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阿斗 作者:传说中的馋虫-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孟获派孟优过来,告诉雍蛮人需要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够整顿成军,形成战斗力。

  孟获需要大半年才能够出兵,而雍也不介意为孟获等上大半年,可是时不我待,如今陆逊大举伐蜀,正是起事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时候,让蜀汉缓过这口气,又或者是刘备撤回蜀中,那时候再造反,肯定不会成功。

  所以最后雍决定不等孟获了,先行起兵,占领岷江以南建宁和朱提等郡,然后开始防守,等待孟获出兵。

  随着雍的一声令下,永昌境内雍手下的兵马开始调动起来。

  永昌距离成都那么远,雍调动手下兵马,成都自然发现不了,但是却瞒不过这永昌郡中地地头蛇。

  永昌有两大世家,除了雍家以外,还有一个吕家。

  吕凯是当代吕家家主的侄子,不过吕凯从小聪明过人,学识渊博,是吕家这一带中流柱。如今担任五官功曹一职。

  雍家调动人马和粮草,自然瞒不过吕家地耳目,吕家人在得到雍调动人马的消息以后,立刻上报给吕家家主,而吕家也马上召集族中的人前来商议。

  吕家虽然是大族,但是身处永昌这个荒蛮之地,距离中原太远,所以族中反倒是没有多少学识渊博之人。所以如今议事堂中几十口人坐在一起,愣是没有言语的,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在了吕凯的身上。

  吕凯干咳一声,站出来说道:“诸位,雍家这些日子地举动,想必大家都看在眼中。自从雍招来了那个军师以后,雍家一直在积兵屯粮。本来我以为雍家此举是为了对付我们吕家,不过现在看来,雍家恐怕是要造反了!”

  “季平此话怎讲,慢慢道来!”说话的是吕凯地一个族叔。

  吕凯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最近我一直在留意南

  况,前几日我探听到一个消息,越~=夷王高定也在当时我就再想是不是这雍与高定有所勾结,于是我马上派人去了调查,发现太守朱也一直在征调粮草辎重。三方人马同时调动,这绝对不是巧合。”

  旁边吕凯那族叔立刻插嘴说道:“雍与朱褒可是好友,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阴谋?”

  “不错,我当时也是这么想地。”吕凯接着解释道:“若是为了对付我们吕家,雍用不着如此兴师动众,连高定和朱褒都牵扯进来,所谓雍要对付的人实力绝对远比我们吕家强,若是我所料不错,雍怕是要对付刘备啊!”

  “季平,你没弄错吧!凭着他雍那点实力,也敢对付刘备?他不怕刘备派几十万大军来把他给抹平了?”旁边一个人开口问道。

  这永昌山高皇帝远,加上一直处于自治状态,所以永昌人对刘备并没有多少崇敬,直接直呼其名。

  吕凯摇了摇头:“要是以前雍决然不敢这么做,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我想大家都已经听说江东陆逊领兵伐蜀地事情,而刘备大军又远在雍州,益州空虚,只有成都城还有三万人马,所以现在是雍起事的最佳时机,而且说不定雍还有什么依仗。”

  众人听了吕凯的话,纷纷低下头开始思索起来,过了片刻,族长抬起头来,开口问道:“季平,你觉得我们吕家该如何是好?”

  “现在这个时候,我们吕家有三条路可以走,要么帮雍,要么帮刘备,要么就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吕凯答道。

  “绝对不能帮雍家。”旁边一人立刻说道。

  “不多,雍家绝不可帮!”

  雍家与吕家同在永昌,两家因为利益已经纠缠了多年,虽然不能说是死敌,但是关系却不怎么和睦,也算得上是仇人。所以吕家所有的人都不会帮助雍家。

  吕凯也早就想到这种结果,于是吕凯开口说道:“那么就只有后面两种选择了。”

  听到吕凯这么一说,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这一讨论就讨论了大半日,而最后得出来的结果竟然是按兵不动,两不相帮。

  吕家人的决定让吕凯很是无奈。吕家居住在永昌这个偏僻的地方多年,无论是文化还是底蕴,自然不能跟中原的那些大世家相比。多年安逸地生活已经让吕家人失去了进取的雄心,多数人都希望能够偏安在这永昌,当这个土霸王,就非常的满足了。哪怕是知道如果趁着这个时侯支持刘备一把,将来很可能会获得去打的收益,也没有人愿意去赌这么一把,支持刘备。

  家族的做法让吕侃感觉到很无奈,这么一个丝毫没有进取心的家族,若不是待在永昌这个小地方,恐怕早就慢慢的消亡了吧!

  吕凯一个人是不足以改变整个家族的。不过并不代表吕凯不想改变。

  深夜,吕凯来到吕家族长的屋中,当代吕家地族长,正是吕凯的大伯。

  “大伯,我是来向你辞行的。”吕凯开口说道。

  “你是要去给刘备通风报信吧。”

  “正是。”吕凯答道。

  吕家族长愣了片刻,方才开口说道:“你真的考虑清楚了?”

  “大伯,我已经考虑清楚了,如今正逢乱世,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之时,我辈更当出去闯荡一番,求上一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哎”族长叹了口气:“季平,你是我们吕家的麒麟儿,我也知道,你有本事,有抱负,不可能待在我们这永昌。你说得对,趁着年轻,好好地建立一番功业,一展胸中之所学!你去吧,他日别忘了我们吕家就行!”

  “多谢大伯成全!”吕凯急忙一躬倒地。

  “还有,待会你走的时候,若是看重了族中谁家的青年是可造之材,就一起带上吧。毕竟你孤身在外,也需要有人给你跑个退。这自己家的人,用着放心!”

  

  建宁,昆明城。

  南中都督李恢如今屯兵在昆明。不过因为刘备大军北伐,所以留给李恢的人马并不算多,如今李恢手中连郡兵加起来,也只有一万多兵马。

  李恢这个南中都督实际上之控制了建宁北部和朱提,至于其他地方,蛮族人比较多,多数处于自治的状态。

  李恢有个侄子,名叫李球,这个李球武艺不错,双手一挥也有几百斤地力道。后来刘备入蜀以后,赵云看李球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就收了李球当记名弟子。

  如今刘备北伐,李恢身边没有几个可用之人,便把李球带到了身边。

  这日,李球急匆匆的走到了李恢地房中,见到李恢马上开口说道:“伯父,外面有一人,自称是永昌吕凯,求见伯父。”

  “吕凯?”李恢本身就是建宁人,对南中的风土人情自然非常了解,也知道这个吕凯是南中的名士,永昌吕家的人,颇有才干。

  不过李恢自己和永昌吕家的人没有什么交集,如今吕凯来了,肯定不会只是拜会自己这么简单。

  想到这里,李恢开口说道:“快请吕先生进来。”

  

  吕凯将雍、高定和朱等人地异动告诉了李恢,李恢也是个聪明人,马上意识到这几人恐怕是想趁着刘备北伐之时,犯上作乱。

  想到这里,李恢脑门上已经泛起了汗珠。永昌那边还好说,远在西南边陲,可是这越~=与就不一样了。建宁的西北就是越~=郡,也就是高定地地盘;东北是郡,朱的地盘。而主题就被夹在越~=与之间,一旦高定与朱反叛,必然会马上进攻朱提,断去自己地退路,那时候自己就变成了孤军了。

  在这一瞬之间,李恢就做好了打算,马上放弃建宁,撤出昆明,然后走往朱提,一定要防守住着成都南面的门户。

  ————————

  从周末晚上到昨天晚上,三天中有两天是熬到凌晨三点才睡,早上七点还要起床去上班,现在觉得眼皮都有些睁不开了,所以早点休息调整调整状态,字数少了点,明天开始更六千字。顺便呼唤几张保底月票,给馋虫地小宇宙加点能量吧!

  第四卷 登基 第七十四章 出兵南中

  恢放弃了建宁,撤往朱提。

  朱提郡位于越~=与中间,是成都最南面的门户。

  李恢刚刚回到建宁,就接到消息,越~=夷王高定杀掉了太守正昂,举兵造反,而同时太守朱引五溪蛮兵三万,再加上朱褒麾下的两万人,进攻建宁。

  因为李恢已经撤离了建宁,所以朱褒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占据了建宁。

  而后朱褒继续北进进攻朱提,但是这时候李恢已经在朱提布置好了防线,同时派人回成都求救。

  朱提。

  吕凯匆匆来到恢近前,开口说道:“大人,刚刚接到消息,越~=高定领兵七万,正向朱提攻过来。而且雍大军也已经出了永昌,如今已经到了建宁。”

  李恢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平,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李恢撤退到提以后,一看开始布防,因为李恢手下人人不够用,所以吕凯得到了李恢的重用。而吕凯也没有让李恢失望,处事得体,紧紧有条,深得李恢赏识。

  吕凯笑了笑,开口问道:“大人,如今军攻来,不知大人可有对策?”

  “朱提乃是成都南面之户。绝不容有失。所以我准备紧守朱提。而且我已经派人回成都向太子殿下求救了。”李恢答道。

  “大。其实如今陆逊十几万大军进攻我蜀地。我想太子殿下可能已经自顾不暇了。恐怕很难顾及地到我们这里。”吕凯开口说道。

  “不错。陆十几万人呐!恐怕短时间内。太子殿下是无法顾及我们了。”李恢皱着眉头说道。

  无论是李恢还是吕凯。都认为陆逊十几万大军攻过来。这战事恐怕会持续一年半载。所以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有太多援军支援朱提地。

  李恢和吕凯自然不知道。陆逊十万人马险些被困死在八阵当中。而且夷陵地粮草还被阿斗给烧掉。此场战役。前前后后持续不过十几日时间。

  见到李恢眉头紧皱。吕凯知道李恢自己也没有办法。吕凯犹豫了一下。才开口说道:“大人。在下想向大人举荐一人。这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有此人在。定能守住朱提。”

  “此人是谁?”李恢急忙问道。

  “此人名叫王,成都人士。在下当年在成都游学的时候与此人相识。听闻如今他就在朱提。”

  “好,明日我就派人去请王伉至此。”

  

  白帝。

  阿斗回到白帝以后,受到了三军将士热烈的欢迎。

  几日内击退陆逊水陆大军十几万,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虽然江东大军最后还是逃走了,但是这并不影响阿斗的威名在军中传播。

  张任立刻为阿斗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而张任也特许三军将士可以饮酒,白帝城中杀猪宰羊,热闹非凡。

  深夜时分,白帝城城楼上,几名士兵证围在一起,享受着热腾腾的食物。

  马蹄声从远处传来,而后几匹马来到白帝城下。

  城楼上的士兵们站了起来,向着城下望去,见到城下站着几个满身尘土的人,不过从衣着看来,这些人都是蜀军,而且所穿的还是那种高级的铠甲,不是一般的蜀军能够穿的上的。

  “来者何人?”城上人开口喊道。

  “太子殿下可在城中,成都急报!”

  “太子殿下正在城中,这位将军少等,我马上去禀报。不过还请将军将身份印信给我们射伤城来,我等也好去通报。”城上的士兵大喊道。

  城下人立刻弯弓搭箭,将能够证明身份的书信射上城去,守城士兵打开一看,发现上面的盖着的竟然是左司马大将军府的印记。

  如今刘备北伐,左将军大司马府交给了张松和李严二人管理,如今说起来,这些人是从左将军大司马府中派来的。

  城上士兵不敢怠慢,立刻去回报张任。

  城内。

  张任三步算作两步冲到了阿斗房中。

  “张任将军,何事如此慌忙?”阿斗开口问道。

  张任喘了几口粗气,才开口说道:“太子殿下,成都急报!南蛮孟获、永昌雍、越~=高定、朱联合造反!”

  “那李恢呢?”

  “李大人已经撤出了昆明,前往朱提布防。”

  “我知道了!”阿斗很平静的说道。

  阿斗平静的反应让张任微微一错愕。发生这么大的事情,阿斗的反应也太过平静了。

  “张任,告诉张~,我现在就赶回成都,让他明天再追上来吧。”阿斗说着,将百宝囊挂在腰间,而后走了出去,转眼间就消失在了黑暗中。

  看到阿斗离去,张任张了张嘴,没有说话。今天张任总算是知道了什么叫做处变不惊。遇到这么大事情,阿斗只是一句“我知道了”。恐怕就连诸葛亮也没法做到这么淡定。

  张任并不知道,阿斗对于南蛮方面的事情早已经胸有成竹。

  历史上雍、朱和高定等人造反是在刘备死了以后。那时候交州士说雍起兵反蜀,而孙权还封雍为永昌太守。

  不过这场叛乱很快就被诸葛亮平定了,而后诸葛亮更是乘胜追击,讨伐南蛮孟获,最终彻底的平定了南中。

  对于阿斗来说,如今不过是这段历史的重演罢了,叛乱的人还是那几个,只不过叛乱的时间稍微提前了一些,而原本应该归诸葛亮干的的活,却压在了阿斗的身上。

  诸葛亮征讨南中,平定孟获,总体上是非常成功的,一仗打下来,不但降服了孟获,彻底的解决了困扰数多多年的南蛮问题,为蜀国后来的北伐解决了后顾之忧,而且还得到了大量的兵源,组建了一只无当飞军,这支主要由蛮族人组成的军队,为蜀国中后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南蛮人虽然骁勇善战,但是装备和训练都比蜀军差得多,而南蛮战将临阵的指挥水平也无法跟蜀军将领相比。所以正面作战,缺乏装备的南蛮绝对不是蜀军的对手。但是蛮地地形复杂,雨林中多蛇虫、毒瘴,再加上气候炎热,蜀军深入蛮地水土不服,容易

  ,这些都是南蛮的优势所在。

  征讨南蛮孟获,因为地形的限制,大军深入粮草补给都会十分不便,加上战斗力的差距,所以若是征讨南蛮无需带太多的兵马。而成都城中有还有三万大军,这对阿斗来说就足够了。阿斗只需要照着自己所知道的诸葛亮设定好的剧本走就行了。

  

  成都,左将军大司马府。

  虽然如今诸葛亮已经不是军师将军,而是丞相了,可是这诸葛亮办公的地点,仍然叫做左将军大司马府,这里也是整个蜀国的中枢神经所在,几乎所有的政令都是从这里发出去的。

  诸葛亮不是曹操,自然也不可能像曹操那样独自开府,所以刘备登基以后,虽然麾下的臣子都升了官,但是这左将军大司马府的名字还是没变,其中的要员也还是那些,只是官级都升了。

  刘备无论是文还是武功,都只能算是稀疏平常,而刘备也很有自知之明,平日里舍得放权给左将军府,所以在蜀中,左将军府的权威仅次于皇帝刘备。

  刘备北伐雍州,带走了庞和诸葛亮,不过为了国家的正常运转,依然在左将军府里留了不少人,如今在左将军府掌事的是张松和李严二人,其他诸如马良、蒋琬、董昭、黄权等人辅佐于左右。

  中,李严不的来回转悠着。

  “我说正方,你就别来回转了,转的眼晕!”旁边张松开口说道。

  “永年兄,我这是急啊!这中数郡反叛,如今正在进攻朱提朱提是我成都南面之门户,若是被叛军攻下,成都可就危险了!”李严答道。

  “正休要着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