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真天意天道-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新兵连终于结束了,从团部来了很多参谋参观他们的队列,这些人也许是因为常坐办公室和养尊处优的缘故,都是苍白的脸,让人担心他们要被大风吹跑。但是,军装穿在他们身上是和谐的,行动之间,里边似乎裹着钢铁。

马人跟着一个脸晒得乌黑,膀阔腰圆,有着一双冷峻和狡黠的小眼睛的叫林世雄的指导员去了一辆卡车。

马人听说他们要去的叫指挥连,心里有点高兴。但是,他希望指导员是白脸而不是黑脸,他不想再老是站在太阳下晒。

终于经过长时的爬坡,到了一个山头。已经全是土路。展开了一片盆地一样的地方。那儿,就是所谓指挥连的所在。

老兵们三三两两的在一起说笑打闹,对他们来说,这天是个值得庆贺的好日子,因为新兵一来,意味着他们里面资历最浅的都升格为老兵,也就可以享受老兵所拥有的那种至高无上美不胜收的待遇了。

他们抢着吃几个瓜子,马人心中很不快,因为他只是感到这里很荒凉,很寂寥,而且那些老兵多么穷多么无聊啊。瞧,几个瓜子也让他们乐成那样,他们里面怎么好象没有长得象样点的呢?都是脸很黑,很瘦的。

然而,现实是不容你多想的,也丝毫不会因为你的好恶而改变。马人开始了他的连队生活。

62

在连队,主要就是种菜,其次是拉石头,再次才是训练。这样说好象很滑稽,事实上从领导的重视程度来说,就是这样的。

马人被编入了计算班,据说这个班里的都是高中生而且长得很文静乖巧的。

但是马人很不喜欢。

他喜欢写东西,喜欢写信。他给林世雄写了封信。

从此林就对他刮目相看待为上宾了,但是后来看来,这样反而对他是不利的。

很多人怕林,他不怕,他还把他看作是唯一的知己,从这方面说,林做得是很成功的。马人爱到他那儿去。和他聊天,喝他的茶,吃他的桔子。

但是,马人的这种特殊激起了老兵对他更大的打击。

林为了安慰他,对他说,你可以不参加训练,团部政治处有个报道组,那里适合你,我会给你向那儿推荐。他还专门请报道组的徐荣彬来了一次。马人看他穿个擦得锃亮的皮鞋,象是个不一般的人物,很是羡慕。

林还说,你要是觉得计算班不好,你给我说,我能给你换。

后来,马人去了摩托班,那个班长长得很帅,是个美男子,马人远远看了他多时,觉得这一个连队里数他最中看。

摩托班没什么事,马人只训练了半天的摩托,然后和一个老志愿兵去石狮市,他们骑的摩托就好象电影里的日本鬼子骑的那种,三轮带斗的。把那些小商小贩吓得望风而逃。

平时也就是送送信而已,好象还顺便买买菜之类的,总之摩托班简直是个市外桃园。

但是,这个长得很帅,看起来很文静的班长,恰恰性格很怪异,脾气很暴躁。和马人不同的是,他就是怕见林世雄。

有一天,他和马人有了冲突,马人现在忘了是因为什么了,反正不是什么大事,或者是给他洗衣服之类的,这个班长突然大怒,打了马人。

在那天晚上,马人从部队出走了。

在夜色里,马人走得飞快,当他的脚一踏上连队外的黄色的泥土路时,他就感到心里一阵轻松和欢欣。

他盲无目的地走啊走,最后走到了一个大海边。

他远远地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感到一种神奇的力量把他从迷茫中拉了回来。

那一刻,他的心不再冰冷,他看到了温暖和爱。

于是,他走到了就近的连队,那儿刚刚还是他刻意躲避的哨兵,现在看来也都是那么和霭可亲,因为他们是自己人,找到了他们,也就好比找到了家。

在那个连队,他见到了一个老乡张亚东,有人给他打来饭,安排了住处,海风很大很冷,张亚东把自己的毛衣脱给他穿了。

可是很快,林世雄也就坐着吉普车来了,他一句批评的话也没有,只是微笑,微笑,不停地微笑,那微笑让人感到好温暖。可是,他对其他的兵,都是昂着头斜睨着眼睛眼神中满是严厉的,但他只要一看到马人,就马上换了一副面孔。

马人回到连队的第二天,就接到了团部政治处的调令。

从那时起,他就成了团部政治处的一员,直到他退伍。

就是这样,马人在班排受气,却在领导那儿得宠。个中秘密谁也说不清楚。

马人进了机关以后,知道了林世雄也曾经被处分过,但是他很聪明,很善于吸取教训,不久他就受到了表彰。而且还是上面多级的表彰。他简直成了样板和红人。

徐荣彬曾为他写过一篇报道,上了头版头条,题目叫《患得患失两头失,奋发图强一起强》,说的是林受地方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影响,无心寂寞的部队,一心想转业,可是又转不了,结果所在连队出了问题,背上了处分,他终于领悟,发奋图强,连队各项建设都名列前茅,所以官复原职还得到了提升。那时,家乡的人也争着要他。

这篇文章是写得不错,点出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阶段,军队里的弊病和解决办法。

马人进了报道组一个月左右,就见了报。他的处女作是篇散文,发在报屁股上,题目是《火红的美人蕉》,文中写到一阵新兵去老百姓家移栽一些美人蕉的事,现在读来还是有点意思的。那篇文中就出现了一个无名少女,也许,她就是美人蕉的象征,同时也反应了军民鱼水情的大主题。

天下的文章一大抄,马人在报道组站稳了脚跟,因为他上了一些报。他摸出了报道的一些规律,他成了编辑部的知名人物。甚至有人问他,报纸是不是你家办的?不然你怎么会一张报上同时登两篇甚至三篇,而且期期不冇?

他立功,入党,他在报社获奖,都好象被人硬逼着似的,不接受都不行。

和他同年入伍的一个叫张国康的兵被枪毙了,血淋淋的照片传到政治处。

马人同时还看到了他写的悔过书。在那之前,马人曾写过一篇有关他的稿件,一直杳无音信。

这篇文章被压了半年之久才登出来,因为马人当时写时,张国康刚刚被捕,还没开始审判。马人当时所拟的题目他现在忘了,现在的题目是《枪声过后的思索》。这篇文章被编辑加工不少。

其实张国康是个和马人差不多的人:高中生,喜欢写东西。只不过是后来走上了邪路。他为了考军校贿赂他连里的指导员,当这个指导员没有给他办成事时,他就动了杀机。有一天用菜刀狂砍指导员。但是,他不该滥杀无辜,连指导员房间里的一个老百姓也给杀了。可是,指导员却没死。那一年的春节,政治处主任林廷瑞请马人等去他家吃火锅,同桌的就有这个被砍的指导员——他的头上有一大片是凹的,看起来很吓人。

张国康戴着脚镣手拷的照片依然很帅,最后枪毙时,上身穿了一件黑皮夹克,当枪举到他头顶时,他的脸上显出了痛苦的表情。最后是大片大滩的鲜血,淹没了他的脸。

马人的团长说,张国康的腰子(肾)被人挖去了,他用手比划着,说,好大。

又据说,张国康一开始是很硬的,只求一死,后来求生的欲望使他竟然把手指那么粗的窗棱都扳弯了,死刑判决下来后,他提起了上诉,但是最高军事法庭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驳回了他的上诉,在一个雨天,在泉州一个秘密的地方把他枪决了。

马人快退伍时,有一阵子,他们部队老来人,这是南京军区下来的调查组。调查一个军官死亡的事。

那是战备期间,中国隔着台湾岛往东扔了几个导弹,把整个岛上的人吓得不轻。有一天马人部队突然集合宣布了一名军官死亡的消息,说是在战备值勤中死的,奇怪的是又不定他为烈士。

后来,终于真相大白了。是故意杀人。他在为另一个军官拍照--手枪射击的照片,恰好子弹穿过相机的镜头射中了他右眼,可真是巧啊!当时说是误伤,后来把这个像机也挖出来了,证明是一起蓄意掩盖的谋杀。真是欲盖弥彰。

当时的团长是原来的参谋长升任的,马人说不出为何很不喜欢这个人,而这个也曾经在报道组写过报道的团长,也不如别的领导对马人那样关爱。马人总觉得他很阴很假,是个官油子。他那时刚上任,担心正直的马人给他捅娄子,因为马人时常喜欢写一些读者来信而报社也就在头条原封不动地登出来。新团长伙同熊小宝,在一个早晨,专门光临马人的寒舍,嘘寒问暖,最后的目的是一个,劝他退伍。

可是马人没有走,他终于看到了这个团长的惨败,倒台。他被撤职,降职,而且连降两级,发配到一个很远的小岛上去了。因为那起军官拍照谋杀后的隐情不报都是他一手遮天搞的。

和他同时倒台的还有几个。

徐荣彬一直在和一个港商打官司,因为徐写的一篇文章牵涉到了此人,这人仗着财大气粗就想把徐扳倒,可是徐最后还是赢了,马人于是写了《小战士依法赢了大富商》很快在头条登出了,那时徐已调往省军区。后来,他们也再没见过面。

那些女孩子们,那简陋的啤酒加花生的喝酒和谈心,那山上的风景,阿番,黄媛,林世雄,徐荣彬,都连同潮湿的海风永远留在了那个叫灵秀山的山上。

天真(第三十七章)军旅之末

63

夏天一天竟要洗两次澡,真是麻烦。在冰凉的水中,也实在是叫人舒服。马人不由得想到了那次投河的经历。那是他从家里到赵继承家,又从赵继承到王天瑞家,从王天瑞到钱楷家,从钱楷家到奴妮的学校。

奴妮那一年上初三,功课很紧,但她还是安慰了马人一会儿。她知道马人喜欢看书写字,就让马人在她临时的寝室里看书写字,她去上课去了。马人在那坐了一会儿就出来走了,后来又想到应该跟奴妮说一声,就悄悄来到奴妮班门口,等到下课时,才说要走。马人说完就走了,奴妮看他脸色不对,就跟出来,和马人一前一后地从街上走过,引得好些人观看和议论。

他们走着走着就到了大桥上,到了河边,那条河很大。于是就有了河南河北之说,老钱爱说她娘家是河南来,说老丁家是河北来。

他们顺着河沿走,奴妮有时还牵一下马人的胳膊,她说:“我到你家去吧?”

马人说:“你不要去。”又说:“你回去吧,我自己回家了。”

奴妮还是不走,她陪着马人走完了整个河沿,目送着马人向他家的方向去了,才回转身,赶紧去上课去了,她慌得连假也没请就出来了。

马人走了一会,看到看不见她了,就返回走,一直走到河沿上。

他又往前走了几步,看看四周没人,就猛地往水里一跳,他想,这样一下就完了。

那是严冬时节,水很凉,马人下去往前走了几步,水也只没到腰间。

马人本想往水中央扑去,可是在那一刻,他突然有点害怕,他突然想到了奴妮,想到她陪了自己大半天,走了那么远的路,苦口婆心的说,只是为了安慰马人,就这样走了,对得起她吗?

想到她马人心里感到好温暖,也有了一点信心和力量。

马人于是从水里爬上来,义无反顾地向奴妮家走去。

他们后来有了故事,想不到正是这一天为后来的一切埋下了伏笔。

尽管她后来变化很大,但是就冲着那天她的举动,马人也该感激和原谅她一生。

他们从孩子到好象不是孩子的见面是在别人家,那年奴妮上初二,马人一见她就感到麻木的心弦被拨动了。

不久放了寒假,马人去了她家,他们终于有了单独外出的机会。

马人骑着自行车带着她上城去配眼镜,她的眼睛近视还比较很。马人只记得回来的路上,她坐在后面,靠马人好紧,她的嘴不停地说着,说她班上的事,马人只记住了她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告诉马人她身上来了。

那个夜晚,马人行了那么远还带着个人,但是回想起来从没感到累,只是觉得那天的夜色好美。

奴妮的妈妈是个很泼辣的人,有一次马人和奴妮一块下田劳动,她妈妈就说,象你们这个年龄,能在一起是最亲的。

是的,那种纯粹的感觉真的不再有了,花再多的钱,也买不来了青春,买不来青春里的一切。

马人当兵最后一年的时候,他和黄媛的关系也走到了尽头。马人还记得烧她的照片并把她的信撕得粉碎的情景。马人曾和政治处主任熊小宝谈过此事,熊说,就怕你见了她,在一起亲了睡了,你就甩不掉她了。

他可真是高估了马人,那时马人迷恋得她没法说,他巴不得甩不掉她呢。可惜的是,他们在一起没有那种东西,平时所想的到了那时只剩下无言的发呆。

在那种情况下,有个小女孩给他写过几次信,马人看了都是不想理,他感到那女孩没明说,但是不外乎就是爱情的纠葛,而且一定和性有关。

后来马人就回复了她一次,他们通信了,马人也在信中向她诉了苦。讲了他和黄媛的事。那女孩寄了张照片来,青春美丽得没法说。她让马人给他寄照片,马人没寄。

那时,她正在离马人不远的地方的一个厂里上班,马人就去了一趟。

到了那儿见了她,她不如照片上漂亮,但马人还是很喜欢的,她倒是很冷淡,她忘不了她的初恋情人,也是她的初中的语文老师,他们的事闹得满城风雨。

马人在那住了一夜,晚上她和她同寝室的帮马人找了个大学生宿舍凑乎着住了一夜。那些大学生是从上海的高校毕生分到这个厂里的,他们的工资地位都比这个叫张金妹的女孩高。马人忘不了她望着那些大学生的目光,那是娜看他的目光。但是,不同的是多了一份挥不去的忧伤。

第二天,马人走了,是她同寝室的一个胖女孩来送的,那女孩在寝室老是不言不语的在那叠她的衣服。她把马人送了一程又一程,他们还在一个高大的土坡下面聊了好一会天。

从那以后,马人就对生活失去了热情,他只想早点退伍。

他认识了一帮搞传销的人,是从一个来自武汉的胖女孩那儿开始的。现在连她的名字也忘了,他们那一帮有五六个人是很熟很铁的,马人用退伍费请他们一次次吃大餐,对他们寄予了莫大的希望。然而,最后终究是一场空。

可是萧人也迷上了传销,他比马人还要投入,他把这看作他的一个救命稻草,那时他的家电生意已经负债累累,濒临倒闭。但他还是有点底子的,他终于把所有的家底都押上去作最后的一搏,但他还是失败了,所以只好一走了之。

马人离开他当兵所在城市石狮的时候是很狼狈的,连路费也是向同乡战友李成借的,而且李成竟在他婚后不久去他家要帐,马人无奈之下,到庄南头找到了穿着连衣裙在那玩耍的利海算拿了二百给他。利海还常拿此事奚落马人。

和利海离婚后,一次马人从北海市回来,中午请了李成王周小印,晚上又不让李成走,接着请了包括校长在内的很多人,一天之内花掉五六百,那就是为了挽回自己的一点虚假的面子,为了那一点点友爱的温存。

64

马人每天起床洗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坐下来开电脑。这天因为睡眠好,他心情不错。

他想起了那些风景,这是常常被他忽略的美。

正是这些风景,让他觉得他今生去的地方够多的了,不需要再去了。

比如他当兵所在时间最长的政治处吧,依山而建,上下两层。下面是收发室,打字室,报道组,上面是各部门:值班室,宣传股,干部股,保卫股,组织股,主任室,会议室等等。在会议室和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