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业-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更热闹的是,此时,看到贞娘等人的船到来,码头上便舞起了狮子,几个光屁股的小孩还没羞没臊的围着舞狮的队伍笑闹。

这一幕是欢乐的,但站在船头的景福老爹和李贞娘脸色却是肃穆的,两人抬起了“天下第一墨”的牌扁,然后都不由的看着清蓝清蓝的天。

“爹,贞娘把天下第一墨拿来了。”这是景福老爹在心里说。

“爷爷,咱们守住了制墨人的荣耀。”这时贞娘在心里说。

在这时,岸边,李老夫人在正喜和天佑的搀扶下,到得船头,只是用颤抖的手轻轻的拂过那“天下第一墨五”个金字,随后看着贞娘。

“七祖母,我们回来了,我们赢了!!!”李贞娘坚定的看着七祖母。

“好。”七祖母看着贞娘,只回了一个字,而脸上的表情却是无喜无悲。有着一股子禅意。并不是她心里不激动,其实在接到李墨得到天下第一墨的封号时,李老夫人激动的彻夜难眠。

但激动过后,李老夫人却突然的放下了,是一种得偿所愿的坦荡,这种情形就好象武侠小说里面所说的返朴归真。

李墨一路走来,从高峰跌到谷底,再一步步艰苦跋涉,这其中,有悲愤,有不甘,也有无奈。然而更多的是汗水,拼搏的汗水,而到如今得到天下第一墨的称号。这便是丰收的果实。

老人在喜悦之后就是淡定坦然了,于是无喜无悲了。

在举族人皆兴奋高兴。甚至豪情万丈的时候,她的这种无喜无悲,这种淡定从容却体现的李墨的稳和一种处世的智慧,胜不骄,败不馁,从容面对得失。

可以说,任何时候。李老夫人便是李墨的定海神针。

“回家。”这时,李老夫人才淡淡一挥手。

“嗯。”贞娘等人重重点头。

于是,李家一行人,就在大家的簇拥之下回了李氏墨坊。

到得墨坊前。又是一窜鞭炮声响起,此时,李氏墨坊的门口,香案已经摆了起来,而另外的墨坊的一边还挂着一个牌子。牌子上面还摭了一块红布。

“老夫人,您来揭。”此时,一边已经老态聋钟的邵管家将一根细长的秤杆子递给李老夫人。

七祖母接过那秤杆子,却递到了贞娘的手上:“贞娘,你来。”

“老夫人?”贞娘此时心里是有些忐忑的。她知道那红布下面的牌子是什么,是贡墨的牌子,之前,因着有斗墨,老夫人便一直没有挂,直等到这一刻。

而此时,李老夫人把这揭幕权交给李贞娘,等于在众人面前确定下了接下来李墨的当家人了——李贞娘!!

“贞娘,不用顾虑其它,总之这一刻,是你应得的,从你九叔公过世,自你在最危难时期接过李墨开始,你的努力大家看在眼里,而你的成就大家也看在眼里,另外还有你爷爷那一份。”这时,一边坐在轮椅上的李景东也道。

听得李景东这么说,贞娘深吸了一口气,随后郑重的接过七祖母递过来的秤杆子,然后抬起头来,挑开那红布,墨底金字的贡墨牌子便露了出来,而那红布划过蓝天白云,在大明中期这墨业的辉煌年代添了一笔华彩。

随后天下第一墨的招牌也挂了上去了。

李家终于得来了李墨的辉煌。

“贞娘,恭喜你。”围观的人群散尽后,李贞娘看到孙月娟站在街边,便上前,孙月娟微笑的道。

“谢谢。”贞娘点点头,然后仔细的看着面前的孙月娟,两人相识之时,孙月娟是天真的热情的,然而随着孙家出事后,孙月娟跟贞娘便有了割袍断义之举,而后,再随着孙月娟嫁进田家,两人甚本上就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也渐渐的没了来往了。

但每个人都在成长,贞娘这些年专注于墨业,她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但孙月娟也没有停下成长的脚步,甚至的她所处的一种境地比贞娘更艰难,尤其是在田本昌连遭大难之后,如今的孙月娟没了一开始初嫁田家的迷茫,她凭着女人的坚韧,认真,脚踏实地的生活。

其有些瘦弱的肩上同样抗着一片天。

想着,贞娘便看了看孙月娟的衣角,果然发现当初从自己衣服上割下来的那一片衣角。

而孙月娟此时也看到了贞娘的衣角,同样缝着自己当初割下来的衣角。

两人都看到了对方跟自己不约而同的眼神,随后便都轻笑了起来。总角的情谊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它会象酒一样,时间越长越醇香。

“田老爷的事情我们听说了,节哀顺便。”贞娘拉着孙月娟的手道。

“嗯。”孙月娟点点头:“也没什么太意外,家里事情一桩接一桩的,再加上老爷子那身体,抗不过去了。”

“对了,你夫君那边还不能放出来吗?”贞娘不由的又问道。

“难,有人不想本昌出来,王当家的还有本昌的舅舅他们都使了力,本来都已经成了,可没想前段时间,衙门里却传出本昌想越狱,最后衙门判了三十大权,而出来的事情又泡汤了。”孙月娟这时却是咬着牙道。

听着这话,贞娘也明白,搞不好就是春枝的人买通了衙门,故意制造越狱的假相,只是如此一来,田本昌短期之内又出不来了。

可真是好手段啊,倒不知这手段是出自那春枝还是出得王得财?

“嗯,慢慢来。”贞娘也只得宽慰道。

“我晓得。”孙月娟回道。随便便告辞了,贞娘自要送她几步,而就在两人转身之即,却看到田荣华一身素白的过来。

一段时间未见,田荣华的神情越发的清冷了。

“李贞娘,请跟我说说,当年王得财跟你李家的恩怨。”田荣华上前,开门见山的道。

显然的,到得这一刻,田荣华已经无比重视王得财了。

而当年,王得财之事总归是李家的家丑,所以,外人并不是十分清楚。

虽然一直以来,李田两家本着同行是冤家,一直不对付来着,但想着田老爷赠千年烟煤之恩,田荣华的要求贞娘没理由拒绝,于是,贞娘便把当年,王得财密谋李墨之事说了说。同时更是把王得财的那种阴森的狼性点了出来。

听得李贞娘的话,田荣华想了想,突然就笑了:“那这么说,是不是说,春枝那贱人等于现在在养一头白眼狼,说不定到最后,春枝也会被啃了骨头都不剩。”

“这不好说,也许两人狼狈为奸的,正好一对了。”贞娘翘着嘴角回道,这事情是真说不明白。

“我明白了。”田荣华点点头,心里有数了。

好一会儿她又转过脸冲着孙月娟道:“大嫂,你放心,大哥是我和二哥弄进去的,我会把他弄出来的。”说完这句话,孙月娟便如同来的突然一样,去的迅速,没有丝毫的停留。

孙月娟对于田荣华自是没有好感的,毕竟田本昌如今的地步,于其说是被田二害的,其实就是被田荣华害的,田二那厮根本就没那样的心计。

不过,田荣华如今这么一说,她期待之余却也皱了眉头:“她能有什么办法?徐家如今恨死田家了,而现在徐三公子也走了,再加上如今徐家的境况,就算有心,也一时鞭长莫及了吧?”

“也不晓得,或许她有什么路子,你就静观其变。”贞娘道,田荣华那话显然不是随便说说的,只是有什么办法她一时倒也没想透。

孙月娟点点头,然后离开了。

贞娘回到家里,而李家这边是人来人往的,姚千山姑父也已经到了。贞娘偷空的时间问自家大姑父:“大姑父,那事情查到什么眉目了?”

“冯大牛这人你知道吗?”姚千山问道。

“我知道啊,之前他还打算跟我爹合伙做生意呢。”贞娘回道。

“当年,你爹他们那个马帮离开苏州之前,有人在苏州见过冯大牛,他当时就在打听马帮离开的时间和路线,再加上他的身份,可以肯定,你爹当年那个马帮出事跟他有关系,就算不是他下的手,也是他把消息卖给鞑子的。”姚千山道。

“大姑父,既然已经有了眉目,为什么不抓起来,那冯大牛现在就在南京。”贞娘皱着眉道。

“这我跟文谦商量过,冯大牛目前只是打听消息,再说当初大家都知道,你爹他们的马帮是死于鞑子之手,所以,还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再加上冯在牛的背后就是秦家,戚帅的人如今正在北方查秦家的事情,所以,暂时还是不要打草惊蛇。”姚千山说道。

“嗯。”贞娘点点头,便是明白了。

而一夜无话,接下来三天,李家大摆流水席面,整个徽州墨业一片欢腾。而这三天里,徐三公子醉后落水而亡的消息也在徽州传的沸沸扬扬。

第二百二十五章 李氏墨库

而随着这个消息传出,更有一股子流言传了出来——说田荣华是克夫命。

当年,田荣华跟罗文谦定亲,罗家败亡,而今田荣华跟徐家定亲,徐家就摊上了大事,还累的徐三公子丢了命。

如此,一条条的就似乎坐实了田荣华克夫的名头。

“幸好当初贞娘没有去攀徐家,要不然,如今就是浑身长嘴也说不清了。”韩李氏来参加李墨的族礼的,听到徐家的事情,便一阵子唠叨。

“行了,这种事情别乱扯了,终归都是苦命的孩子。”李老夫人瞪着韩李氏道。

韩李氏悻悻的停了嘴。

此时,坐在一边的贞娘见得场面有些尴尬,便拿出一本制墨笔记,递给李老夫人,眼眶有些红的道:“七奶奶,这是我爷爷一生所记的制墨笔记,另外我在后面补了我这几年研究出来的墨方和制墨心得,一并交给七奶奶。”

“好,好。”李老夫人接过笔记,翻了翻,又重重的道:“这些笔记便是我李墨传承的根本。”说着,李老夫人有些激动的站了起来,冲着贞娘道:“贞娘,跟我来。”

“七奶奶,去哪里?”贞娘有些好奇的问。

“来了就知道了。”李老夫人卖了个关子。

李贞娘便起身扶着七祖母,然后跟着她进了七房的后宅。来到了老夫人佛堂里。

到了佛堂这边,贞娘心里就约模有数了,不用说了,七祖母这是带自己进墨库。

李氏佛堂里有一个墨库贞娘早就知道,只是墨库一直以来都只有当家人才能进出的,贞娘是只闻其名却没有进出过。

而墨库是每一个制墨家族生存的根本。

此时不由的心中有些激动,看着老夫人走到佛龛的侧面。一个木楼梯之下,那里有一个屏风。老夫人把屏风移开,便露出一个半人高的小门。

这时李老夫人打开了小门。又随手点亮了一边佛龛上的烛台,然后朝着贞娘招了招手:“贞娘。跟我进来。”

“嗯。”贞娘点点头,接过七祖母手上的烛台,照着阶梯,阶梯不长,下去不过五阶。随后在贞娘面前出现的便是一间正屋大小的仓库。只不过这个仓库的位置算是半个地下室,因此,光线十分的昏暗。

“来。把四周的灯台点亮。”这时,李老夫人又道。

贞娘这才发现墙壁的四周都砌有灯台。于是举着手上的灯盏一一点四周的灯台点亮,立时的,仓库里一片通亮。贞娘这时才看清。整个仓库里有许多的展示柜,合是用酸枝木打造的。

“去看看属于李家的宝藏。”这时李老夫人又一脸笑眯眯的冲着贞娘道。

贞娘看了七祖母一眼,这才走到那些个展示柜前,打开柜子,便是一个个的墨匣。别的不说,单这些墨匣都是极尽雕琢之能事,再找开几个墨匣,一锭锭的墨便展现了出来。

而展现在贞娘面前的第一锭墨就是仲将之墨。

仲将便是三国的韦诞,他可以说是药墨的鼻祖。而李氏药墨便脱胎于仲将之墨,或许可以说,大多数的墨都脱胎于韦墨,甚到有人把韦诞立为墨祖。

再接下来却是一锭“芦山松墨”。

芦山松墨兴盛于南北朝时期,而当时也正是“易水墨”初露头角之时。

另外,贞娘还看到了她无意中收罗到的那块渝麋瓦墨,还有当初齐春齐老爷子送给她的那锭李氏四合墨,另外还有她最初在六爷爷那里发现的潞州龙宾之墨。

此外还有不少古墨,有的贞娘认的,有的贞娘却是闻所未闻。

到得此时,李贞娘才知道李氏积累之深,要知道,对于李家这样的制墨之家来说,每一方古墨就相当于后世所说的活化石,就能通晓一种制墨手法。

当然,随着墨法逐渐更新换代,一些古墨的墨法已经被淘汰,但它们都代表着历史的见证。

“七祖母,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的古墨。”贞娘一脸不可思议的道。

“你再看看那边的柜子。”这时,李老夫人又指了指另一边一个小柜。

贞娘打开一看,便是一叠一叠的笔记,还有一本一本的墨线图。贞娘打开一看,这些制墨笔记都是历代李氏制墨人留下的,有些这之前贞娘都已经看过,是老夫人拿给她学习的,而只是看来,心情却是不一样的。

之前拿到是纯学习,而这时看到,却是一种传承。

在这里面,贞娘甚至看到了自家爷爷年轻时留下的制墨笔记。

“贞娘,来,把这本笔记跟你爷爷年轻时留下的那本笔记放到一起。”这时,李老夫人将手上的笔记又递给贞娘。

贞娘接过笔记,一脸郑重的将笔记轻轻的放在那本笔记的边上。有一种重愈千均之感。

“贞娘,李氏墨业起起落落,可一直没有消亡,正是因为这些……”李老夫人说着,环视了一下四周继续道:“有了这些,李墨便能一直传承下去,而这些就是李墨的根基,它是李家人誓死都要守护的东西。”

李老夫人这时又一脸郑重,随后从她那窜钥匙里分出了一套钥匙递给贞娘:“如今,我就把这些交给你了。”

“七祖母?”贞娘有些不确定,虽然,揭幕仪式上,七祖母等于已经确定了她李墨当家人的身份,但这墨库却又不好说,实在是价值太大,她不得不有所顾虑,按规矩,这些应该是交给天佑的。

“傻丫头,我李墨的传承,从来就不拘泥于嫡庶,其实就是你曾祖,在当初也只是李家的旁枝,李墨传承,重在技艺。丫头,你当之无愧。”李老夫人拍了拍贞娘的肩。

又道:“说实话,到如今,李墨人才掉零。其实或者也可以说,这是气数,一个王朝兴胜衰亡有气数。一个家族的兴盛衰亡也有气数,我李氏七房自接李墨以来。祸事就没有停,其实对于李墨,我只能固守,想要发展已经无能为力了,是你,丫头,是你给李墨带来了辉煌。”说到这里。七祖母叹了口气,轻笑了一下又道:“另外,七祖母也有些私心,说实话。如果有可能的话,七祖母并不想佑哥儿走上制墨之路,毕竟我七房为制墨付出太多,我就想他平平顺顺的长大成人就行了。”

“七祖母,我明白了。贞娘会誓死守护李墨。”贞娘这时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郑重的接下了钥匙。心里自也明白的,其实七祖母等于把七房同墨坊一起交给了她。

而对于七祖母的想法,贞娘是十分理解的,别说七房因着墨死了那么多的人。便是八房这边,自家奶奶因着当年大伯故去,也不想家人再碰李墨,李墨的荣光是李家人的骄傲,但它同样也给李家留下了一份伤痛。

而七房之痛,七祖母应该是痛彻心肺的,所以,一直以来,贞娘以七祖母为榜样,要知道,一个女人在那种情况下担起家业,所承受的压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七祖母身上有着一种不屈的精神。

之后,贞娘又看了看墨库,除了墨和制墨笔记心得之外,还有许多的墨模,墨匣,墨囊,还有一些收集而来的胶和煤烟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制墨工具,算得是一个墨业的博物馆了。

“咳咳……”这时,李老夫人咳了起来。

“七祖母,回去吧,这里凉。”贞娘说着,吹灭了四周的灯,然后扶着七祖母走了出来。如今已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