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温侯-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能让吕布如此大礼相迎,不是天子,而是自己的恩师——卢植与皇甫嵩。
早早得到南皮的消息说是皇甫嵩举家前来投奔幽州,其子皇甫郦激动不已,吕布也是高兴,之后得闻途中还有卢植等人,更是喜不自禁,想来自从董卓作乱以来已经多年未见恩师,心中着实想念。
副将麴义也是激动,当初他就是皇甫嵩手下将领,虽跟随了吕布,但知遇之恩却是不敢相忘,故而闻听也是要求一同与吕布出迎,随同前来的还有魏攸,田畴等人。
吕布早早的就在城外等候,约莫一个时辰方才听闻部下回报道有车队前来。一阵礼炮作响,倒是声达九天,远远便可听见。
皇甫嵩与卢植此时却是同乘一轿,闻听声响,笑道:“子干啊,想不到这小子果然不凡,不到三十岁便可身居要位成幽州刺史。”
最为吕布的师傅,卢植闻听弟子的成就自然也是高兴,却还是露出一脸正色:“如此大费周章却要浪费多少气力。”
皇甫嵩哈哈大笑:“这也是奉先的一片心意罢了,再说了这可不是单单给你的,你若不喜,只管离去,我便替你受了。”
“胡说”,卢植闻言也是笑道:“莫要要为你这匹夫教了奉先几句,便可以师自居,且不要忘记我才是他的授业恩师。”
皇甫嵩回击道:“死读书,有何用,这等时候还是兵法谋略好。”
卢植也是不肯退让:“武力再强,却也造福百姓,还需教化众人方可保天下安定。”
二人多年来相识相交却也相对相斗,谁也不肯服气,随着年纪的增大,尤其是这次朱儁的死,更是让这一帮老人看穿世间许多事情,但一时却改不掉以往的习惯,还是要斗上几句。
待得近了,见吕布前来见礼,二人方才停下处轿中出来。
吕布上前道:“弟子吕布拜见卢公,皇甫老将军。”
卢植得意的对皇甫嵩使了个眼色,扶起吕布道:“如今你是一州之长如何还能使得如此大的礼。”
吕布恭声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子拜父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师傅便不要推辞了。”
卢植大笑道:“好极好极。”
“父亲”部将皇甫郦见到父亲皇甫嵩,心中到底激动,不由叫出。
皇甫嵩也是高兴,如今其子皇甫坚寿还在洛阳任职却是走不开,但却与幼子相见,也是人生乐事。
等见过母亲,皇甫郦一家三口在旁叙事。
“子家,来见过你的师兄。”
卢毓,卢植之子,字子家,今年不过十岁,便随着卢植一路同来。
“子家见过师兄。”卢毓谦谦有礼,不愧是卢植亲自教导出来。
吕布身为欢喜,笑道:“恩师后继有人了。”
卢植虽然心中高兴,但碍于严父姿态还是鞭策道:“还远不及,远不及。”
请的皇甫嵩,卢植二家入城,早就准备好酒宴。说起来这里还算是卢植的故乡,看到故乡本土忍不住老泪纵横,叹道:“想不到我卢植有生之日还能回到河北。”
吕布道:“日后恩师便在蓟县居住,吕布还想聆听恩师的教诲。”
卢植笑而不语。
幽州也是有不少名人雅士,魏攸,田畴等人学识不凡,对卢植,皇甫嵩二人闻名已久故而交谈甚欢。
吕布身为幽州之主,也是频频进酒,让他们宾至如归。
谈起政事,说到那惨死的蔡邕,卢植不由一阵神伤。
当朝文学家蔡邕曾是董卓的旧臣,当听到董卓被杀的消息时,蔡邕正好和王允在一起。当时,蔡邕感到很突然,不禁脸色大变,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叹息。王允勃然大怒,严厉指责蔡邕:“董卓是国家的罪人,祸国殃民的罪行不可饶恕,你身为天子臣民,应该从大局考虑,从国家出发,共同声讨国贼,不想你念及他对你的一点私人恩惠,竟然为他感到痛惜,这难道不是与董卓同一鼻孔出气吗?”说完,便不容分辩,立即将蔡邕押至廷尉处问罪。
蔡邕有口难辩,但作为文学家和史官,他为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写成汉史,便陈辞谢罪,自己愿意承受刺剑削足的酷刑以保全余生。
士大夫们都十分同情怜悯蔡邕的遭遇,设法营救蔡邕,可毫无结果,太尉马日磾专程前往王允住处,替蔡邕说情:“伯喈是难得的旷世奇才,学问渊博,见多识广,特别是对本朝故事了解颇多,应当给他机会,让他继续写成史书;况且伯喈以忠孝闻名于士大夫之中,现在以莫须有之名给他判罪,恐怕有失众望,不服人心吧!”
王允根本不听劝告,反驳马日磾说:“先前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成谤书,流传后世,现在国事衰败,社会上缺乏时代精神,不能让蔡邕像司马迁那样,毁谤和诬蔑幼小的天子,因为这既对神圣的道德教化毫无益处,而且还使我们这些人遭到批评和指责”
马日磾无奈,只得退出,感慨地对别人说:“王允这种作法恐怕不行吧!善待人才,这是一个国家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命脉,而让国家经典得以流传,则是重视国家制度和创作的保障。如今,像王允这样不重视贤才,切断国家的命脉,阻碍国家经典的流传,难道能维持久远吗?”
可怜蔡邕最后冤死狱中,一代名师就这般去了。
卢植叹道:“伯喈死后,留下一女,寄留在康成家中,可惜当时他不在洛阳,不然的话,也可一并带来。”
闻听蔡琰,吕布不可察觉的生出几分异色,想想此时这蔡琰也应该与任紫凝一般大小,可惜生在这个时代却是遭难。
吕布道:“不如接到幽州来吧。”
卢植道:“也好,只是这次前来,不过我与义真老儿只带了数十家人,此事还要劳烦奉先了。”
吕布笑道:“恩师说笑了。对了,恩师,这次来了幽州可有什么打算?”
“暂时还没有”,卢植道:“如今为师的身子也是大不如前了,不想再多想,只希望学伯喈完成一些学术之事。”
诚然,卢植一生为汉室尽忠,尤其是黄巾起义与董卓作乱更是让卢植耗费心思,虽不过五十余岁却已经可见老态。
念及于此,吕布握住卢植的手,动容道:“恩师只管休息,保重身子才是首等大事。”
“知道,知道”
看着欢颜的卢植,吕布却是心中暗暗算了一算,想来如今如今年过半百的卢植只怕也没有多少日子了。

第五十七章:执意出兵取冀州,恰逢时机来通风

自从皇甫嵩与卢植到达幽州之后,无形之中增加了吕布的声望。皇甫嵩虽然不在愿意领兵,在吕布军中担任什么职位,但却得了个虚职大概等同于军事顾问的样子,不但教导其子皇甫郦行军打仗之事,就连麴义等人也是多有指教。
文丑,颜良等人虽然都是当世一流的武将,但是在行军布阵,出谋划策上面还是颇为欠缺,在经验上更加不能与皇甫嵩相比,有此良师,他们自然是要去旁听的。其实别说文丑他们了,就算是如今名声似乎并不比皇甫嵩弱的新生一代名将吕布也是虚心指教,奉师徒礼仪。
至于卢植的作用却是更大,倒不是重文轻武,只是大儒的名声在外,不但有一批学子本就是自愿跟随,而且在这段时间内无需顾念朝政,有了充足的时间的卢植得以醉心于学术,反而有更多的时间开座讲学,因而世间贤士闻听纷纷涌到幽州。
想当年吕布就是闻听卢植讲学,方才迈出成就霸业的第一步,如今再是听到恩师的讲学,回忆颇多。
虽然这些人只是因为仰慕卢植之名才来幽州,日后也不一定会被吕布收服,但只要他们在幽州,至少比起其他诸侯有更多更大的机会为自己补充人才。
吕布虽然军务繁忙,但只要有时间变回去见见卢植或者是去皇甫府邸,偶然也会带上任红昌,只是因为古时对女子的观念还是有些禁锢,故而只是几次认识之后便留在府中。
此后二老皆有所为,不再多言。
尽管中原等地多事,但对吕布现在的计划却是一个很好的默契,经过半年的准备,在公元194年七月起,吕布开始布置对冀州韩馥的种种事宜。
动荡不安的局势,正是我辈大展宏图的时候。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吕布认为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击败韩馥,攻占冀州,加上皇甫嵩与卢植的意外到来,带给吕布更大的信心。
不得不说远离中原地区也是一种优势。中原可以大量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而且有水域的帮助,额外的有了鱼虾等资源,从而吸引人口居住。人数一多,就会促进各种职业的发展,由此经济也会发达起来。所以要是比钱财,北方各地是远远比不上例如江南等地的富饶。
但是自从吕布开展官民合作的经营模式以来,加上对各种物件的精致改造,在资金的方面完全不存在问题,不但如此,这种模式所经营的钱财只会像雪滚雪一样,而且因为与当地的商户关系密切,故而不再担心他们会倒卖,囤积等不利于幽州发展的行径出现。现在的吕布完全占据着北平,南皮,蓟中三地,辽西有了公孙越,也只有辽东的公孙度算得上在幽州唯一不是自己的势力,但是也不足为惧,毕竟远在边地的公孙度不但兵力不过数万,而且当地的资源很是贫弱,加上还有乌桓人虎视眈眈,想来他即便对幽州各地有心也是无力。
北地这些地方因为黄河的隔断,所以对吕布而言其实只有冀州,并州两处了。并州因为原刺史丁原的死,张辽,高顺,魏续等一大批良将的出走,现在由王匡,张扬等人把持,但谁也不服谁,互相消耗的情况下,并州的这等力量对吕布造不成任何威胁,可以说在击败了拥有四世三公名声的袁绍后,现在在北方能够对吕布造成威胁的只有韩馥了。
不过,军师田丰等人却并不怎么同意吕布这么早就对韩馥用兵,原因无他,还是民生等问题。
中原地带的动乱,导致不少百姓迁移到冀,幽二州。为了好好的安置这些流民,不让他们生事,负责民生的郭图等人发放了不少的储量,工具为他们的生活给予帮助。
“主公,再等一年,再等一年我军实力能够支持长期战斗的时候,再出兵冀州也不晚啊。”
身为军师,田丰的战略眼光的确长远。韩馥坐拥冀州多年,即使本身才能不高,可是手下却有不少悍将良才。没有上次对付袁绍的种种优势,吕布想要在短时间内消灭韩馥,这是几乎不可能的。诸如审配等人,也不是同意吕布这次用兵。麴义等武将也暂时保持着沉默,看来他们还是听得进去。
眼见气氛有点沉闷,吕布却是忽然笑出声来,很是自信的样子。
众人不解。
待吕布笑过,拿出一物道:“此书信是邺城的辛评托人送来,书中言明愿为内应。不知诸位认为,此次出兵可成乎?”
怪不得吕布志气满满,原来是因为得了内应,故而不惧冀州兵马,想来那韩馥也是不会想到自己的心腹已经早早的背叛了。
的确,自从吕布在北平开始发展起,这几年逐渐强大起来,不久前更是打败袁绍,实力更是上了一层楼,而随着现在蓟城的太守魏攸已经投靠了吕布,也被朝廷承认,加封为幽州刺史。自起兵起,未尝一败,也难怪吕布现在大是轻视韩馥,因为相比较韩遂,张角,袁绍那样的对手,性格软弱的韩馥可算不得什么好的对手,因为韩馥的才能是不及袁绍等人的尾脚的。
“主公,辛评是韩馥的重要谋臣,辛家也是冀州的世家,他们不到山穷水尽是不会这么轻易就会背叛上位者的,恐怕有诈,望主公三思而后行。”田丰不无担忧的说道。
吕布解释道:“我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可是元皓你要知道现在我军的实力已经临架在韩馥之上,而且当初我们送返给其袁绍的家人,又在其境内使其众遭难,让韩馥的名声大受影响,至今还与袁绍纠缠不清。洛阳的曹操也是虎视眈眈。我不认为韩馥有这个胆量,放着袁绍,曹操不管,敢全力对抗我军。所以此时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只要夺下邺城,打败韩馥,那正个北方还有谁是我公孙瓒的对手啊。”
当初吕布俘虏袁绍三子后,恰逢平原的高览受命前来“渔翁得利”,不料却为吕布解决难题,将这三子送到邺城。
韩馥是袁氏故吏,故而不敢怠慢,又见吕布防守得当,只得下令高览撤兵,而他则是在数日后派兵将袁绍的家人送往北海,却不料在途中遭遇劫掠,四十余人被杀,就连袁谭,袁熙二人也被斩杀,只留得袁尚数人逃脱,其后有人猜想是吕布所为,也有人说是韩馥做的,真相暂时不为人所知,但事实却是在韩馥的领地中出现了问题,大批学子责怪韩馥保护不力,不是长者所为。
田丰也看出来了,为了打消吕布这个念头,继续劝道:“主公的确看的真切,可是我军也不是这个形势吗?各地新安,并州的上党,晋阳,辽西的公孙度乃至北海的孔融不都害怕我军势大,也与韩馥联合。我军要想打下冀州,没有足够的粮仓,兵器储备是没有胜算的。”
田丰的一句“没有胜算”惹得吕布微微的不爽,要不是知道田丰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换作他人,只怕先是怒了。
恰好谋士逢纪道:“主公,军师之言虽然大有道理,可是这个机会却也是上上之选,放弃了实在可惜,某现有一计,可增几分胜算。”
说到了吕布的心里,因此急忙让逢纪快说。
逢纪道:“辛评一家还不取信的话,某与那邺城主簿荀甚私交甚厚,可去探知真假,这样既不冒险,也可以把握机会。”
吕布连赞其言善,又见田丰欲要出言,便急令逢纪速速出发。
可是这样一样,若是逢纪打听到的消息是真的话,那还不是要出兵打邺城吗?这根本就解决不了现下田丰心中的担忧。可是田丰从吕布的话中知道他此次对冀州怕是势在必得。
待众人离散后,田丰故意落在最后,不见他人之后,方才道:“主公,为何要如此着急行事?”
“军师不必太过担忧,逢纪此计应该可行。”吕布悄悄的对田丰道,神情很是轻松。
田丰不解道:“何以见得?”
这些年吕布与田丰相交益厚,感情不断增加,才学上的交流也让他们两人各自受益非浅,而吕布有时候的“预见”未来,还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着实让田丰也是惊佩不已,因而田丰才有这一问。
吕布当然不能告诉他在历史上就是这个荀甚出卖了韩馥,得以让袁绍不费什么气力就接管了整个冀州,而自己也是打着这个打算。
“秘密,天机不可泄露”,吕布只能打哈哈,避过这个问题。
而田丰基于对吕布的信任,也只好暂时放下心中担忧,开始为主公的军事行动作准备,因为吕布对韩馥这一战,已经不是自己能够阻止的了。
于是在不到一个月后,逢纪带来了好消息:荀甚确实有意投靠父亲,而且存在这个心思的大有人在。
“如此说来,那辛评书中所言确实?”吕布听完逢纪的叙述后,问道。
逢纪笑道:“这是自然。主公请看,这是邺城的攻防兵力分布图,只要我们能够顺利的牵制住平原的高览,邺城便不足为惧。”

第五十八章:取冀州颜良为先,献钜鹿李历在后

想不到逢纪此次前往冀州探查军情居然还能有此收获,得到冀州兵力分布图不但可以得知辛评他们是否是真心投靠,而且可以从途中验证真假,至少可以打破田丰的怀疑。
既然如此,吕布再也不迟疑,对各部分发命令准备出战邺城。
十日后,吕布开始他攻打冀州的第一步:高顺为大将,审配为谋士,王斗,眭元进为副将领五万军牵制平原高览部。
第二步:吕布亲率十万大军,田丰为军师,逢纪为谋士,颜良,文丑,魏续,皇甫郦,张燕,田豫等人为副将出战。
第三步:麴义,郭图镇守南皮,以为后援。
第四步:蓟城的太守魏攸令大将阎柔,田畴出兵三万详攻晋阳,牵制并州人马。
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