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该懂点儿事了。你不能总是让父母这样为你操心吧,父母亲不能同你过一辈子啊……”
放下电话后,我不知自己是如何从超市回到出租房的,好像整个人刚刚去了趟火星,大脑中挤满了乱七八糟的杂念,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从庄稼地到菜园子里再到山上,全是父亲劳作的身影。我的脚步很沉、很沉,每走一步都像是在拖一个大麻袋。
第23章 我终于淘到了第一桶金
一周后,父亲的钱汇过来了。我买了手机卡,交了半年的房租。
又一周后,陈老板的机器运过来了,一并送来的还有一部分待加工产品。
面对着空荡荡的车间(出租房),我莫名其妙地大喊了一声:“大伙儿下班吃饭啦!”那声音傻头傻脑地在房间里晃荡,那感觉非常不错!我都感动得有些想流眼泪。
我有点儿不相信眼前的一切,难道说从此我就步入了“老板”的行列?嘿嘿,嘿嘿……我在心里笑着,喜形于色,自我感觉良好极了。
出租房有三层,我租了一楼全部的五间,原先零散住在一楼的房客让房东调换到二、三楼去了。出租房的门口正对着大路,租住在村子里的民工基本上都要从这里经过,于是,我就在大门口贴了张招工启事。
第一天,没人上门。
第二天,有两个人来问,看看一个工人都没有,就走了。
我看这样下去不行,不能不开工啊,不开工不光亏老本还会耽误交货期,没办法向陈老板交代,人家那么信任我。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遇山开山,遇河搭桥”,我得动脑子想办法,先弄几个人来开工,见有人上班了,后来的人才能定下心来干。人都这样,爱跟风,不喜欢带头吃螃蟹。
我想到了住在楼上的那几个民工家属,她们平时在家也没正经事儿,就是带带孩子或是烧烧饭,有临工就打打临工,基本上不进厂。要是能把她们几个弄来先干起来,事情就好办多了。
我便挨家挨户上门去找她们。起初她们说不会,然后我就开了个条件:头三天不计件,不管做多少,都按二十五元一天算,而且不用加班。那时厂里上班的正常工资是五六百元一个月,还得加晚班。她们算算挺划算的,反正干上一周后不愿干还可以现结工钱。
她们同意干了之后,这样车间里就有五个人了。我手把手地教她们,有三个不错,学学就会了,有两个怎么教都做不快,质量又差。但为了留住她们继续做下去,她们做得不好的产品,我只能自己利用晚上的时间替她们返工。
日子过得虽然累点儿,但很充实,满眼都是阳光大道。
几天后,我自己都没想到,十台机器全坐满了人。我赶紧给陈老板打了电话,让他送配件过来。陈老板见我办事如此雷厉风行,还夸了我几句。
还有人在陆续上门来要求上班,我看机器不够了,再开口要机器不好,再说地方也太小了点儿。于是我想到了两班倒,白天一班,晚上一班,二十四小时轮流做,十台机器就等于二十台机器了。起初,都不愿上晚班,都抢着干白班,我就想到给晚班发三元夜餐费,这样有人就愿意干了。那时就是这样,民工们要求的不多,有时一点儿蝇头小利就能说服他们。
有几个还吃住在厂里了,这下我不光要教他们点焊技术、品管产品,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每天起早去菜场给他们买菜。烧饭的是个阿姨,五十多岁,她让我买个大煤球炉,再买个不锈钢的大桶,这样就可以给工人蒸饭吃了。
创业之初,我与工人们称兄道弟,同吃同住,不像现在多多少少都讲点儿老板派头。在头一年里,工人喊我都是直呼其名,从不喊老板,左一声大勇,右一声大勇,顶多加个“哥”字,我也从不介意,反倒感觉这样距离近,好管理些。
严格来说,我基本上不懂管理,是个门外汉,书上学的那套对于一个加工厂来说根本不抵用,算是对牛弹琴。不懂只有慢慢摸索,走一步,看一步。
也不知是我运气好还是陈老板照顾我,头两个月里,加工的活就基本没断过,工人越干越熟练,有的工资达到了一千元以上,这对当时的普工来说是高薪了。所以工人的积极性都很高,你追我赶地比赛挣钱。
两个月下来,我一算账,净赢利两万多元。高兴劲儿就不用提了,可以想象到那种心情有多好,走路看地上的草都觉得那么美,那么亲。
同陈老板结了账,我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告诉父母亲,我挣到钱了,也买手机了(以前一直不敢提手机,怕挨骂)。我跟父亲说,我过两天就把一万元汇回家去,让父亲还给别人。父亲是个明理人,他一边不动声色地祝贺我走出了第一步,一边让我先不要着急还钱,家里不等这钱用,让我好好利用这钱把生意做好,做稳,能发展就发展。
但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我,顿时飘飘然了,那种得意扬扬的情态,仿佛不久之后我就是义乌的大款了。人得意的时候真是爽啊!难怪孟郊有诗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牛刀初试锋芒露。我的得意劲儿就别提了。我想,原来成功这么容易,挣钱这么轻松啊,那自己何必再那么辛苦了。现在咱有钱了,有钱了,就请人干吧。于是,我请品管员,请车间管理员。菜也不自己买了,给老太婆加一百元工资,让她去买。我是这也不用管了,那也不用管了,那我干什么呢?上网吧呗,那是我的乐园,我的天堂。我终于想起了我的快乐时光。
早上起床后,我把主管与品管叫到身边询问一番,有事交代一下,没事就闪人。有时中午都不回来吃饭,就在网吧里叫盒饭吃。晚上回来去车间装模作样转一下,就回房写第二天去网吧发的帖子。我的职业不再是加工厂厂主,而是BBS上的发帖狂!
我不知道,等待我的,将是头破血流!
年少轻狂的代价,沉重得足已毁灭所有的自信!
第24章 好惨,这下亏大了!
六月中旬,我接到了陈老板的电话,他告诉我在抓产量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产品质量,因为厂里的品管已经发现好多不良品了。我当时在网吧里正忙得热火朝天,也没对陈老板的话太在意,只是口头上应允会牢牢抓质量不放的,让他放心。
七月初,交完货的第三天,陈老板打来电话说出事了,产品百分之四十左右报废,主要问题就是焊点不牢,电镀时就脱焊了。陈老板让我赶紧停止加工,去永康一趟。我这下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马下令车间停工三天。
我找来主管与品管员,大发雷霆。主管说不关他的事,他只负责安排生产,掌握进度不误交货期;品管员口口声声说,他是按要求检查每个产品的,有问题的次品都挑出来返工了。他们说得斩钉截铁,好像问题根本就不可能出在我们这里。我想想,他们说的也有一些道理。是不是陈老板搞错了,把自己车间做的活儿当成我们加工的活儿了?
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我去了陈老板的厂子。
陈老板看见我当然很恼火,强压心头的火气对我说:“大勇,我一直很信任你,看中你,你怎么能加工出这样的产品来蒙我呢?货还没发就掉焊了,要是发到国外这个后果谁来承担?”
我一个劲儿地说:“对不起”,做出满脸的诚意,向陈老板道歉。我说:“陈总,要不这样吧,掉焊的产品我带回去重新点焊,返工费和电镀费都算我的。”
陈总说:“现在不是返不返工的问题,是时间的问题。本来这货期就很赶,拖了好几天了,明天客人就要来验货了,你让我拿什么给客人?客人的船期都订好了,就等着货去入仓了。你说你,我们早赶晚赶,就赶出这么一个结果来,唉……”
从陈老板的表情上,我看得出事情是越来越严重了,否则他不会这么烦躁不安。
我问:“那现在……怎么办?”
陈老板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办,这事很糟糕,实在太糟糕。”
我忍不住,还是犹犹豫豫地说出了我憋在心里的想法,我说:“陈总,是不是你这边搞错了,这些次品不是我那边加工的吧?”
陈老板一听就怒了:“大勇,你怎么能这么说话?你也太不地道吧!太让我失望了!我陈某十几岁就开始出来做生意了,我还能做这种冤枉人的事?”
我看陈老板火气越来越大,赶紧赔不是说:“陈总,我不是说您冤枉我,因为我问过我那边的主管与品管员,他们都一口咬定产品没问题,都检验过才发给您的。”
“什么?你还请了主管与品管?”陈说,“你才多大点儿加工厂啊,就请这个请那个了?你自己干什么去了?难怪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
听了陈老板这句话,我当时心里很不舒服,还怪他多管闲事,心想:我有钱了请两个人管理还不可以呀,你不是也请了很多人?
我当时并没有真正地明白陈老板话中的含义,直到后来,我才真真切切明白了这话的深意。普普通通的一句话,折射出了一个创业者平凡而高深的实战经验。虽然我心里在嘀咕,嘴上并没有说出来,这话不能说。
陈老板看我低着头不说话,他才语气软了一些说:“好吧,我就拿证据给你看,让你看看我到底冤枉了你没有。”
说完,陈老板翻出了订货合同,指着数字让我看仔细。我一看这款产品订货合同上的数字低于陈老板发给我加工的数字,这就足够说明一个事实:这款产品所有的点焊工序全部在我那儿完成的,铁的事实。
陈老板说:“你是聪明人,明白没有?我有没有冤枉你?”
我摇摇头表示没有。
陈老板继续说:“我一直以为你持着稳重,没想到你也是个轻浮之人,你这下害苦我了。”
我说:“陈总,是我错了,你的损失我来赔。”
陈老板一翻眼皮,露出一大片眼白,说:“你赔?你有多少钱可以用来赔我?要不要我算笔账给你听听?行,我今天就算给你看看,你坐下来看我算给你。”说完,陈老板便用笔在纸上一笔笔逐项地算给我听,大概有这么几项:直接的有:配件成本、电镀费用、误了交货期的那部分产品空运费用(海运改空运);间接的有:由此延伸的生意信誉度,直接影响以后的生意……
间接的不算,光直接的损失大概就是十多万。难怪陈说我赔不起了。我一时愣在那里如坐针毡。说句丢人的话,身上真的冒汗,那不是热的,是急的。你想想,十几万啊,我卖苦力得卖上一辈子啊。我才刚刚开始走上创业之路,就遭此磨难,以后还有人生希望吗?
陈老板算完账一声不吭地走出了办公室,他没叫我离开,也没叫我别离开。他不说话,我只能坐着等他回来。我坐在办公室里,脑子一片空白。
两小时后,陈老板回来了,他跟我说:“你先回义乌去吧,好好想想,想拎清了再给我打电话。”
我默默地离开永康回到了义乌。
我回到义乌后,还没来得及想出怎么处理这个烂摊子,工人们就全上门来讨要工资了,他们怕我连夜跑路。我想,这肯定是主管与品管员把所有的事情都同他们说了,让他们做好要钱的准备。
我在前面说过义乌工厂“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利与弊,如果当时我的主管与品管是我“家里人”,我就八成以上可以避免此难的发生。说白了,我这种小小的加工厂根本拢不住主管与品管的心,他们只是在我这里混日子,混一天算一天,反正挣的是工钱,除此没有其他任何想法。书上说的“有效机制”,对我这个原始部落的工厂而言,简直就是对牛弹琴、铁杵缝衣。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在企业初期阶段,“家族式”的力量是种凝聚力,这是外力很难做到的。
小小的房间里挤满了工人。虽然我口干舌燥地同他们解释,由于他们的偷工以致货出了问题,导致我一分钱加工费没拿到不算,还得赔人家十几万的损失,但工人们是不会听这套说辞的,他们认为干活拿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事,其他事他们管不着。
我想想也是,次品与正品都混到一起了,现在没办法再分得出是谁干的。分不出来就没有证据具体扣谁的工钱。我咬咬牙,把身上的两万多元现金全拿出来发了工资。拿出这两万多元无疑是在割我的肉、放我的血,一刀一刀割,一刀一刀捅,我痛不欲生。这两万多元不光是对我,对我父母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发完工资,我身上还剩下两千多元,这是我的全部家当了。我没有给主管与品管发工资,我是他们的受害者。但他们不会这么想,他们把责任推到我身上,说我整天泡在网吧上网,不管厂里的事,如果严格管下去就不可能出这档子事了。我知道他们说的这句话很有道理,但这不能作为他们推卸责任的说辞。所以我坚决不给他们发工资!
一天晚上,有人敲我房间的门,门刚一打开就从门外涌进五六个人,其中有主管与品管,我当即便明白过来了。我同所有的人讲道理,井井有条地讲,没人听,都嚷嚷着不给工钱就活劈了我。没办法,我只好告诉他们我没有钱了,过阵子再给他们钱。那伙人不肯走,说没钱也要想法子变钱出来。
最后,我实在是没办法,只得对他们说:“要现钱,每人发一半,另一半当是工作失误扣掉了;要全额工资那就等我有了钱再来拿。否则你们就打死我,反正命就一条在这,要,就拿去。”人穷的时候,命也贱,敢与人赌!
他们叽叽喳喳议了一番,最后选择了要一半现钱的工资。我怕再发生什么意外,就让主管留下来,其他人都出去,然后给了他们一半的工资。
工人都走了,车间里乱七八糟堆着未及加工的铁配件。用个词来形容一下就叫“满目疮痍”。更难过的不在这,而是陈老板那儿,到底如何解决这让人头裂的问题?方法我都想尽了,唯有抬腿跑路的方法我没有想过。真的,我很清楚自己这一跑是万事大吉,但就可能永远翻不了身了。虽然眼前惨不忍睹,但远远好过了去年与前年,最起码我已经单干上了,有了开始。我坚信不放弃就有希望,可能过程更加艰辛。我不想失去陈老板这棵大树,说实话,只要他开口,要我如何赔偿我都会答应。
我没钱,但我会慢慢有钱。
我还不起,但我肯定有还得起的那一天。
我没勇气给陈老板打电话,我害怕接到父母亲的电话,我躲在自己的空间里忍受着痛苦,用后悔的方式折磨着自己。除了绵绵不绝的悔意,我还能做什么。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25章 振作精神,从头再来
一周过去了,陈老板没有给我电话。
两周过去了,陈老板依旧没有电话。
想了两周,要死要活折磨了自己两周,冷静下来后,我还是要振作精神从头再来。我想到了付成,想到付成后我就想去他那里碰碰运气。我说的碰碰运气不是指借钱,我轻易不向家里之外的人借钱,这样容易让人看不起,伤了友情与情分。
一年未见,付成的厂子又扩大了,边上还建起了一幢楼房。相比之下,我仍旧是那副寒酸样,是个一事无成的“小瘪三”,我心底里涌现出一股子泡菜味。
付成对我的到来虽感意外,但没有过多惊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