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着这些王府的老人,赵颢望着皇城所在的方向,深深的感叹这位儿子的深谋远虑。只是这一去,它日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回到皇城中来。
  在赵颢等人顺利上船,并且连夜从运河之中开出。在他们离开不久,先前那辆接赵颢等人离开的马车,又重新回了王府后院。从车上,又走下四个人来。
  如果此刻有人不经意看见,一定会觉得好奇,赵颢不是离开皇城了吗?为何,这个时候,又重新返回了王府呢?
  面对这四个身高长相,跟赵颢他们非常相似的人。赵孝锡很平静的道:“从明天开始,你们就是王府的王爷,王妃,世子跟世子妃。
  如果事情不出本王所料,你们应该可以跟本王一道离开。如果出现意外,你们很有可能会因此送命。但你们放心,本王之前答应你们的事情,一定会替你们办到。”
  听到这番话,四人很快行礼道:“多谢郡王爷!”
  这四个人,就是用来冒充赵颢四人的替身。除了四人外,其它王府中的人,也就赵大跟两位侍卫离开。所以,明天一早赶来,只怕王府中的人,也不知道他们替身的身份。
  为了保证家人的安全,赵孝锡不但让人找到跟赵颢等人相似的人。还给自己也找过替身,只是目前,还用不到他的替身上场。但赵颢等人的替身,却到了他们上场的时候。
  这也是为何,赵孝锡不怕赵煦知道,死了两个秘探之后,会派人调查王府的底气所在。甚至在第二天,王府就派人进宫,请太医前去王府替夜染风寒的赵颢看病。
  正愁没机会进入王府的皇宫秘探,陪着皇宫派出的太医,一起进入到王宫之内。看着徐王妃,坐在床头垂泪,世子跟世子妃一脸焦急的表现。
  两位陪着太医前来的秘探,也觉得非常奇怪。昨晚那两个被杀的秘探,到底是不是这位郡王爷的手笔呢?可看这样子,似乎又不象啊!
  亲自送太医离开的赵孝锡,一切都显得非常平静。甚至在请过太医之后,中午时分又进宫,看望了同样躺在病榻上,将不久人世的高太后。
  所有人都清楚,这场皇室的纷争,会随着高太后过世的那天,会落下一个最终的结局。而这个时候,朝中的大臣们,同样非常担心这种情况发生。
  只是随着忠于皇帝的大臣陆续掌权,一些有心缓和关系的大臣,也不知道如何去替赵孝锡说话。不管怎么说,赵孝锡只是个郡王爷,而赵煦才是大宋的皇帝啊!
  或许是知道高太后不久人世,最后两天赵孝锡,就守在这位祖母的身边。直到这位祖母,再次意识清醒之后,让人将赵煦还有几位朝廷老臣叫来。
  交待了一些事情之后,握着赵孝锡的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这位历经三朝,权倾朝野的女人,最终还是没能活过这个冬天。
  太皇太后离世,满朝文武百官披麻带孝。而这个时候,徐王赵颢也被人抬着,来到皇宫替这位母亲送行。不多时,就吐血晕厥了过去,一时间又惹来满城风雨。
  看到这位皇叔消瘦的样子,还有赵孝锡同样悲伤欲绝的样子。很多人都清楚,没了这位高太后的存在,徐王府未来真的难以预料啊!(未完待续。。)


 第七章 事毕终离京

  权倾朝野伺候三代帝王的高太后,最终敌不过岁月的侵蚀,在赵孝锡的怀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而直到临死这一刻,她才将组建于太宗时期的暗卫指挥权,移交给赵煦。
  除此之外,请来皇室宗庙的老人,本朝的几名三朝元老,还有几位皇亲国戚,下达她死后不得治罪赵孝锡的遗训。如果赵孝锡打算离开,必须放其离京的遗言。
  对于这位皇祖母临死还庇佑自己,赵孝锡自然感动的泪水连连。可这种亲孙情,落到到场的大臣跟皇亲国戚眼中,赵煦这位君主似乎就没多少面子。
  都说人死如灯灭,可赵煦在高太后咽下最后一口气,也只是跪在床檐边沉默不语。相比赵孝锡同样无言,却泪如泉涌,两者的高下立见分晓。
  想起历史上对这位太皇太后的评价,赵孝锡非常清楚,这位祖母贵为后宫之主,行事却非常节俭,管理后宫也公平公正,尤其约束皇家外戚,不得仗势欺人。
  除此之外,她汲取五代时期封建伦理道德的沦丧,权臣武将跋扈横行。甚至弑上篡位的教训,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特别注重宣扬儒家的封建礼教伦常观念。
  可以说,大宋能有今日的局面,这位太皇太后做了很多的事情。以至在她死后,不少百姓也是痛哭流涕,皇城内外都替其披麻戴孝,以纪念她这位太皇太后的功德。
  因为高太后的殡天,大宋朝堂也沉浸一片悲伤的气氛之中。当消息传到边关之时,所有的军事行动也不得停止下来,骑军上下同样穿戴起了白巾黑服。
  看到这种情况,同样在紧张调动兵力的大辽方向,也觉得长松了一口气。这段时间。骑军跟边军的不间断骚扰,确实给予他们不小的威胁。
  内乱未靖,边境又战云密布,耶律洪基同样感觉到心力交瘁。这次的反叛事件,给予他的打击同样不小。可他非常清楚,这个时候大辽最重要的。还是平息内乱。
  只是内乱也并非如此好平息,女真部落的蚕食,加上残余反叛部落的反击。整个大辽,似乎也陷入了四面重围的境地,连耶律齐的死,都只是得到耶律洪基的一声长叹反应。
  尽管赵煦有些怨恨这位皇祖母对他的约束,可最终还是给予高太后极其尊荣的下葬仪式。封号宣仁圣烈皇后,找了一个皇道吉日将其下怨皇陵安葬。
  除了在京的王世子,全部出席之后。其余外放出京的王世子们。赶回京城,只来的及参加下葬仪式。而赵孝锡在这场葬礼上,也得到不少老臣的称赞。
  从高太后殡天到入葬,赵孝锡都不离不弃,始终跪在灵堂守灵。根据太皇太后的贴身太监传出的消息,这位郡王爷从高太后去世,滴水未进也未开口说半句话。
  如此赤诚的孝心,任何上了年纪的大臣。都忍不住说句‘孝子贤孙’。可除此之外,很多人也开始担心。接下来这位掌权的皇帝,会如何对待于他呢?
  就在墓室关上的那一刻,坚持了七天七夜的赵孝锡。终于直直的在满朝文武大臣,还有那些赶来的王公贵族眼前,丝毫没有知觉般倒了下去。
  这一倒,令葬礼现场的文武大臣们。也被吓了一跳。这个时候,徐王府那位,据说好象伤心过度时日无多。如果这位皇帝也过世,那别人会怎么看待赵煦呢?
  太皇太后刚死,大宋朝唯一的皇叔也过世。那怕事情不关赵煦。可别人会怎么想呢?别人只会说,这位少年天子太过冷漠无情,连皇叔也逼迫至死。
  等到随行的太医,替赵孝锡诊治后道:“官家,郡王爷应该没事。只是这段时间,不眠不休滴水未尽,导致此刻他身体极度虚弱。抬回去,休养一段时间即会恢复。”
  有了这句话,围在一旁的文武大臣,也忍不住长松了一口气。就算是对赵孝锡心情复杂的赵煦,也觉得心头轻松了一些,吩咐徐王府的人将其抬回王府休养。
  结束了这场国殡,赵煦终于名正言顺的成为大宋的皇帝。可很多文武大臣都感觉,这位应该为掌权而高兴的皇帝,似乎变得越发冷漠了起来。
  很多时候,这位皇帝都会在下朝后,来到高太后居住的宫殿下徘徊。这种现象,也令待在家中休养的赵孝锡,明白赵煦终于会有所醒悟了。
  看似大宋的权力全部集一身,可谁又知道,要治理好若大的一个天下。岂是件易事呢?
  以前高太后在世,赵煦这皇帝当的轻松,甚至可以说当的清闲。可现如今,没了高太后的帮衬,赵煦终于意识到,什么叫高处不胜寒,孤力无援般的局面。
  正如后世有句话,有些东西,等到失去才知道珍惜。想必此刻赵煦的心情就是如此,他终于明白,有位皇祖母帮衬是多么好的事情。
  现在贵为一国之主,他所做的每件事情,下的每条旨意,都涉及到万千百姓的生死。新旧大臣的争斗,更令赵煦觉得无比的头疼。
  在这种时候,赵孝锡终于再次进宫,面见了精神显得有些疲惫的赵煦。提出了打算离开皇城的话,这京城他不想再待人,没有一点人情味跟归属感。
  看着赵孝锡一脸平静的面容,赵煦开口道:“你真的不愿意留下来吗?”
  听着赵煦的话,赵孝锡很平静的道:“回官家,微臣觉得太累了,打算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而且这个时候,微臣也必须到时候离开了。不走,只怕会令官家更为难!”
  是啊!最近那些新近提拔的文武大臣,都在鼓动着赵煦,替换骑军的统兵将领。这支赵孝锡一手组建的骑军,如今成了满朝文武大臣嘴里的香勃勃。
  为了掌控住这支目前大宋实力最强的骑军,赵煦也没有拒绝这种轮换。可这对于赵孝锡而言,又岂能随意接受呢?不走,留在京城碍眼吗?
  赵煦听到这里,终于狠下心道:“你走可以,但皇叔还有徐王世子,都必须留下来。”
  对于这个问题,赵孝锡继续很平静的道:“官家,微臣的父亲,如今就算想走也走不了。可我兄长,还有母妃,微臣都要带走。就算官家不同意,微臣早晚会将他们带走。”
  这话听的赵煦一怒,拍桌而起道:“赵孝锡,你不要逼朕!”
  对此赵孝锡还是那表情道:“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如果官家执意将他们软禁在皇城,未来我们再相见之日,也只能兵戎相见了。”
  听着赵孝锡的话,掌握了暗卫的赵煦,对于赵孝锡的实力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很清楚,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赵孝锡造反,就算威胁不了他的帝位,也会让大宋动乱不堪。
  根据暗卫统领的分析,放赵孝锡离开是最好的选择。至少从目前查到的情况,赵孝锡将手头更多的实力,都用于对付番邦各国,替大宋出力。
  如果这些力量,转移到大宋来,那情况会变得非常严重。最重要,那怕是大宗时期组建的皇族暗卫,如今也不能完全查清赵孝锡手中的实力。
  除了知道,赵孝锡拥有不少江湖人士替其卖命,组建了一个类似暗卫的谍报组织外。境外几支势力强大的马匪,也直属赵孝锡的心腹死士统领。
  面对这样的情况,赵煦终于忍不住道:“好,既然你要走,那就跟我走的远远的。滚!”
  对于再次暴怒的赵煦,赵孝锡似乎还是那个样子,拱手道:“谢官家,微臣告退!”
  就在踏出御书房的那一刻,赵孝锡却停下脚步道:“小六,在你有生之年,我都不会与你作对。你完全可能放心,那怕你怎么想我,可我还当你是兄弟。保重!”
  抛下这句话,赵孝锡很干脆的离开了御书房,回到徐王府之后。也没跟皇城的任何大臣告别,通知徐王府的人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京城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至于冒充徐王赵颢的中年人,不知是身体不行,还是这种冒充太过受到了惊吓。从太医那里得知的消息,这位中年人只怕活不了多久。
  面对这种情况,赵孝锡也只能将其留在皇城。而且从历史上知道的消息,这位徐王似乎也在高太后去世不久,因病成疾而过世的。
  看来这个冒充的中年人,最终还是替自家父亲挡了灾。那让他享受一把,当朝皇室的厚葬,也算前世修来的福气了。至于以后赵颢回归,还不知那年那月呢!
  就在赵孝锡准备出城时,一队皇城禁军却冲了过来。那位赵煦的贴身太监,突然尖叫道:“郡王爷,稍等!官家有旨意下达!”
  听到有圣旨,赵孝锡愣了一下,很快翻身下马道:“微臣接旨!”
  就在这城门口,这个小太监宣读了赵煦的旨意。听到自己这个郡王,竟然变成了实权的王爷,赵孝锡也觉得有些意外。可对于这个王爷的封地,赵孝锡却免不了露出一丝苦笑。
  只是稍稍犹豫不久,赵孝锡还是接旨谢恩。因为他觉得,有了这个封号,对他而言似乎也是个不错的事情。而且有了一块专属地盘,不是更好发展势力吗?(未完待续。。)


 第八章 蛟龙入海待风起

  领旨谢恩继续离城的赵孝锡,等到出了城门之后,却吩咐车队停了下来。望着眼前这座对他而言,不知何时才能重新回来的皇城,突然有种留恋不舍的心情。
  也不知那里来的情绪,赵孝锡突然下马来到城门前,恭恭敬敬的跪下,朝这座代表大宋皇都的城门嗑了九个头。随后,亲自用黄绸在路旁装了一捧土,才上马带队离开。
  这一幕,落到不少有心人眼中,也忍不住觉得眼睛发涩。谁都清楚,赵煦给赵孝锡的圣旨,看似从郡王提到了王爷,还拥有开府练兵的权力。
  可琼州是什么地方?
  那是大宋用来流放犯人跟大臣的地方,说的简单点,那就是个蛮荒之地。到那里当个逍遥王爷,跟流放有什么区别呢?
  不错,赵煦最后给赵孝锡的圣旨,赐封其为琼州王,也就是后世的海南岛。这样一块不毛之地,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未必听说过这个地方。
  虽然圣旨上给了赵孝锡开府招兵的权利,可谁都清楚,那种地方时不时都会出现风暴过境。连琼州岛的百姓,都不愿生活在那里,去那种地方当王爷,不是流放是什么呢?
  虽说琼州也有大宋的衙门所在,可谁都清楚,那里天高皇帝远。有时候,朝廷就算有什么命令,等到送达到那里,基本上黄花菜都凉了。
  加上不少罪犯跟犯官,都被流放到那里,整个琼州真可谓蛮荒混乱之地。去这样一块地方当王爷,说流放还是轻的,说厉害点就是让赵孝锡去死。
  不少得知这个情况的大臣,也忍不住长叹一声。明白赵孝锡在城门的举动。怕是也清楚这个后果。最终带走一捧故乡土,希望以后留个念想吧!
  只是谁又知道,本身还打算去琉球称王的赵孝锡。得到这张圣旨之后,无疑有了合理合法的名义。琼州目前混乱不假,可要说他蛮荒却真的未必。
  有了开府跟练兵的名义,赵孝锡就能招收流民。对这座暂时还不被重视的地盘进行开发。一个位于西南的琼州岛,一个位于东南的琉球岛,绝对是送了一份大礼了。
  觉得很满意的赵孝锡,一扫离京时的伤离别,突然意气风发的道:“出!”
  刚走没多久,前面的王府卫队,就碰到拦路的几位家丁打扮的人。看到这些似乎在此久候多时的家丁,都是代表他们背后的主子,前来替赵孝锡送行。
  看着这些家丁送上的信件。还有那些金银细软,赵孝锡也显得很感动。很快道:“尔等回去告诉你们大人,今天这份情,孝锡记下了。
  它日有机会,孝锡会百倍偿还。另外告诉你们大人,不必替我担心。此行琼州,对我而言尤如蛟龙入海。要不了多久,我琼州王的威名会传遍天下的。”
  听着赵孝锡如此自信的回答。这些家丁虽然不明白,去那种蛮荒之地。为何还显得这样兴奋。却纷纷表示,一定会把赵孝锡的话如实带到。
  随着收下这些都欠过赵孝锡人情,文臣武将的礼物,车队继续前进。没过多久,赵孝锡一行人很快来到了码头之上。直接坐上一条来此通商的货船,在不少人的关注下扬帆而去。
  等到这些家丁回到各自的家中。将这个话转达了出来。这些替赵孝锡担心的文武大臣,突然觉得今天这份礼,或许会让他们家族受益终身。
  能安全的从皇城脱身,还把家人给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