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刑庭法官-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家辉第一次听到关于刘大建的一些说法,就是侯标在一次酒后无意透露给他的。当时他并没有在意,以为侯标是酒后乱语,不可轻信。现在,刘大建受贿案发,胡家辉才又想到侯标曾经说过的话,也就不像其他同志那样,感到大惊小怪和不可思议了。
…
《刑庭法官》第三章(1)
…
很多人开始注意到,最近一段时期,本市新闻界冉冉升起了一颗新星,就是晚报的政法口记者尚冰。她的名字伴随着一篇又一篇有影响力的报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好几家报社的记者同行们也都在互相打听着,晚报的尚冰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来路?怎么能搞出那么好的新闻来?
别人不知道,尚冰自己知道,她的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这个人就是谈志刚,她现在称之为谈大哥。
尚冰一直认为,她跟谈志刚属于那种有缘的人。
说来也许有些不可思议,年轻而时尚的尚冰有时候是有些迷信的。比如说,她晚上要是做了一个清晰的梦,第二天一早就一定要找来《周公解梦》看一看,梦中的情景到底象征着什么意思?她对那些八卦黄历紫薇星座什么的也都多少有点相信,每天晚上,她都要上网看一看自己明日的“星座运势”,看看哪方面运势好,哪方面运势差,宜于做什么,不宜于做什么,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尚冰坚持认为,那些东西是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星座对人的性格的分析,基本上都很准确。她还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缘”字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佛说,前世修够500年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修够1000年才换来今生同乘一艘渡船。人世间的恩恩怨怨分分合合,都验证着这些佛经佛语的颠卜不破。
所以尚冰常说,她和谈志刚是属于有缘的人。当然,这种缘只是朋友之缘,没有其他意思。
相信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并不妨碍尚冰的自信,不妨碍她对生活的憧憬和对事业的追求。从小到大,尚冰对自己一直充满了自信。在上海静安区那条名叫荣乐里的不起眼的弄堂里,她是出了名的机灵鬼。人长得大大方方漂漂亮亮,学习成绩又出类拔萃,待人接物还很礼貌懂事。弄堂里那些家长在教育自家孩子时,总爱拿尚冰做参照物:“你看看,你看看人家尚家的小冰,多给大人争气呀,将来肯定大有出息呀!”在那条弄堂里,尚冰听惯了这样的话。上了高中之后,尚冰越发印证那些家长们的预测,人越长越漂亮,学习成绩也越来越优秀,一直在班级遥遥领先。不但如此,她还担任了学校的团委干部。如此出色的尚冰,自然成了那些男学生们的心中偶像和梦中恋人,暗恋她的有之,给她传小纸条的有之,向她大胆表白的有之,尚冰对此都是莞尔一笑,坦然拒绝。高三年级的时候,有位爱好诗歌的男同学还专门为她写了首诗,其中有一句形容她的眼睛“像密西西比密林中的湖水,清澈透明”尚冰虽然没有接受那个男生的追求,但却深深地记住了那个男生写的这句诗。那时她在心里还暗暗地想,长大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密西西比看一看,比较一下自己的眼睛和那里的湖水,看看这个多情的男生的形容是不是有点意思。高中毕业时,按照尚冰的条件,学校完全可以保送她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但她没有同意,原因是复旦在本市,而她想到外边走一走。从小到大这么多年一直生活在一个城市里,生活太封闭了些,她有些渴望外边的世界。她相信歌中唱的“外边的世界很精彩”,她也相信捷克那个流亡的作家说的“生活在别处”。何况,还有一个遥远的密西西比在诱惑着她。于是,尚冰就婉言谢绝了学校的保送,凭着自己的实力,如愿以偿地考到了北方这所人才济济的著名学府。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到了这么一个名满天下的大学校园里,尚冰的出现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许多人都向她行了注目礼。若干年前,一位著名的大学老校长曾对全校师生有过一条校训:“颜色:宜和,宜静,宜庄。”现在,那些见过尚冰的老教授和老学究们私下就议论开了:九泉之下的老校长可以瞑目了,因为符合他要求的学生终于出现了。可见,尚冰是一个多么出色、多么让人难忘的女孩子。
考到了北方著名学府,尚冰最先经历的是一生难忘军训时光。在上海读中小学的时候,她也曾经参加过军训,但那都是形式大于内容,过场而已,没有任何意义。大学的军训就不一样了,他们集中住进了一座现代化的军营,接受的是全封闭的正规化军事训练。
如果说,尚冰的成长中经历了什么挫折,那一定就是大学军训的那段日子了。
正是炎热的季节,在城市远郊的一所美丽的军营里,尚冰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军训生活。
军训的第一天,尚冰就因为集合动作慢而受到了教官的严厉批评。那位年轻的教官在全体军训中队同学的面前一点面子也不给她留,点着她的名说:“我不管你在家里是多么宝贝的娇小姐,不管你上的大学有多么了不起,不管你的未来多么地让人羡慕,但是现在,你是我手下的一个兵,必须遵守这里的纪律,服从我的指挥,听从我的号令!”那一刻,尚冰的脸上肯定是红透了。她感到大家的目光都在她的身上,真恨不得立即找个地缝钻进去。她心里在恨那个教官,不就是集合慢了一点点吗?有必要这样小题大做不讲情面吗?她真想一走了之。但她看了一眼那个年轻的教官,却有点害怕了。教官一身戎装笔直地站立在一百多人的队列前,气宇轩昂,英姿勃发,有一股子别人不可冒犯的尊严。教官批评完了尚冰,又对着全体军训同学说:“我知道,你们中的大部分同学都没把军训当回事,都觉得这只不过是走个形式,走个过场,都想着早点回到梦寐已久的大学校园开始浪漫的大学生活。但是我告诉你们,国家和学校既然决定让你们参加军训,就一定有道理有用途。既然我来当你们的军训教官,我就不能辜负上级的信任和重托,我就要严格要求你们,这既是对组织负责,也是对你们负责。我希望你们正确对待军训生活,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既然已经来了,就要认真训练,有所收获,不能稀里糊涂,得过且过,让这一段大好时光白白流失!”听着这位教官的话,虽然有那么一点点用词不当,但经他嘴说出来,却显得那么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同学们自觉不自觉地都挺直了腰板,一个个俨然一副正规军人形象。尚冰也忘却对教官的怨恨,变得有点崇敬他了。
…
《刑庭法官》第三章(2)
…
那个年轻而自信的教官,就是谈志刚。
那一年,谈志刚也是刚刚军校毕业当上了军官,自然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然,同学们是后来才了解到这位教官的一切的。同学们还了解到,这位年轻的教官从当新兵起,就立志要当一名将军,经常把“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的格言挂在嘴边的,在这个军营里也是出了名的。
因为是平生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北方,尚冰对这里的一切还都很不适应。更何况,一来就要参加这么艰苦的军事训练,她真是有点吃不消了。刚开始的几天,好强的她还能咬紧牙关坚持训练,但过了没有多久,她就彻底不行了,一下子病倒了。那天进行的是站军姿训练,在北方干燥的阳光下,娇嫩的学子们一动不动地站立着,还要两腿并拢,两臂垂直夹紧,昂首挺胸,目视前方。站着站着,尚冰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扑通”一声晕倒在地。同学们都给吓坏了,队伍一下子乱了,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教官,几个同学甚至要跑过来抢救尚冰。但令同学们没有料到的是,谈志刚教官不但对晕倒在地的尚冰一点也不同情,反而是毫无人性地厉声喝斥他们道:“其他同学原地站好,继续军姿训练。”然后他叫出了两位女同学,把尚冰抬到了树阴下,并叫来了跟队保障的医生给尚冰治疗。过了一会儿,尚冰就醒了过来。当她醒来看到同学们还都在烈日下继续坚持站着,就毫不犹豫地举手向谈志刚报告,要求继续回队训练。谈志刚教官盯着她的眼睛看了几秒钟,竟然同意了。
三个月的军事训练很快就过去了。
军训结束那天,学员大队举行庆功宴会。谈志刚教官专门给尚冰敬了酒,对她说:“实践证明,你是好样的!你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子!刚开始的时候我错怪你了,但我现在也不想对你说对不起。今天我敬你一杯酒,算是我对你的祝福吧!我相信,你一定会前途无量的。”说不清因为什么,尚冰听了教官的话,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难道是为了自己受的那些委屈?还是为了自己重新受到了教官的肯定?都是,又都不是。那一刻,尚冰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知道,自己这一生,恐怕再也忘不了这段艰苦的军训生活了,忘不了这个大声呵斥自己的军训教官了。
回到大学校园以后,尚冰很快就进入了自己所熟悉的学习生活。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她偶尔还会翻翻军训时的照片,回味一下那段艰苦却难忘的日子,想一想那个让人既憎恨又敬重的小教官。尚冰还写了一篇《难忘军训生活》的文章,发表在了校刊上。元旦的时候,尚冰还记着专门给那个年轻教官寄过去了一张贺年卡,附带寄去了一份发表她那篇文章的校刊。但是,那个年轻教官却一直没有什么消息反馈回来。渐渐地,随着尚冰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学校的生活越来越充实,她也就淡淡地忘记了那段军训时光,忘记了那个年轻自信的军训教官了。
大学毕业那年,计划留在这个城市的尚冰来到了人才招聘会上,选择合适她的单位和岗位。在一个单位的招聘展台前,尚冰一下子就认出了谈志刚,同时,谈志刚也认出了尚冰,两人就兴奋地交谈了起来。从谈志刚的口中,尚冰了解到,谈志刚早已没有了当将军的梦想,去年就脱了军装转业到京津市文联了。那时,他们都在感叹,人生真是奇怪,世界真是太小,断了几年的联系又得以延续。当尚冰把自己想留到这个城市找一份做记者的职业告诉给谈志刚时,谈志刚便把她领到了晚报社。晚报的一位副总编辑是谈志刚部队的首长转业过来的,那位副总看了尚冰的简历,有些为难,说报社进人“逢进必考”,都需要参加考试,需要上报市人事局批准,这些程序都是上面要求的,他一个人也做不了主的。尚冰就按照报社的招聘程序报了名。当然,凭着她的成绩和实力,过了没有多久,她就如愿以偿地考进了晚报,圆了自己的“记者梦”,做了一名负责法制报道的新闻记者。
以后的联系自然而然就多了起来,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尚冰还带谈志刚参加了一次她们的同学聚会。同学们还以为他们两个有那个意思呢,搞得谈志刚在饭桌上一个劲地发表郑重声明:“我过去是你们的教官,现在和将来都只能是你们的兄长和朋友!”说真心话,尚冰是挺欣赏谈志刚的,觉得他有着许多作为男人的优点,比如自信,比如刚毅,比如豁达,比如乐于助人,比如善解人意,等等,但正如谈志刚自己说的,她只是把他作为一个很好的军事教官,一个不错的朋友和兄长,可从来还没有往其他方面想。谈志刚也是一样的,他打心眼里喜欢尚冰,可那只是对一个妹妹的喜欢,他知道,他们只能是朋友关系,不可能有其他的。所以,他们的交往虽然密切,却很自然。他们经常通电话聊天,偶尔还一起吃吃饭,逛逛街,成了关系相当密切的异性好朋友。
一天下午,谈志刚给尚冰打来电话,说要带她去一个地方。尚冰问去哪里,谈志刚不告诉她,还神神秘秘地说到了就知道了。尚冰就坐上他的车走了。没想到,谈志刚一直把他拉到了安北区人民法院。尚冰感到很奇怪,问:“来这里做什么?我可是经常来的。”谈志刚说:“我知道,你是法制记者嘛!走,我们进去吧,听一个案子。”尚冰就跟着他进了一个法庭。法庭里正审理着案件,允许旁听,但因为案件比较普通,所以人不是很多。谈志刚示意尚冰往法官席上看,轻声问她:“左边的审判员,我哥们儿,待会儿我给你介绍一下。”尚冰一看,正和郑平目光相对。她就微笑着点了一下头,对谈志刚说:“你哥们儿?我们认识了。”谈志刚拉起尚冰走到了门外,问:“你们认识?怎么认识的?我还寻思着你跑法院口介绍你们认识一下今后对你有帮助呢。”
…
《刑庭法官》第三章(3)
…
其实,尚冰和郑平相识也是很偶然的。
许多日子以后,尚冰依然清晰地记得,她第一次去见到郑平时那种心跳的感觉。那是她到晚报政法部上班后第一次单独采访,在安北区人民法院的审判庭里,她一眼就看见了坐在审判员位置上的郑平,郑平好像也同时看见了她,两个人目光相对,真的就有了一种书上形容的那种电流穿过。那一刻,尚冰感到自己的心咚咚地跳得震天响,同时,她也看出来了那个年轻的审判员也有些不自然,只向她这边望了一眼脸上就飞满了红晕,把头低了下去,直到庭审结束就再也没敢向她这边看。尚冰当时就觉得,将来自己恐怕要和这个小法官有些什么事情。果不其然,庭审结束后,尚冰按照老记者们传授给她的经验,要找主审法官进行一下单独采访,谁知那个坐在审判长位置上的小老头一点也不配合,推说还有什么案子等着开庭,没时间接受她的采访。她有些求助似的把目光落在了郑平的身上。还好,郑平并没有要拒绝的意思。当她把自己要采访的想法告诉他后,他领她来到了他的办公室。那天,他们聊了好长时间,郑平对她的采访,基本上是有问必答,并且把法理给她讲得非常透彻。尚冰真的很佩服郑平对法律知识和法律精神的掌握。临走,他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尚冰知道,以后,她恐怕得经常和这个年轻而热情的法官打交道了。有了郑平的帮助,那次采访任务她完成得非常顺利,稿件发表后,在读者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可以说,有了年轻法官郑平的很好配合,她到报社的第一仗就打得极为漂亮。
谈志刚问:“怎么样?你们现在进行得怎么样?”
“什么进行得怎么样啊?”尚冰不解。
谈志刚知道自己说漏了嘴,忙说:“你们又联系了么?”
尚冰说:“这一阵子报社忙得厉害,没顾得上呢。”她说的不是实话,她并不忙,她也很想给郑平打个电话,可每当拿起话筒的时候,她心里头就会有一个奇怪的念头:凭什么我要先给他打电话?他怎么不给我打呀?再说了,一直相信缘分的她不愿意刻意地去做些什么。她觉得,若是有缘,天上人间,咫尺之间;若是无缘,咫尺之间,天上人间。于是,她就这么一直忍着,直到现在还没有给郑平打个电话。但是这些,她是不情愿跟谈志刚说的。
谈志刚说:“那好,待会儿叫这小子请客。”
他们正在法庭外说着,庭审结束了。郑平出了法庭看见他们俩,就走过来打招呼。他先招呼尚冰,想伸手和尚冰握手呢,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
谈志刚对郑平说:“既然你们认识了我就不多介绍了,怎么样,待会儿你请客吧?”
郑平掏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说:“实在是抱歉,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