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闯荡北美-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去在美国,总有一大堆问题让人头痛,以至天性爱旅游的我几乎没怎么游玩过美国。好在现在可以过上美好生活了,决定好好旅游一下诗意的加拿大。 
  我们这时抛开了平时工作和学习的束缚,经常在雪山滑雪、森林探险、沙滩漫步、渡轮越洋、鹿湖划艇、古迹寻幽、月夜钓蟹、爬山看海、登门访友…… 
  加拿大没有悠久的历史,却拥有多姿多彩的地理环境,丛山秀水在四季的轮转中显现出迷人的风采,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加拿大疆域广阔,领土面积在中国之上。北面、东面、西面分别被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所环绕,只有南面与美国大陆邻接,西北面的一小部分与美国阿拉斯加相连。整个国土处于高纬地区,是典型的“北国风光”。 
  加拿大的自然风光优美可人,四季分明;加拿大的几座主要城市各具特色。无论你何时踏上这片土地,它都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五月里的加拿大,冰雪初融,乍暖还寒。春天的加拿大是百鸟争鸣、百花争妍的时节。天气渐暖,冬雪还未完全消融,人们在品尝枫树汁,观赏枫糖制作。听说,美丽迷人的枫树,除了观赏之外,还是加拿大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加拿大的糖枫树,树汁含糖量极高,熬制成枫糖浆,香甜如蜜,富含矿物质,是很有特色的营养佳品。初春三四月间,万千棵枫树开始流淌汁液,这是春天到来的第一个讯息。此时热闹红火的枫糖节也在各地拉开帷幕。枫树最多的魁北克和安大略两省还会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届时,各地农场、乡间的糖厂都装点一新,迎接一批批参观者,并准备好了特色的枫糖食品,供客人品尝。 
  人们去高山区滑雪,去公园散步,享受清新的空气。加拿大的春季比较短暂,到了七月中旬,时间的车轮就将加拿大送入另一个生活、旅游的黄金季节——夏季。 
  夏季,我和小玲更要好好享受一下。因为和上海酷热的夏季形成强烈的反差,加拿大的夏天凉爽宜人,而且这样的天气持续较长,南部地区可达四个月之久,这是每一个饱尝过炎暑的人所深深向往的。无论生活、娱乐、旅游、观光都会令人感到悠闲惬意。明媚的阳光下,人们可以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和朋友一起泛舟、赛艇,也可以在绿草如茵的户外打 
  网球,或者就只是悠闲地在露天享受日光浴。由于空气污染少,这里的天空总是湛蓝湛蓝的。人们会不禁感叹: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上帝真是偏爱加拿大! 
  到秋天,在多伦多看火红的枫叶,领略萧瑟秋风中的飘飘落叶,中秋一轮明月,令人遥想祖国……与冬季漫长的北国风光相映衬,加拿大的秋天更加迷人。举目四望,一片片红枫赤色如火。尤其在东南部的魁北克和安大略两省,大地身着色彩绚丽的新装,火红的枫叶染遍了广阔的原野,金色阳光在叶间熠熠闪烁,一幅美丽秋色图让人疑幻似真。 
  而到了冬季,加拿大的冬景驰名于世。每年约十一月中旬到次年三月中旬,加拿大境内便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处处银装素裹。勤劳智慧的加拿大人出于对冰雪的热爱,用不懈的努力,营造出一个雪国乐土。完备安全的取暖设施及除雪手段使得皑皑白雪无法侵扰他们的日常生活;相反,冰雪冬天成为加拿大人心中“最美的季节”。 
  冰雪铺盖的大地,到处都是天然的溜冰场、滑雪场,人们可以坐雪橇、进行雪野徒步旅行,还能欣赏到加拿大人最热衷的冰球比赛。冰球是加拿大的国球,连老人小孩都对它痴迷。在加拿大,比较高级的体育运动是Golf(高尔夫)和滑雪,大众项目是冰球。 
  除了这些运动之外,人们还能驱车去北部森林狩猎。南迁觅食的野羊、驯鹿,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囊中之物。这里的冬天没有阴沉与萧条,处处充满了欢乐与生机。 
  丰富、多样、开放的文化交融不仅是加拿大吸引中国移民也是吸引全世界移民的重要因素之一。加拿大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度,在这里,不仅能学习法文和英文,也可在学校里学到中文和中国文化传统。华人在加拿大逐渐增多、在大多伦多地区的三百多万人口中就有四十六万华裔、包括加入加拿大国籍的、拿到枫叶卡的,大陆和港台都算在内。因此,华人在加拿大的影响力也逐年提高。 
  华人现在很少住在唐人街(China Town),因为唐人街一般在市中心,交通拥挤。这几年移民加拿大的大陆人并不好过,主要是经济不景气,不好找工作。华人大多都能吃苦,一般移民几年后生活就会好转起来。有人说:“十年前,在加拿大说普通话没人能听懂,但如今,在中国城或华人经营的商店里,人们都用国语交谈。” 
  加拿大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移民已跃居成为加拿大最主要的移民来源,在整个大多伦多地区就共有十三万六千多名在当地出生、会讲流利普通话的中国移民后裔,其人数比来自香港的粤语人口多出两万多名。定居在加拿大的中国移民人数首次超过百万,使其成为该国最庞大的少数民族。他们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三点五,全国外来移民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六。 
  此外,加拿大还是一个干净、安全、热爱和平的国家。这里有发达、完备的教育体系。加拿大连续多年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世界 
  宜居城市排名中,多伦多居第十二位。一家顾问公司发表报告说,温哥华市与维也纳市居全球最理想的工作及居住城市的第二位,而且温哥华是连续两年占全球优质生活城市排名榜第二名。加拿大受评级的所有城市皆在前三十位之列。渥太华及卡尔加利分别占二十及二十六位。苏黎世排名榜首。温哥华与苏黎世在各方面的评估成绩非常接近。例如温哥华在进出境自由方面得分很高,而苏黎世严格的就业规定及旅游签证要求使该地失去不少分数。评级标准以纽约为基础,比较因素包括政治稳定、国际关系、经济自由、文化、交通、教育与医疗。 
  加拿大采矿、飞机及汽车制造、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等都很发达。但这些工业很多是其他国家大公司在加拿大的工厂。加拿大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不过几乎所有美国和日本汽车公司在加拿大都设有工厂。 
  加拿大的服装和很多小商品都是中国制造的,每年中国大额对加贸易顺差大部分是小商品赚的。同时,也可见到Haier(海尔)的冰箱在超市里卖。 
  加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一个人在通常情况下月薪大约两千加元。一加元大约合六元多人民币。夫妻二人如果月薪四千加元,生活就很不错了。一家三口,每月伙食费三百多加元,房租一千一百加元,两部汽车的保险和汽油花费五百多加元,主要花费就这些。 
  加拿大的社会福利很好。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以及全民医疗和药费都通过政府保险支付,对小孩政府每月有几百加元的补贴。即便这样,很多夫妇仍不愿要孩子,而宁愿养狗。这是真的。狗在加拿大人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绝大部分家庭都有狗。很多人家不要孩子,而把精力放在狗身上。在高速公路上经常看见夫妇开车带条狗去度假。 
  加拿大治安比美国好,但也有恶化的趋势。加拿大允许公民有枪,但枪支管理比美国严格得多。 
  加拿大公民一般对美国持不服气的态度,不愿受美国指使。对中国人比较友好。种族歧视不很严重。 
  加拿大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虽幅员辽阔,人口却很少。1997年,全国的人口为三千万,人口密度为三人/平方公里。同样是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国有近十三亿人口,人口密度为一百三十人/平方公里。加拿大的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与美国毗邻的南部地带,偌大的国土上,百分之八十九的地方长期无人居住,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尚待开发,这真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车行在 
  高速公路上,周围是广袤的森林。森林、河流、湖泊,使人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高速公路上经常有标志提醒你:注意穿越在公路上的鹿或狼。在非保护区或国家公园里,是允许打猎的。鹿和熊是两种最为常见的猎物。 
  横亘南北、巍巍高耸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加拿大段——落基山脉郁郁葱葱,充满生机。高山尽处,那连绵延展的是一望无垠的北美大平原。再往东去,矿藏宝库——拉布拉多高原的雄伟之姿同样是人们的驻目之地。雄奇的山脉、原野与潺的河流相伴,真有“高山流水”之妙。加拿大的河流众多,湖泊密布,著名的有圣劳伦斯河、斯基纳河、纳尔逊河、丘吉河、弗雷泽河及紧邻美国的五大湖,还有成千上万的小河小湖如众星捧月般闪烁其间。真是天赐奇景,美不胜收!由于加拿大实行景区公众开放政策,众多的河流湖泊已成为寻常人家冬季滑雪、溜冰,夏季游泳、赛艇的好去处。河湖不仅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以其雄奇的丰姿给人以精神上的陶冶,闻名世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便是一个代表…… 
  在我眼里,加拿大是个诗意盎然的加拿大。 
  回家/小玲/ 
  有了加拿大定居身份,我和思进就像孙悟空去掉了头上的紧箍咒,身心有如“大自在天神”,遨游于蓝天白云里,穿梭在无边无际的空间中。结束了纽约没有人“管”的自由飘忽、自生自灭的生活,置身于什么都有人“管”、什么都有的靠的富有国度。既便如此,总觉着这一切来得太突然,又好得有点儿不真实。我常在梦中追问着思进:“这是真的吗?我们真的可以回家了吗?”思进什么也不说,冲我露着诡异的笑。 
  为了证实什么都是真的,思进领着我踏着轻快的脚步,肩挎照相机,镜头对准多伦多这个美丽的花园城市,捕捉着她的一景一物。我们不停地走,不停地拍,要把这一切都用镜头记录下来。 
  我们大着胆子走进了西餐馆,追忆起久违了的在上海红房子里吃西餐的感觉。而此时,我们却坐在异国路边的咖啡厅里,享受着阳光的普照。我在心里大声疾呼:“我们不再是二等公民了!我们可以挺直腰板做人了!” 
  六年了!六年来,我们远离亲人,怀着思乡之苦,抱着不成功,便不回的决心,走上了一条 
  留学的不归路。此时,我归心似箭,一刻都不愿等,急切地想回家,回家看望爸和妈。 
  思进刚上班抽不开身,我趁开学前的空挡,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给亲人们的礼物,爸妈那边儿也倒计时地等待着我的归来。我列了一长串儿亲友名单,共七十多位,一边琢磨着每个人的喜好,一边来到了多伦多有名的大百货公司Eaton Center。我是看着这也好,那也新鲜,把憋了六年的Window Shopping(只看不买)的劲儿全使了出来,提留回大包小裹一批又一批的心爱物。将近一个月,我不停地整理着两个大箱子,开了关,关了开的,忙得不亦乐乎。 
  思进在一边儿瞧着,嫉妒得要命,他眨巴着原本就不大的眼睛,酸溜溜地说:“这下得意了吧,我看干脆把Eaton Center搬回去得了,那你多省心啊!” 
  我知道他也想回去,不忍心再刺激他,好言好语地宽慰他道:“别喝干醋了,我一定给你带几大包上海城隍庙五香豆。” 
  他不加思索地应道:“还要带淮海路的新长发良乡糖炒栗子、稻香春鸭胗肝、杭州小核桃……” 
  我这一挑头不打紧,他开出的那一连串小吃名儿,都是我俩在上海最爱吃的,我听了口水都快控制不住地流出来,赶紧地往下咽。这么些年,哪儿顾得上想那些东西,早把它们抛在脑后忘得差不多了。经他这一提醒,那还了得,以往爱吃的食物,由小吃到大菜,一样一样活灵活现地在眼前晃啊晃的。什么姜葱鲫鱼汤、清炒草头王、阳澄湖大闸蟹、小绍兴三黄鸡,连带着蹦个不停的虾仁都蹦到了我面前。啊呀,这回我可要开大荤啦!想想思进每天还得去上班,不能与我一起回家,了却思乡情,不由得心疼起他来。临走之前,我为他做了一大包饺子、一大包馄饨、一大锅炒素、一大碗红烧五花肉和二十来个茶叶蛋,还安排他包餐在离家不远的中餐馆。 
  人都坐在了飞机上,我还是不敢相信真的回家了,恍恍惚惚似睡非睡地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拉着。送上来的饮料拿来便喝,摆在面前的饭张嘴就吃,内急了站起来一转身地摸索着进了厕所。直到广播里航空小姐报出上海到了,我的梦游状态才告结束。上海这两个字刺激了我的大脑神经,爸妈还有弟弟一定都等在机场了。我既想早点儿见着他们,又怕我妈的眼泪,它会淹没我再次离开他们的决心。 
  我推着行李车,边走边朝着迎客群里搜索。猛听一声走了调子的叫喊:“小玲”。我寻声望去,爸爸正朝我兴奋地大招手呢。我加快了步子,立刻看见了似乎比以前更矮小的妈。弟弟和弟媳跑上来接过行李车,我冲到妈身边,叫了声“妈”,她抓住我的手,紧盯着我的脸心疼的不停地说:“瘦了,太瘦了,怎么这样瘦?饿得都脱形了,外国没有东西吃,真是苦了你了……”话还没说完,就哽咽了起来。爸一看不对劲儿,再不制止会没完没了了:“哎,哭什么?回家养养不就胖了,人减肥还减不下来呢,你忘了你家大小姐有多挑食了?”一句话提醒了妈,她曾经治过女儿挑食的坏毛病,现在却怪罪外国没东西吃,没有道理,要不外国人个个人高马大的?想到这里,她破涕为笑。 
  回家的感觉真好啊!俗话称“父母是天”。有他们遮风挡雨,疲惫不堪的身心才有了歇息处。我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尽情地享受爸妈的关爱。妈整天从厨房走进房间,再由房间去到厨房,放在餐桌上的全是我的最爱。妈已经不逼我吃她认为很营养的食物,只选我喜欢的菜做。按她的话说,她得抓紧我呆在家里的四十一天,好好儿地给我补补。我想让她老人家坐下和我说会儿话,她都不答应:“叫你爸陪吧!我得让你吃饱了。”于是,从前的一切又再现了。爸喝着老花雕,妈总是炒完菜最后一个坐下吃饭,筷子动得最少的菜她拼命吃,我们爱吃的菜她几乎不碰。我对弟弟使了个眼色,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这个菜不好吃,那个菜又太咸了。妈大概早识破了这一招,瞪了我俩一眼,我们拿她没辙。 
  我在上海,思进在多伦多也不甘寂寞。他隔三差五的电话一个接一个,询问家里的情形,去了些什么地方,和什么人说话,谈了什么内容。杭州去了吗?西安电话打了吗?礼物都送到各家了吗?什么时候回来?他无聊到什么都要问。爸对我提抗议了:“六年了,你们整天在一起,才回来几天他就催你了,叫他把话存起来,回去再说吧!你现在是我们的。”哟,老爸居然也喝起了醋。 
  时差倒过来后,我就不愿在家呆着,继续让妈做“马大嫂”了(上海话的谐音:买、洗、烧)。在外边的世界转了一圈儿之后,已经无法心安理得地被爸妈娇惯了。我请爸妈在咖啡店坐坐,去新开的大百货公司转转,南京、苏州、杭州亲戚家走走,加上亲朋好友们轮番地今天你请客,明天他请客的,虽然省了妈不少心,可我们一家子谈话的时间又被挤走了。这样热热闹闹地轰来轰去,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