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二次婚姻-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转眼又到了过年的时候啦,陆权东忙得仿佛生根在南瓜市年都不回来过了,只和父母说了有空年后再回家,儿子有这个进取心是好的,但是陆父陆母仍然感到这个年过得没滋没味。
  而瑞钦家大小三个池塘的鱼虾和家里的鸭子卖了个盆满钵满,和小姨家分了一年下来的收入后,这个年是他们家过得最红火的一年了!
  唐音挨个把布町和布朗举了起来往大门的两扇门上贴福字,喜气洋洋道,“你们可真是我们家的小财神咯,自打你们来了后,家里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瑞士棠在旁边哈哈哈地看着不让他们贴歪咯,瑞钦也笑了起来,他妈尽管现在还不知道两个孩子的真实身份,但是仍然待他们如此亲厚,这是他最高兴的,而家里人人不愁吃穿、身体健康,则是他最大的梦想,希望老天和祖宗能保佑他们年年如此。
  晚上的年夜饭,袁雅兰和唐音大展身手,酥酥烂的黄焖鸡和土豆烧肉,酸辣爽口的酸菜鱼,酱香四溢的腊鸭子,整整齐齐码了一盘的圆胖饺子,还有村里人自己石臼打出来的年糕,即便冬天的蔬菜只有没几样,但是他们的年夜饭也是鸡鸭鱼肉都俱全啦。
  想起往年家里的年夜饭一盘肉圆孩子们都只能一人一颗,其余的还要留着人家来家里做客的时候夹给小客人,对比如今美好的生活,唐音整颗心都酸甜酸甜的。
  袁雅兰作为家里最大的长辈,把祭拜过祖先的那份蘸了糖的年糕一点点分到家里每个人碗里,寓意来年大家都甜甜蜜蜜。
  瑞士棠吃到了年糕里唯一的一颗红枣,高兴地手舞足蹈。
  瑞钦好笑地说,“咱家里唯一的一个姑娘,果然运气了不得啊!”
  大家都吃得喜气洋洋的,只有dodo,整个狗蜷缩在角落里的狗垫上瑟瑟发抖。
  狗垫是姥姥给缝的,用的旧衣服上拆下来的灰突突的布,现在却显不出它耐脏的优点,反而把dodo的身影衬托成一个小可怜了。
  瑞钦他们穿过来前居住的小区都是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而现在的农村则不同了,从小年那天就开始放爆竹,年三十这天更是一直没断过。
  dodo来这儿之后过的第一个年就惊慌失措,没想到今年仍然如此。
  刚刚开始零零落落有人放爆竹的时候,dodo紧张地冲着门外汪汪汪嗷呜呜乱七八糟地叫,十分威武!
  可等到四面八方到处都是爆竹声的时候,它就差吓尿了……缩在狗垫上把大头埋在腿腿里,还试图用毛绒绒的大尾巴盖住耳朵,就这样一直没动过姿势。
  不管大家用肉骨头还是啥,都不能动摇它龟缩的姿势,简直是拽都拽不起来。
  大家大吃大喝地过年,可怜dodo要食欲不振到过完年了。
  袁雅兰摸摸dodo的大头,把一碗没放盐的好东西放在它身边。
  热热闹闹地吃完饭大家回到房间守岁,瑞钦的床上早早放好了他们几个孩子的新衣服。
  最显眼的便是姥姥给打的四件毛衣了,姥姥比划比划让孩子们穿着给大家看看。
  瑞钦的中规中矩,布町和布朗的就好玩多了,姥姥给织的黄白相交的连帽毛衣,帽子上还有毛线勾的两只圆圆又毛毛的老虎耳朵,帽子有点大,耷拉下来遮住了两兄弟的眼睛,露出帽檐上面一个王字,可把唐音他们乐的,直夸姥姥好技术。
  然而布町却不大满意,他揪着衣服眼巴巴地问瑞士棠,“棠棠,我能跟你换吗?”
  大家都哈哈哈笑翻了,瑞士棠拉着自己粉粉的毛衣裙那木耳边下摆转了个圈,故意和布町说,“要是你那衣服我穿得下就跟你换。”
  答案当然是穿不下啦,布朗拉着哥哥的手认真地说,“哥哥,等我长大以后赚钱了,就给你买裙子!”
  “弟弟你真好!”布町扑住布朗吧唧就在布朗的脑门上啾了一下。
  布朗摸了摸脑门上的口水,抿着唇笑道,“红烧肉味儿的,哥哥你刚才是不是又去偷肉了?”
  “宝贝儿,你怎么这么执着要穿裙子啊!”瑞钦如果有相机,真想把这些都录下来。
  ……
  光阴似箭,瑞钦家的农庄渐渐上了正轨。
  唐音和妹妹妹夫齐心协力,伺候地精心,那柿子林和蜜桃树还有花苗们都一步步长大,更有唐音家四季更替的一小块菜田。
  如此鱼肥水美,风光迤逦,还有那鸭子们时常地嘎嘎嘎在池塘里畅游,已然形成一个风光自然的生态农庄。
  瑞钦本不大懂得园林布置,便去师父那边取经,后面就购入一些假山、石子用来整顿铺路,还在葡萄架那边放了一套石桌石椅,农庄其他地方也都放了一些矮矮的石凳。
  这个时候这些东西价格还都便宜,瑞钦买的时候很是舍得。
  唐音一开始还觉得儿子是多此一举,可是等瑞钦都弄好后,还别说,农庄跟换了个样子似得,真像模像样地好似那古代的大户人家的园子似得。
  以至于不久后远近闻名,许多本地村人都喜欢闲来无事来他们农庄走走逛逛、坐坐聊聊。

  ☆、第二十六章 买房的计划

  农庄如今主要靠的还是出产的鱼虾鲜果作为主要收入,而农庄独有的大马士革玫瑰蜜酱花香浓郁、美颜养生,每季都是供不应求,熟客们到了时候早早地都来预定了。
  如此日子越过越好,花起钱来也不用像从前那样抠着算着了,几个孩子又都还在长身体,唐音在他们的吃穿上面,从来不苛待。
  唐音是个感恩的人,从前是穷的一把菜都多不出来没有办法,如今自家日子好了,从前但凡对他们有帮衬一二的人家她都记在心里,只要家里有什么好的了,都会送去给他们尝尝。
  如此你来我往的,和她家交好的人家倒是越来越多了。
  转眼布町和布朗也终于到了年龄,如愿去了小伙伴们就读的小学。
  唐音还没来得及置办什么呢,萧彩英已经先一步置办了孩子们上学的东西送上门来,就连新衣服,那也是一个都不落的,直令唐音张口结舌,真不知道以后她要对萧彩英的孙儿们好成啥样才能还回去这份情啊。
  与他妈截然相反,瑞钦却是知道是萧彩英买的就心烦,他说不出正当理由让自己妈和陆权东的父母断了联系,从此后便一天到晚生活在提心吊胆中,生怕日后见了陆权东,孩子们天性使然会暴露出秘密令大家徒增烦扰,也令孩子们白白伤心。
  他原还打算着日久天长,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长会渐渐忘记小时候的事情,忘记陆权东,现在看来是愈发不可能了……
  相比起这唯一的烦恼,瑞钦这一世有师父帮衬,生活也因为有了农庄而无后顾之忧,顺遂许多。
  在瑞钦不知情的情况下,沈老把当初他送过去的那株五个品种的树月送去芒果市参加了月季花展。
  当初那株树月如今枝繁叶茂长势超好,送去的时候已经满树都是花蕾。
  瑞钦原本就选择的是五种花瓣繁多,颜色各异又丰花耐开的品种,在芒果市展出的几天,开爆的五种月季开满枝头,缤纷奇异令无数人驻足,反复确认是不是真的都开在一棵花上,然后又纷纷询问工作人员这是不是月季。
  毕竟所有的月季都是一盆盆要么一棵棵,再好看也脱不了月季的枝干样貌,这五种花的月季却是一棵树啊!一棵高大优美的树!树上开爆了五种花!
  瑞钦嫁接的这棵树月,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地在花展拔得头筹,树月,在未来的很多年都在月季圈引起经久不衰的潮流。
  这棵树月论技术并不难得,难得的是这份创造力,这份引领潮流的洞察力。
  等到赏花的人知道这棵树月居然是蜜大沈老最小的徒弟,一个还没上高中的孩子手下出的,就更加惊叹了。
  圈内人都知道沈老的两个徒弟都是年轻有为的俊杰,没想到这最小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徒弟,居然也是个不亚于师姐师兄的人才!
  瑞钦出名了,引起最大反响的便是蜜大了,可谓是人还没进蜜大,名声已经早在蜜大传遍了。
  别人都只道瑞钦对花卉的敏锐度和嫁接上的才能,沈老和柯俊良却是知道瑞钦一直在陆续做培育新品的尝试,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
  世界上大量种植的许多现代月季品种,几乎都有中国月季的血缘,但是瑞钦知道,在往后的很多很多年,中国自育的品种却远远落后于国外培育的新品,不止是月季本身还是身价上。很多圈内爱好者都是从国外进来昂贵的品种,然后其他爱好者便等着繁殖后的降价处理,每每总是落后于国外,让国外占尽了便宜。
  他想利用这一世的先知和知识,来改善国内的这一环境,努力做领先者而不是随波逐流者。
  瑞钦陆陆续续的尝试总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成功案例,却因为根本没有做推广而鲜为人知。
  但沈老和柯俊良都隐隐感觉到瑞钦对于培育方面的这份执着,沈老是只传授知识不加干预,柯俊良却是更加对师弟另眼相看,开始琢磨怎么把师弟拐上船……
  随着瑞钦传出去的名声,圈内不少花友都知道沈老这个爱花的小徒弟家里有着全蜜桃市仅有的一个月季园,麻雀虽小品种俱全,听说那月季园更是在一个农庄里头呢,除了可以看月季,还能看桃花,享受下野趣。
  毕竟随着近几年市里的规划,蜜桃市城镇人口大多都拆迁住进了高层楼,没有了那许多田园野趣。
  ***
  时光荏苒,又到了一年一次的中考,瑞钦以全市中考状元的成绩成功考上了蜜大附中——全市名列前三的重点高中之一,陆续有亲朋好友来家里道声恭喜。
  而随着村人的口耳相传,那和瑞钦同一年上学的童思佳据说是中考失利,去上了一所中专。
  瑞国梁这一个出类拔萃的亲生儿子和那样一个继女,如此一比较,但凡知道他们两家这点破事儿的人,都愈发看不上瑞国梁了。
  瑞钦上高中了,布町和布朗在兰溪小学成绩也是拔尖地不可思议,靠着过硬的考试成绩连跳两级。
  人都说学霸都是书呆子,可是这俩小书呆有人说他们呆么?人还会才艺表演呢!
  你要在村里头找个会写字的孩子,不难。你要找个这么大点儿会弹琴的孩子,难!
  为这事儿,瑞钦的师父和师母见了唐音的面就旧话重提,让把这俩孩子转到城里头更好的学校来。担心没地方住?没关系,他们老两口能照顾!沈老太太拍着胸脯说,她现在横竖已经退休了,精力也好,足够应付两个这么乖的娃娃。
  送俩孩子去师父家玩上一天,当然无妨,但是真把孩子长期放人家里寄养,总是不便。
  别看他们去人家家里做客的时候,那彬彬有礼的样子,在家,那调皮捣蛋的时候也多了去了。
  瑞钦哭笑不得,也不能真把孩子放师父家里啊,但是师父师母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苦于没有住处啊!
  左思右想,瑞钦就想买房了。
  蜜大和蜜大附中这块地方在好几年前甚至是现在,其实都是属于郊区的,然而近年来众多学校的崛起和发展那速度确实飞跃的。
  而周边的村镇,在往后的几年,都会因为繁华的各个校区连带发展出不少店面商铺。
  而毗邻这大片校区二三十分钟车程的城西小区,会因为三年后在那边建的一个公交中转站和一个偌大的大型数码城而火速繁华,价值千金起来。
  到时此地车站会有公车直达市中心,还会有车直达体育中心——许多明星举办商演的地方,以及将来举办世博会啊什么节啊等等都会有直达活动车辆。
  而那全蜜桃市唯一的一个超大型数码城,远近三个数码圈,汇集各大品牌电脑、手机、mp3、平板电脑、数码零配件等等,除了散客,全市众多数码零售店甚至是临市许多店铺都是在那儿进货的。
  十几年来这个数码城一直屹立不倒。
  连带周围的小区都是发展迅速,寸土寸金。瑞钦记得当时城西小区哪怕是二手楼盘,一个平方的价格也是2万起步。
  那么现在买下,先让孩子们住着读书,以后哪怕用不上了,转卖也是稳赚不赔啊。就算让他妈以后转租出去,按月按年收收租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瑞钦像极了他妈想到就要去做的性子,这周的周五就没有回家,周六上午就根据记忆找去了城西小区。
  瑞钦找过去了才发现,这时候的城西小区物业、绿化都远不如他记忆里的样子,窄小的花坛杂草丛生,公共走道全是居民堆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道上脏乱差也无人管理,楼房全是没有电梯的小高层,老旧楼房的楼梯间却又格外狭窄陡峭,台阶很高,瑞钦半大的小子走着都略不舒服,想想小孩子和老人应当更加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根本就没有人来看房子要买房子吧。
  这个年头,改革变化大,市里动工的地方太多了,几乎家家户户都等着自己家拆迁分房又能分钱,哪会想着自己花钱买房子呢?
  等到2000年后蜜桃市外来人口多了,房价也蹭蹭蹭涨上去了,小一辈的结婚的要有新婚房,读书的要有学区房,大家伙想买房子了,那房价早已经翻了又翻,那个时候便只能望房兴叹,拿出全家多年的积蓄才只够付个首付……悔恨莫及也来不及啦。
  瑞钦转悠的时候见到一个出来倒垃圾的大婶,对方狐疑地看了他一眼,瑞钦马上上前攀谈,问道,“婶婶,您可知道这附近现在的房价是多少啊?”
  “哎呦,你个后生仔啥都不知道吧?去年你要来问,那十万出头就差不多了。”大婶此时已经看到瑞钦校服上蜜大附中的字样,明显好感大增,拉住了瑞钦一屁股在花坛上坐下开始眉飞色舞地说起来,“现在都在传咱们这一片要拆迁呢,人人都在等着分房子分钱,别说十几万了,你就是拿三四十万来买,都未必有人卖!何况说是要拆,那红头文件毕竟还没下来,人就算真有三四十万,嘿哟,去哪儿买新房不好啊,上咱这买旧房子?”
  瑞钦惊呆了不知道如何回话,他们村里现在自己造个一栋房,五六万到十万就可以造得尽够好了,还不是小区这种一层的套房,是独门独户的呢。
  从这个小区出去,瑞钦又在周边其余小区都走了走,无非都是这个说法,大家也不知道拆迁范围到底划分地多少大,但是所有居民都众口一致,不卖房,要卖那也是翻了两三倍价格了,完全不是瑞钦家里可以承受的起的。
  这才刚有捡漏的心思,就被现实狠狠打了一拳,瑞钦沮丧地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这辆车经过他们学校,还得在终点站转个车,再坐车回他们那的镇上。

  ☆、第二十七章 瞌睡时撞上来枕头

  瑞钦下车的终点站属于鲁桥镇,同他们家那边的小镇一样是郊区小镇,车站边上就是一个很简陋的小型菜市场,说是菜市场,其实不过就是村民们摆摊卖菜的地方。
  他要做的车50分钟一班,也不知道他错过点没有,只能耐心等着。
  正这个时候,瑞钦见到一堆人推推搡搡地在起争执,男人和女人们都骂骂咧咧的,人堆里头两个穿着白衬衫灰西裤的男人被围攻得节节后退,哥哥姐姐妹妹叫了一圈啥用也没有。
  瑞钦好奇地走近了两步,便听到一个女人扯大了嗓门在骂,“当初动员我们拆的时候,都说能分到市里头去,现在房子建好了,喝!就是这种犄角嘎达的破地方?你逗我哪!”
  “就是!这不成心骗我们么!就这破破烂烂的郊区,还不如我们从前那村呢!好歹还都是独门独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