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狂澜-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滚,各自退了几步。
  表面看来鄂尔多比董立诚多退了一步,似乎比董立诚要差了一点,其实鄂尔多是单手持刀,又被攻个措手不及,而董立诚双手持刀,待机侍敌,故而吃了不少亏,因此论真正的实力,鄂尔多并不在董立诚之下,甚至稍胜一筹。
  董立诚暗暗吃惊,想:“这蛮子怎么如此厉害。”嘴上却毫不示弱,喝问道:“来将通名,我不杀无名之辈。”
  鄂尔多刚一上来,就吃了这么一个暗亏,心中大怒,回道:“南蛮听好了,你今天死在大漠第一勇士鄂尔多手下。”
  “噌,噌,噌,噌,噌,噌,噌,噌”连响八声,两人手中之刀在瞬间接毫无花俏的连碰了八次。
  两人俱有举鼎之力,此时又是在全力施展之下,手中兵器居然支撑不住两人巨力,顿时断了。
  两人杀得性气,扔掉手中断刃,也不换兵器,就徒手格斗,一个善于武术,一个精于摔跤,拳来拳往,招招着肉,身上很快就布满了淤青,尤其是脸上肿的不成模样,虽然在武艺上两人是势均力敌,但气力上董立诚还是有所不及,那鄂尔多越战越勇,觑了一个空挡,一跃而上,扼住董立诚的脖子,董立诚极力挣扎,却是无济于事,那双臂越收越紧,董立诚渐渐不能动了。
  见己方素有勇名的大将居然被敌方大将活活掐死。大夏的兵士顿时大乱,四散逃窜,涌向库斯城。
  此时王大尚已经调集好兵士正赶往城外,正好与城外的溃兵挤在一起,进的进不来,出的出不去,匈奴骑兵获此大胜,也不紧逼,只在溃兵后面放箭。
  这一战,看的前来督战的皇帝和一干文臣面如土色,胆战心惊。急忙喝令关城门,怕匈奴骑兵追进城来。
  “陛下不必担心,现在城中全是大夏士兵,人数不在敌军之下,而城中又不利骑兵驰骋纵横,如其进来,定然是有来无去,因此尽管开门放己军进来,不必惧怕敌军。”见己方士气已沮,皆无战意,王大尚明白终久还是迟了一步,敌人的合围已成,无奈之下,只得鸣金收兵。





    第二卷 王师覆灭 第十章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9…5…7 15:33:47 本章字数:3720

   其后几天,除了几次详攻以外,匈奴只是远远在城外戒备,众多骑兵穿梭不停,由于库斯城本来就不大,所以,十万骑兵就足可把它围得水泄不通。
  库斯城四周火把有如繁星,彻夜不熄。左贤王把匈奴骑兵分成三组,每组十万余人,一组在城四周巡逻,监视夏国将士,不叫他们突围,一组作为后备,以防第一组遭到突击时,可以随时支援友军,还有一组休息,这三组轮替运作,使得围城的骑兵始终能保持着旺盛的精力。
  眼看着城中的粮草渐渐少了下去,再过几天就要断粮了,城中所有的人,上至皇帝陛下,下至普通士卒,都露出沮丧的神色,而原来那些指手划脚自以为是的王公大臣们不敢再随便乱说了。
  在此之前,王大尚策划了几次突围,但均被匈奴密集得箭雨和猛烈的攻势给逼了回来,无功而返。唯有求援的百人小队,在夜间趁友军正面攻击匈奴大帐,引起了匈奴暂时的骚乱时,好不容易突围而出。
  虽然如此,这突围的小分队还是减员过半,只剩下二、三十个人。这些人马不停蹄,向后军奔去,沿路之上,遭到好几处匈奴小分队的袭击,人员不断的减少,一部分在阻挡追兵中当场牺牲了,一部分人作为疑兵,吸引追兵,朝其他方向而去,最终到达后军军营的,只有三个人了。
  “什么,中军被匈奴围困,马上就要断粮了。”后军的最高指挥令狐浩云听到这个消息吓了一跳。和其他两个世子交换了一下眼神,就对那三个求援的战士说:“你们先下去休息一下,先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别人,免得动摇军心,我们商量一下,马上出兵。”说罢,朝自己的亲兵打了眼色,让他们带这三个人下去。
  “吴将军,你看如何?”
  “陛下蒙难,我辈岂能坐视不理。”
  “只是匈奴势大,中军三十几万大军全被围困,我们只有区区六万骑兵,恐怕是自投罗网吧。”
  “如果我们不去的话,陛下岂不是就要束手束手就擒了吗,那样一来,太子年幼无靠,几个王叔虎视眈眈,恐怕大夏就要大乱了。”
  当令狐浩云说的这里,帐中几人都眼中露出兴奋的神色。
  “大夏遭此一劫,元气大伤,江山易主,恐怕是难免了。”令狐浩云旁边一个文士打扮的青年缓缓说道,其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三人见说话的人是令狐浩云的挚友兼军师张勋,对他说的大逆不道的话毫不为忤,反而哈哈大笑。
  “不是我们不去救,实在是匈奴太过于厉害,即使去了也无济于事。”
  “不错,不错,如果我们前去救援的话,只能白白牺牲,到时匈奴大举入侵时就无能为力,不如暂时保存实力,以图后事。”
  表面看来,这个以图后事是为了抗击匈奴,但大家心知肚明是逐鹿中原。
  一旦三位世子主意打定,令狐浩云叫来亲兵低声嘱咐几句,那几个亲兵领命前去,不一刻外面传来三个传令兵因伤重不治而亡的消息。
  当天军中传出,前军,中军全军覆灭的消息,接着,六万骑兵不辞而别,回中原去了。
  只留下十万步兵和十五万民夫茫然不知所措,军心大乱,其将军见机不妙,也不知情况是真是假,无奈之下只得原地待命,派出步兵刺探军情,等待消息。
  “后军怎么还是没有到,他们距离我们不过八天路程,就是爬也要爬到了,况且还有六万骑兵。”几天不见,大夏帝国的皇帝已是面目全非,双目之中布满血丝,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声音中充满焦虑,再也没有一贯幽雅的神态。
  形势越来越严峻了,天公也不住美,接下去几天,天气越来越冷,困在城中的夏国大军是饥寒交迫,无怪乎皇帝会是如此失态。
  “陛下,后军不一定会来,如果他们真心来救的话,早该到了。可能三藩的骑兵已经回国去了。”看着皇帝陛下如此模样,王大尚X中莫名的郁闷起来,声音中不觉就露了出来。
  “再说后军拖了那么大的一个累赘,要突破匈奴的重围谈何容易啊。”尽管事情并非如此,如果后军真的来援的话,只需几万精兵,从敌人后阵进攻,自己从城中杀出,两面夹击,围城之困自然可解,断不至于会是如此被动,束手无策。
  “不会的,不会,他们一定会来救的。难到他们不怕朕惩治他们吗?”皇帝还是不死心,目光中满是祈希,渴望能从王大尚的嘴中得到肯定的回答。
  “自身都难保了,别人还会在意你的惩治。”王大尚叹了口气,默然无语。
  “我们肯定还会有办法的,是不是。”见王大尚不作声,皇帝还是不肯死心,一心成为名垂青史的明君的刘天宇见转眼就将作亡国之君,这其中的巨大差别让原来的尚算清明的大夏之君有些糊涂了,连最简单的道理也想不明白了。
  “陛下,现在,匈奴对库斯城是围而不攻,我军根本无法出城,前军已灭,后军如果不来的话,纵是石帅在世,也是回天无力。”
  “前军不会灭的,黑羽军纵横天下,匈奴又怎么又可能被灭了呢。”
  “报告,黑羽军”一个大臣心慌意乱的冲了进来,面上露出奇怪的神色。
  “什么?”难到是自己的猜测有误,王大尚和大夏的皇帝都感到露出不可思疑,尤其是陛下,一下子就来了精神,猛的站了起来,于是一干人赶到城墙上。
  果然,几万全身包裹在黑甲里重甲骑兵在远处缓缓驰近,但近在咫尺的匈奴骑兵仿佛视如不见。双方丝毫没有开打的意思。
  “不是,不是原来的黑羽军”王大尚凝视片刻,发觉情况有些不妙。
  突然,黑羽军加快速度,朝库斯城下奔来,附近的匈奴骑兵如被风吹开的稻麦,向两边倒开。很快黑羽军兵不血刃就达到了库斯城下。
  城上的兵士发出惊天动地地欢呼声,不过没等他们高兴多久,就发现了异样,黑羽军到了城下,立刻绕城而走,脱下头盔,露出一张张饱受大漠风沙侵袭的脸,黑甲包裹下的全是大漠战士。匈奴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大夏战士,都吓得面无人色,就是皇帝陛下也是呆在那里,久久不能动弹了。
  黑羽的出现使得皇帝和众大臣们彻底的死了突围的心,只能麻木的在等死,或许还寄唯一的希望于后军的来援。
  城中的粮食越来越少,食粮供应也渐渐少了下去,从原来的一天三餐,到一天两餐,到现在的一天一餐,几乎每个人都明白了,离全军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大街上每天都有战士在突然倒下,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生的希望越来越是渺茫,连一直不肯承认三藩骑兵会逃的皇帝也终于死了心。
  “既然已经回天乏术,那就和匈奴和谈吧。”
  于是使臣一拨一拨派出去和匈奴定扬可汗谈判,当然此次和上次的情况是完全两样,大夏的使臣卑躬屈膝,死守着和谈的底线-放皇帝陛下和一干大臣回去,大汗的大臣趾高气扬,全军投降,除此免谈。
  突围不出,和谈不成,大夏的皇帝只得率全军出城投降。
  “不该啊,要是有石帅在,定然不会叫朕踏入如此境地。”
  皇帝临走时的感慨全然忘了,如非自己和一干文臣对王大尚的干涉,大夏军也不会如此,自己才是此战败北的罪魁祸首。
  纵观此次北征,如果皇帝陛下没有御驾亲征的话,如果没有那么都王公大臣一起随行的话,或者即使他们都去了,但他们不去干涉王大尚的指挥,不对他的用兵方略指手划脚的话,结局也许就不会这样了。
  反过来,如果王大尚又石帅那样的威望和地位的话,也许那些高官勋爵就不敢随意指点了,即使敢去干涉,王大尚也可以置之不理;如果王大尚有足够的勇气,那么当他发现异样时就会直言不讳的向陛下指出其中的忧患,在皇帝狂热的头上泼一下冷水的话,历史也许就会改写。
  可惜王大尚是一个谨慎的人,纵观其一生用兵,均是老练有余,机变不足,简而言之,他胜在该胜的时候,败在该败的时候。这样的资历自然不会让那些王孙公子所看重,这些纸上谈兵的家伙所希望的是“谈笑用兵,强敌土崩瓦解”的境界,因此对于这种谨慎用兵,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方略是大加驳斥,横加指责。正是在这样的指责下,王大尚愈加的谨慎,生怕做错事,说错话,因此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时候就不敢下断言,不敢自作主张:比如候斥的失踪,本来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不能因为怕打扰皇帝和众大臣的兴头而抱着可能是遭到匈奴散兵的袭击的侥幸心理;比如皇帝要全军入城时,就要据理力争,而不能因为前军在外,怕受到文臣的讥笑自己胆怯而没有坚持到底;再比如在此次围城之时,一明敌情,就应该是先下达军队调动的命令,后禀告陛下,而不应该倒过来,浪费宝贵的时间,也使得那一线生机白白的浪费了。 
  至此,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北征就以大夏全军覆灭的结局而告终,正是这一场战争改变了夏国的命运,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英雄豪杰趁时而起,风起云涌的诸侯争霸的时代即将到来。
  笔者的话:前二十章到此就完成了,接下去就是主角开始登上舞台了。
  下卷预告:一个商人献计赎出大夏皇帝,远东落入匈奴之手;渤海郡令狐浩云杀父逐弟,反出大夏,刘天宇集结三十万大军平叛不克;梁昊天智破追兵。





    第三卷 智歼追敌 第一章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9…5…7 15:33:48 本章字数:3423

   距离那场轻骑兵战役已有十天了,梁昊天一干十七人,早到了天山脚下,沿着天山山脉向一路南行,一路上到也是有惊无险,好几次差一点就碰到了匈奴人,但幸亏众人小心,总能及时避开。
  但这路还真是不好走。山间小路异常崎岖,马颠的厉害,几天下来,这些精于马术的大夏骑兵浑身像是散了架似的不能动弹,冷风飕飕,寒人心肺,却又不敢生火取暖,怕被匈奴人发现。
  “妈的,这条鬼路,再这样颠下去,我看,不用敌人来袭击,自己就把自己颠死了。”
  好不容易找了这个避风的地方,大家生了火,在火堆上方草草搭了个顶棚,烟火不会外泻,如此一来,到是不必担心匈奴人发现了。才一坐下,一个士兵就大发牢骚。
  邓如海火爆的性子终于按耐不住,斥责道:“这一点苦就受不了,那你还不如去当俘虏好了。”
  那士兵自知理亏,咕哝道:“说说而已吗,用得着这样紧张吗?”
  “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了,会不会找到黑羽,如果帝国军真的没有败,那我们可就全是逃兵,按军率都是杀头的死罪。”有人想起分道扬镳的兄弟士兵,不无忧虑的说道。 
  说道这里,众人一阵沉默,也不知道听从梁昊天的话是对是错。
  一个百骑长忽然说道:“谁知道啊,反正现在已经走上了不归路,后悔也来不及了,还是想想下一步怎么走才是正理。”
  说完,他就用一根棒子在火堆里拨弄了几下,篝火顿时亮了几分,众人身上有了几分暖意。
  “我们接下去怎么走?嘿,大队长,说你呢?”另一名百骑长突然提高声音,并把手中的棍子扔到梁昊天的面前,把真走神的梁昊天吓了一跳。
  在这一伙人当中说来也是好笑,是典型的官多兵少,光是百骑长就有七个(梁昊天是百骑副职,勉强算一个),还有两个受伤的千骑长。论军衔,梁昊天只能排到第九,指挥权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的,但是现在众人却偏偏以他马首是瞻,这是因为一来虽然梁昊天只是百骑副职,军衔比他们都来得低,但这些将军现在都是光棍司令不带兵,而梁昊天有三个直属的部下,成为带兵最多的官了。二来,这些人都来自于不同的队伍,相互之间没有直接的上下属关系,彼此没有关联,互不了解,因此很难伏众。三来梁昊天在战后的表现:回战场葬骆兴,迂回天山回远东,均显示出他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品质,也赢得了众人的好感。因此当千骑长于东兴提出在逃亡途中不论军衔,每人都当自己是普通士兵后,众人就一致推荐梁昊天暂时担当队长的职务。不过事实证明,梁昊天这个队长职务还是称职的。先不说把行军的各种问题安排的妥妥当当的。而且由于小时候的经历,是从一个不良于行的病小孩,逐渐长成一个智勇双全的武士,所以梁昊天没有象一般的勇士一样恃才傲物,而是谦虚恭顺,在性格上也和众人打成了一片,所以大家对他还是相当的满意的。
  如梦方醒的梁昊天搔搔自己的后脑勺,朝那百骑长笑笑,说道:“噢,不好意思,我想的太投入了。你刚才说什么?”
  那百骑长有些好奇,一时忘了自己的问题:“你在想什么呢?这么投入。”
  “我在想,匈奴的将军到底怎样才能歼灭五万黑羽军?”
  “大队长,虽然说,我们是听了你的话,才跟你过来,但万一帝国没有败,黑羽军一点事情也没有,那我们不就遭了。”虽然帝国大军的情形现在是一无所知,这只队伍的人心里还是认同帝国大军形势不妙的推论的,要不然也不会冒着逃兵罪的危险取道小径回国呢,只是心中还是有些疑惑罢了。
  “好像有马蹄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