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指环空间-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艾笑语不再继续听他说话,对着三个哥哥说道:“哥哥们,我们回去吧,舅妈他们肯定都等急了。”
  话一说完,艾笑语就赶紧跑出了“书闲居”,走了好长一段路,才放心下来,此时,她的心跳快得又拉着她小手的聂心远都听到了。
  “笑笑,你不会是淘到宝了吧?”
  聂心远听到艾笑语反常的心跳声,竟猜中事实的真相。
  “我也不能肯定,我就是觉得我挑的这两幅字帖,不像现代的仿帖,就算是仿帖,历史也不短了,我肯定赚到了,我们快回去给我妈妈看看,她对书画有一点了解。”
  “笑笑,你这么聪明,找到肯定是好东西。”
  白仁兵是一点艺术细胞都没有,只是一个好哥哥,凡妹妹说的话都是好话,买的东西肯定也会是好东西。
  艾笑语听了小兵哥哥的话,感觉很幸福,她上一世没有同龄的哥哥,大姨家的表哥大了她十几岁,他生的儿子也只比艾笑语小四五岁而已。
  四个人不再逗留,找到茶馆,见到大人后,白仕兵和聂心远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把艾笑语的买东西事件,差不多同等到国家事件了。
  最后还是艾妈听不下去了,直接插话道:“说了半天,笑笑,你把你买的字帖拿出来,给我先看看。真的是《寒食帖》和“瘦金体”吗?”
  “妈妈,给你,你小心一点啊!”
  听着女儿的口气,艾妈相信这些绝对是古董了,就是不好确定是真迹,还是古仿迹了。
  “我知道,算了,你还是把它们先收起来吧,我这笔筒还没完全弄明白呢,我看了半天,还是认不出这笔筒的年代!
  但这笔筒的材料可是货真价实的红酸枝木啊!它实为红木,系黄檀,属珍贵树种之一,光泽较暗,颜色较淡,这可是老红木了,而且这木头上面还带有淡淡的蔷薇香气!笑笑啊,你还真的是捡漏了!”
  此时,一行八人都在听艾妈说话,也不知什么时候,一个六十来岁的知性老头,靠近了艾妈。
  “真的是老红木吗?姑娘,你可以给我看看吗?”艾妈没有想到,她这么小声的说话,竟引得外人听到了,很是诧异。
  “你是?”艾妈不知怎么办了,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因为,和这老人一桌的人,也随着这老人围了过来。
  此时,又上前一位六十来岁的太太,很有礼貌地对艾妈介绍道:“姑娘,你们放心,我们不是坏人,我们这一群老头老太太,都是四川大学的退休教授,平时没事,就喜欢聚在一起,来茶馆听人摆龙门阵。
  我叫曹敏,是汉语言文学教授,和你们说话的叫王博帆,他是叫历史系教授。王教授平时就对古玩感兴趣,特别是玉石,木雕,他还挺有研究的,你们可以把那笔筒给他看看,让他帮你们断一下代,也好啊!”
  梁雪最先反应过来,对曹敏说道:“你好啊,曹教授,我叫梁雪,这是我二姐白晓兰,二姐夫艾晚林,他们都是从江津过来游玩的。二姐,要不,你就把笔筒给王教授帮忙断一下代吧,正好遇到了内行啊!”
  “好的,王教授,你拿去看看吧。”
  王教授等艾妈把笔筒放到桌子上后,再小心地拿了起来观看,看他的动作,就知道他应该是内行人。
  等了好一会儿,王教授才说道:“好啊,这可是清康熙年间的红木镶嵌螺钿大笔筒啊!好东西,保存得也很好,完全没有损坏。”
  “你说的‘螺钿’是什么意思啊?”
  艾妈听到“螺钿”时,她对这词很是陌生,就问了出来。
  “所谓‘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你这笔筒上面的凸出来的这些,就是‘螺钿’。
  螺钿的镶嵌工艺技法非常丰富,通常可分为硬钿、软钿与镌钿三大类。其中最著名的是软钿中的“点螺”,又称“点螺漆”。它产于江苏扬州,兴于唐宋,盛于元明,至清初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所谓“点螺”,就是把螺贝制成0。5毫米以下的薄片,并切割成点、丝、片等各种不同形状,一点一点地镶嵌于黑色的漆底上,在光线下能产生奇幻、绚丽的艺术效果,是漆器装饰中的华丽螺钿。
  螺钿材料主要来源于淡水湖和咸水湖,通常采用的品种有螺壳、海贝、夜光螺、三角蚌、鲍鱼、砗磲壳等。这些蚌贝年龄越长,其效果越佳。因其具有结构精密、轫性较强、色彩缤纷而且多变的特色,其中尤以夜光螺为最,由于它在夜间能发出五光十色的光泽,因此十分讨人喜爱。
  你这笔筒就是以夜光螺为主材料制成的,这笔筒是真的好东西啊!姑娘啊,这笔筒你有没有意向卖啊?我出两百!”
 

第032章 一路捡漏(下)


 艾妈听了王教授的话,就更加舍不得卖了,她可清楚古玩一定会越来越值钱的,现在家里也不缺钱。
  “王教授,这笔筒,我也很喜欢,没有打算卖。”
  “我出三百!”
  “王教授,我真的不卖,现今中国马上要迎来盛世了,‘乱世黄金,盛世古玩‘的道理我还是懂的,我是真的喜欢这笔筒,打算以后给我女儿当嫁妆!”
  艾妈发现这群人没有发现,这笔筒是女儿捡的漏,她也不打算提醒他们。
  “看来你也是同道中人,我就不夺人所爱了。”王教授满脸遗憾地说道。
  曹敏看王教授的样子,就转移了大家的话题:“对了,白姑娘,刚才不是说道你们还有两张字帖的吗?能不能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啊,我平日里最喜欢书法字画了?”
  艾妈看了看艾爸和弟妹梁雪,这两人都没有反应过来,这里人多嘴杂的,她真的是怕不太安全啊。
  曹敏可能猜到了艾妈的顾虑,对她说道:“这样吧,白姑娘,这茶馆老板我们很熟悉,要不,我们一块移步去他办公室,再观赏你的收藏?”
  艾妈看了看艾爸和梁雪,看两人都没有意见,就同意了曹敏的建议。
  “好吧,我们这就去吧。”
  艾笑语跟着大家上了二楼,二楼是一间间的雅间,方便客人谈话。曹敏带着大家从过道一直朝里走。
  “曹教授,要不,我们也不去找老板了,我们就在二楼开一间雅间,也是不错的。”
  艾妈考虑再三,觉得还是少一个人知道,更好一些,人言可谓啊!
  曹每看艾妈的表情,也明白了艾妈的顾虑,就答应道:“那也好,那我们到前台找一服务员,给我们一间空的雅间吧。”
  大家后来选择了一间大雅间,里面排放着整套的楠木家具,坐在其间,鼻尖也能闻到木香之气,烦燥的心情也惭惭安静下来。
  艾妈不等人家催促,就把两张字帖拿了出来,她自己先看一张,另一张递给了曹敏。艾妈看的是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艾妈这么近地观察诗帖,不经意间运起了太极内功,从诗帖里面散发出来的书香之气,艾妈也闻到了,确实年代久远。
  艾妈和曹敏相互又交换了字帖,艾妈在《秾芳诗帖》上,同样闻到了书香之气。艾妈可是记得苏东坡和赵佶先后都是北宋时期的名人,女儿的运气也太好了一点吧!
  此时的艾妈,确实相信了女儿的说法,这两张字帖都应该是真迹无疑了。苏东坡和宋徽宗赵佶两个人的份量可是不低啊,这两张字帖的价值也是不言而喻了。看来,一会儿,都早点离开此地了。
  “白姑娘啊,这两张字帖都是一个地方买的吗?”曹敏看完两张字帖,又把它们散发给了一块同来的几个教授,他们这群人平时能谈到一起,都有相同的爱好,对古玩都有一定的了解,几个教授看完,脸色都大变,这两张字帖来历可是不凡啊!
  “是啊,就是前面一个叫‘书闲居’的店面里买的,那个年轻的老板可收了我100块钱呢!”
  艾妈现在表现出来的样子,就像是自己吃了大亏的感觉,了解她的人,都快被她给骗了去。
  曹敏听了艾妈的话,嘴角更是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这人捡了大漏,还一脸的不满意,可是把她给郁闷了。但是,碍有良知和身份,她还不得不跟艾妈讲了实话。
  “白姑娘啊,你可不要一脸吃亏的样子,你是捡了大漏了!
  我们几个人都大胆推测,这两张字帖都是真迹!苏东坡的‘寒食帖’以及宋徽宗的‘瘦金体’可都是无可复制的存在啊!这不管是艺术价值还是经济价值来说,都不是一般字帖可经比拟的。
  我认识‘书闲民’的老板黄书闲,听说他近一段时间生病了,一直在医院里住着呢,今天要是他在店里,你可能没这么容易得到这两张字帖。现在看店的人是他的儿子黄森林,他可是对书法艺术一窍不通,走了大漏,还以为自己赚了。
  当然了,我看也是白姑娘你运气好,和它们有缘!”
  曹敏说完最后的一句话,也忍不住感叹起来,是啊,这“缘”也是要认人的,不是你的终归羡慕不来,古玩界里有一句老话说得好:“看过即拥有!”
  “啊?!曹教授,你的意思是我买的字帖还真的是真迹啊?我还只当它们是仿迹,我买它们也只是为了学习这两种字体而已,我个人特别喜欢临摹不同的字体。
  现在这竟是真迹,我可不就是捡了大漏了!啊!看来,我们得马上回家了,这真迹带在身上可不安全啊!”
  艾妈现在也不敢演下去了,太过就会穿帮了,还是早点离开为好。
  大家都是聪明人,只是不点破而已,相互间留了联系方式,就各自离开了。
  “舅妈,舅舅还没有下班呀?我们现在就回家吗?”
  “你舅舅这个时间已经下班了,我们不忙回家,我早上和你舅舅约好了,晚饭我们去一个好地方,带我们笑笑吃点好东西啊!”
  “真的吗?是什么呀?在哪里呀?”
  “是真的。‘太安居’的豆花青蛙,豆花鱼,就在我们去过的宽巷子里。”
  “啊?哈哈,舅妈,我最喜欢吃鱼了,还有青蛙的大腿。我在老家时,每到夏天,我就可以经常吃到丝瓜烧青蛙,太美味了,肉嫩得不得了。哎哟,一想起来,我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
  艾笑语的指环空间,现在养了不少鱼,对它的兴趣不是最大的,一听到青蛙,她就特别想念它的大腿,找机会一定要在指环空间里养青蛙吃。
  艾笑语从小就知道青蛙是益虫,但面对美味,良心总是会丢到一边儿去,牛蛙,美蛙之类的,与青蛙相比,味道就差远了。
  “笑笑妹妹,我和哥哥还有心远,都去过那个店,那个店不是很大,但味道却特别好。”
  白仕兵听到去吃鱼吃蛙,也是激动无比,恨不得马上就到地方。
  “不过,那味道好是好,却非常辣哟,不过辣着够味!我们四川人就是辣椒的祖宗!”
  白仕军也接过话来,几个人中,他是最能吃辣的了,越辣越喜欢,平时,辣椒下饭,他都可以吃得津津有味。
  “笑笑妹妹,别听他们俩吹,你人小,还是少吃辣椒为好,我们到时,可以让老板分成两个锅,一个锅辣一点,一个锅少放一点辣。”
  聂心远看着艾笑语听了白仕军的话,从满脸喜悦,到满脸惊愕,就知道她吃的不算辣,就安慰起她来。
  “心远哥哥,还是你最好,小军和小兵哥哥都光顾着自己了,都没有想到妹妹我,我以后还是和你好,你人最好了!”
  艾笑语听了聂心远的话,是真的很感动,小小年纪,他就这么会安慰人,会察言观色,真的是很厉害,艾笑语两世为人,可能都做不到他这样。
  “笑笑,笑笑妹妹,小兵哥哥错了,你别不和我好了呀!我好不容易有了个妹妹,心远就来抢,心远你太狡猾了!我也不是特别能吃辣,其实就是小军啦,他特别能吃辣,我只是一般能吃辣而已。”
  白仕兵看妹妹快不要他这个哥哥了,急得是胡言乱语起来。
  “弟弟,你说的对,心远就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以前,你聂叔叔说你是只小狐狸,我还不相信,但现在我完全可以肯定,你就是只小狐狸,大大的狡猾!现在不仅来破坏我们的兄弟情,还要破坏我们的兄妹情!此仇不共戴天!”
  白仕军也没办法了,弟弟快叛变了,他还是要把聂心远这个主犯抓出来,共同讨伐!
 

第033章 梁山回来了


 此后的几天,八个人又一起游览了成都附近的山水人文,艾爸艾妈也在这一次的旅行之中,放开了胸怀,心灵得到最大的洗涤,三十多岁才发现这个世界很大,变化也很快,没人在原路等你,得你自己朝前走。
  艾笑语记得前世时有报刊评选了成都十景,除了文殊朝钟,祠堂柏森和草堂喜雨,几人在游览成都的第一天时,就去游玩过了。这次她们一家在舅妈梁雪和三个哥哥的带领下,都一一浏览了一遍其他七景。
  青羊花会,因为时间不对,只游览了青羊宫,没有看到“花市”。传说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故唐代以来,民间在此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气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开的季节,故又传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这里举办花会。
  另外,还有江楼修竹,古堰流碧,青城叠翠,西岭晴雪,天台夕晖,宝光普照等等,大家都是或近游或远观。
  一连几天的游玩,到了周五晚上,梁雪的娘家请吃饭,庆祝梁家现任的家主便是梁雪的父亲梁山健康从深圳回来了。
  梁山身体年轻时受了不少伤,大腿骨上还有弹壳,因为时间久远,没有哪个医生敢开刀帮他取出了,现在每到刮风下雨,他的大腿就痛苦难耐,现在更是严重到不良于行,也是前一段时间,还是在深圳的小儿子梁文韬花重金从国外请的外科大夫给他做手术,成功把梁山大腿骨里的弹壳取了出来。
  艾家三人来成都之时,梁雪也只是先他们一步回到成都。梁雪是陪着梁山一块去深圳做的手术,等手术就已经成功了,父亲也差不多康复出院了才回的成都。梁雪也是有陪着父亲去治疗的原因,才早早地交接了工作,有了几个月的休息时间。
  梁山是一个农村娃,大字不识一个,十来岁就加入共产党,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小兵,走到现在,已经66岁的他,他现在是成都军区的中将。
  梁山的人生经历丰富,性格也很是和蔼开朗。他的妻子在梁雪七八岁时就离开了,梁山一手带大了两个儿子梁武略和梁文韬以及小女儿梁雪。
  因为小女儿梁雪早早失去母亲,梁山和两个哥哥,对她是保护过度,使得梁雪性格很是单纯善良,梁山千挑万选才给女儿梁雪找了白晓竹当女婿。
  大儿子梁武略随了父亲,由军队热爱有加,入伍当了军人,现在40岁的他,刚升上少将,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小儿子梁文韬现在不在成都,已经定居深圳了。他可能真的是书看多了,想法也多,现年37岁的他,刚开始时,也是听从父亲梁山的话,十几岁就入伍当了军人,但在1978年改革开放来临后,他竟毅然选择了退伍,下海经商了。
  也因为梁文韬的下海经商,梁家的生活条件很是不错,连带梁雪和白晓竹一家,因为梁文韬的赞助,一直都是不缺钱花的。
  艾爸艾妈也是因为知道这样,这次来成都,就赶紧把钱还给了白晓竹,艾妈真的不希望因为自家的原因,白晓竹还得看妻子娘家的脸色。
  现在玲珑阁生意很好,每个月都有几千的收入,非常可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