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喜临门-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娘,大安叔说,咱们的万亩紫土地再不开垦出来,等到过段时间育好苗,就没地方栽种了,大家都着急,想请姑娘尽快拿个主意。”临六乐忐忑不安地说道。
她只是一个签了死契的丫鬟,面前的临青溪虽说比她小上好几岁,但到底是她的主子,地里的事情他们这些奴才不应该多嘴,本应该主子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但是临大安告诉她,他们的主子不一样,需要的不是只听话的奴才,而是处处为她着想的人。
“开垦紫土的事情还是先放一放,不能操之过急,对了,我让你们收集的大粪和枯枝败叶都收集好了吗?”卫玄那边不传来消息,临青溪现在也不敢轻举妄动。
紫土在楚国人的眼中是不详之土,她要是此刻开垦紫土,被族长和族人知道后,老临家以后就没有安生日子过了。
“姑娘,全都收集好了,都藏在小眉山的后山山坑里。”大眉山不远处有一座密林丛生的小山峰,这里的人都叫它小眉山,平时很少有人会进去那里。
“嗯,你们继续收集,这些都是以后地里的好肥料,有了它们来年的收成才会好。对了,如果有可能,看镇上有没有卖家畜幼崽的,像鸡鸭鹅和猪牛羊之类的。”临青溪没少去小安镇和福安镇上逛,但是来来回回找了好久,愣是没找到卖家禽家畜幼崽的。
“姑娘,奴婢这就回去告诉大安叔,让他派人去镇上或者府城里找找。”临六乐一时不知道临青溪要这些家畜家禽做什么,这几年,已经有很少人家养这些金贵东西了。
“嗯,你去吧!我这几天可能会有些忙,你们要是把幼崽买回来之后,就养在小眉山,另外,不是幼崽的也买回来一些,这些家禽家畜的粪便都可以用作田里的肥料。”光靠人为收集肥料肯定是不行的,临青溪打算养些家禽家畜用来积肥,只是这年头这些鸡鸭鹅和猪牛羊也不是很好买,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
“奴婢知道了,对了,姑娘,小福子说,他打算在小眉山的后山盖几间育苗房,说瞅着那里比较适合,正巧山中有一大片空地,也没人进去。”临六乐突然想起临来之前小福子求她的事情。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多收藏、多好评呦O(∩_∩)O~,谢谢!
☆、第八十二章 打架之因
“育苗房的事情就交给小福子来办吧,你回去告诉临大安,让他多派两个人帮着小福子。”别看临十福年纪小,本事却不小,盖建育苗房的事情他已经成为了临青溪的得力助手,现在也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奴婢知道了!”
临六乐离开之后,临青溪又到了秦氏屋里,然后和她一起继续照顾临念雨和临念水。
如今,老临家的两个小娃子已经能跑了,吐字也渐渐清晰,就是太爱玩爱闹,不喜欢待在屋子里,总想到院子外边玩。
家里人都忙,平时叶氏和穆氏照顾他们还能去邻居家串个门,但他们人小精力却不小,大人早就为了照顾他们累瘫了,他们哥俩却像没事人似得,还想着往大山的方向跑跑。
有时候,连临青溪都想找个绳子拴住他们,让他们能安生一会儿,毕竟她不是真得闲人,还有好多事情等着她去做。
“小妹,看孩子累人吧?呵呵,这两个猴孩子,有时候可真是烦死人了!”冬天还没过去,秦氏因为两个小的已经累得一身的汗。
“大嫂,念雨怎么和大哥的性子不一样,比念水这个孩子还调皮。”以前临青溪就想着,依照临青云和秦氏的性格,他们生出来的孩子应该是个乖宝宝,可是临念雨自从能下地走了之后,那活泼调皮劲儿平常的三个孩子也比不上。
“这事儿我也捉摸不透,念雨和念水一天天长大,这性子都不随咱们家的人。不过,你大哥说,他们这两个小的那股聪明劲儿随他们的小姑,以后长大了也是个强人!”秦氏微笑着说道。
随他们的小姑?那不就是随自己?秦氏这话一出口,临青溪脸上有些羞红,但心中乐开了花儿,谁不喜欢被人夸呢,更何况临念雨和临念水调皮归调皮,也真是聪明,她教给他们的那些简单的儿歌和古诗,学一遍他们就能记住了。
时间在姑嫂的闲聊和照顾两个孩子中流逝的很快,没吃晚饭之前,早上出去的老临家的人也都回来了。
秦氏做好饭,一家人有些闷地坐在一起吃了饭。饭桌上,临青溪见临远山几人的脸色并不是很好,也就没有多问。
吃过饭,安排两个小的睡下,临远山这才把家里的人又聚在屋里,然后说道:“真丫头,溪丫头,二郎和三郎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一切都交给溪丫头的师父秉公处理,该罚该打咱们都认。”
“我可听说一个人要打二十大板,二郎和三郎的身子骨弱,这要是下手重点……”叶氏说起这话来眼圈都开始泛红了。
“娘,江师爷不是说陆县令会一视同仁,不是那滥杀滥打之人,您别太担心,二郎和三郎他们……”穆氏本想劝慰叶氏两句,可她也哽咽地有些说不下去。
说到底,临青海和临青飞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儿子遭受皮肉之苦她怎么不心疼。
“你们别说了,这二十大板是他们应该承受的。事情再不好解决,也不能动手打人,流民也是人,也曾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和咱们没什么区别。”临远山见叶氏和穆氏又要哭哭啼啼起来,不免有些生气,自家的孩子哪有那么娇气。
“爹说的是,这次无论对错,二郎和三郎都不应该跟着动手,听说对方是从郴州逃难而来的灾民,千辛万苦才活下来,也都不易。”临忠国心里对那些外来的流民是有些怨气的,毕竟他变成半个废人也是因为流民打架导致的。
只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大旱三年,很多百姓家破人亡,流落他乡,而他勉勉强强一家人都活了下来,现在自己日子好过了,他的心胸也更为开阔一些,心中的怨气也消了不少。
不过,叶氏对那些流民还是没什么好感,即便心中同情这些人的遭遇,也可怜他们的处境,但这不是他们到处作恶的理由,难道日子不好过就要抢别人的,夺别人的,就要杀人放火吗?她心中百般想不通。
临青溪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毕竟这件事情她只是听说,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么,而且她也相信自己的两个哥哥不是那种欺凌弱小之辈,一定是有些事情家人还没有了解清楚。
果然,三天后,临青海和临青飞被人抬回家之后,临青溪从他们的嘴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初二那天,临青海、孙文明、吴彪去一品香找临青飞喝酒,正喝到高兴处,吴彪的朋友急忙来找他,说是有人打伤了他们“保护”的那些流民。
吴彪一听就火了,起身就走,其他三人因为担心也跟着一块儿去了。可等到他们到了地方,两拨人早就打了起来,有不少老人和孩子都受了伤。
冲动的临青海和酒精作用下的临青飞看不过去,也和吴彪一起加入到了打斗的行列,孙文明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他就负责在一旁照顾那些受伤的老人和孩子。
吴彪、临青海和临青飞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脾气和酒劲一上来,哪还管得住自己的拳脚,下手不免重了些。
等到陆志明带人赶到的时候,他们三个已经打伤了对方很多人,俨然是他们这一方的“主力军”,自然被陆志明全都带走了。
因为之前有类似事件发生过,陆志明就按照以往的做法,各打了临青海他们二十大板,只不过打之前,他单独见了临青海和临青飞两兄弟,至于他们之间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不过,事后临青溪发现,自己二哥临青海的性子变了很多,而三哥临青飞也因为此次流民打架事件戒了酒,直到很多年后,她的大婚上,他才再次端起酒杯,痛痛快快地畅饮了一次。
临青海和临青飞在家里养伤的这段期间,临远山始终没给过他们一个好脸色,而吴氏因为愧疚,总觉得自己在婆家有些抬不起头来,还是叶氏和穆氏劝了她几次才劝好。
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京城传来的消息让临青溪再也坐不住了。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多收藏、多好评呦O(∩_∩)O~,谢谢!
☆、第八十三章 异姓王爷
临青海和临青飞这对受难兄弟就在床上躺了两天,正月初六一品香开业那天,他们两个非要强撑着去,一个说一品香没他这个厨子不行,一个说一品香没他这个小东家不行。
临远山训斥了他们几句,让他们在家安心养伤,但两兄弟第一次态度强硬地要去做自己认定的事情,最后,临远山干脆冷哼一声转身离开了家,不再管他们。好在,两个人在一品香真得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
正月初九这天,本是临念雨和临念水的两周岁生辰,但临远山和叶氏都说,小娃子的生辰不应该郑重其事地庆祝,太过正式反而会折了孩子的寿数,简简单单地让孩子吃碗面就行。
一大早,临青溪就被陆志明派过来的人接到了县衙后堂。
师徒一见面,陆志明就笑着问道:“溪儿,有没有生师父的气?”
临青溪有些不解地问道:“师父,徒儿为什么要生师父的气?”
“真的不生气?”陆志明又问了一遍,这才坐下来。
此时,临青溪恍然清楚陆志明这样问的意思,笑着说道:“师父,徒儿没什么生气的,我二哥和三哥也的确做得不对,师父惩罚他们是应该的。‘吃一堑,长一智’,溪儿相信两个哥哥也会受到教训,以后不敢乱惹事了。”
陆志明欣慰地点点头,临青溪小小年纪就能明辨是非,的确难得。
“溪儿,昨晚我接到京中来信,信上说,紫土的事情已经有些眉目,只是会多生波折,今年,你那万亩紫土怕是不能动了。”陆志明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带些愁绪地说道。
临青溪一听就着急了,忙问道:“师父,怎么会这样?”
看出临青溪脸上的急色,陆志明示意她先坐下来,然后说道:“溪儿,你先别着急,听我慢慢说。”
临青溪强压下心中的不安,让自己冷静下来,她现在很迫切地想要知道在京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陆志明看着她说道:“关于紫土传说的事情,你七师兄原本进展的很顺利,除夕皇家祭祖的时候,有人在皇家祖宗祠堂的地下砖缝里发现了几本上古遗失很久的经典书册,其中一本佛学典籍上明确记载了关于紫土、紫色种子的详细描述。圣上知道之后,龙颜大悦,曾去找皇家寺庙的高僧求证,得知佛家的确有这样一本上古之策,只是遗失千百年,没想到就藏在宫里。”
听到这里,临青溪已经能大概猜出是怎么一回事,她只是心中大骇,能够把事情完美地做到这一步的人,绝对是不简单的人。
也就是说,眼前她的师父,她曾见过的师伯、师兄,还有她未曾见过面的师公等人,都非等闲之辈。
临青溪的灵慧陆志明早就领教过,他想,此时此刻的临青溪应该已经对他或者他们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不过,还不是挑明的时候,临青溪定会装糊涂,那他也跟着糊涂就是。
就像陆志明猜想的那样,临青溪虽然心中存有疑虑和不解,但她没有说出来,而是问起了别的问题:“既然如此,圣上为何不下令寻找紫色种子呢?”
陆志明嘴角微勾,说道:“其实,圣上已经下过旨,只是福安县地处偏僻,圣旨还没有到达,半路又被截了回去。”
临青溪这时就更加不明白了,这九五之尊说过的话、下过的圣旨难道说收回去就能收回去吗?那这个皇帝做得也有点太不靠谱了吧?还是说另有原因?
似是在回答临青溪心中的疑惑,陆志明说道:“溪儿你不知道京中的局势,事情是这样的,在京城有一位异姓王爷,这位王爷位高权重,手握重兵。三年大旱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位异姓王爷带兵坐镇,楚国的四方边疆就会不稳,灵王之乱时,要是没有这位异姓王爷,楚国战乱怕是要持续多年。只是,这位骁勇善战的王爷在带兵打仗上十分精明,可在其他很多事情上却是个糊涂虫,往往好心办坏事,唉——”
临青溪听得出陆志明对这位异姓王爷敬畏中透着很多无奈,还有丝丝的怒气,于是,问道:“师父,是不是这位异姓王爷不同意寻找紫色种子的事情?”
陆志明点点头,说道:“是的,他不同意,不但不同意,还说圣上要是派人开垦紫土,他就派兵把有紫土的地方都挖成深坑,然后用来埋人。”
这位异姓王爷也太胆大包天了吧,竟然敢对一国之君说这样的话,这不是大逆不道吗?
“师父,这位王爷为什么这么恨紫土呢?还有,他真得厉害到当今圣上都不敢惹他吗?”临青溪轻声问道。
“溪儿,圣上不是不敢惹他,而是圣上知道他是个忠君爱国的忠臣,只是为人耿直固执了一些,脾气有些大罢了,对圣上、对楚国他是没有坏心的。至于他不喜紫土,其实是因为他最疼爱的妹妹因为紫土而死,伤心过度的他不但一夜白头,就此还恨上了紫土。就算有人给他讲紫色种子有多么神奇,能给楚国百姓带来多大的益处,他终究过不了的还是自己那一关。”
想起自己口中说起的那人,陆志明也是一阵唏嘘感叹,有些事情过去很多年并不代表就能轻易地放下或者遗忘,伤口稍微被触及,对于那个人来说依然是撕心裂肺的痛。
临青溪不了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失去”,会让那位王爷一夜白头,但她想,一定是痛到极致,所以后来才会恨到极致。只是,她这个局外人却要因此耽搁很多事情。
“师父,不能想想其他的办法吗?还有一个多月地窖里的紫薯就要开始育苗了,如果种在沙土地上,对以后紫土的利用会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天高皇帝远,她这个小老百姓管不了什么国家大事,只是想要好好种地。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多收藏、多好评呦O(∩_∩)O~,谢谢!
☆、第八十四章 热闹春耕
临青溪说得这个问题,陆志明在信中也和淮绍之谈起过,为了以防万一,紫薯现在还不宜面世,紫土地也不能现在开垦,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在沙土地上种红薯。
“溪儿,红薯的产量比紫薯还要高些,既然现在紫薯不能种,那么紫土地你也先不要动,先把沙土地开垦出来,育好红薯的苗,咱们先多种红薯。”陆志明早上就派人去打探大眉山附近有没有无人耕种的沙土地,一旦找到,临青溪也就有地方种红薯了。
“溪儿听师父的!”既然陆志明都已经决定好了,临青溪也没有什么意见,只是想起那空闲的万亩紫土,她心中就一阵可惜。
正月初十是立春,而立春过后便可以开始春耕了,此时天气依然严寒,但是田野里却已经出现了很多农人。
临家村的豆腐生意越来越红火,族长临仁义早就意识到无论临氏一族如何富有,都不能把赖以生存的土地给忘了,生意要做,地也要种。
于是,临氏一族的男女老幼齐上阵,男人们为族里的豆腐生意辛勤忙碌,而剩下的老人、女人和孩子则家里地里两头忙。
经过这一年多来的观察,临青溪发现楚国还是上古时期刀耕火种的陈旧方式,翻耕土地主要依赖的就是锄头,农耕工具实在是匮乏和简单。
“阿爷,就这两把锄头,您都擦了十几遍了,歇歇吧!”立春过后的第一天,老天爷就很赏脸地下起了淅淅沥沥地春雨,都说“春雨贵如油”,临青溪这时才感觉出这句话的深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