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道炼心-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瑟道:“算了,算了,我不和她一般见识。这些天都很无聊,明日我们去外面逛逛吧!如何?”

古香君道:“外面不安全啊!你忘了?”

李瑟笑道:“你也忘了啊!我可是淫贼哟,和淫贼是一伙儿的,还怕什么!”

古香君想起初遇李瑟时的情景,脸上一红,吃吃笑了起来,李瑟道:“你别还不信,就算有淫贼来抓你,嘿嘿,凭我的武功,那是来一个打一双,来一双,打二对。”

古香君笑不可抑,捂嘴道:“这可是胡闹了,那可怎么打呢?”

李瑟道:“管他三七二十一,随便啦!看谁不顺眼,把他当淫贼教训就是。”

古香君道:“好,我看你不顺眼。淫贼,拿命来。”

李瑟大叫道:“啊!这小娘子容貌不错呀!待我擒来那个什么什么。”

二人一番调笑,其乐融融。

第二日,二人起个大早,去莫愁湖去玩,王家在聚宝门附近,离莫愁湖极近,因而二人选择了去莫愁湖。

古香君对李瑟很是了解的,见情郎要和自己一起去游玩,料来他定有什么依凭,也就放心跟他去游玩了。

莫愁湖位于水西门外桥西,得名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莫愁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聪明的河南洛阳贫家女子。十五岁那年,父亲病死,为葬父只好卖身。正巧,家住建康石城湖边的卢员外在洛阳,见莫愁美丽聪明,就买为儿媳。

莫愁葬父后,挥泪辞母南下,不久,北方边塞受到敌军侵犯,丈夫应征戌边,谁料一别十载杳无音讯。

纯朴的莫愁把心思寄托在帮助邻里、扶危济难的善行之中,深受邻里称颂。但遭公公反对,莫愁不堪诬陷凌辱,投石城湖而死,以示反抗。

后人怀念莫愁,便把他住过的地方和石城湖改称莫愁湖。莫愁湖在宋、元时即有盛名,明朝定都金陵并改为应天后,更是盛极一时。

莫愁湖内湖面宽阔,湖畔楼、厅、堂、亭巍峨错列,林木郁葱,万花缤纷,是个久享盛誉的名湖,莫愁湖盛产莲藕,莲花十顷更是此名湖引人入胜之处。

其时正逢炎夏,莲花盛开,翠盖红花,香风阵阵,恍若绝代的凌波仙子,出淤泥而不染。

李瑟和古香君划船戏水,观花赏景,开心不已,二人来京师多日,这是首次出来游玩,都大是兴奋。

李瑟见古香君坐在【文】船弦上,除去【人】鞋袜,赤足【书】戏水,其姿【屋】态恬静异常,和以往见着的样子大是不同,不由心里一动,心思便不放在观赏景物上了,只留心瞧她。

只见古香君随手采了一朵莲花,放在鼻下闭目轻轻嗅了一下,李瑟怔了怔,似乎从未见过她了一样,心中一阵荡漾。

古香君感觉到浑身不自在,扭头见李瑟呆呆地坐在船板上瞧她,便低头一笑,想了想,轻轻移了过去,头枕在李瑟的腿上,道:“郎君在想些什么?触景生情,又想做什么好诗吗?”

李瑟道:“不是。”

心想:“我是在看你呢!”

却没说出口。

古香君娇笑道:“那是想什么?我们来时在岸上的亭上看见许多写莫愁湖的对联,一副是:‘水如碧玉山如黛;千秋乐府唱南朝。’还有一副:‘柳影绿围三亩宅;藕花红瘦半湖秋’,写的都还不错,你是不是也想得一联,方不负今日游玩一遭嘛!”

李瑟笑道:“看你说了一大堆对联,又叫我也做,好像宝儿一样了,怎么也学她来难为我了?”

古香君笑道:“谁叫你老让我陪她猜谜语,做游戏呢?结果现在我也沾惹上了。宝儿她还说也很喜欢对联呢!我一听,怕她再让我和她对对子,就连忙岔开话题,还哄她说你最讨厌对联了,说那是小道,不值一提的。她还当了真,叫我劝劝你呢!说什么猜谜语对对联,现在多流行啊!你为什么单单只喜欢谜语呢?”

李瑟笑道:“我连谜语也不喜欢。像她这丫头那样痴迷,整天就缠着人猜谜语,就是喜欢的人也给她弄得不喜欢了。”

古香君笑道:“是啊!她还说了一车的话,叫我劝你呢!她说这个对联啊!可以使人变聪明,还可以骂人啊!讽刺人啊!别提多么有意思了,她还讲了很多故事给我呢!”

李瑟奇道:“什么故事?”

古香君道:“她没和你讲过吗?”

李瑟道:“没有。”

古香君笑道:“这小丫头。”

心想:“这小丫头人小鬼大,自己不敢勉强李郎,却叫我去当说客。”

古香君继续道:“她讲的是解先生的故事,她的谜语啊!对联啊!都是解先生教的。”

李瑟惊道:“他教的?难怪!难怪!真是名师出高徒啊!她说的是解先生的什么故事?”

古香君道:“她说的是解先生小时候的故事,解先生很多故事流传天下,大家都知道的,不过这些却是秘闻。宝儿这么说的,她说解先生是江西吉水人,八岁那年,朝廷派一个尚书,姓曹的官去江西视察,他听说解缙有神童之誉,便到吉水去看他。见面后,他见解先生是个乡下的娃娃,就起了轻视之意,再说也想炫耀下自己的才华,就道:‘小犬无知嫌路窄。’解先生应声道:‘大鹏展翅恨天低。’曹尚书一惊,又道:‘天作棋盘星做子,谁人能下?’解先生道:‘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可弹?’曹尚书见难不住解先生,挂不住颜面,就问道:‘小娃娃很厉害嘛!你的父母是做什么的啊?’原来他知道解先生的父母是卖烧饼的,母亲是磨豆腐的,都是操的贱役,因而要丢他的脸,解先生道:‘父亲肩担日月街边走,母亲在家推磨转乾坤。’”对联蕴含着谜语,轻巧地就挡过了曹尚书的刁难。”

李瑟听罢,遥想解缙的风采,大是钦佩,道:“我有缘见过他一面,不过未曾识荆,惭愧!”

望着湖光山色,水面莲花,不由感慨万端,慨叹道:“湖光犹有英雄气,莲花合是美人魂。”

古香君听了怔了怔,想起传说中莫愁姑娘是投湖而死的,说不定真是身化莲花了呢!见情郎如此风流儒雅,心里大是爱慕。

莫愁湖,松林掩映,繁华似锦,湖中莲花十顷,掩映一叶小舟,其上一绝色美人偕着心爱的少年,真是一副绝美的画卷。

第四集 第十一章 世事如棋

李瑟和古香君直到傍晚,才回到王府,一进门,李瑟就见王宝儿气鼓鼓地坐在厅中的椅上,一怔,忙给古香君使了个眼色。

古香君走到王宝儿身边,搂着王宝儿,笑道:“好妹妹,来多久啦!吃了饭没有!”

王宝儿嘟囔了下红红的小嘴,气呼呼的,想说却又没说话,古香君只好站起,在王宝儿背后轻轻摆了摆手。

李瑟心想:“笨老婆!连个小丫头都摆弄不了。”

只好含笑走到王宝儿身边,道:“宝儿,嘴怎么噘得这么高?可以挂一个葫芦啦!”

王宝儿噗嗤一笑,瞪了一眼李瑟,嗔道:“你才嘴可以挂葫芦呢!”

李瑟道:“好,好。我嘴可以挂,我嘴可以挂。这总成了吧!”

王宝儿道:“不行,你还知道回来啊!我还以为你永远不回来呢!”

李瑟道:“怎么会。你生日还有几日,怎么也得等你生日过完才走啊!”

王宝儿本来脸色还好,听了李瑟的话,脸上一白,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哭道:“坏哥哥,臭大哥。”

李瑟不料一下把王宝儿给说哭了,心里深悔,不过可也有些莫名其妙,不知所以。

古香君朝李瑟一笑,似乎在嘲笑道:“真是笨死了!”

古香君道:“好妹妹,你哥哥真是不像话,不要理他,来和嫂子说话,别理他。我们今日去莫愁湖玩了,有很多有趣的事呢!你一定爱听。”

古香君帮王宝儿擦了泪水,道:“莫愁湖的胜棋楼,你知道吧!”

王宝儿抽泣道:“自然知道。”

古香君道:“我们去看啦!那里有好多对联呢!好玩极啦!里面我记得两联,其中一副是:‘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秋月;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局。’另一副是:‘烟雨湖山六朝梦;英雄儿女一枰棋。’真是令人慨叹。做的真是绝佳。”

王宝儿自己抹了抹眼睛,勉强笑道:“嫂子,你要说莫愁湖的事情啊!我可是比你知道的多,这里的典故啊、故事啊!我都知道。”

李瑟见是时机,忙堆笑道:“好妹妹,那给哥哥我说说可好?”

王宝儿道:“不和你说,你老欺负我。”

古香君道:“妹妹,就说说吧!你大哥今天逛了莫愁湖后,也喜欢对联了,让他这个土包子见识下,长长学问。”

王宝儿道:“好吧!其实要说这个对联和谜语啊!都是太祖皇帝(朱元璋)最喜欢的,因此呢!才流行天下的,我听宫里的人说,太祖皇帝最早的一副对联是:‘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也不知道是还是不是。不过太祖当了皇帝之后,在一次过年时赐给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御制春联,大家都知道,有一副对联:‘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还有他对文臣也以此赏赐,曾给学士陶安宇写过一副门贴:‘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作为和……嗯,下层出身的皇帝,他很喜欢民间的春联这种形式。有一年除夕前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他还亲自去检查落实。年节期间,他微服出行,看命令是否得到贯彻,谁家的春联写得好。”

李瑟知道王宝儿方才停顿,是没说出朱元璋出身于和尚的话,听她继续道:“他偶然发现有户人家未贴春联,就问为什么。户主说不识字,尚未请到读书人写。于是太祖叫人找来笔砚纸墨,问清了户主是阉猪的以后,便挥笔大书了这样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后来太祖皇帝再次经过这家人门口,不见悬挂他写的春联,就叫人去询问原因。户主答:‘知道这春联是御书,已经把它高悬于中堂,天天焚香敬祝,并作为献岁之瑞哩!’太祖皇帝大喜,下令赏给户主银子三十两,让他供子弟读书。”

王宝儿讲到这里,李瑟和古香君对望了一眼,李瑟见她讲故事的口气,不像王宝儿平时说的话,料来她是听人说的,不过心里实在忍不住,道:“宝儿,你知道杀猪的这副对联的意思吗?”

王宝儿眼睛一瞪,道:“我是大人了,我怎么不知道,你怎么总是小瞧我啊!”

李瑟道:“是,是。你是大人了,你继续说吧!”

王宝儿道:“好,这回我可说到正题了。咱们明朝开国元帅徐达啊!自小聪明过人,且善于象棋,幼有‘象棋神童’之美誉。因为他帮助太祖皇帝,辗转南北,成就伟业,建都应天后,太祖皇帝便封徐达为中山王,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

“有一次,太祖和徐元帅在莫愁湖畔下象棋,两人本来棋艺差不多,正是棋逢敌手,历来弈棋,各有输赢,当时太祖皇帝棋兴勃发,因此他向徐达打赌许诺,以莫愁湖作赌注,若是徐达赢了这盘棋,朱元璋就把莫愁湖赐给他。”

“后来经过一番对弈苦战,结果,太祖皇帝还是棋差一着,被徐达胜了,太祖果然将莫愁湖赐给徐达,并在此建一座豪华的亭楼,名曰:‘胜棋楼’,这就是这楼的来历。真是皇恩浩荡,扬名于世。”

“可是徐达因战功显赫,历来认为自己建国有功,时时居功骄傲,飞扬跋扈,现在弈棋,又胜了皇帝,获得赐湖建楼,认为是值得光宗耀祖的事,因此,他在‘胜棋楼’大摆宴席,大肆张扬,请他的一帮同僚文武官员喝酒祝贺,席间,酒醉饭饱,少不了吟诗撰对取乐。”

“一个大臣就莫愁湖吟了一联。诗曰:‘占全湖绿水芙蓉,胜国君残棋一局,看终古雕梁玳瑁,卢家庭院燕双飞!’此联既点缀了莫愁湖的美景,又蕴含明太祖弈棋输于中山王徐达的典故。”

“轮到刘伯温吟诗,刘伯温看见徐达这样居功骄傲,感到危险,有意点拨他,看见厅堂挂有一幅‘龙吟虎啸图’古画,就触景生情,说:‘徐老弟,我这里撰一上联,请你撰答下联,若你答得好,我就喝酒,若你答得不好,就加倍罚酒如何?’徐达高兴地说:‘请军师赐教!’刘伯温就撰了上联,联曰:‘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到徐达答下联,他也是触景生情,看见厅堂上有一幅‘龙吟虎啸图’,他认为自己南征北战,为大明江山立下丰功伟业,正是他意气风发的时候,于是,灵机一动,也随口浪声吟道:‘古画一轴,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席上,有一位不知道名姓的道长见其对得不错,对联以画幅对棋子,造语既有清意,又不悖事理,徐达戎马半生,能对出这样的好联,实是不易,但是,联中显出盛气凌人的气势,不禁摇头叹息,说:‘王爷!你对像棋造诣极深,真是令贫道心悦诚服!心悦诚服啊!’徐达得意扬扬地说:‘哼!说到弈象棋,我不是吹的,可谓天下无敌,即使当今皇上,也是我手下败将!’”“老道见他如此张狂,便说:‘王爷!官场如棋局,荣辱祸福,瞬息万变,错投一子,就全局皆输啊!我这里倒也有一副有关象棋的对联,望与王爷共勉。’徐达道:‘请仙长赐教!’道长于是给徐达撰了一联,曰:‘湖本无愁,笑南朝迭起群雄,不及佳人独步;棋何能胜,因残棋误投一子,致教此局全输!’散席徐达走后,老道摇头对刘伯温叹息说:‘军师!你提醒他‘喝声将军!提防提防’他就是不知提防啊!’”“刘伯温说:‘这是天意,天意难违啊!’不久,徐达果然被太祖皇帝朱元璋所杀,应了老道预言,老道在对联里,上联把‘美人’置于‘英雄’之上,下联演绎‘一子投错,满盘皆输’的棋理,暗示后来徐达被杀的事,可是徐达不明白‘兔尽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看不破官场仕寰的风云幻变,致使英雄扼腕,真是可惜啊!”

王宝儿一席话完毕,李瑟和古香君都听得入神,不过李瑟知道王宝儿就算再聪明,也说不出后面的道理来,最后几句话的语气,像极了一位博学世故的哲人,料是别人讲给她听的。

他也不说破,鼓掌说道:“哇!妹妹厉害之极,这些掌故说来,栩栩如生,又蕴含哲理,真是叫为兄刮目相看。”

王宝儿听了夸奖,不禁洋洋得意。把不高兴的事情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古香君凑趣便说起李瑟吟的对联来,王宝儿听了更是欢喜,双目放光,道:“哥哥也蛮厉害哟!这样的对联,我就做不出来。”

李瑟见王宝儿高兴,也就说些她喜欢的话,王宝儿吩咐下人道:“你们去把莲子羹拿来。哥哥,嫂子。你们去游湖,定见到了许多莲花,不过还没尝到莲子吧!就请尝尝吧!”

下人送来了一席的酒菜,李瑟和古香君为了哄王宝儿开心,都谈着对联谜语等王宝儿感兴趣的事情,王宝儿听了高兴之极,也是眉飞色舞,说起故事来。

她又讲起了解缙的故事,说他小时家贫,冬天也只有夏天的单衣穿,冻得瑟瑟发抖,一个老先生出上联取笑他:“夏衣冬着,小孩儿不懂春秋。”

解缙大怒,道:“南腔北调,老家伙什么东西!”

李瑟于当今天下,最佩服的就是这个解缙,因而听得也是津津有味。

二人说的投机,自是酒到杯干,王宝儿道:“哥哥,你也为胜棋楼写一副对联好吗?”

李瑟笑道:“怎么不行?好,你听着。”

沉吟了半晌,道:“胜固欣然,败亦可喜,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人言为信,我始欲愁,浪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