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摩登时代-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逸臣的注意力完全被这幅油画所吸引,因为他总觉得画中的这个场景他应该在哪里见到过。他饶有兴致的来到了这幅画作前,慢慢的欣赏了起来。看得出这幅作品的画风严谨、笔法细腻,应该是出自法国学院派的某位大师的手笔。能够被放在正厅中展览,可见主办方对这幅画作的重视。

学院派始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十七八世纪在英、法、俄等国流行,其中法国的学院派因官方特别重视,所以势力和影响最大。学院派重视的规范,包括题材的规范、技巧的规范和艺术语言的规范。由于对规范的过分重视,结果导致程式化的产生。学院派排斥一切粗俗的艺术语言,要求高尚端庄,温文尔雅,反对激烈的个性表现,讲求理智与共性,这种风格在这幅画中表现得很明显。

“这是19世纪法国学院派画家让·莱昂·热罗姆的名作《拇指朝下》,它反映的是古罗马帝国最强盛的事情盛行的角斗场景。”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耳边想起,萧逸臣侧头的时候这才发现华特·帕克斯已经悄然站在了自己的身旁。“Xylon先生,很高兴能够在这里见到您!”

“是啊,这样的见面确实独具风格!”萧逸臣这时候并没有要追究华特·帕克斯迟到的意思。他习惯性的早到了两分钟,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这幅画面前停留了多长的时间,所以他并不能确定华特·帕克斯是否真的是迟到了。“看得出华特·帕克斯先生似乎对绘画很有研究?”

“其实我也是一个门外汉,上学的时候的美术成绩通常都是最糟的。不过这幅画很特别,可以说我对它是情有独钟。”华特·帕克斯看着橱窗中的那副名作,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如同情人般的温柔。“Xylon先生刚才也在一直在看这幅画,你也喜欢这幅作品?”

“我觉得用喜欢这个词来表达我对这幅画的感受并不恰当,我承认这幅画很特别,但其实它吸引我的只是画中那位罗马皇帝的手势,我觉得很有意思。”萧逸臣这时候已经意识到,华特·帕克斯今天约自己来,恐怕和这幅画有很大的关系。

“那是宣布处死失败者的手势!”华特·帕克斯轻轻的叹了口气,“它让我想起了罗马帝国的荣誉与邪恶!”

“我的想法可能要更为实际一些,它让我想到了《斯巴达克斯》和《宾虚》这两部电影!”萧逸臣没有华特·帕克斯的那些感慨,他直接就想到了40年前好莱坞拍摄的那两部以罗马帝国为历史背景的电影。

“Xylon先生应该对罗马帝国的历史并不陌生,其实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很崇拜罗马帝国时期的角斗士。”华特·帕克斯目不转睛的盯着画中的那个角斗士,“可以想象,胜利者站在角斗场中央,享受那山呼海啸般的欢呼,那种感觉是无与伦比的!”

据萧逸臣的了解,对角斗士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公元前264年。这些角斗士大多是奴隶,被迫在角斗场上拼死搏杀。角斗士是经过训练的职业杀手,他们为了取悦皇帝和当地的领主而搏杀到死。

一般来说,角斗士的社会地位比奴隶略高。而且,也有些角斗士,因其所向披靡的高超搏杀技巧而成为超级明星。有证据表明当时的贵族妇女相当崇拜这些竞技场上的勇士,据说科莫德斯皇帝的母亲就曾经为角斗士马提诺斯而疯狂。历史学家们还从庞培古城遗留下来的墙壁涂鸦中了解到,色雷斯角斗士塞拉蒂斯就好像是那个时代的贝克汉姆。

不过在萧逸臣看来,角斗士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中充当的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娱乐工具,一场角斗下来,场上留下的是一具具奴隶尸体。奴隶主的残暴统治,迫使奴隶一再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所以公元前73年,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了。他刚才的提到60年代拍摄的好莱坞电影《斯巴达克斯》,讲述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

“成为角斗士是我童年的梦想,而拍摄一部有关古罗马的电影,则是我的梦想。”从始至终,华特·帕克斯说话的时候都是看着两人面前的那幅画,他似乎已经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中。

好在萧逸臣也无意要打断他的这种状态,他恰到好处的问了一句:“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

“我在研究中发现,古罗马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与竞技场有关,竞技场是当时所有社会阶层的中心,建筑、排水和金属知道等相关性的技术都因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随着了解的不断加深,我越发相信竞技场是影片故事发生的理想地点!”

“这就是你今天约我到这里看这幅画的原因?”萧逸臣不置可否的问了一句。

“其实我还是想听一听您的意见!”华特·帕克斯虽然满怀热情,但他深知拍摄角斗士题材影片存在风险,因为现代的观众对这类影片的认可程度还尚未可知。而且他也无权决定是否拍摄这部电影,而有权做出这个决定的人,这个时候却仍旧盯着那幅画沉吟不语。

根据华特·帕克斯对萧逸臣的了解,他应该正在考虑自己的这个提议,所以他决定进一步的亮出自己的观点,好让萧逸臣能够找到一个信服的理由来支持他的想法。“《斯巴达克斯》是40年前的电影,而《宾虚》就更久远了,这些电影停留在我童年时期的记忆深处,在不如新千年之际,我想我们应该重温过去两千年中最重要的历史时期,而罗马帝国的兴衰史正是最浓重的一笔。”

萧逸臣只是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华特·帕克斯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在听自己说话,萧逸臣这种含糊不清的态度让华特·帕克斯一番权衡之后选择了闭嘴。华特·帕克斯是商道老手,自然具备察言观色的本领,他知道萧逸臣应该正在思考某件重要的事情,说不定他已经开始构思剧情,这个时候去打断他的思路显然是不明智的。

但是萧逸臣这时候想的其实并不是如华特·帕克斯所期望的那样,当然他没有开小差,他想到的这件事情,应该说和华特·帕克斯刚才提到的建议有着莫大的联系,甚至可以说两者完全就是一回事。

“罗马帝国时期的角斗士……然后就是这幅画……”所有的线索都将萧逸臣引向了同一个方向,他突然意识到,华特·帕克斯想要拍的这部电影,不就是后世的好莱坞大片《角斗士》?

难怪萧逸臣之前一直觉得这画的场景自己好像在哪里见过,原来是和他记忆中有关《角斗士》这部电影的一些场景发生了重叠出现的一种感觉。

萧逸臣脸上的神色让人有些琢磨不透,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终于说了一句让华特·帕克斯很欣慰的话:“你找到了合适的剧本了?”

萧逸臣这么问,无疑是已经认可了华特·帕克斯的提议,按理说华特·帕克斯应该感到高兴,但这偏偏是他现在最不想遇到的问题,在此之前,他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剧本。

“没有?”看着华特·帕克斯一副吞吞吐吐的样子,萧逸臣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是松了一口气。在他的记忆中,影片《角斗士》这时候应该早就开始拍摄了,现在还没有开拍,他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剧本的问题。“很好,我刚刚想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为你提供这个剧本!”

第二百七十二章 将军、奴隶、角斗士

答应华特·帕克斯为他提供剧本,萧逸臣开始着手准备这个剧本。之所以说是准备而非创作,是因为萧逸臣觉得《角斗士》影片的原剧本已经不需要进行更多的修改,他所需要做的只是一种不同的方式,将这个故事完整的“复制”下来,然后把这部影片放回到原来的历史轨迹之中。

萧逸臣并不打算由他自己来主笔撰写这个剧本,他只需要整个故事的大纲、主线和中心思想设计出来,然后剩下的工作都可以交给了X—TMD编剧工作室来完成。

“罗马值得一个优秀的人为之牺牲么?如果我们相信了一次,那就再相信一次吧!”每当回忆起人们托起马西莫斯的躯体,缓缓地离开罗马斗兽场的情景的时候,西方文化中的对国家、精英、信仰与民众的深刻理解也在酝酿良久之后,此时慢慢的显露出来,为萧逸臣所咀嚼、思考。

马西莫斯是罗马的将军,在建立赫赫战功后,准备回到家中亲人的怀抱,其人生的价值取向与现代人何等相似。遗憾的是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不过这样功成身退的愿望倒是让一个近代的美国人基本实现了,他就是乔治·华盛顿。

然而,专制的罗马不等同于新生的美国。老皇帝紧握权柄且垂垂老矣,按他的说法,专制的确是有好处的,南征北战,统协国力,让当时世界1/4的人口臣服于帝国的威严。民众渴望胜利,渴望看见一个伟大的罗马,尽管这和他们贫瘠的生活毫无关系。

当年的萧逸臣对这段情节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以后,他已经完全能够理解老皇帝这段话背后的深刻含义。就如同现在生活在贫民窟的美国人依然希望国家去占领波斯湾的油田一样,老皇帝的话十分苍白,但却掷地有声。因此他自己也不想继续下去,垂死的他将身后那个已无战火却十分脆弱的集权的罗马帝国交付给马西莫斯,一个具有现代人格的将军,一个政治上的白丁,交付给他,去实现共和制。

但马西莫斯拥兵数万,却依然敌不过一个成熟的政客——老皇帝的儿子,这是古今中外将军们共同的悲哀。家破人亡幸免于难的他被迫成为一名角斗士,复仇让他活了下来,而战士的本质与卓越的军事才能又使他在角斗中战无不胜。终于有一天,他站在了仇敌的面前,这个仇敌便是罗马皇帝。

这个通过篡位而当上皇帝的卡莫斯,在西方文化中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他一方面从父亲凯撒那里继承了专制野心,一方面又富有创造性地建设了一座议员称之为罗马跳动的心脏的罗马斗兽场。正如希特勒的演说般蛊惑人心,这个血腥的屠场鼓动起罗马的平民们无止境的狂热,进而彻底瓦解了罗马共和制的民意基础,每个人都被鲜血与利剑所征服。

在欧洲的时候萧逸臣曾经参观过罗马的斗兽场,在那里他固然看到了野性与残忍,同时也看到了一群前所未有的强悍人类,一部荡气回肠的帝国历史,它是一座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将记忆中《角斗士》的剧情在脑海中梳理了一遍,萧逸臣对剧本大纲的写作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目标,但是他还是希望对古罗马帝国这段时期的历史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让他更容易去把握整个故事的尺度。

让萧逸臣自己去面对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显然是不现实的,萧逸臣并不是学者,他所进行的也不是那些严谨的学术研究,所以他找了一个方便而又直接的办法。通过图书馆馆长的推荐,他找到了一位对古罗马历史很很有研究的一位大学教授。

这位教授对萧逸臣的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他很认真的解答了萧逸臣心中有关这段历史的一些疑问,并对萧逸臣的故事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告诉萧逸臣,在古罗马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但是他并没有直接的告诉萧逸臣这段历史的真相,而是来着萧逸臣谈起了古罗马的哲学流派。

“在Xylon先生正在构思的那个故事发生前约400年,来自塞浦路斯的希腊人芝诺航行在爱琴海上,他不幸遭遇海难,虽然大难不死,但是携带的财产无一留存,他在郁闷之际忽然发现,如果可以控制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财产的损失并不能妨碍他追求心灵快乐。芝诺回到陆地后四处宣扬此次遭遇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后来又通过类似于古印度人练瑜迦时的冥想,在雅典创办了古罗马最伟大的哲学流派——斯多葛学派。”

“Xylon先生一定很好奇为什么我会扯这么大堆看似对您完全没有价值的信息,而我之所以要回顾斯多葛学派的来历,是因为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便是一名杰出的斯多葛主义继承者,他同时也是西方哲学史上伟大的思想家,被后人尊称为‘哲学王’。在他哲学家和皇帝的两种身份中,前者给后人带来更大的影响和思考。而您故事里那位老皇帝,和马可·奥勒留的形象已经非常的接近了。”

“在公元96年至180年,罗马先后被5位贤明的皇帝统治,世称‘五贤王’,他们分别是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东尼比约和马可·奥勒留。在他们的统治下,罗马的疆土扩展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东起幼发拉底河,西至大西洋,南起北非,北至大不列颠的万万公民宣誓效忠皇帝并接受他的恩泽,无数珍禽猛兽被送到罗马城的斗兽场,奴隶被迫和它们搏斗,以娱乐罗马公民和贵族,显示帝国的强大,同时震慑远方的蛮夷和皇帝身边的图谋不轨者。”

“马可·奥勒留在位20年,有一大半的时间,他无法呆在罗马城,只能在帝国的各个行省之间奔走,去平息由瘟疫引发的暴乱和野蛮人的入侵,这些野蛮人包括东面的安息人和多瑙河以北的日耳曼人等。马可·奥勒留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十几年的戎马生涯中,在奔走的马背上写了流传千古的《沉思录》,它以马可·奥勒留与自己对话的方式探讨了人的美德、精神的困顿与追索等话题。”

“《沉思录》,那可是一部堪称伟大的作品!”萧逸臣同说过这部作品的,但是并没有仔细的读过,不过看那位教授脸上的表情,他应该是对这部作品推崇备至。

“他是一个悲怆的人,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各种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种就是想要引退去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但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这是后来罗素对他的评价。”这位教授点点头。

“不过和您正在构想的那个故事有所不同,在真实的历史中,马可·奥勒留并非被儿子弑杀而亡,公元180年,马可因为长期劳顿、心力交瘁,病逝于今维也纳地区。不过他在位的时候,的确遭遇过阴谋篡位的事件,驻叙利亚的将军卡希厄斯想要杀死皇帝并继承他无上的权力,但是事情很快败露。”

“在对待这件事情上,哲学王再一次显示了他的宽容和仁慈,为了避免事件扩大而殃及更多的军士和贵族,他下令把卡希厄斯叛乱的证据烧毁,他甚至没有怎么处罚卡希厄斯,后者却很快被自己的部属杀死。这整个事件非常绝妙的诠释了马可·奥勒留的处世思想:任何事物皆有自己合理的归宿,不要强加自己的力量来影响它们。”

“1500后,中国的清朝皇帝开始思考同样的命题,他们在皇宫大殿的牌匾上写了‘无为’二字,以此来揭示治国最顶级的智慧。”萧逸臣点点头,尽管在《角斗士》的剧情中,马可·奥勒的出现只是故事的一个引子,但是他没有想到原来这个人物这么有来头。他一开始还是小看了这个故事,不得不承认原作者应该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功底。

“可历史总是充满了讽刺,马可·奥勒留做的另一件让人郁闷的事情是把皇位继承人交给了儿子康茂德。他打破传统,让儿子康茂德自14、5岁便参与政事。他其实深知康茂德的无能,但是梦想元老院中的贤者能引导康茂德,让他成为一个爱惜荣誉的正直的人。”

“正如马可·奥勒留期望的,在自己死后,康茂德即位,成为罗马近100年来第一个‘生而为帝者’。但是马可·奥勒留万万没有想到,康茂德会成为和尼禄、卡里古拉、图密善齐名的暴君,罗马帝国也由此从全盛进入衰败。”

通过这位历史学教授的讲述,萧逸臣还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