不久就会有成捆成捆的现金送到她手里?!她不想要这些不明不白的钱,也不愿意他俩整夜整夜地不归。林姐问过几次阿强,可他都不作回答
唯独小冬冬能使她忘掉这一切。
她喜欢阿强,更爱自己的女儿,她陶醉在这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里。
正当她要把喜得女儿的事告诉老父亲时,得到的却是一个噩耗:父亲突发脑溢血,与世长辞了。
从此,她与大陆断绝了血缘关系。
她回想起临行前的一夜,与老爸辞别的那一幕
就在北京哀乐一个接着一个奏响的寒冬,她要走了,要随着丈夫林阿强远飞了。她想最后见见父亲,与这个一向爱着她、可又不能常看到她的老父见上一面。可是,一直找了几天,也找不到他的影子。
“四人帮”垮台后,父亲越来越忙。她要在临走之前,告诉老爸一句话,女儿走后,一定会把您老安排好,让您老人家安安稳稳地过上个幸福的晚年。可是,找来找去,说什么也找不到他,林阿强又催她快走。最后,她决定,试一下老爸常去的那个地方。她背着已经等得焦急的林阿强,骑上自行车,向西山奔去。
西北风卷着雪花,寒风像刀子一样刺着她的脸,这没有挡住她要去见父亲的决心。下午,她到了。正如她所料,看到了一脸紧张又带着极度兴奋表情的父亲。她告诉父亲所有一切,父亲的脸从兴奋变成平静。从平静又变成愁容。他没说什么话,从兜里掏出500元美金交到她手中。
“爸”她叫了一声。这个一生都无私奉公,对钱从没有什么概念的人,怎么会怎么会有美金?
“爸您?”
“欣欣一”爸爸老泪纵横地说:“欣欣呢,这也许是对,也许是错。我也一直为你出国的事做努力,都差不多了,没想到你,这么快,比我想的还要快,走吧,走吧。”
“爸!”她叫着,双腿给父亲跪下,抽泣着。
父亲,刚强的父亲再也没说什么,抽出腿转身就走。她了解父亲这坚定的步伐,更深知父亲此时的心情。
冬冬是她的希望,冬冬是她的一切。每晚,当她看着冬冬的小脸蛋时,都会勾起她无限的遐想,她在设计,勾划着冬冬的未来。冬冬也许将毕业于哈佛大学,读硕士,博士,她有教养,有学问。她希望冬冬能多继承一些自己的基因,希望冬冬能继承阿强那忠厚善良的品德和待人处事的宽厚大度。
林姐很感谢爹妈赋予她一张漂亮的脸蛋儿和匀称的身材,在这方面。她非常自信,已至于到了多少有些自恋的地步。生育后,她显得更加滋润丰满,乳房显得坚挺且富有弹性,腰臀部也没有因为生育而发生变化,浑圆的那一带更加诱人,光洁的肌肤更加润滑,从大腿的根部弧线至膝,从膝到小腿直线而下,勾成了一副流线形图画,那图画的直觉就是美。
在林姐宽阔的前额和轮廓鲜明的椭圆形脸上,有两片鲜艳,润红的嘴唇,不管这小嘴是哭,是笑,是静,是动,都会叫人产生无限遐想。唇上是挺直的鼻子,鼻子上方是那对叫人心跳、心动、心醉、心碎的眼睛。这双眼睛,曾被人称过猫眼。那是在西双版纳插队的时候,甚至连老实憨厚的任思红,都常对她说:“你这双勾魂儿的眼睛,长得跟猫似的。”
林姐不愿意人们称她眼睛为猫眼,因为,猫是在黑暗中活动的动物,她不喜欢黑暗,她热爱光明。为此,她还特意配了一副平光变色镜,以掩盖时不时流露出来的咄咄逼人的目光。
圣诞节前,一场特大的暴风雪持续了好几天。离圣诞节只差两天就是冬冬的生日,林记福州快餐店的门前,贴出了一张告示,店主因故停业三日,圣诞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