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实习记者-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西门媚
申明:本书由( 。。)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第一部分

  第1节:自序 但愿成长伴随我们一生

  但愿成长伴随我们一生
  (自序
  开始动手写这本小说的时候,是2005年年末。当时距我第一次去北京正好10年。
  是因为想起了10年前的那个深秋,我一个人张皇无助地站在北京街头的情景,想起很多事情,觉得再不写不行了。
  写,是对过去日子的一个总结。是成长开花,最后结的那个果。
  但这小说不是自传,是小说。好友洁尘读后,说:“这是精神自画像啊。”
  我觉得这个评价很中肯。我不是小说主人公杨蔓,但杨蔓的身上,是以前的我和许多初涉社会的人的影子。在二十多岁,大学毕业后,我们进入社会,慢慢成长。
  所以,当很多人问我:“你这本小说是哪种类型啊?”
  我都说:“是成长小说。”
  这部成长小说,不是人们一般说的,那种青春期的成长小说,不是校园里的成长小说。写的是成年以后的成长。我认为,成长,不仅仅会发生在青春期,不仅仅只伴随身体成长。有的人青春期结束,人就定型了,不再成长,此后漫漫一生,只发生生理改变。但有些人,成长将伴其终身,他们经历的事情是他们心灵的养料,辛苦和甜蜜,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宝贵,他们有时能感到像竹子拔节一样,忽然打通了一些关节,感到自己长了一大截,有时,自己都意识不到,好多东西沉淀下来,自己已经变得更通达更包容,坚硬的部分更坚硬,只有柔软的心灵一如既往。
  但愿这样的成长,伴我们一生。
  这本小说的另一个主题,是关于新闻界,关于新闻的理想。
  我在北京、广州、成都三地媒体辗转10年,中国新闻界的成长也是我一直关心的问题。这种关心,在小说中,就变成了一个年轻的女记者,进入媒体,开始了解媒体,慢慢找到自己的理想。
  小说的背景放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其实关于成长和媒体的主题,放在现在的背景也是一样。放在那个背景里,有三个原因:一是那个年代,正是通讯手段从落后到现代的交替阶段,生活就显得比现在更慢一点,更有质感一点。同时,那个年代,也是中国新闻界开始明显分野的起点。另外,也想给同龄的朋友怀一下旧。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还没好好讲述一下自己,现在80年代出生的人已经开始怀旧了。这本书,也想让生于70年代的人,回顾一下自己的青春后期。

  第2节:第一章邂逅(1)

  第一章邂逅
  桑波转了一圈了,还是没找到什么熟人。
  他只好放弃寻人,对着厅里的作品参观起来,想找一些可以拍照的素材。
  这算是北京比较先锋的展览吧,对这几个人桑波好像只是隐隐地听说过。他对艺术圈只是有些陌生的向往。他也跟其他的外地青年一样,不少次想象过北京的艺术圈,那些引领全国,跟国际接轨的先锋人士。
  所以他这次出差,听说有个展览,当然马上就跑来了。
  这个展览是在城西的一个院子里,一间不算大的展厅,摆放了八九件作品。桑波一件件都仔细地看过。比较有意思的是用陶瓷烧出的一些东西,一叠人民币,还都是百元大钞;一个盒饭,中间卧着一个荷包蛋,旁边还有一双歪歪扭扭的一次性筷子;一棵白菜,像玫瑰一样绽放着。
  桑波对这三个东西要表达什么意思没太大的把握,但却很喜欢。他觉得这几个颜色鲜艳的东西跟他很有关联。他想要百元大钞,想要玫瑰花,而他的生活其实只有盒饭。
  他拿着相机转来转去地拍了起来。
  有人拍了他的肩膀,他转过头,就看见了黄樯。黄樯说:“我还以为你不来呢!来,给我照几张相。”黄樯拉着他就进了另一间屋子。
  桑波这才发现,原来旁边这间小一些的屋子的人比展厅里多多了。这屋里有啤酒,有点心,还有许多的男男女女三三两两地聊天。黄樯说:“桑波,拜托,帮我多拍些合影吧!”
  于是,黄樯举着啤酒加入人群谈话去了。
  桑波开始观察这些人。好多人都在里面忙来忙去地跟人打招呼,互相介绍认识,谈话,男的看起来都像是艺术家,要不就是光着头,要不就是胡子头发一大把;女的不少都很年轻漂亮,穿得很妖艳地在里面穿梭,就算有个别长得丑的女人,那又是和男艺术家一样的打扮,想来是女艺术家吧?
  这边的人那么多,而展厅里人那么少,想必大家来到这里,跟人见面才是重要的吧。
  忽然有人说:“白大师来了。”人群小小地耸动了一下。就看见几个人从门外进来,中间那位,长发络腮胡子。桑波想起来了,这张脸在报上看到过的嘛。桑波再仔细辨认其他人,果然又找出了几张在报纸杂志上看到过的脸。
  黄樯挤过去,嚷着:“白大师,好久没见你了!”然后跟白大师握手。他转过脸发现桑波没有举相机,又忙过来拉他,并对白大师说:“这是广州来的桑波,是来采访我的。”
  桑波这下总算明白过来,给白大师和黄樯拍下了合影。
  黄樯转身对桑波说:“你要打起精神,我给你介绍美女哦。”
  黄樯一会儿果然拉着一个美女过来,说:“桑波,我介绍你们认识。这是琪琪,长得漂亮吧?不单人漂亮,还是世家出身呢,她爸爸就是谁谁谁呢。”
  桑波没听明白这谁谁谁是谁,但知道一定是个名家。经过短暂的相处,他已经知道,黄樯爱女人,但更爱名头。跟名头有关的东西,他都无比热爱。
  桑波也跟着恭维琪琪,他对名头还没什么概念和兴趣,但这是北京的圈子啊,圈子里的美女啊,能结识北京艺术圈里的美女,多么值得夸耀。桑波不擅长恭维别人,但还是努力找些话来说,比如什么围巾颜色漂亮之类。

  第3节:第一章邂逅(2)

  琪琪听着恭维,神情仍旧有些冷淡。黄樯赶紧把桑波的话接过去,琪琪跟黄樯谈起来,谈了几句,琪琪就想转到另一堆人那儿去,黄樯忙跟了过去。
  桑波觉得有点无趣,又转回大厅去拍那几件作品。
  大厅里的人更少了,但桑波却发现了一个好构图。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点,就可以把那陶瓷的人民币、白菜、盒饭放在一个画面里,而且盒饭在最前面,其余那两样东西都成了背景。
  拍完这个,他扭头看见身边有个女孩。那女孩说:“这是白菜还是玫瑰啊?”
  桑波说:“这么大,当然是白菜。”
  “那怎么是紫红色的?”
  桑波说:“有这个颜色的菜啊。”
  那女孩又说:“那还开得像花一样?”
  桑波说:“这菜在地里真是这个样子的。”
  桑波忽然想到一个画面,说:“你当一下模特吧,我想拍几张照片。”
  女孩很爽快地答应了,说:“到时能不能给我几张啊?”
  “好啊!”桑波一边答应一边拍了起来。
  桑波把陶瓷白菜拍得很近,女孩在远处,白菜的确很像玫瑰花,女孩是个模模糊糊的影子。好几张女孩都只是背景,但她却很配合,让她站哪儿就站哪儿,还站在远处傻乎乎地笑着,不知道照片上根本就看不清她的五官和表情。拍到最后,桑波想起答应过要给女孩照片,于是叫女孩蹲在陶瓷白菜旁边,最后照了一张。女孩和白菜一起咧嘴傻笑的样子就留在最后一张胶片上了。
  桑波这时想起了黄樯,他还得回黄樯那儿去住呢。
  他再次回到展厅旁边的屋子。还好,黄樯还在。他正站在三个美女中间不亦乐乎地讲着。桑波已经不能辨别那三个美女中间有没有刚才那个琪琪,那个谁谁谁的女儿。在桑波看来,这几个美女真是大同小异,都穿着长裙,肩上披着色彩花哨的丝绸。
  桑波等了一会儿,看看时间,忍不住了,还是走过去,问:“黄樯,我们什么时候走?”黄樯说:“桑波,你急什么急呀,多好的时光呀!今天我不回去了,要回你自己回去吧。”说着,他把钥匙掏给了桑波,并说:“你明天走的时候,把钥匙挂在窗户里面的钉子上就行了。”
  桑波走出门,看见门口站了一个人。
  黑色的短外套下面露出很短的一截红黑格子的裙子。
  虽然穿了外套,桑波从后面还是一下子就认出了是刚才拍照片的那个女孩。
  桑波说:“走了啊?”那女孩回过头来笑了笑,说:“是啊,太晚了。”桑波说:“你去哪里?说不定我可以捎你一段。”女孩说:“可能没车了。”桑波说:“应该有吧?我刚才还看见过去了一辆呢。”女孩说:“我住的地方太远了,得先到地铁那儿,转地铁,再转公车,哎,刚才把时间忘了。”桑波说:“唔。”

  第4节:第一章邂逅(3)

  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只好说:“那边走边想办法吧。”
  女孩突然说:“我去你那儿住吧?”
  桑波迟疑了半秒,但马上想到黄樯今天晚上不回来,那就带这个女孩回去吧。
  桑波和女孩站在路边打车,很长时间,并没有看到有空车过去。女孩问:“你在什么地方住啊?”桑波说:“清华外。”女孩说:“那才两三站路吧,不用打车,我们走回去。”桑波和女孩开始步行。桑波看到女孩手里拎了一个很大的包,深绿色的,像一个电脑包,就说:“你拎的什么啊?看起来挺沉的,我帮你拎吧。”女孩拿着包晃了一晃说:“没事没事,我习惯了,你背你的相机,应该也挺沉吧?”
  第一章邂逅桑波说:“你是南方人吧?”
  女孩听桑波这样问她,一副很高兴的样子,说:“你怎么知道,是从我的口音听出来的吧?”
  桑波说:“不是,我发现北方女孩不穿超短裙的。”
  女孩说:“是啊,北京人很保守的,不单不穿短裙,有的北京土包子在我身边走过还会骂我,有的还会用胳膊肘来撞我,哼,都是些中老年男人呢。又蠢又没眼光,一定都是些性无能,性变态。”女孩说到这些气呼呼的,接着又说:“我后来终于明白了本地女孩为什么不穿短裙子了。”
  桑波好奇地问:“为什么啊?”
  “北京风大呀,风一来,长裙子都要飞起来,更别说短裙子了,早就走光了。”女孩说完又开心地笑了起来。
  桑波问:“那你怎么办?”
  女孩说:“我注意着嘛。风一来,转身按裙夹腿。再说了,我的裙子不一样。”
  桑波说:“有什么不一样?”
  女孩却指着路边的一个烤羊肉串的摊子说:“你饿了吗?”
  桑波还真觉得有点饿。于是便邀请女孩坐下来,要了一些羊肉串。又问女孩,要不要啤酒,女孩点头。于是桑波又要了两瓶啤酒。
  羊肉串的味道很好,肉嫩油多,用金属条穿着,每串都很扎实。这在广州吃不到的。烤肉串用的是木炭火,红色的火星飞舞着,在冬天的夜里格外温暖诱人。
  桑波兴致很高,又多要了一些。
  女孩吃得也高兴,忽然俯到桑波的耳边说:“你知道这是什么肉吗?”
  桑波愣了一下,说:“羊肉嘛,小羊肉?”
  女孩低声说:“老—鼠—肉。”
  桑波笑着说:“那我也要吃。”
  女孩说:“不骗你,我知道的,内幕,这里的商人都拿老鼠肉来卖。”但她一边说着,一边飞快地拿起了下一串。
  桑波说:“你好像不喜欢北京。”
  女孩说:“是啊,北京是个挺没人性的城市。城市太大了,完全不适合生活。本地人又排外,吃的东西好难吃。”

  第5节:第一章邂逅(4)

  桑波说:“那你怎么到北京来?”
  女孩说:“那你为什么要到北京来?”
  桑波说:“北京有别的地方没有的东西嘛。”
  女孩说:“你找到了吗?每个人来北京都以为自己从此不一样了,站在了制高点上,其实真能找到那不一样的东西吗?”
  桑波看见女孩的酒瓶已经空了,她还在对着空酒瓶喝,就问她还要不要再来一瓶。女孩回过头来,冲着桑波笑,脸红扑扑的,说:“我的酒量只有一瓶呢。”
  桑波心想,哪里有一瓶的酒量,明明已经醉了。
  桑波忽然想起来,问:“对了,你叫什么?”
  女孩说:“我叫慢慢,快慢的慢。”
  桑波说:“这个名字很特别啊。”桑波想,搞艺术的女孩取的艺名吧?桑波也自我介绍,说:“我叫桑波,桑拿的桑,大波的波。”
  慢慢听到这个说法并没有立即笑起来,桑波赶紧提议回去了。慢慢站起来,两人往黄樯的家走去。
  黄樯租的是一所大学校园外农民的房子。
  不大的一间房子,墙上贴着黄樯和好多名人的合影,报纸上有关于黄樯的报道。桑波让慢慢坐着,他去房东的厨房里打了热水进来。慢慢好像酒劲已经过去了,她说了声谢谢,打开包,先拿出了一瓶水,又拿出了一支装在盒子里的牙刷,说:“我自己带着牙刷呢。”她拿起桌上的牙膏、杯子,然后就走出门去刷牙了。
  桑波有点愣在那里了。一个包里装着一支牙刷、一瓶水的女孩。
  北京就是不一样啊,搞艺术的女孩就是不一样啊!
  慢慢刷了牙进来,开始洗脸洗脚,用的是桑波的毛巾。
  桑波边跟慢慢搭话,说:“你开始看画展的时候也喝了啤酒吧?”慢慢恍然大悟似地说:“难怪我觉得有点晕,不过,现在好啦。”桑波说:“房间有点小,你冷吗?”
  慢慢说:“在北京也不能算冷了,还有土暖,不错了。”
  桑波说:“一会儿,你睡床上,我睡沙发。”
  慢慢看着他,没有接口。
  洗漱完毕,桑波飞快地钻到沙发上的被子里,一件件地把衣服脱出来,放在旁边。然后拿起一本书,开始目不转睛地看。
  慢慢在旁边咳嗽了一声。桑波扭过头,只见慢慢撩起她的短裙子,里面露出来的是一条黑色的衬裤。原来,刚才慢慢说她的裙子不一样,是这个意思啊。
  桑波被慢慢这个动作搞得有点面红耳赤。
  他强作镇定地把目光放回书上。
  桑波忍不住再转头,看见慢慢已经脱下了裙子,一点点地要脱连裤袜。厚厚的、淡黄色的羊毛袜,她脱得很慢,却很专心,眼看已经露了一点点红花的底裤。
  桑波再也沉不住气了,说:“慢慢,我过去好吗?”

  第6节:第一章邂逅(5)

  慢慢轻轻地嗯了一下,并没有看桑波。
  桑波揭开被子站了起来,低头看见自己穿着的驼色的棉毛衣裤,这都是到北京来才买的,实在是很臃肿难看。
  他赶快抱起沙发上的被子,挡在前面,冲到床上。
  慢慢的态度很自然,她轻轻地抱着桑波,好像两人是老情人一样,桑波也竭力摆出大方的样子。他们不再说话,进行得很放松,全然没有一夜情应该有的那种激情与试探。
  桑波最后在沉沉睡去的前一刻,闻见了黄樯的床上、被子、枕头上,都散发着一种难闻的味道,只有慢慢耳边,有一种清新的味道。桑波对慢慢有了一丝歉意和感激,迷迷糊糊地想,真抱歉,只能给慢慢这样的一个环境。
  早上醒来的时候,桑波发现只有自己一人在床上。他看了看时间,也该起来了。十一点的飞机,这里离机场很远,要早些走。
  桑波开始收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