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喜临门-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布都是临青溪要求的,老临家的人大冬天还都穿着单薄的小袄麻裤,而且楚国并没有棉花这种保暖之物,富贵人家用兽皮兽毛做御寒衣物,普通百姓家就用木棉。

但木棉这年月穷苦人家也是买不起的,大多生活艰难的百姓都会在冬天来临之前多上山砍一些柴,冬天冷了就窝在家里烧木柴取暖。

云州府处于楚国的南北交界处,冬天有时候寒冷异常,有时候则较为温暖,再加上交通不是十分便利,所以深山里的百姓竟然没人会盘炕。

原本这些临青溪都是不知道的,她还以为冬天这里并不是很冷,熬一熬就能过去了,当她说起炕的时候,临青禾和临青木都听傻了,他们从来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神奇的一种床,后来她又问了临远山和临忠国,他们也没听说过。

冬天已经过去一大半,盘炕似乎有些来不及了,临青溪想着明年一定要让自己家冬天也变得暖和和的。

她料想勤俭持家的叶氏和穆氏到时候一定舍不得买这么多的布,就算现在有钱了,依照这个时代农民落后陈旧的观念,以及长辈疼爱晚辈的程度,她们定是舍不得全家人都给做新衣,还不如她“先斩后奏”,反正东西都买了,总不能再退回去。

正是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接下来,临青溪极力说服两个哥哥,不但买了一大布袋木棉,还买了油盐酱醋和一些粗糙的饴糖。

“大哥,三哥,咱们雇一辆牛车吧?待会儿我还想买一些菜和肉,还有鸡蛋,对了,多买一些米面,米要好米,面要白面!”临青溪掰着手指想着她还有哪些东西要买。

老临家实在是什么都缺,她恨不得一次就给买全了,不是她吃不得苦,而是家里人生活的太苦了,她想让家人的生活好一些,再好一些。

“溪丫头,这些东西咱们回小安镇上买吧。虽说咱们现在有了钱,可也不能随便花,再说,咱们一下子买这么多东西回去,村里人看到之后也不太好!”临家村到处都是吃不饱饭的人家,如果他们看到老临家买这买那,定是以为老临家发了财,心善的倒好说,要是心歹的,说不定会给自己家惹来什么麻烦。临青云觉得还是低调一些好。

“溪丫头,大哥说得对,反正过几天阿爷他们还要办年货,缺什么东西到时候再去买。我去买几个背篓,咱们待会儿租个牛车回小安镇上就行,免得阿爷他们等太久。”临青飞也觉得老临家不宜太张扬,再说他也不想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妹妹绣技高超,回去之后,还要仔细嘱咐一下其他家人才行。

“好,都听哥哥的!”临青溪也知道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改善老临家的生活也不急于一时,况且大哥说的也没错,树大招风,她还是安稳中求发展吧!

于是,临青飞去买了两个背篓,把他们买的东西分别装了进去,他和临青云一人背一个,租了一辆牛车回了小安镇。

再说临远山自从临青云三人走了之后,就让临青海继续回铁匠铺工作,让临青禾和临青木留在酒楼帮忙,自己则回去摊位把背篓卖完。

爷孙几个晌午饭也不舍得吃,还是酒楼掌柜给了他们三个饼,并让他们在临青飞暂住的小房间里等着,下半晌的时候,临青云、临青飞和临青溪一脸喜气地回来了。

一见到几人背着背篓进屋,临青禾和临青木冲上来就问:“大哥、三哥卖了吗?卖了多少钱?”

临青云和临青飞把背篓从身上卸下来,然后关上门,走到临远山面前同时比划了一个手势。

“六……六十两?”临远山也有些吃惊,他是知道绣品定是能卖出去,但没想到能卖这么多银子。

------题外话------

请大家多多支持倾情,多多收藏和订阅,谢谢!O(∩_∩)O~

☆、第十五章临虎出事

“阿爷,不是的!”临青溪赶忙说道,她没想到两个哥哥竟然同时瞒下了她花二百两买种子的事情,告诉临远山绣品卖的是六百两。

她心里明白,也很感动,两个哥哥是不想她因此受到家里人的叱责和埋怨,毕竟那是二百两而不是二百文,普通农家攒十年也不一定能攒到的银子。

“那是六两?”临青禾和临青木异口同声地问道,声音里不免有些失望,在他们看来,临青溪的那幅绣品是无价之宝,就算卖,价钱也应该很高才对。

临青云和临青飞神秘地冲两个弟弟笑笑,然后又对着满脸疑惑的临远山摇摇头,又重新比划着“六”的手势。

“那是六百——”反应过来的临青木激动地高声喊道,好在临青飞快一步捂住了他的嘴。

“就你嗓门大,闭嘴!”临青飞狠狠地拍了一下临青木的后背。

“真的是?”临远山被震得傻了眼,他有些不敢相信。

“阿爷,没错的!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咱们先回家吧!有什么事情回家细细说!”临青飞觉得酒楼这边人多嘴杂,说话不方便,这么大的事情,应该回自己家说。

“好,好!咱们回家!”临远山此时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一方面觉得不真实,一方面又觉得惊喜过了头,反倒是不知道怎么办了,只能听临青飞的主意。

傍晚时分,临远山才带着五个孙子和临青溪回到临家村,从村中过的时候,他们发现村里今天似乎比往天要热闹一些,等回到了家,几人很快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今天早上临虎去赵家村找几个相熟的朋友玩,正好碰到赵家村有一户人家要嫁女儿。

女子出嫁本是喜事,谁知这出嫁的新娘子赵兰花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被她哥哥嫂嫂瞒下她爹娘卖给了人家,新郎不但已经五十多岁了,而且还是个独眼龙。

赵兰花和她爹娘不愿意,但她哥嫂早就收下了五十两银子和聘礼,说什么这天也要逼她上花轿。

性子冲动的临虎看见赵兰花一身大红嫁衣哭得肝肠寸断,脑门一热就抢了花轿打了人,对方不依不饶要拉他去见官,好在有临家村和赵家村的族长做主,事情暂时稳定了下来。

但是新郎那边也不是善茬,说赵家要么给人,要么给二百两了事。赵兰花的哥嫂说这件事情都怪临虎,要临虎负责,反正他们赵家没钱。

赵兰花原就心灰意冷,临虎的出现是她没料想到的,不忍心临虎为了她惹麻烦,她决定嫁人,但临虎却不依,背着所有人和新郎那方摁了手印。

只是临虎不识字,不知道新郎那边的人摆了他一道,上面写道:三日之内临虎筹不到二百两,不但赵兰花要嫁,他也要终生卖身为奴。

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就算到了官衙,也是临虎吃亏。

宝阿爷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当即就急的昏死了过去,还是他小孙子跑去找了临阿爷到了他家,这才缓过来一口气。

如今的宝阿爷家一片愁云惨雾,临虎自从知道自己被对方耍了之后,气得火冒三丈,当即就要和对方拼命,没想到对方人多势众,反而把他狠揍了一顿,现在也是躺在自家的床上。

“爹,这件事情您怎么看?宝阿爷也不容易,虎子兄弟也帮过咱家不少忙,我现在是个废人,帮不上什么忙!唉,老天咋就光欺负穷苦人呢!”临忠国半坐在床上,重重地捶了一下床板,显示出他此时的愁闷。

“三郎,去那屋把你阿奶、娘亲和两个嫂嫂叫过来,就说阿爷有话要说!”临远山和宝阿爷都是一个村的,两家做邻居也二十多年了,而且都是同族的兄弟,能帮自然帮上一把。

不一会儿,临家十五口人全都聚在了一起,秦氏怀里的临念雨和吴氏怀里的临念水似乎也感应到屋内的严肃气氛,都乖乖地没哭闹。

“临虎的事情,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说说!”临远山把家人都聚齐之后,第一句话就是让家人都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他尤其看向了临青云几个孙子。

“阿爷,每年春耕秋耕的时候,虎子叔没少帮咱家的忙,就是溪丫头被曹阿狗欺负,还是虎子叔带人去讨的公道,这个忙咱老临家应该帮!”临青飞最感激临虎的一点就是他肯替临青溪出头,就只为这一点,他都愿意拿钱帮临虎,更别说临虎平时也没少帮他们家。

其他老临家的人也都表示应该帮助宝阿爷家,脸上也都是真心实意地愿意。

此时,临远山突然把临青溪绣品卖了六百两银子的事情说了出来,然后又说道:“除了大郎和三郎买种子、布匹、木棉和油盐之物花费了五两外,还剩下五百九十五两,现在拿出二百两帮临虎,你们有什么想法?”

没钱的时候,说大话许诺帮人是一回事,有钱的时候,不见得就心甘情愿拿出这么大笔钱帮别人。临远山很了解自己的老伴、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但两个孙媳他还要看看。

“阿爷,没钱的时候咱都愿意帮,更何况现在咱们有了钱,您做主就是,孙媳没意见!”秦氏微笑着真心说道。

“阿爷,大嫂说得对,孙媳也是没意见!”直肠子的吴氏也笑着说道。

“那好,既然都没意见,这钱待会儿三郎、四郎就陪我一起送去临虎家。另外,溪丫头绣品赚钱的事情你们都先烂在肚子里,咱老临家安安稳稳过日子就行!”临远山最后说道。

“知道了,爹!”

“知道了,阿爷!”

临远山几人去了宝阿爷家之后,临青云和临青海就把从镇上带回来的两个背篓和一布袋木棉拿进了临忠国所在的屋子,而临远山则把剩下的三张百两银票和九十五两的散碎银子当着众人的面交到了叶氏手上。

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和银票、银子,没去镇上的老临家的人才真正确定,他们家是真的有钱了。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_∩)O~,谢谢!

☆、第十六章邻居串门

“溪丫头,你啥时候绣的东西,阿奶怎么没见过?”手里从来没拿过这么多的银钱,叶氏心里也发毛,只是临青溪绣荷包她见过,绣其他东西却是没见过。

“阿奶,是两个哥哥陪我在山洞里绣得,绣架还是六哥给我做的呢!一开始,我就绣着玩得,没想到三哥说能卖些钱。不过,还是那绣庄的老板娘厉害,原本不值那么多钱,是她帮忙卖给了一个富家小姐,她还说,有钱人家的小姐松松口,就够咱们农家吃好多年的了!”最后这句是临青溪自己加上去的,而且她也没有说错。

楚国虽然经历了三年大旱和灵王之乱,但上流社会和有钱有势的人家过得依然是酒池肉林、歌舞升平的逍遥日子,真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像福安镇这种不大的地方富人家的小姐一张嘴就能花八百两买一幅绣品,而穷苦农家甚至连一碗糠米粥都喝不起,严寒冬日里到处都有冻死、饿死之人,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剧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阿奶,爹娘,妹妹说的没错,那个老板娘人很好,什么钱都没要,装裱还是自己拿的钱,她还和三弟签了合约,以后一个月绣一幅三尺见方的绣品给她,她给咱们五百两!”临青云难得在家人面前说话多了起来,他心里也是很激动和自豪。

“多……多少?”叶氏、穆氏几人都吃惊地问道。

临青云只好又说了一遍,并且把在福绣庄里发生的事情一字一句地讲给家人听。

微弱的昏黄烛光下,临青云的脸有些微微地红,但全身都透出喜气和淡淡的羞涩,他可从来不是话多之人。

临青溪一直都觉得自家大哥过于老实和持重了,他应该多学学自己的二哥和三哥,这样会轻松快乐很多。好在,他这个闷葫芦的性子今天有了点改变。

等到临远山和两个孙子从宝阿爷家回来的时候,临青溪早就沉入了梦乡之中,虽然身下依然是稻草补丁床单,身上盖得也还是那床冷硬的被子,但她却觉得暖洋洋的。

腊月二十二这天蒙蒙亮的时候,叶氏、穆氏和临青云、临青豪就一起去了小安镇,昨夜临青飞几人虽然买回了油盐之物,但马上要过年了,应该去买一些米面。

临远山则是带着临青飞和临青海老早就出了门,秦氏告诉临青溪,他们应该是去帮隔壁的虎子叔处理事情去了。

家里有了钱,又有了麻布和木棉,秦氏和吴氏脸上也多了喜气,穆氏还没开口,她们就主动承担了给家人做新衣的任务。

临青溪也不急着绣给锦娘的绣品,反正现在家人已经知道了她绣技出色,以后晚上也可以绣一段时间,而且不用再瞒着家里人,三尺见方的绣品她半个月差不多就能绣好。

所以,叶氏几人去镇上赶集,两个嫂嫂做衣服的时候,她就和临青禾照顾着两个小侄子,至于临青木则专心研究临青溪一大早给他说的那种能移动的椅子。

临念雨和临念水过了年正月初九就百天了,他们两个虽然不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但却是同一天出生的,只是小脸蜡黄,看起来有些病态。

临青溪想着,这几天一定要多给两个嫂嫂补补,这样念雨和念水才能吃饱喝足,慢慢健壮起来。

幸好,她昨晚就知道穆氏几人今天要去赶集,就让他们买点肉,如果舍不得买太多肉,一定要多买点下水回来。

楚国年关物价更是飞涨,以往两文钱能买到的一副下水,听说现在论斤卖,一文钱一斤,即便难吃,也有很多人买不起。

快到中午的时候,叶氏和穆氏几人才回来,临青云也在镇上给铁匠铺的老板提早告了年假。

等到几人回到家的时候,临青溪发现他们身后还跟着几个不认识的妇人,也都是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有和自己娘亲穆氏一样年纪差不多的,也有和自己两个嫂嫂年纪差不多的。

“娘?”临青溪带着一些疑问的语气看向穆氏,转向穆氏身后的眼神也是陌生的。

“溪丫头,这是你马大娘、孙婶子和赵婶子,这两个一个是你马大娘的大儿媳,你文嫂子,一个是你赵婶子的二儿媳,你李嫂子。都是一个村的,你好好认认!”回村的路上,穆氏被几人拦住了唠家常,也就在过年的时候,临家村的女人才能凑在一起。

来到老临家的几人都已经知道临青溪被曹家村的曹阿狗差点打死,而且得了失心疯,以前的事情都记不清了。见到临青溪,难免都起了同情怜悯之心。

“溪丫头,真记不得你马大娘了?唉,以前马大娘可是经常给你蒸菜馍馍吃!”马氏是临家村出了名的巧手妇、热心肠。

只是自从小女儿早年病死和小儿子下了大狱之后,她整个人都没什么精神了,以往最爱往邻里间串门的她也是常年窝在了自己家。

今年初,她大儿媳生下一个宝贝孙子,马氏的脸上这才有了笑容,这不,大儿媳想学女红,她就主动出了门去询问,从孙氏那里知道了老临家的大孙媳曾是秀才之女,绣工也是整个村里最出色的。

“溪丫头这么乖的孩子,曹阿狗那畜生也下得去狠手,下次要是被老娘碰到,定是打他个龟孙子!”孙氏是临家村村长临大旺的妻子,她看起来比一般妇人要稍高些,性子最为泼辣,热情大方,虽然精明了些,但对别人没坏心,比较护短。

“溪丫头受苦了!”赵氏一脸心疼地看着临青溪说道。

赵氏论手巧赶不上马氏,论胆大不及孙氏,论能干比不上穆氏,但她性情温和,不急不躁,在村里的人缘最好。

想当年,临家村还不是现在这般穷苦光景,马氏她们还在做小媳妇的时候,关系最好的马氏、孙氏、赵氏和穆氏曾是这几个村出了名的“临家村四朵金花”。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_∩)O~,谢谢!

☆、第十七章处理下水

岁月是一把无情的杀猪刀,而生活更是一支添愁加苦的残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