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忠武公传奇-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明年间,他就这样被打了几十年的屁股。此后,遇到说要打屁股,他便感到十分的幸福,对行刑的刽子手也十分感激。要是有几年不打,他还搞得十分难受,不由自主地就要找一面砖墙去蹭。特殊时期的时候,革命小将打折了他的胯骨,把他送到医院去做手术,医生的手术刀怎么也切不开他的屁股。最后只好借来一把屠夫的片刀,才完成了手术。

总而言之,在后来的一千五百年间,关于他这二百八十年的经历,大明的时候查得严格,大宋的时候查的宽松。有的时候他这样说才能过关,有的时候他那样说才能过关。最后,他自己也是稀里糊涂,只恍恍惚惚地记得这么几件事。

二下太白山,他侧身坐在羊背上,闭着双眼。仙鹤单腿立在忠武公的肩上,把啄插在翅间,也闭着双眼。三个共着四脚就这样信马由缰地走着。羊不走了,他就睁开眼睛看看,随时随地的转转。那段时间,他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想,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打算。

有一天,羊把忠武公带到一座新坟前。忠武公睁开双眼一看,呀,好气派的一座新坟。忠武公来到坟前仔细一看,原来是建威参军刘伶的坟。这刘伶可是忠武公的老熟人啦。晋武帝泰始初年,朝廷问策,他极力主张无为而治,因而不得入仕。但他素来清高,不求名利,不结权贵。自诩“天生刘伶,以酒为名”,纵酒放达,远离媚俗。与阮籍,嵇康,向秀等同为“竹林七贤”。忠武公对他一向钦佩,记得刘酒仙仙逝之时,他还曾亲往凭吊,到如今怕有四十多年了,怎么还是一座新坟呢?正在纳闷之间,就听见一声锣响,随后是一声开道唱喝,闲杂人等回避,礼部侍郎谒祖。忠武公循声望去,一顶八抬大轿已落在刘伶墓前。轿里走出一位三十多岁的后生,一眼看见忠武公,便作威作势地问到,老者何人呐?

忠武公上前一揖,老朽是刘参军故友。

跟班的下人喝道,见了刘侍郎还不跪下?

那后生用手势压住跟班,犹疑地问道,你说你是我祖父刘参军的故友?不知姓甚名谁呀?

忠武公应道,姓余名最。

那刘侍郎像酒精中毒后遗症一样,两眼上翻,白多黑少,痴疑了半天,才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哦,听我父亲说过,你就是先汉光武帝义弟,敕封忠武公?

忠武公点了点头,正是老朽。

那刘侍郎便伸手打了一个响榧,摆酒。

立时,一桌丰盛的酒席就摆在刘伶墓前。席间,忠武公得知刘侍郎是刘伶的嫡长孙,现任前赵礼部侍郎。这刘侍郎的酒量和他的祖父刘伶好有一比。忠武公不擅饮,他便一碗接着一碗地对着刘伶的墓碑跟他祖父干,喝着喝着,话就多了起来。他一手端着酒碗,一手指着刘伶的墓碑说,我祖父他太蠢呐,那么大的酒量,一生混个建威参军还被人给撸了。这年头,酒量就是能量呀,酒瓶就是水平呀。你看我,酒量还没我祖父大,我都能喝出个侍郎来。我要是有他那个酒量,我非要喝出个丞相来不可。我祖父他无能呐,一生爱酒却不知道酒道,把家里的地喝没了,把家里的房子喝没了,把我奶奶的首饰都喝没了,最后喝得自己只剩下一条短裤了。你看我,先喝出个侍郎来,不但酒越喝越好,还能喝出钱来,喝出美女来。瞧这老爷子,这新坟都是我喝出来的。

原来,大晋败亡之后,各地政权雨后春笋一般,各国外交任务都十分繁重。各国之间,为了扩大地盘,要不就是野地里打仗,要不就是酒桌上拼酒。前赵为了在外交宴席上也能致对手于死地,便在全国公开选聘专门负责外交接待的礼部侍郎,这小子在公开选聘会上,一连喝倒了十八个酒鬼,成了试用的礼部侍郎。在试用期间,他又一连喝死了十个来访的礼部尚书,这可比用箭射死用刀砍死对方文明得多呀。皇上高兴得不行,立刻下旨提前转正。这还不说,更长脸的事还在后面。皇上看到他酒量这样大,便又有了主意,只要看哪个人不顺眼,就摆下御宴请大家喝酒。酒席之上,皇帝便对刘侍郎说,刘爱卿,请代朕敬某爱卿十碗酒。看见对方还不曾倒地,就会再说,刘爱卿,请代朕再敬某爱卿十碗酒。直到把对方当场喝死才罢休。当时,朝野内外便有“不怕皇上笑,不怕皇上跳,只怕皇上把酒倒”的真诀。满朝文武更是把刘侍郎奉为上尊,唯怕他抱着酒坛子跟你喝酒。所以说,当时尽管他只是个副部级的侍郎,但是,连正部级的尚书对他都要高看三分。礼部尚书更不待说,工作上有什么事,名义上是找他商量,实际上就是跟他汇报。这个刘侍郎,官阶虽然只有三品,实际上过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生活。

忠武公想,自己真是不能与时俱进呐。现如今,酒喝得好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未必说国家还要开设一门酒科来专门取仕?罢罢,眼不见而为净吧。只是不知道这九泉之下的酒仙刘伶作何感想啊。忠武公想,要是老友刘伶在天有灵,知道他的嫡长孙如此深谙酒道,毫无疑问,他会把《酒德颂》撕得粉碎。

又有一天,羊再次止步不前。忠武公睁开惺忪的睡眼,看见路边一棵高大的古樟,树荫下有两个人在弓身锻铁。他顿时感到似曾相识,仔细一想,呀,这不是当年嵇康和向秀的铁匠铺子吗?忠武公近前一看,果然看见樟树上钉着一块招牌,上书“嵇向铁业公司”。看见忠武公远远走来,两人立刻放下铁锤迎了上来,其中一个热情的问道,老人家,是锻枪呀还是打刀呀?我们可是祖传的手艺啊。我是嵇康嵇中散的曾孙呐,这位是向秀向常侍的曾孙。一百年前我的曾祖父和向常侍就是在这颗古樟树下打铁呀。老人家,不管你要打哪样的兵器,保证价钱合理,质量上乘,终身保修。说话间,向秀的曾孙已拿来两张名片和一本《嵇向铁业公司产品名录》。忠武公接过名片一看,嵇康的曾孙的名片是这样印的:

大魏王朝武帝之嫡孙女婿、竹林首贤、中散大夫(正三品)嵇康之嫡曾孙

大晋王朝侍中、革命烈士忠穆公(谥正二品)嵇绍之嫡孙

大晋王朝兵部武库司库部郎中(正五品)

大秦王朝兵部武库司库部郎中(正五品)

大魏(北)王朝兵部武库司库部员外郎(从五品)

大燕王朝兵部武库司库部员外郎(从五品)

大凉(前、后)王朝兵部武库司库部员外郎(从五品)

大秦嵇向铁业公司(隶属兵部)总经理

嵇铁匠

忠武公再看向秀的曾孙的名片,也是大同小异。向秀的曾孙又把《产品名录》一页一页地翻给忠武公看。老人家,你看,这是关老前辈的青龙偃月刀。这是张老前辈的丈八蛇矛。这是卫老前辈的镔铁方天画戟。这是刘皇叔的龙泉鸳鸯剑……所有的兵器的锻造都是祖传的技艺,原材料来自昆仑山,锻打三百次以上再用小母马驹的尿淬火,锋利无比,可穿甲三十余层呐。老人家,东晋冉魏,前秦后赵的军队都是用的我们“嵇向铁业公司”的兵器呀。我们生产的兵器还出口远销契丹和高句丽呢。据用户反馈,那杀起人来就像切瓜剁菜呀。怎么样老人家,要是你批量采购,我们公司还有丰厚的回扣呢。

忠武公想,这是何等可悲呀。想当年,他们的曾祖父嵇康和向秀的品格是何等的高尚。那嵇康虽然是正宗的皇亲国戚,而且官至中散大夫,但他不事权贵,不近奸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特别是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抒情明志,若孤松之独立,若玉山之危耸,世人交口称赞。还有得势的钟会,艳服华盖,宾从如云,肆意炫耀,嵇康和向秀却埋头打铁,视若无人,最后只回了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的嘲讽。当他的朋友蒙受不白之冤的时候,嵇康挺身而出,拍案而起,结果被当权派定下不赦之罪。忠武公还清楚的记得,在那个赤日炎炎的夏天,嵇康一身囚服,项戴枷锁,脚束镣铐被押赴刑场。刑场外,三千多名国子监太学生举着血写的横幅,齐刷刷地跪在地上要求朝廷赦免嵇康。可见嵇康的人格魅力何等振撼。最后,这个一生只打镰锄,不锻刀剑的铁匠,在充满激情地弹奏了一首《广陵散》之后,从容赴死,成就了一段真正的魏晋风流。

还有向秀,人如其名,谦谦君子也。他与嵇康一样,不好名利,一个掌锤,一个鼓风,只为农民兄弟打些锄犁来换些柴米,二人相交默契,自得其乐。嵇康被万恶的旧政府杀头之后,一篇《思旧赋》情真意切,悲凄悱恻,对友情的眷念与执着力透纸背,世人无不为之落泪。即使是无奈为官,也是效仿徐庶,不谏不议,沉默是金。想不到嵇中散和向常侍的曾孙,也是背离祖训,还要用两位先贤的牌子来开公司,做贩卖军火的生意。

忠武公十分伤心,故意问道,两位师傅,能给我打一把锄头吗?

闻听此言,嵇康的曾孙惊愕不已,什么什么?打一把锄头?老人家你发高烧吧?如今五胡乱华,中原大乱,大家要的都是刀枪,我们哪有时间去打锄头呀?向秀的曾孙又跑回去拿出一摞纸来扬了扬,你看看,你看看。老人家,我们手上有多少军火订单呐,谁还会去打锄头呀,费力不挣钱的营生,还要秋后结帐。

可是,你们的曾祖父是从来只打锄犁不打刀枪的啊。忠武公说,你们不是说都是祖传的手艺吗?。电子书下载

嵇康的曾孙说,我们才不会像他们那样蠢呐,去给农民打什么劳什子锄头,赚不到几个钱不说,还要赊账到秋收。打刀枪这个钱才来的快呀。嘿嘿,也不瞒你老说,这几十年来,我们从来就没有打过锄犁。我们只会打刀枪。也不光是我们,怕是全世界的铁匠都不会打锄犁了。因为现在各国需要的兵器太多了,所有的铁匠铺子都在日夜加班,还是忙不过来。锄头和犁是什么样子我们差不多都忘记了,哪里还打得出来呢?

闻听此言,忠武公老泪纵横,愤怒难抑,冲上前去就要掀翻那铁匠炉子和风箱。那两个孽障的手脚更快,一起上来,一左一右夹着忠武公,一直把他夹到大路边,口里还不干不净地骂道,你这个老东西,是发疯了不成?打什么锄头,给自己挖坟坑呐?

无奈的忠武公只好再坐着他的羊漫无目的地游荡。他无法想象这个世道乱到什么时候是个头。也不知道游荡了多久,也不知道游荡到了什么地方。有一天,迷迷糊糊的忠武公就听到一阵狂风般的马蹄声,等他睁开双眼,几十个骑马的散兵已把他团团地围在中央。为首的一个小头领指着他的羊说,哈哈,真有口福呀,把这头肥羊煮了。散兵们立刻跳下马来,其中一个抽出佩刀,一刀就把羊头砍了下来。仙鹤见状,一振翅就飞了起来,那个小头领操起弓箭,“咻”地一箭,那仙鹤也应声落地。忠武公见状,要和他们拼命,那小头领骂道,你这个老东西,不是看在你这把老骨头的份上,连你也一起煮了。忠武公知道,跟这些人哪还有道理可讲,只好忍气吞声,等他们吃得只剩几根骨头,便挖了一个坑,把羊骨和鹤骨埋在一起,做了一个土冢,算是对羊和鹤的凭吊。

在这二百八十年间,忠武公记忆尤为深刻的是他的两项发明,连杖和拖耙。

连杖是个什么东西,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没见过。见过了的中老年人都知道,连杖是一种脱粒兼剥壳的农具。它的结构不复杂,一块前宽后窄的竹板,用转轴连在一根三米长的手杆上。操作者只需掌握好技巧,利用力臂和转轴的配合惯性,不用弯腰就能连续不断地拍打铺在地上的豆麦。那时候,忠武公四处漂泊,颠沛流离,看见农妇们蹲在地上,用竹片或是木锤脱粒和剥壳,人十分劳累,工效也很低,而且怀孕的妇女根本没办法下蹲。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发明了连杖并且教会了农妇们如何使用。因为这项发明,忠武公深受群众爱戴。看见晒场上农妇们一边打麦一边家长里短地说笑和那轻快矫健的腰身。忠武公也似乎找到了一点生命的意义,立志农具改革发明的积极性更高。他看见农夫们在地里一锄一锄地整地,他又发明了牛拉的拖耙。那拖耙的原理也不复杂,一架两米宽的矩形木框,横档上密密的装上铁铧,套在牛轭上,牛在前面拉,农夫只需站在拖耙上增加压力,十分的闲适。那些板结的土坷垃被铁铧破碎后十分的平实,直接播种就是。那些年,忠武公为他的这两项发明十分的自豪,深以为自己也算得上一个对黎民百姓有贡献的人。

但是好景不长,没多久就有政府的人来找他。先是刑部的官员找到他,要买他连杖的发明专利,说是现在刁民遍地,刑部大堂和各州府衙门的案子太多。而且那些犯罪分子如果你不打他的屁股,他根本就不肯老实招供。搞得各级衙门的杖役每天打屁股打得胳膊红肿,甚至关节脱臼。吃饭的时候连筷子都提不起来。刑部一听说有人发明了连杖,马上差人拿去试用,大堂之上,杖役挥舞着连杖十分轻松省力,也省得犯罪分子的污血溅得他们一身一脸。他们还略作改进,在连杖前端装上倒钩。一杖下去就能抓起一片皮肉来,由不得刁民们不肯招供。要是有个别骨头硬的,就再把连杖在尿桶里泡一下,一杖下去保准你骨头再硬也要呼爹喊娘,立时招供。忠武公说,这是打麦剥豆的农具,专利发明怎么好卖给刑部呢?来人说,这东西用于打屁股更实用,现在是国家需要,这个专利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说完丢下一张一两银子的支票就走了。

没过几天,兵部又有人找到他,要买拖耙的发明专利。说是现在天天打仗,俘虏成堆,杀俘的行刑队每天用大刀片子砍头,直砍得胳膊红肿,甚至关节脱臼,吃饭的时候连筷子都提不起来。而且行刑的大刀也不知道砍卷了多少把。兵部一听说有人发明了拖耙,马上差人拿去试用。他们让战俘脱光衣服并排仰躺在操场上,用马拉着拖耙,拖耙上站三四个士兵或是放两三个石磙。拖耙过处,血肉横飞,哭爹喊娘。一天下来,杀个万儿八千的小菜一碟,效率是出奇的高。忠武公说,这是用来整地的农具,专利发明怎么好卖给兵部呢?来人说,这东西用于杀俘更实用,现在是国家需要,这个专利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说完丢下一张一两银子的支票就走了。

刑部和兵部自从有了这两样东西,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刑部的工作简报上便常常登载这里破了串案,那里破了窝案,捷报频传。兵部的工作简报上更是了得,昨天杀敌八千,今天杀敌一万,也是捷报频传。皇上自然高兴。只有忠武公更加郁闷,心想真是好心办了坏事啊。在此后的一千五百年间,他一直怀着深深的自责。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参加生产队的生产劳动,看见妇女们用连杖打麦子,才怯生生地说,这东西是我发明的。打麦的妇女们调侃道,那电灯电话该不会也是你发明的吧?忠武公说,电灯电话不是我发明的,但拖耙也是我发明的。不是我吹牛,要是政府当年不把我的发明拿去杀人,那么我的发明不见得比爱迪生的少。搞得那些妇女们十分生气,有几个泼辣的媳妇当即把他放倒,把麦穗塞了他一裤裆,弄得他的下部红肿不堪。

自从刑部和兵部强迫买走他的两项发明专利后,忠武公再也无心去搞科研发明了。这个时期,大家都热心于做官和打仗。对这两件事没有兴趣的人,只好去推演数学和研究玄学,有意把自己搞得疯疯癫癫的,以便于躲避军队的抓丁拉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