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忠武公传奇-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见了面也知道打躬作揖了,说起话来也都文诌诌的,再也不象以前,见面第一句话就说,狗日的,你咋还没死呢?更没有人说好久没杀人难过了。

从此便开了武人写诗的先河。魏晋唐宋尚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也都是些名诗锦句。但是,到了后世就有许多狗屁胡说的武人也来附庸风雅,竟然写出“大炮开兮轰他娘”的句子来,真是辱没斯文。据查考,这个“三不知”将军还写了一首《咏雪》:

什么东西天上飞,

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皇盖金殿,

筛石灰呀筛石灰。

遗憾的是,有媚上无骨的文人还故作惊讶地说,这是一个诗歌新流派呀,可以称之为“武当派”,还把这首诗评为年度诗歌一等奖,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忠武公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重新开展土地改革。早在十年前,秀哥就搞了一次“度田”运动。一是要通过核查田地面积来增加财政收入。二是想给没田地的穷人搞点田地种,省得他们穷极了去造反。但这次运动没搞成功。派去“度田”的官吏工作极不负责,你不送礼他,他的皮尺就拉得松,把你做成霸田占地的大地主。你送了钱给他,他根本就不度,直接就说你没有多余的田地。搞得老百姓意见非常大。秀哥大动肝火,抓了不少人下狱,到底也没有取得什么实效。

秀哥的本意是不想再搞,因为大部分的土地都在自己的亲戚朋友和兄弟叔侄手里,在自己的部属和一些有钱人手里。他们为得到这些土地而跟着秀哥出生入死,可以说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现在要他们拿土地出来分给没有土地的穷人,谁会乐意呢?真要是认真搞起来,是要得罪很多人的。但是,忠武公说不搞不行,不但要搞还要搞好。

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有权有势的人看见土地就抢,地边上钉根桩栽棵树,用麻绳一圈就说是他的。无权无势但是有钱的人家就掏钱去买。你想想看,圈地就是圈钱呐。那时候,老百姓手里拿的还是莽叔的地契,新政府不但不认帐,还要说你是想算“变天帐”,告到衙门里去也只会是把你当成想变天的反革命分子,给你一顿板子,把屁股打得稀巴烂,还要你自己花钱买药来敷。这个时候,因为秀哥又正在裁军,退伍兵卒更是如蝗虫一般。这些退伍兵回到家乡,老婆没老婆孩子没孩子,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你要是不给他土地种,他还不是非匪即盗?弄烦了自然是又要起来造反。你说说不给他们土地行吗?秀哥心里明白得很,只有土地问题解决了,他的江山才坐得稳。于是,他便放任忠武公去搞。

忠武公在禹哥的支持下,首先是成立一支“度田”军。因为历史常常证明,遇到难管的事就要搞“军管”,这一点他在武陵郡整治辰砂水银的时候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这支队伍第一件事就是摸底,谁家有多少人,又有多少田地,一律登记造册。摸清楚后,他没有走秀哥十年前的老路子严格按人口数量来“均田”,而是先确定了没有土地的人需要多少土地来稳定他们,再从有土地的人手里去按比例抽地。这项统计工作搞了一年多才搞清楚,得出的结果是“十亩抽二”。

调研工作结束后,便建议秀哥下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专门成立了大汉天朝土地改革委员会,专门出台了《大汉天朝土地改革实施细则》和《大汉天朝土地改革做法与步骤》。把土改工作分为选拔培训土改工作干部、宣传土改政策、公示“抽地方案”、“抽地”与分配、建立土地档案等五个阶段来进行。在赴各州郡县工作组动员会上,忠武公的动员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

你家土地多,可是你家的土地是从哪里来的?是抢的还是占的?就算是买的,那买地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各人心里要有数。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大多数人还没有土地,特别是那些为大汉江山打天下的兵士,现在解甲归田,却没有土地,吃不饱肚皮。没有这些人打天下,哪有你们今天的安稳日子?一个人没饭吃他会去偷,十个人没饭吃就会去抢,要是一百个人没饭吃,他们会去干什么呢?他们就会去抢皇上的龙椅!等皇上的龙椅都没有了,你们的土地还保得住吗?莽贼的地多不多?你们谁也没他多,可是没吃没穿的人一抢,他命都没有了。命都没有了,你还知道你的地在哪里?更何况“抽地”不是“均田”,“十亩抽二”你的地还是比穷人多。地是人的命根子,大家都有地种,有饭吃,就会相安无事。你们才能过既安全又幸福的日子。所以说,一定要让每一个人都有地种。

忠武公的这个动员报告经秀哥御批,也随同《大汉天朝土地改革实施细则》和《大汉天朝土地改革语录汇编》等宣传材料印发各州郡县。说起这个《语录汇编》,在此我要做一些特别的交代。在宣抚西域和治理武陵的工作实践中,忠武公深切地体会到,要想做成一件事,首先就离不开大张旗鼓的宣传。千万不要认为宣传只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更不要认为宣传是一个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环节。其实宣传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一次完美的宣传应该包括这么些内容:

我要这么干。

我为什么要这么干?

如果不这么干就会怎么样。

如果你不肯这么干我就要怎么办。

前面都是铺垫,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亮明“如果你不肯这么干我就要怎么办”这一观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丑话说在先,到时你莫怪”。更重要的是要让有身份的人来亮明这个观点,身份越高效果越好。因为说话算数的人只要开口,自然是一句顶一万句。但是,说话算数的人一般都很忙,没有闲功夫啰嗦,开口说话都是惜言如金,所以亮明观点时都是用十分简洁的语句。

秀哥是一国之君,他的观点立意高原则强很简洁:“耕者有其田”。

禹哥的观点也是总揽全局:“坚决推行土地改革,切实振兴大汉天朝”。

三省六部的各级领导一看秀哥和禹哥态度如此坚决,哪里还敢马虎,也都纷纷结合工作实际亮明自己的观点来支持土地改革。

户部尚书说:人口有底册,数字不能变。

吏部尚书说:不拔桩子(界桩),就摘帽子。

刑部尚书说的就是不一样:拒绝度田,牢里过年;拒绝抽地,人头落地。

兵部尚书说的更是令人胆战心惊:你不度田,送你上天;你不抽地,就地杖毙。

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例举。忠武公如获至宝,便请示秀哥同意,编了这本言简意赅观点鲜明的《大汉天朝土地改革语录汇编》。你想想,有谁愿意为了几亩地丢帽子掉脑袋呢?一时间大汉天朝的土地改革搞得轰轰烈烈。洛阳城的大街上和各州郡县的路口都挂满了“耕者有其田”和那些要人命的大幅标语。这次土改运动极大地调动了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大汉天朝的税赋连年翻番,社会稳定,国泰民安,搞得秀哥眉开眼笑。

宣传工作就是这么不可或缺,语录和口号的力量更是法力无边。前些年,我做着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这个乡镇地处赣鄂皖交界,鸡鸣三省,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历史以来计划生育工作十分落后。育龄妇女们就像躲日本鬼子一样,在三省之间的崇山峻岭里跟我们打游击。我只得请教忠武公。忠武公听完我的汇报,一针见血地指出,宣传造势工作没做好。什么“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少生优生,幸福一生”,老百姓不懂得这些大道理。宣传工作更要务实,要怎么做就怎么说,怎么说了就一定要怎么做,只有说到做到才有工作实效。按照忠武公的指点,我把标语口号做了全面调整:

该扎不扎,拆屋下瓦;该流不流,杀猪牵牛。

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

一胎上环,二胎结扎,三胎四胎刮!刮!刮!

果然,效果很不一般,计划生育工作当年就由后进变成先进。后来,组织上又把我调到一个山区乡镇,森林防火又成了头等大事。每年一过立冬,山火一场接着一场,把干部们搞得个个象卖炭翁一样。干部打火,群众观火,很是不爽。这回我有了经验,山边路口,村村寨寨到处都是这样的标语:

野外冒烟,罚款三千。

见火不打,一样处罚。

失火烧山,牢底坐穿。

当年,森林防火工作就取得了明显成效。

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更能说明语录和口号的无边法力。说的是特殊时期期间,有一个部队下来的支左干部,要和一个上海来的细皮嫩肉的女知识青年结婚。这位部队干部是个大麻子,女知青自然很不乐意。军队的干部作风就是那么雷厉风行,管你同意不同意,他自己把公社的大印一盖就扯了一张结婚证来找这个女知青。女知青自然是坚决不从。大麻子干部便掏出一本《毛主席语录》来,说我们不谈恋爱,还是先一起来学习《毛主席语录》吧。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为阶级以后,就没有过这种统一的爱。我们不能爱敌人,不能爱社会的丑恶现象,我们的目的是消灭这些东西。

毛主席又教导我们说:感情的生活,在人类原是很要紧,但不可拿感情来论事。以部分概全体,是空间的误认。以一时概永久,是时间的误认。以主观概客观,是感情和空间的合同误认。

毛主席还教导我们说:任何新鲜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

他们共同学完三条毛主席语录,女知青便低头不语。大麻子干部趁机和她并排坐在床沿上继续学习。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共产党员对于落后的人们的态度,不是轻视他们,看不起他们,而是亲近他们,团结他们,说服他们,鼓励他们前进。

毛主席又教导我们说: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毛主席还教导我们说:我们有些同志听不得相反的意见,批评不得,这是很不对的。老虎屁股摸不得(学到这里,他还配以肢体语言,用一只手去摸女知青的屁股)。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失败。你老虎屁股摸不得吗?偏要摸(他那只手加大力度,在女知青的屁股上反反复复地摸)!

他们共同学完六条毛主席语录,大麻子干部便趁机把女知青压在身子底下继续学习。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主席又教导我们说:必须重申党的纪律:1、个人服从组织;2、少数服从多数;3、下级服从上级;4、全党服从中央。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

毛主席还教导我们说: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他们共同学完九条毛主席语录,大麻子干部已经脱光了女知青的衣服和自己的衣服。于是,他把毛主席语录放在枕头边,两个人赤条条地搂在一起,继续共同学习。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学到这里,他即时实践,在女知青的身上“辛勤劳动”起来)。

毛主席又教导我们说: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条语录他们合着节拍连学了三遍,就像齐心协力喊着“劳动号子”一样)。

毛主席还教导我们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他们共同学完十二条毛主席语录,两个人已是大汗淋漓。这就是语录和口号的无穷力量。

忠武公的土地革命思想在此后的历朝历代始终保持着它的先进性,也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先进的生产力。无论是哪个朝代,只要是英君明主,都要重温忠武公的土地革命理论,而且不断给予完善与升华。由“抽地”而“均田”,直到一千九百多年后,一个伟大的人物把忠武公的思想升华到极致,运用阶级划分理论,进行完全彻底的土地革命,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全面推行真正意义的“记口授田,男女平等”的土地政策,从而使另一个落后的政权在这一土地政策面前瞬间分崩离析。

但是,就忠武公个人而言,却因为他的这一土地革命思想触动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备受煎熬。在王朝复兴前夕,也常常只有皇上和少数激进的改革者认同他。每次干部考察,虽然皇上都有安排,基层群众也强力推荐,但在考察过程中总是被否定。在那些黑暗昏庸的时代,他自然是不折不扣地沦为被打压的对象。特别是在大唐德宗年间,一个姓杨的大官建议皇上废“均田制”而推行“两税法”。这个“两税法”的本质就是按地亩多少和户籍贫富来征户税和地税。这样一来,土地买卖盛行,避税流民剧增,土地再一次向有钱人手里高速集中。忠武公极力反对,上疏谏阻:“两税法”何如开元年间的“检田制”?皇上你这不是开历史倒车吗?但德宗年间忠武公只是一个无职无权的散官,人微言轻,毫不奏效不说,德宗龙颜一怒,就把他一脚踢到海南岛去了。

不管怎么说,当时忠武公的“十亩抽二”为大汉的社会稳定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为此,秀哥力排众议,封他为“忠武公”。

正文二十四

秀哥力排众议,封余最为忠武公。对忠武公而言,可谓是功成名就。自此,他也深以为自己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了。但是,满朝文武却不肯苟同,虽然大家在朝堂之上都是举手表示同意的,但那是迫于皇上的威严。罢朝之后,文武百官颇有微词,你余最是个什么东西?幼不向学,早年只不过是长安城里的一个小混混,名义上做了几年地下党,实际上是在长安城里吃软饭,做着莽贼长公主的“面首”。小学都没有毕业,却死皮赖脸地混了一个太学的毕业证,把大汉的教育秩序搞得乱七八糟。宣抚西域简直就是瞎狗碰到一摊热屎。外放武陵交结苗瑶,反而养蛮为患。没打过正经仗,也没杀过几个人,毫无军功建树,投机取巧搞什么土地革命,长穷人志气,灭富人威风。这样的人也能封“公”,皇上怕是老糊涂了。

这样以来,忠武公在朝中便十分孤立。开始还有秀哥、禹哥罩着,一些不服气的人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没过几年,秀哥驾崩,禹哥弃世,一些人就认为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摩拳擦掌地要跟忠武公搞阶级斗争秋后算账。好在明章二帝并不昏庸,也没让他们的阴谋得逞。遗憾的是章帝无寿,三十而崩。那些人便又玩起废长立幼的把戏来,把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牵出来当皇上,让一个九岁的孩子把他整得眼冒金星。

更麻烦的事还在后头,自和帝往后,大汉王朝的皇上便个个短命,那些阴谋家们便扛着“合乎祖制”的招牌,专门到小学校和幼儿园里去选皇上。殇帝刘隆出生才一百天,便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抱出来坐龙椅。这个可怜的孩子,不到半年,便被大臣们的磕头声和争吵声吓死了。你想想,忠武公在探望了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