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喜临门-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题外话------

请大家多多支持倾情,多多收藏和订阅,谢谢!O(∩_∩)O~

☆、第九章左邻右舍

自从被家人告诫不准再去山眉河对岸之后,临青禾和临青木就表现得十分沮丧,心里更犹如百爪挠心,那种明知宝物就在近前却无法得到的遗憾与迫切,折磨得他们都快要生病了。

无奈,这几天,临远山、临青豪把他们看得死死的,哪里都不让他们去。相比较两个哥哥,临青溪的状态要好一点。

她理解家人为什么明知山眉河对岸有很多能吃的东西也不让自己去,甚至她猜想有很多村民也知道对岸有能吃的野菜和野物,但他们也选择在岸的这边驻足。

恐怕是因为这里的农人千百年来都习惯了靠天吃饭,安于本分,不敢冒险。如今三年大旱刚刚过去,百姓们都把希望寄托在明年的春耕上,只要风调雨顺,他们何须舍命求食。

临青溪的想法和他们自然不同,进深山刨食虽是迫不得已,现在还被家人发现并禁止了,但深山里的东西的确能养家糊口,再说人做什么事情会没有危险呢!

不过,她还是姑且安稳一段时间,日后再行打算。

上次逮到的兔子除了留下两只让临忠国补身体,剩下的全依照临远山的意思卖到了镇上,就是那八只小兔子也卖了。

具体卖多少钱临青溪不知道,但少言寡语的大哥临青云竟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给她带回来一本书。

虽然那本书缺页少字,还是繁体文的,但让临青溪激动地一夜没睡着。她知道当年临青云作为老临家的长子嫡孙,也是备受宠爱,和临远山、临忠国一样都是读过书的,只是她和家人一样的疑惑,这个有点闷骚的大哥为什么要送她一本书做礼物?

至于那五棵大白菘,当天晚上就被叶氏、穆氏、秦氏和吴氏四人合力腌制了起来,省着点吃,这个冬天的菜就不用愁了。

野菜也被穆氏在第二天全都做成了菜馍馍,而心地善良的老临家人,在知道隔壁邻居临大山的妻子梅氏产子之后,叶氏就让穆氏给他们家送去一碗兔肉和几个菜馍馍。

以前,临家村很热闹,邻居间串门走动的时候很多,自从大家日子不好过之后,邻里之间互相来往的也少了,人们哪还有什么闲心东来西往,每日只想着如何才能让一家老小不挨饿。

老临家在临家村的最北头,挨得近的只有左边的两百米左右的临大山家和右边大概三百米远的宝阿爷家。

三家院子的后边都是一片小树林,小树林后边是大片的荒地和远山,而院子的前面正对着大眉山。

临青溪听自己的阿奶叶氏说过,临大山夫妇是一对老实人,但老实过了头。

前两年临大山的娘因为太宠爱小儿子,为了给小儿子筹备成婚用的钱,就让自己的大儿子临大山把他的一双儿女给卖掉。

正所谓“泥人还有三分气性”,临大山没同意,他娘就闹得分了家,除了五亩薄田,什么也没给他们家。

他们住在村北的这间土房子,还是老村长郝阿爷见他可怜,叫上几个村民帮他们盖起来的。

临大山和临忠国都是从小一块玩到大的,两个人平时都带着自己的儿子出去一块打短工,他大儿子临石头今年十五岁,大女儿临菊花十二岁,二女儿临翠花八岁,刚生下的小儿子才三天。

另一边的宝阿爷家也是命运多舛,宝阿爷的妻子和大儿子、大儿媳都死了,如今家里就剩下宝阿爷和他五岁的小孙子,还有一个二十多岁都没娶上媳妇的小儿子临虎。

临虎是临家村有名的愣头青,从小到大没少给宝阿爷惹祸,但因为为人仗义、力大无穷,虽说脾气冲动,在村里的人缘倒是不错。

临青溪倒是对还没见过面的临虎很有好感,她可是听临青木说过,当天她被曹阿狗打破头之后,是临虎气愤不过,集合几个平时和他关系不错的村民,去曹家村找曹阿狗算账的。

虽说,最后打架没打成,但石头墙被他撞开了一个大口子,因此上游的不少河水流到了下游。

这件事之后,临家村和同住下游的赵家村的人,都对临虎赞叹不已,说他总算干了一件好事。

这天,乌蒙蒙的天空一大早就飘起了大雪花,等到临青溪起床之后,院子里已经落了白白的一层雪,早就起床的穆氏正带着临青禾、临青木在院子里挪水缸。

“娘,把厨房的水缸放院子里干嘛呀?”临青溪小跑到穆氏的身边,伸出小手给她拍拍身上的雪。

“妹妹,雪能变成水,这样就不用去山眉河打水喝了!”临青木抢先回答了她的问题。

原来是这样,这临家村还真是缺水。大雪一下,说不定明天早上河水全都结了冰,村民取水的确不是太容易。

吃过晌午饭,临大山的大女儿临菊花拿着针线和一个花绷子来到了老临家。

上次穆氏去看生产的梅氏时,临菊花大着胆子问穆氏自己可不可以跟着秦氏学绣花,她曾经看到过秦氏和吴氏坐在一起绣花。

她还听说这些能卖钱,如今冬天家里的活儿妹妹已经能帮她做一些,她就能腾出时间学绣活儿,这样也能为家里添个进项。

穆氏也知道农家女活得不易,自然满口答应下来,回家和秦氏说了一下,秦氏也欣然同意。

临青溪也趁机提出跟着秦氏学女红,直到此时她才知道,自己这个大嫂竟然是秀才之女,未出嫁之前,也是个小门口的小姐,只是家道中落,流落他乡,就在这异地安了家。

刺绣,临青溪可是一点儿也不陌生,这段日子她光顾着被深山给吸引住了,差一点就忘了这一手在现代最让自己感到自豪的技艺。

------题外话------

请大家多多支持倾情,多多收藏和订阅,谢谢!O(∩_∩)O~

☆、第十章绣技出色

临青溪是半工半读念完大学的,走出校门之后,她一个福利院出身的孤儿没有任何关系和背景,只能自己摸索着门路找工作。

常言道:“电线杆子压死人,十个有九个都是大学生。”工作不好找,临青溪也不像那些心高气傲的大学生一样舍不得面子,她先后做过清洁工、服务员、销售……

最后更跟着一个苏绣的老师傅学了一段时间,还跑到苏州去卖绣品。她在苏州呆了三年,虽然大钱没挣到,但是却把苏绣学得出神入化。

可惜后来遭小人暗算,被逼离开苏州,另谋生路。

虽然现在她手里没有上好的针线布匹,但她手艺精湛,不说自己最拿手的苏绣,就是那半吊子水平的湘绣和蜀绣,在这个异时空也能大放光彩。

因此,这几天她借着跟两位嫂嫂学习刺绣的机会,先把湘绣熟悉了一遍。

一开始,秦氏、吴氏、临菊花和临青溪围坐在屋中的火堆边绣花的时候,其他三人并没有把年纪最小的临青溪当一回事,只是觉得她低头绣花极其认真,一上午头都没抬一下。

“溪妹妹别着急,慢慢来!”一天下来,勤奋好学的临菊花已经能绣出一朵有模有样的小花儿,但她看临青溪一直在和一个花瓣较劲。

秦氏和吴氏也让临青溪别着急,其实她们不知道的是,临青溪只不过在那个绣了拆、拆了绣的花瓣上,将湘绣的齐针、施针、散套、滚针、接针等针法熟悉了一遍。

毕竟在现代她也好久没摸过绣针了,还真怕自己给忘了,好在都记得。

大雪过后的第三天清晨出奇的冷,一尺多厚的雪还没化完,眼看第二场雪又要来到。

临菊花和临青溪跟着秦氏和吴氏学绣花已经十天了,凭着日夜苦练和红肿冻烂的双手,临菊花绣出来的东西已经能拿到镇上去卖钱了,虽然一个荷包只有一文钱,但初听到吴氏告诉她这个消息时,她还是喜极而泣。

“溪丫头怎么成了笨丫头?明明是和菊花姐姐一起学的,到现在连一朵花都不会绣,六哥看还是算了,咱不绣了!”临青木见临青溪一双小手这段日子因为练刺绣早就红肿冻烂了,虽然他每天拼命去捡柴火给她们烧,可还是心疼的不行。

别呀,她这刚把针法熟悉完,正准备大干一场呢!

所以,临青溪笑嘻嘻地对抱着柴火进屋的临青木说:“六哥,你没听过‘笨鸟先飞’吗!我还指望卖绣品赚钱,将来给你娶媳妇用呢!”

“呵呵!”秦氏几人见临青溪打趣临青木,忍不住被她的童言童语逗笑。

“去去去,小孩子瞎说什么!还是六哥好好干活,给咱小妹攒嫁妆!”临青木竟然学会临青飞平时说话的样子,反过来逗临青溪。

一上午就在几人说说笑笑中过去了,到了下午,吃过饭的几人又聚在了一起,穆氏和叶氏也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和秦氏、临青溪她们一起坐在火堆边取暖。

相比较于上午绣花的慢条斯理,下午的临青溪简直就是飞针走线,看得屋内众人傻了眼,她什么时候绣工这么厉害的。

秦氏、吴氏几人再凑近临青溪绣的东西看了看,连下巴都要惊得掉地下了。

“溪丫头,你……你……”穆氏抱紧怀中的临念雨,她突然有些害怕,害怕眼前的临青溪不是她的女儿。

“娘,你怎么说话结巴了?溪丫头绣的小鱼儿好看吧,这几天我可是苦练了好久。阿奶、大嫂、二嫂、菊花姐姐,这次我绣得好吧?”临青溪有些显摆地将她在黑布上用白线绣好的一条活灵活现的小鱼儿展示给众人看。

“真好看,像真的一样!阿奶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绣,溪丫头,这真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叶氏倒没有什么怀疑,她这个孙女可是很聪明的,怎么可能学不会刺绣。

“嗯,算是吧!”临青溪只能模糊地点点头。

不过老临家的人都明白了她话中的深意是什么,临青溪出色的神童绣技,让她们想到了那位临青溪见过的老阿爷。

临菊花不知道内因,她原以为临青溪是笨拙学不会,如今才发现她不仅聪明,而且还是个神童一样的人物,眼睛里立马对她升起了崇拜之意。

“小妹,你能教教大嫂吗?”秦氏发现临青溪绣出来的那条小鱼儿,针法细密,就连鱼鳞上的细纹都能看清楚,如果换上彩线绣在荷包上,一定能多卖几个钱。

“二嫂也要学!”吴氏见临青溪这么小的人儿都能勤学苦练,还自己琢磨出了新的针法,她就有点汗颜,跟着秦氏学习刺绣那么久,自己还是一点儿长进也没有。

“溪妹妹,我……我……能也跟着学吗?”临菊花显得有些激动,她比不得临青溪聪明,但她想着只要自己肯努力学,哪怕只学会五成,也能多卖几文钱。

“好呀,溪丫头来教你们!”临青溪故意表现得像一个得意洋洋的小孩子,其实就算三人不说,她也想着让她们多学几种针法。

临青溪用了三天的时间教会了秦氏、吴氏和临菊花湘绣的三种针法,秦氏因为底子好,学得比较快,临菊花因为勤奋认真,也是有模有样,倒是吴氏学得慢。

进腊月之前,吴氏回了一趟镇上的娘家,顺便把这几天几人绣的荷包拿到镇上的绣庄去卖。

等到第二天她回来的时候,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秦氏和临菊花用临青溪教的针法绣出来的荷包,竟然卖了五文钱一个。

绣庄老板娘不但让她多领了待绣的荷包和绣线,还让她领了两块裁剪好待绣的一尺见方的白布,还说要是绣的好,价钱一定低不了。

------题外话------

请大家多多支持倾情,多多收藏和订阅,谢谢!O(∩_∩)O~

☆、第十一章卖绣赚钱

老临家的人虽然都知道临青溪很有刺绣天分,但刚开始并没有让她在秦氏和吴氏领回来的荷包上绣东西,而是第二次吴氏从娘家回来之后,真正确定了临青溪教给几人的针法绣出来的东西大受欢迎时,才给了她一个荷包让她绣。

临青溪自然不会满足一个小小的荷包,马上就要到年关了,家里正是缺钱的时候,她要绣出一副精品来,多卖一些钱。

于是,她偷偷找到临青禾和临青木商议,让他们去镇上找三个哥哥想办法,给她弄到一些丝布和彩线。

也不知道临青禾和临青木怎么对临青云等人说的,反正等临青溪绣完手中的荷包,临青禾就偷偷地给了她一个小包裹,里面是三尺见方的麻布,还有很多彩色绣线和大小不一的三根绣针。

从拿到麻布和绣线的那天,临青溪就再也没和秦氏等人呆在一个屋里绣东西,而是临青禾、临青木给她作掩护,兄妹三个找了一个比较挡风的小山洞,每天早出晚归。

穆氏一开始担心他们三个又去了山眉河对岸,就偷偷让临青豪在后边跟着,结果发现三个儿女只是觉得冷,就在山脚附近的小山洞里取暖。“突击检查”过几次,她也就放心了,但还是会让临青豪去随时看看。

半个多月后,腊月二十这天,临青溪突然吵嚷着要去镇上找三个哥哥,临青禾和临青木主动请缨陪妹妹一同前往。

眼看就是年关了,穆氏也打算过几天去镇上看看,就让临青溪等等。但临青溪耍起了赖,非要今天去。

临远山不放心三个小孩子进镇,正好他也想把编好的几个背篓卖掉,于是决定腊月二十一这天清晨他陪临青溪去镇上。

自家阿爷都发话了,临青溪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和两个哥哥交换一下眼神,决定明天再想对策。

第二天,天还黑着,临青溪就被临青木从床上拉了起来,简单地收拾好之后,他们就跟着临远山往临家村最近的小安镇而去。

路上赶集的行人并不是很多,一个时辰后,他们到了镇上。

小安镇不大,倒也是“五脏俱全”,小摊小贩早就在街上占好了位置,卖吃食的地方,已经有热气和香味飘散出来,酒楼、成衣铺、胭脂水粉店、绣庄、铁匠铺……也都纷纷打开门,开始做生意。

临远山就在临青飞待的酒楼外边没多远卖背篓,而临青溪、临青禾和临青木则按耐不住早就去见了临青飞。

因为是大早上,并没有人来酒楼吃饭,见到弟弟妹妹和阿爷的临青飞很高兴,心地不错的酒楼掌柜还让他们兄妹几个去临青飞暂住的小房间聚聚。

一到了房间,临青溪就赶紧从怀里掏出一个用黑布包裹的东西给临青飞,她已经知道这些麻布和绣线是自家三哥想办法弄到的,目前,除了他们兄妹四个没有其他人知道。

临青飞只打开看了一眼,马上大睁着双眼又把东西小心翼翼地合上,并让临青禾和临青木分别去把临远山、临青云和临青海叫过来,就说有大事相商。

在老临家的所有人心目中,少年老成的临青飞是六个兄弟之中见识最广、做事最谨慎沉稳,同时又有些狡猾聪明的人,他的话一出口,总能让老临家其他人信服。

很快,临远山他们三个就来了,而且再看过包裹里的东西后,除了惊奇就是不可思议,尤其是临青禾和临青木力证,他们是亲眼看到临青溪一针一线绣出来的,那包裹里正是临青溪花费半个多月绣出来的绣品。

临青飞告诉临远山几人,临青溪绣出来的这幅绣品得拿到附近的大镇上去卖,保准能卖一个大价钱。

临青溪早就觉得临青飞是最有眼光的一个人,她果真没猜错,自己这个三哥前途不可限量。

临远山也觉得临青飞说得对,所以他让临青飞和酒楼掌柜告假一天,也让临青云和铁匠铺的老板告假一天,兄弟两个结伴去这边最大的福安镇,但临青飞却提议也带上临青溪,临远山也同意了。

正好酒楼掌柜的小舅子要回福安镇,就让临青飞兄妹三个坐他小舅子的马车同去。

临远山带着几个孙子和临青溪谢过酒楼掌柜的之后,临青飞几人就坐在马车上离开了小安镇。

一个时辰后,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