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琐窗寒-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宛玉低头了头慢慢说道:“那个人怎样你也看到了,好不好,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反正逃不出郝家的命运了。可是四妹妹你的命运不会如此的。”

宛心道:“谁能算过天意呢。”

宛玉笑道:“四妹妹不该这么早的就认命的,槐兄弟不是出去了么,大不了离开这个家。在哪里不能过日子,不过女人也不容易。”

宛心感叹道:“难道玉姐姐的一生就要葬送在那个傻子身上么。”

宛玉眼里的泪水当时就滚落了下来。宛心见自己不好,惹她哭泣又安慰道:“都是我不好,招你哭了。”

宛玉脸上的泪水就再也止不住了,宛心递上自己的手绢,很快那方绣着兰花的绢子沁得又湿又皱。宛心鼻子一酸不免也滚着热泪。

宛玉的奶娘来找她,进屋来见两个姑娘抱在一起哭,忙住了脚步,问着宛玉:“你们这是做什么,大好的日子怎么又哭起来了。”

宛玉强挤出一个笑容,对奶娘道:“奶妈别担心,我们是想到了二妹才这样。”

奶娘将信将疑的看着她们俩,好半天才说:“太太那边正找你们,还是过去吧,擦擦脸上的泪水,不然太太又得不高兴了。”

宛玉对奶娘说道:“奶妈先替我们答应一声,马上就过来。”

奶娘不放心的看看两人才又出去了。

宛心对宛玉道:“我们还是出去吧,玉姐姐辛苦的话就常回来看看。栖霞阁的门永远为玉姐姐敞开。”

两人又倾诉了一番,便手拉着手走出门来。

戚夫人对宛玉道:“你们姐妹几天不见哪里有那么多的话要说。这里也要开戏了。”

于是在园子里的几株桃花下设了几桌酒席,戚夫人招呼大家坐下了。戏台就搭在对面飞楼上,婆子送来了戏单,戚夫人请吴夫人点了一出《听琴》戚夫人自己点了一出《勉食姑嫜》接着让隔房的妯娌分别点了一出,便让程氏点,程氏却让宛玉点,宛玉看了看戏单便点了一出《长亭送别》又让程氏点,程氏点了一出吉庆的戏文又让宛心点,宛心推辞了并没点。

接着便鸣锣开戏。坐在上首的是吴夫人和戚夫人,还有几个年长的妯娌。她们兴趣盎然的看着楼上开演的戏。不过宛玉脸上的表情始终冰凉,她才二十一岁啊,如此青春的年龄却要心如死灰,宛如槁木一般么。宛心一直坐在宛玉的身边,她深深的能体会到宛玉此时的心情。

这时候年仅九岁的宛灵过来找宛心说话:“四姐,我昨天看见李白的诗有一首是叫做《夜宿山寺》,可是最后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格律怎么不对呀?”

宛心看着宛灵一脸求知的模样又不忍心不告诉她,只拉了她在身边,对她小声说道:“难得你细心如此,亏你看了这么多诗,难道不知道在律诗中有拗句不补救之法吗。虽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他这最后一句就是一句拗救。”

宛灵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宛玉对宛灵道:“这会儿正看戏你来问什么诗呀,下来什么问不得。”

宛灵笑道:“上面唱的是些什么我又不太懂。”

程氏在旁边听见了,忙对宛灵笑道:“亏你还读诗写字的,连两句戏文也听不懂。”

戚夫人听见后面在笑,忙回头看了后面两眼,便对宛灵道:“灵儿过来坐吧,你又去打扰你的姐姐们。”

宛灵对戚夫人笑道:“我让四姐给我讲诗理了。”

宛心也点头微笑让宛灵过去。

宛玉对宛心说道:“希望这个***不要重蹈我们几姐妹的悲剧。”

宛心道:“但愿吧。”

楼上依旧在唱着戏,宛玉的脸上很少看出什么表情来。她的心思早就飞到别处了。这盛开的桃花,桃花下嬉笑的人们,有谁真正懂过她的玉姐姐,谁体会过玉姐姐内心的痛苦。她那年仅二十一岁的大姐啊。

戏完之后便开饭,酒席也设在桃花树下。女眷们纷纷向宛玉道喜,宛玉强颜欢笑,谁又能体会到她在这场婚姻背后流过多少的眼泪,受过多少的委屈。或许在她们看来宛玉固然是不幸的,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但又认为宛玉是幸福的,寡妇还能再嫁,不是上天的开恩么。他们甚至忽略了新夫是个傻子。

幸福与不幸,或许只有宛玉自己心里清楚。

“玉姐姐,我希望你能幸福。二姐姐走了,小时候我们三个在一起什么话都说,什么事都干。现在我只剩下玉姐姐了,玉姐姐为了自己要坚强的活下去。或许有那么一天上天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的。”宛心极力的安慰着宛玉。

宛玉含泪点头:“我会的,因为已经习惯了。”

这一句习惯包含了多少的无奈和心酸。

宛玉拉了拉旁边一脸傻气的丈夫,让他与众人告别,郝仁愣了半天才说了一句:“明天又来,明天又来。”

戚夫人一脸的笑容,“也不知道你们的车招呼好没有,女婿又不能骑马。我多让几个人送送你们。”

宛玉没有拒绝。戚夫人便让下面的人去安排。吴夫人起身对戚夫人笑道:“打扰了小婶一天我们也该过去了。宛玉若回家也到我们那边来走走。”

宛玉笑道:“大娘放心。”

宛心又给了宛玉一个坚定的眼神,宛玉向宛心点点头。吴夫人便带了程氏和宛心回去了。

梧桐昨夜西风紧 第一百零九章 保慈寺

第一百零九章  保慈寺

世祯以为自己很快就会被世祺放回去。哪知这次他的想法错了,已经到了寺里住了快一个月,寺外是重兵把守,围得严严实实。他从来没有遭受过这样的打击。这段日子是世祯人生的最低谷了,然而限制自由还不是最沉重的打击。更大的打击是嫣然自从住进保慈寺后就一直卧病在床。

世祯每天守在嫣然的床边却心急如焚,他很想早点逃出这牢笼。

嫣然刚喝了药,巧珠替嫣然盖好被子,见世祯还坐在床边。嫣然对世祯道:“我没事,你先出去走走吧。我想先睡会儿。”

世祯道:“我也不打扰你休息了。”便起身走了出去。

从嫣然的房里出来以后,世祯踌躇满志的登上了寺里的观经楼。世祯凭栏眺望,四周的景色皆在眼底。此处青山环抱,云雾缥缈。山下的天气渐渐变热了,这山上倒还清凉。世祯向来爱好自由,如今禁足在这里他哪里还有半点的自由可言。

此时夕阳西垂,他心中便想起了在战场上的戎马生涯。他才二十三岁,空有一番报国热情,一腔热血却无处可洒。他看着天边那如血的残阳,不仅想起了辛弃疾的词来。于是轻声吟道:“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果然是好诗。”后面有人赞道。

世祯忙回头一看,见是寺里。的主持云海老和尚。云海微笑的与世祯弯腰行礼。世祯也微微与云海回礼。

云海笑道:“王爷不该吟辛稼轩这。首词。毕竟稼轩与王爷遭遇不同。”

世祯继续看着那如血的残阳,。感叹道:“遭遇不同,境况可是一样。”

云海莞尔:“所谓世间的繁华富贵不过过眼云烟。人。的这一生犹如白驹过隙。孔圣人不是还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么,王爷是极有慧根的人。可知世上的一切尘缘皆是一个空字。”

世祯苦笑道:“我倒不会打这些禅语。”

云海双手合十继续道:“王爷因为看不开的缘故,所。以才苦恼。”

世祯感叹道:“我怎么能看得开,父皇还在的时候。是百般的恩宠,哪知今天又是这个遭遇呢。”

云海道:“这是王。爷前世结下的孽缘,也是命里的劫数。如果当初王爷没有推让,坐在高位的是王爷,不知心里是否还有这些想法呢?”

世祯沉默了一阵子。半晌他才对云海和尚道:“能否与师傅下一局棋呢?”

云海道:“老衲乐意奉陪。”

世祯又听到了那熟悉的钟声,钟声在空荡的山谷里造成了回音,这熟悉的钟声已经在世祯的心里敲过快一个月了,然而世祯却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

云海邀世祯在凉亭里两人对弈,小沙弥奉了香茶来。两人便开始了第一局,两人走了没几子,世祯却发现自己在不知觉中自己的棋子竟然被云海的团团围住。他瞪着眼睛看了半天却开不到一个突破口。

云海在旁边点拨着世祯:“王爷下棋太过于谨慎,又拘泥。王爷也是饱读诗书之士,想来也清楚《棋经》在度情篇里说的‘人生而静,其情难见;感物而动,然后可辨。推之于棋,胜败可得而先验。持重而廉者多得,轻易而贪者多丧。不争而自保者多胜,务杀而不顾者多败。因败而思者,其势进;战胜而骄者,其势退。求己弊不求人之弊者,益;攻其敌而不知敌之攻己者,损。’又有《易》上所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棋局如人生,人生如棋局,需要变通,下棋也需要魄力。王爷要学会随遇而安才是。”

世祯低吟着那句:“随遇而安。”

云海笑道:“既来之,则安之。”

世祯道:“以前我总认为自己是个洒脱的人,什么都可以放得开,包括权利。其实今天看来我却什么也放不开。心中始终有个疙瘩。”

云海道:“只有王爷将心中的结解开了才能有勇气来面对现实,也才会有更广阔的胸襟。”

世祯觉得云海的话说得句句在理,他在心里反思着自己。

眼看天色渐晚,突然天上乌云密布,接着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渐渐的下起雨来。世祯看了看外面的倾盆大雨。心中又增添出许多惆怅。

突然嫣然身边的丫鬟巧珠,急急忙忙的跑来对世祯道:“王爷,姑娘又发高烧了。”

“什么?”世祯连忙站起来,又问巧珠:“传了大夫没有?”

巧珠道:“正要去传。”

世祯马上说:“你去找大夫,我马上就来。”

巧珠答应着去了。

世祯向云海老和尚告辞,正巧遇上一个小沙弥送来了斗笠和蓑衣。世祯忙穿了,便向雨中走去。云海老和尚起身弯腰,说了句:“阿弥陀佛。”

等世祯赶到嫣然房里的时候大夫也赶到了先与嫣然诊了脉,又看了面色。沉思了一番,世祯忙问:“她有没有事?”

大夫点头道:“病势不轻,好在暂无大碍。如今先要退烧要紧。可惜这里没有黄酒,先能刮痧,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世祯答应着,巧珠过来请教了刮痧的方法。大夫写了药方便告辞了。

世祯摸了摸嫣然的额头,额头滚烫。巧珠下去准备了刮痧要用的东西。嫣然微睁着眼睛,有气无力的对世祯道:“王爷,我浑身像火燎一样的发烫,我是不是要死了。”

世祯忙捂住了嫣然的嘴,一个劲的摇头:“别胡说,很快就会好的。我不许你有什么事。”

嫣然的嘴唇十分干裂,她艰难的说了两字:“救我。”

世祯连忙点头;“我一定会救你的,你不会有事的。”

巧珠已经备好了东西。过来对世祯道:“王爷,巧珠这就要为姑娘刮痧了,麻烦王爷先回避一下。”

世祯道:“也没什么回避的必要。我就守在床边。她若怕痛我会握紧她的手。”

巧珠就让他留在跟前。

巧珠为嫣然刮了痧,又敷了热毛巾。嫣然一直昏迷着,世祯焦急的守在床边,他见嫣然难受,自己却不能为她做点什么。甚至连一个好一点的静养环境也不能提供。世祯自责的埋着脑袋,心里一直在默念:“好起来,快些好起来吧。我只剩下你了。”

好在嫣然的病情不算十分严重,经过精心的调理之后,烧也退了。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虽然身上好些了,可是嫣然心里一点也不好受,因为她知道世祯的消沉,但自己又不能鼓励他些什么,反而还有一身的病痛。

嫣然拉着世祯的手道:“王爷,如果在那个可以决定的晚上王爷没有选择拒绝,我们也就用不着这样了。”

世祯摇头:“不,事实上只有结果,没有如果的。”

嫣然似懂又非懂的看着世祯。这些日子他真的变得很沉默了,嫣然常看见他一人默坐在那里,一坐就是很长的时间,不和身边的人说一句话。嫣然清楚世祯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可是自己却不能帮助他。只是这种神伤也常常刺痛着嫣然,她想要出去,她再也不能在这里继续呆下去了。

于是自己背着世祯写下了一封信,悄悄的拿给了巧珠,再三嘱咐着她:“好巧珠,你跟我了一场,我待你向来不薄,能不能为我做点事?”

巧珠忙道:“姑娘要我做什么,只要巧珠能够办到的,一定赴汤蹈火。”

嫣然忙道:“也用不着你赴汤蹈火,但这条路却辛苦。你帮我把这封信带到孟府上去,一定要交给我爹。我在信上说得很清楚,也许能帮我们的只有他了。”

巧珠虽然满口答应,可有些犯难:“外面把守那么严密我怎么出得去。”

嫣然笑道:“你放心,我帮你都打点好了。还替你找了一匹马,只要你能出去我们就能成功大半。我身上还有二两银子你也带着吧。一定要早去早回。还有不能让王爷知道了。”

巧珠连声答应。

嫣然虽然对巧珠很不放心,但现在能够相信的也只有巧珠了。

世祯依旧去找云海贪心下棋,世祯对云海道:“尘世里的纷纷扰扰让我自己不堪重负。也许心里真的放不开的缘故。”

“阿弥陀佛,大丈夫在世,拿得起放得下。”云海说道。

世祯十分好奇云海老师傅在出家前是什么身份,于是试探性地问了一句:“老师傅为何想着要归隐尘世呢?”

云海笑道:“万物皆由缘生,就如王爷有此劫一样,也是上天结的缘分。老衲观看王爷面相,王爷的命运应该不是如此。还有转机的地方。”

“但愿如老师傅的吉言。”世祯苦笑着。

云海也笑道:“常说笑一笑十年少,王爷正值当年。不要早生华发了。”

世祯也是一笑。

他似乎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这里的晨鼓暮钟,这里的清心寡欲。还有那一句句的颂佛之声,让世祯那烦躁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如果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就试着去适应它吧。

梧桐昨夜西风紧 第一百一十章 界线

第一百一十章  界线

话说巧珠好不容易从保慈寺里逃了出来,骑上了嫣然为她准备的马。就没命的向山下跑去。

世祯后来还是发现了此事,他找嫣然问:“你的巧珠怎么不见?”

嫣然知道瞒不过,只好说:“我让她去山下帮我办点事。”[WWW。WRSHU。]

“什么事这么着急,而且非要让她去。你身边又离不得她。她走了后谁来照顾你。”世祯是担心嫣然的身子。

嫣然笑道:“放心吧,我没事的。她很快就会回来。”

世祯想了想,又问:“你是让她给你家里带信,让你爹出面替我们讲话?”

嫣然忙道:“原来王爷都知道了。”

世祯点头:“我们做夫妻已经。几年了,难道我还不了解你么。”

嫣然道:“这好歹是一条出路,难道。王爷想在这里终老么。”

世祯对嫣然说道:“朝廷上的事。怕你爹也无可奈何,何必再麻烦他老人家。”

嫣然道:“我不是不能陪王爷共患难,但王爷的心事。我都清楚,我能为王爷做的也就这样了。希望我爹能够出手相助。”

世祯叹道:“怕不是这么容易的事。”

巧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城里,她忍着饥饿。和劳累。一刻也不敢耽搁就直奔孟府而来。孟府的大门外有几个家丁正守在那里,大家聚在一起说着话。突然有一个年龄稍小的认识巧珠,忙拉了拉旁边的人说:“这不是跟王妃到王府我的巧珠么,她怎么来呢?”

同伴说:“他们应该在保慈寺里,这会儿突然出现。怕是来求老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