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幸福临门-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玉玲一见她,便说:“我听前台说你在办公室呀,一进来怎么没有见到人?我还在想你跑哪去了呢。”

夏云说:“去别的老师那儿串串门了呗。”快过年了,她来是有什么事吧?

包玉玲问:“你今年总共开了多少家分校?”

她莫名其妙突然来这么一句,夏云不知她什么意思,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总不会是巴巴地来问这件事吧?

看夏云迟疑,包玉玲说:“听说你分校开得太多了,影响了某些人的生意。我听到风声,有人要对付你呢。”

“有人要对付我?”夏云问:“谁呀?”生意场上竞争激烈,也不排除有人生意做不过,起了邪心。

包玉玲说:“我只是听到一点风声,想着应该过来提醒你一下,具体的就不知道了。”这还是两人近段时间相处得不错,包玉玲听到同行中有人说了这么一句,便跑过来告知了。要是换以前,她乐得兴灾乐祸看好戏呢,哪会这么好心。

夏云说:“谢谢你啊。”

包玉玲说:“客气可就生份了啊。我看着你成长起来的,怎么能见你跤倒呢。总之你小心就是了。”这倒是实话,从对夏云恨之入骨,到泯了恩仇,再到成了朋友,这段路,可走得不容易。

夏云朝她灿烂一笑,沏了茶过来,说:“那是,你是前辈,又是我以前的老板,什么事还得靠你帮我呢。”

包玉玲接了茶,说:“别啊,这么说我不是得羞愧死了。你看看你现在的规模,再看看我现在的样子,唉,人跟人比,气死人啊。”

夏云关切地问:“怎么,招生不理想吗?”

包玉玲说:“还像以前那样。只是跟你比起来,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德鑫平均下来每个月都有一两个大型公益讲座,除了京城日报做报道之外,电视台也开始播了。虽然是以播新闻的形式播了一两分钟而已,但正因为是播新闻,可信度更高,又是正面报道,起到的宣传效果更好。这样的资源利用,再配合遍地开花的分校,说生源滚滚毫不为过,京城中的其他培训学校,没法儿跟德鑫比。芳方现在还能维持就不错了,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培训学校已经因为生源不够而停业了。

夏云说:“我们只是分校多了点,单个算的话,也不见得学员就比你多。”

包玉玲叹了叹气,说:“这么多员工和学员,你怎么管理得过来呢?”不得不说,管理是个技术活,并不见得人人都会的。包玉玲管理十多名老师七八员工作人员,已经忙不过来了。哪能像夏云一样手底下三百多名老师,五六十名员工,还能好整以瑕的谈恋爱呢。

夏云笑了笑,说:“我有洪老师啊。”

不提起洪敏还好,一提起洪敏,包玉玲就悔青了肠子,这么好的人才,白白错过了。其实这事不怪她,夏云要不是有了超前二十年的优势,也不可能未卜先知,看准了洪敏的潜力。洪敏现在已经小有名气了。这么多场公益讲座讲下来,不说上电视报纸,就是到场听课亲身体验的青年和学生、家长也得二三十万人,名声在外了。有很多人到德鑫报名,是冲着洪敏以及公益讲座的其他老师来的。

和包玉玲聊了一会,看看日已到午,顺便约了她一起吃饭。

小郑打了饭,还没吃,见夏云和包玉玲过来,说了声:“校长吃饭了没?包校长好。”

包玉玲向她点头示意。

夏云来不及回应她,一瞥眼见到大门处一个浅蓝色的衣服一晃而没,丢下包玉玲急忙追了过去。包玉玲不知她跑什么,怔住了。小郑也伸长了脖子张望,想看前面是怎么回事。

夏云很快追了出去,果然,上午看到的那个背影正和一个男人并肩走着,看样子也是去食堂吃饭。 德鑫也就小郑得守着前台,中午打了饭在德鑫吃,其他人一般都去食堂解决吃饭问题。

夏云暗骂自已笨死了,既然是德鑫的员工,怎么着也能在食堂见到,一间间办公室瞎找不是耽误功夫吗?

跑到两人前面,夏云停了下来,回头一看,不觉哑然失笑,这人不是托福高级班的老师肖有才吗?肖有才名字起得俗,人是从农村来的。不过实在是人如其名,一口流利的英语如行云流水,确实算得上“有才”。而且不离农村娃的本性,人很朴实,做事认真。难怪他会拣起纸团。这样的小事,于他来说,再正常不过了,看到就拣起来,有什么好提的?

夏云没有追究纸团从哪儿来的,却在寻找捡纸团的人,只是因为进进出出的人中,不仅有德鑫的员工,也有德鑫的学员,或者丢的人不是故意的呢。清洁阿姨忙上忙下,偶尔疏忽也是有的。

肖有才见老板急冲冲跑过来,到自己面前停下,盯着他看,又不开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好问:“校长有事吗?”

夏云笑眯眯说:“你们是去吃饭?”

两人同时点头,不知道老板有何吩咐。和肖有才一起的是同办公室的同事冯竣,一向口才了得。

夏云说:“我没什么事,你们去吃你们的。”说完挥了挥手,走了。弄得两人一头雾水。

回前台和包玉玲汇合,包玉玲问:“发生什么事了?”

夏云笑了笑,说:“没有啊。”

包玉玲和小郑坚决不信,不过夏云不说,两人也没办法。

边和包玉玲吃饭,夏云边盘算派肖有才去外地打头炮合不合适。这人,别的还好,管理能力和机灵劲儿怎么样呢?

最新章节 第156章 谈古论今

收费章节(12点)

第156章 谈古论今

一直苦思外派人选,现在终于有一个人进入了视野,夏云当然不会就这样放弃。下午,便把肖有才喊过来了。

在大门外夏云莫名其妙打个照面即走后,肖有才和冯竣午饭就没能好好吃,商量来商量去,也猜不透大老板是什么意思。莫不是哪件事做得不合老板的意,她找麻烦来了?

说起来夏云这件事做得也失礼了些,哪有冲上去看了人家一眼后话都没说一句便走的?幸好这是熟人,要是陌生人,人家哪肯就这样放过她?

一听说老板找,肖有才心里更是七上八下,一个劲回想最近这段时间做了什么让老板不痛快的事了?貌似没有啊,还是那样的上课上班,和同事们也相处融洽,不知怎么招惹上老板了呢?

从农村出来的肖有才,对升职的野心不大。他的个性还是谨慎的。先在京城扎稳脚跟再说,德鑫人才济济,他平时又低调,要升职也轮不到他。

夏云在办公室等他。已经从人事部调出他的简历研究半天了。

肖有才见老板神色和善,看起来不像是他做错了事的样子,放心了不少。在沙发上坐了,两人闲谈。

夏云提到的话题,是他以前的工作经历,有没有当过部门负责人或者学生会干部的经验。肖有才读书一向刻苦,但是因为出自农村,更确切地说,是出生在山区,所以自初中走出家门到学校住宿后,便深深的自卑,在人群中,话都不多说一句,哪能是学生会干部或者部门负责人呢。

谈了大半个小时,夏云确定他以前确实没有管理经验,不过这个人喜欢读书,业余时间全用来读书,而且什么书都涉猎,属于不挑食的主儿。于是,把话题转到他喜欢读的书上。结果,没有让夏云失望,这哥们最喜欢的书里居然有《三国演义》和《史记》这两本巨著。

一谈到书,肖有才便眉飞色舞,像是遨游在书的海洋。这时他的自信释放了出来,滔滔不绝地向夏云讲起了《史记》中的故事。

当然,夏云也听得有滋有味,间中也会提问题,例如某件事换到日常管理中,你会怎么处理之类的话。

看夏云愿意听他讲故事,肖有才也就无所顾忌畅所欲言。打开了话咂子,肖有才便没有停过,从下午两点讲到五点还意犹未尽。夏云给他沏了茶,又一再续水,到最后实在茶水淡得没有茶的颜色了,又换了茶叶再沏一杯。

两人谈得高兴,却急坏了有急事找夏云的贾翠翠。老板找肖有才谈事,贾翠翠便不敢打扰,可是这份文件又需要老板签上大名,才能生效,分校的人又催着要呢。虽说贾翠翠没事和夏云说说笑笑,可遇上事,她也会按规矩来,要不然也不可能在德鑫呆这么久。

眼瞅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肖有才还在老板办公室没出来呢。分校的人等了大半天了,也知道老板这会儿忙,没辙。只好和贾翠翠两人轮流着往夏云办公室门口看门开了没。冬天寒冷,但办公室的门一向开着,只在门口挂了布帘挡风。隔着布帘也能看出门是不是开着的。

夏云和肖有才谈得高兴,当然完会不知道贾翠翠像热锅上的蚂蚁。直到杨汉开完会,过来接夏云。

听到杨汉的汽车声在楼下停下来,贾翠翠马上冲下了楼,跑去敲杨汉的车窗。

杨汉刚停稳车,就见贾翠翠一脸焦急地猛敲车窗玻璃,不知夏云出了什么事,忙按下车窗,问:“怎么啦?”

贾翠翠说:“校长和肖有才谈话呢,我有急事找她。”

一听不是夏云出了事,杨汉先松了口气,语气淡定了很多:“肖有才是谁?你有急事怎么不进去找她?真不方便进去,打电话也行啊。”

贾翠翠急疯了,没想到打电话这个事,一得到杨汉提醒,“哦”了一声,扭头就跑。

望着她的背影,杨汉摇了摇头,这傻大姐还是这么遇风就是雨,毛毛躁躁的。原本他不想上楼,既然贾翠翠这么说了,他倒想看看那个肖有才是什么人。起这么一个名字,厉害得很啊,真的很有才吗?

夏云听肖有才讲汉武帝的故事。前生也看过这出电视剧,而且看了很多次,但是肖有才却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汉武帝的用人之道。讲到汉武帝用酷吏,敲门声响起,门随后被推开。

杨汉出现在门口,朝里望了望,一个穿着有点土的男人坐在沙发上,正怔怔地看着他。在门口听见里面谈得挺热闹的,他一推开门,却寂然无声。

夏云的笑容还停留在脸上,说:“你来了?”

杨汉还没答话,电话响了。夏云过去接了电话,诧异地说:“有事你不进来打电话干嘛?”敢情电话是贾翠翠打来的。

杨汉进了办公室,朝肖有才点了点头。

肖有才是云汉搬迁后才进的德鑫,见一个斯斯文文的男孩子大大方方的进来,虽然看着年轻,但举止气度不凡,不由刮目三分。

杨汉自小就是尖子生,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大四,十六年学读下来,每一年都是班长,就算不创办云汉,在深度自卑的肖有才面前,也自信太多了。

两人互相打量了一下,直到夏云挂了电话,坐到杨汉身边,笑吟吟问:“开完会了?”

杨汉微笑着点点头,说:“不打扰你们吧?”如果夏云在谈公事的话,礼貌上应该问这么一句,虽然他是夏云的男朋友,但不代表他就可以随意打扰夏云的工作。

夏云笑着说:“不打扰。我们正谈《史记》呢。”

杨汉不解:“什么《史记》?”上班时间放下所有事情,关起门来谈《史记》,这情景是不是诡异了点?

夏云正要解释,贾翠翠进来了。刚才杨汉进来的时候,门便没关,她一掀布帘,急急忙忙地说:“地坛分校的人等半天了,就等校长签字手续便完成了。”

夏云在文件上签了名,数落贾翠翠:“你也真是的,知道人家特地过来拿这份文件,还让人家白等半天。这不是浪费人家的时间嘛。”

贾翠翠伸了伸舌头,说:“你不是有事和肖老师谈吗?我不敢打扰。”

夏云不以为然:“你就装吧。还有你不敢的事儿?”

挨了训,贾翠翠也不以为意,又急急忙忙跑掉了。人家还在她办公等着拿手头这份文件呢。眼瞅着天黑了,也到点下班了,让人白等一下午,还不赶紧送到人家手上,让人可以回去。

夏云又对肖有才说:“那就这样,今天先谈到这儿。”

刚才说得高兴,也没想那么多。这一停下来,肖有才茫然了。老板把自己找来,不会是为了听故事吧?

杨汉望着肖有才的背影在布帘外消失,问:“这人是谁?”

夏云把中午的事说了,又说:“我想把他外放到广洲,做为新分校的负责人。又担心他没有管理经验,能力不够。没想到这家伙还是一书迷,看了一肚子管理书籍,这不,跟我讲了几小时古代皇帝们的手段辑事和用人之道。”

广洲是南方最繁华的大都市,也是富裕省份广泛省的省会。这个城市是夏云计划开分校的第一站,如果能把广洲的市场拿下,从这里辐射南方各大中城市,德鑫的发展更上层楼指日可待。

杨汉何尝不知道一炮打响有多么重要,听夏云说要把这个人放到这么一个关键位置,便说:“你了解清楚一点,他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只会像马谡那样纸上谈兵。可不要投一二十万进去,只为了用错一个人,不仅打了水漂,又错过了发展时机。时间成本也很重要的,你得考虑进去。”

夏云点头,说:“我也是这样想。”

杨汉说:“要不然,你先把他升为分校校长,我是说在京城里的分校。再把某个成绩好的分校校长调去广洲。这样更妥当一些。”

这样未尝不是更好的办法。先试用这个人,要真的能力好,再外放也不迟。

夏云考虑杨汉这个办法的可行性。要说起京城分校的校长,李东华和潘扬的成绩是最好的了,而且通过公开讲座,也打出了一些名声。虽然说名气没有洪俞大,但也有一定的号召力。让这两个人去广洲,胜算是不是更大一些?

夏云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比贸贸然派一个没有管理实操经验的人上阵要好得多。李东华和潘扬好歹有一年多的分校管理经验,就算不能创新,把现有的经验照搬到广洲去总是会的吧。不要少看复制这个功能。一家企业要发展,不停地复制成功的经验很重要,有时候甚至能决定竞争对手之间的生死存亡。

这么一想,纠结了夏云多天的人选问题迎刃而解。夏云觉得眼前豁然开朗。李东华和潘扬两个人来说的话,李东华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强一些,更适合开辟新战场。到广洲开分校,需要和方方面面打交道,可不仅仅会教学就行。

最新章节 第157章 试探

收费章节(12点)

第157章 试探

接到任命书的李东华即时收拾行装南下,眼红这个职位的分校校长们无奈:“怎么好事都让他摊上了?”

夏云说:“这是苦差事,哪是什么好事啊。到了广洲一切从头开始,能好得了吗?”

分校校长们低头不语,就像月亮的两面,一件事情总有两面性,想南下的人看到的总是好处,想留在京城的人看到的都是坏处,最终还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罢了。

那天肖有才离开夏云办公室,想了两天,想不明白老板是什么意思。又和冯竣猜了几天,但凡能猜的都猜到了,多离谱的可能性都说出来了。最后揭晓的答案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夏云和洪敏分别找他谈话,都说任命他为分校校长,过年后上任。

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让他兴奋得好几天睡不着觉。

春节越来越近了,除了和员工们吃一顿团圆饭,貌似已没什么事?夏云轻松起来。

杨汉也把派到琛圳注册分公司开拓市场的人选定了下来,夏云听到人选名单的时候,还是意外了一下下。这次一共外派五人,带头这人,竟然是宁高。他走了,业务部由谁负责?杨汉的说法是,宁高自告奋勇坚决要南下。业务部由一名叫张捷的业务员升任。

张捷的业绩一向排在前三名,并不是名列前茅。杨汉决定提拔他,而不是提拔大多数时候排名在第一的那位,理由只有一条,那就是:越是面临严峻的形势,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