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瓤础
他们不敢轻易出兵的另一个原因,便是他们得知,原本流放到琼州的赵孝锡竟然回来了。甚至宋军的胜利,很大原因都是因为他的及时出现。
面对这位曾经在西北,将他们打的够呛,又取走他们银川公主的大宋王爷。西夏君臣其实都心有畏惧,更不要说,眼下宋辽之战并未停止,仍在继续交战之中。
对于突然冒出来的安辽侯,各国都多少有些耳闻。这位原本契丹出身的中原武林英雄,竟然是赵孝锡的结义金兰兄弟,甚至一下从白丁晋升为安辽候。
种种事情的征兆,让诸番邦的国君似乎都意识到,赵孝锡只怕是最有可能登基的新帝。只是他一个王爷之子,真的能夺得优势吗?京城那些王公贵族,又是否会同意呢?
如果那些王公贵族不同意,眼下手中兵权在握的赵孝锡,只怕会发动一场政变。到那时,大宋只怕也将动荡不安。猜测到这些,才令番邦诸国又稍稍安下心,静观后续的变化。
可他们不知道,从始致终,赵煦就属意赵孝锡接掌帝位。如今兵将马壮,又有绝大多数文武大臣支持的赵孝锡,称帝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提前公开,只是为了引些跳梁小丑出来罢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师暗流涌动
随着前线的事情布置妥当,赵孝锡带着五万骑军精锐,护送安置在冰棺中的赵煦返回汴梁。与此同时,大宋收复幽州的捷报,也开始传遍大宋各个州府。
就在无数大宋百姓,宣扬赵煦这位少年天子的丰功伟绩时。另一个八百里加急的密折,却加速送往京城六部官员,还有那些留守的王公贵族手中。
得知赵煦英年早逝的消息,留守京中的王公贵族,还有六部尚书大臣们,全都傻眼了。他们怎么都没想到,最为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伴随着这则还未对百姓公开的消息传开,整个汴梁城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皇城禁军,在王师约的命令下,全部进入戒备状态。
除此之外,京师的城防也变得外松内紧起来。那些郡王府,如今更是人来人往。很多人都想着,赵煦过世之后,皇位谁由继承呢?
围绕着继承人的问题,皇城中那些赵煦的弟弟们,开始不断拉拢京中的文武官员。都希望,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各多的朝中大臣支持。
只有王师约这些老将,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全部宣布闭门称病不见客。相比那些文官,不知道赵煦遗诏的情况,王师约他们却已然心知胜明。
为了看清,京城到底有多少人,在盯着这张代表皇帝的椅子。赵孝锡吩咐传令的驿官,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将赵煦战死沙场的消息,向留守京师的大臣宣布。
可有关皇位继承人的事情,他却进行了严密封锁。活动在京师的布衣阁还有武卫,以及布置在大军中的密探,将任何通往京师的密探。一律截杀于入京的路上。
按照皇位传承的规矩,眼下在王公贵族们看来,最适合继承大统的人,无疑就是京中的几位郡王。可真正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则是年纪偏大的几位郡王。
先前赵煦离京,这些郡王的嫡系官员。便开始上窜下跳结党营私。眼下赵煦真的出事,这些所谓的皇亲国戚们,更是显得非常积极。
按长幼有序的规矩,现在赵煦突然去世,膝下又无子。最有资格继承皇统的人,则是郡王中年龄最大,被封申王的赵佖。只可惜,他是个有眼疾的王爷。
对于扶一个有眼疾的王爷当皇帝,不少人都觉得有碍圣颜。于是被封端王的赵佶。成为不明真相的文武大臣眼中,最适合继承皇统的郡王爷。
看着这段时间,猛然增加拜访的王公贵族,年仅十三岁的端王赵佶,自然显得非常高兴。甚至在手下亲信眼中,开始摆出准皇帝的架子。
原本按规矩,要等赵煦的遗体回朝,文武大臣在去宗庙取出遗诏。可生怕遗诏上。会留下什么不利遗言的赵佶,立刻让依附的官员。进言提前揭遗诏。
面对这种不符规矩的事情,身为监理大臣的王师约,面对前来催逼的官员。很不客气的道:“这不符祖制,一切等皇上龙体回朝后再议!若端王执意,可奏请宗室审议!”
见王师约不同意,六位同样被授予监理朝政的尚书中。只有一位同意提前。可其它五位尚书,要么推脱此事重大,必须得到全体监理大臣的同意才行。
不过这些尚书中,更多都建议提请宗室的皇室遗老同意,他们便不会阻止。毕竟。遗诏是恭奉在宗庙之内,要取的话,必须得到那些皇室遗老的同意。
虽然这些遗老,常年居住于宗庙之中,鲜少过问国事。可说到底,他们也是皇室遗脉。这种推举新皇的事情,还是让赵家人自己看着办。
得知消息的赵佶,自然显得有些气急败坏道:“这个王师约,本王看他真是老糊涂了。这个时候,还不肯请遗诏宣布继位新皇,他就不怕韩堂大乱吗?”
端王府的谋士近臣,对这种情况却有所警惕的道:“王爷,此事怕是有异。按理说王爷继承大统,已是众望所归。可眼下王师约,迟迟不肯就范,怕是有什么异心。
王爷,你可别忘了,这位驸马爷,跟琼州那位来往甚密。如果此事,让琼州那位得知。王爷觉得,以那位的性格,保不准会做出谋逆之举啊!”
赵佶一听这话,眉头一皱道:“那你的意思?”
谋士立刻道:“微臣的意思,为免夜长梦多,王爷现在就进宫。让两宫提请宗室,提前观看先皇遗诏。如果先皇遗诏,是属意王爷继承大统,那便提前在朝堂上宣布。
只要王爷上位成功,那位再有不满,也不敢多说什么。除非他真的敢,冒险行谋反之举。这样一来,相信天下的臣民,也会觉得他是个不忠之臣。
如果遗诏上面,先皇属意的不是王爷,那王爷也能早做安排。趁着眼下京中文武大臣都看好王爷,先行动手清除异己。当然,这一步最好能不走,否则京师将大乱。”
身为端王府的近臣谋士,他们眼中只有赵佶。只要赵佶继承大统,他们这些近臣未来必然位极人臣。为了未来的出头,他们自然无所顾及。
成者王侯败才寇,这些谋士都明白这个道理。听完谋士的话,赵佶同样清楚。收复了李朝的赵孝锡手里,确实有一支威震东南的大军。
如果赵孝锡带兵进京,以他先前在朝中拉拢的权贵。这个皇帝之位,还真保不定是谁的。那怕他觉得,皇位非他莫属,却也清楚不到最后一刻便不算定局。
做为皇室子弟,赵佶同样清楚,每次新皇更替都凶险异常。一个不慎,血流成河也是常有的事情。如果他不继承皇统,真让赵孝锡上位,他只怕也有生命之危。
面对这种情况,赵佶最终道:“好,本王现在就进宫,请皇嫂跟皇太后,让宗室提前公布遗诏的内容。不管如何,此事只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让赵佶不知道的是,包括他在内,京城任何一个郡王府,都处于布衣阁的严密监控之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难逃赵孝锡密探的监视。
看着赵佶真的入宫,监视的人也清楚,他到底想去做什么。很快将消息,第一时间传给了宫中的秘探。而这个时候,皇室秘卫已然被赵孝锡给接管。
这些只忠于皇帝的秘探,相比城中那些上窜下跳的王公贵族,还不太清楚事情已成定局。这些秘探却清楚,赵煦的遗诏,属意继承大统的人到底是谁。
说实话,在这些皇室秘探的统领们看来。眼下真正适合继承皇位的,确实只有赵孝锡。以赵佶之才,也只能做个守成之君,甚至还保不住赵煦以生命取得的胜利果实。
此时此刻继承皇位的新皇,必须有能力控制住国内的局势,还能震慑住诸边各国。最为关键的,便是能得到大宋那些武将们的认可。
虽然皇帝只要是姓赵的做便可,不关这些武将什么事情。可不得不说,每次新皇想坐稳江山,没这些武将世家的认可,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眼下赵佶,只知道拉拢一些文官,以及平时比较招摇的王公贵族。对于那些武勋世家,却只是稍示好意,自然说明他忘了,眼下大宋存在的最大隐患。
前线战事未停,赵佶不操心国事,想着怎么稳定深入辽境的大军。却一门心思,在汴梁城中营朋结党。这在跟皇室打交道的密探看来,根本不是身为国主应有的素质。
来到皇宫的赵佶,先是安慰了一下,此刻正处于伤痛欲绝的皇妃跟皇太后。最后便说出,如今京城人心惶惶,需尽早查阅赵煦遗诏的事情。
对于这些赵煦的妃子,还有他的母妃而言。她们深居后*宫之中,也清楚眼下按制,赵佶继承大统的可能性最大。面对未来的新皇,她们确实应该示好。
一朝天子一朝臣,做为先皇的遗孀,她们未来若想在宫中待的平安,必须得到新皇的恩宠才行。不然,以她们现在的年纪,未来还不知要受到多少煎熬呢!
随着太后凤驾抵达宗庙,守护宗庙的遗老们,自然出庙迎接。对于她们跟赵佶的来意,这些遗老们,自然表示不赞同。
直到赵佶晓以大义,有几位遗老觉得,让皇族之中提前查阅遗诏,似乎也有道理。就在赵佶觉得,事情即将成功时,一个黑衣蒙面人,却出现在他们面前。
看到这位出现的蒙面人,赵佶自然吓一跳道:“来人,有刺客,护驾!”
很可惜的是,除了他带来的侍卫之后,其它宗庙禁军根本没一人出现。不多时,蒙面人翻出一块令牌道:“你们都是宗室遗老,相信不会不认识这块令牌吧?”
‘隐龙令!’
知道这代表什么的遗老,立刻道:“阁下便是当代护龙使?”
黑衣人点头道:“不错,正是本使。想必不用我多说,你们应该明白我的来意。先皇虽已过世,可生前有遗命。遗诏,需等其龙体返京再于朝堂大殿上公布。
任何有违此令者,护龙队都有权利阻止。如不听劝阻者,本龙使有权代君行事。希望诸位,不要让本龙使难做!”
这番话一出,赵佶自然觉得非常不满。可这些宗室遗老却清楚,这支只听从皇命的护龙队,确实有这样的权力。他出面阻拦,那提前观看遗诏,便成不可能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皇位不择手段
任何朝代,皇帝为了自身的统治,都会建立一些秘密的刺探组织。眼前这个突然出现,还蒙脸的黑衣人,便是大宋开朝便组建起来的护龙队统领。
这支号称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密探组织,只听命掌令者。而这块掌龙令,一般而言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除了高太后,掌管过这支队伍一段时间。
这些皇家秘探,愿意听从高太后的原因,也是神宗出世时留上遗旨。待赵煦正式接管皇权时,他们便不用听命高太后,而直接象皇帝负责。
眼下已经知道,新皇帝人选的护龙统领,自然不把这位自命不凡的端王放眼里。在他看来,这位王爷不是有才之人,这皇位坐上去也只会令大宋江山动摇。
只是对于他这位搅局者,赵佶显得异常愤怒的道:“护龙使?为何本王,从未听说有这么一人的存在?这是皇家之事,你是何身份,也能公然阻止?”
这位统领面对赵佶的质问,很平静的道:“端王殿下,你不知道只是因为你是王爷。护龙队的存在,除了皇帝之外,只有宗室遗老知晓一二。这块隐龙令,乃太宗皇帝亲赐。
自本统领接掌护龙队以来,鲜少插手皇室之事。可今日端王的举动,着实有些不妥。本统领希望,端王殿下能自重,别做出让本统领行使代君之权的事情来。”
听着这位统领如此蔑视他的话,这几天信心满满,觉得继任皇帝十拿九稳的赵佶。深吸一口气道:“你就不怕,将来本王找你麻烦吗?”
护龙统领还是那付平静的语气道:“端王殿下,如果你能继承大统,本统领会听从你任何命令。那怕你让本统领自杀。本统领也绝对不会皱一下眉头。
可眼下,你只是朝廷的王爷,在你之上还有申王殿下。在你之下,同样还有几位王爷。皇上的遗诏,是否选定你继承大统,尚且是个未知数。
端王殿下今日之举。是否有些太着急了。在本统领看来,如果殿下心中还有皇帝,还顾及一点兄弟之情。此刻应该在王府,替皇上守孝才对,而不是随意进宫打扰后宫。”
这样硬气十足的话,顶的赵佶真可谓怒气冲天。可那些于其交好的宗室遗老,却打着眼色让他不要再说话。这位护龙使的权利,某些时间也真的很大。
见赵佶不吭声,护龙统领上前拱手道:“护龙使。见过太后,见过诸位皇妃。皇上曾有秘诏,如他遭遇不测,请太后跟诸位皇妃不必伤心,他的事后事都有所安排。
眼下朝廷上下人心思动,为大宋江山着想,还请皇太后跟皇妃,不要随意干涉朝政之事。待到皇上龙体回朝。一切事情皆能揭晓,切勿心急之下乱了分寸。”
为了避免赵煦的母妃。还有这些尚且年青的妃嫔上当,护龙统领也稍稍点了一下。这些女人,也都是精明之人,从这些话里,多少闻出一点不对的味道。
既然这个统领,是直接听命于赵煦的人。那么他多少应该知道。赵煦心中属意的皇位继承人是谁。敢这样顶撞赵佶,说明赵佶并非第一人选。
同样意识到这点的赵佶,显得有些气急败坏般甩袖而去。这种有点小孩脾气的作派,让不少皇室遗老也觉得。这样的气度,只怕不是为君者所应拥有的。
跟来的时候一样。望着离开的赵佶,护龙统领很直接的道:“各位遗老,还请以大宋江山社稷为重。皇帝遗诏,还是等先皇龙体返回京师再做处置。”
这些遗老也清楚,他们是大宋江山的坚实守护者。那怕他们住在这宗庙之内,可也自视为赵氏子孙。平时不理事,却也有监督皇帝的权力。
眼下既然他们觉得,赵佶看起来不适合接掌皇位。那自然不会,提前公布这封赵煦供奉于宗庙灵堂前的遗诏。不管里面内容是什么,跟他们关系其实都不大。
离开宗庙的护龙统领,很快就收到密探送来的加急快步。那位护送着赵煦龙体回归的新皇,星夜兼程带着五千精骑,距离汴梁城只有一日的时间。
看到这封情报,想着赵孝锡手中的布衣阁情报系统。这位护龙统领也觉得,将来他们护龙队的使命,只怕会被布衣阁所取代。那他这位统领,又应该何从何去呢?
好在从他们,开始听命于赵煦时,赵孝锡便对他们的真实身份了如指掌。而高太后,在将他们转交给赵煦时,其实也预测到了什么一样。
让护龙队与赵孝锡,也提前结了一个善缘。眼下这样的形势下,如果他们真的不甘将来被分化夺权,完全可以跟赵佶联手。可护龙统领,同样心存忌惮。
眼下皇城的护龙密探中,到底有多少人已经倒向赵孝锡,连他都不太清楚。如果他敢做出,任何违背他使命的事情来,只怕要不了多久便会人头落地。
正是对赵孝锡的敬畏之心,让这位护龙统领觉得,应该先替赵孝锡立几功。只要他去做了,去维护了赵孝锡的利益,相信将来赵孝锡掌权,也会善待他们一二。
做为不能暴露于世人前的护龙密卫,他们都是行走在黑暗中的幽灵。可这不代表,他们都是孤家寡人,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同样有妻儿子女。
为了这些家人,他们也不能随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