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喜临门-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十九章 过年琐事

“娘,你快告诉我,孙婶子和马大娘你们是怎么做的?”穆氏肯定也是参与其中的,临青溪想着自己应该也算参与其中,只是不知道她起了什么作用。

穆氏也没打算瞒着临青溪,就说道:“其实也没什么,你孙婶子知道你石头哥阿奶回来闹之后,就清楚她不会善罢甘休,如果任由她闹下去,明天的婚事可能就会办不成。所以,你孙婶子就想了一个……呵呵……一个坏招儿,让你做几个好吃的菜,然后她和你马大娘把石头阿奶拉到家里来,看到桌子上那些好吃的菜,他们那么好吃的人怎么能忍住,结果菜里‘加了料’,吃了之后他们就睡下了,两天了才醒。”

临青溪没想到孙氏她们胆子还挺大,竟然敢给花氏那样的人使损招,不过,她也有担心:“娘,石头哥的阿奶好可怕,她要是知道您和孙婶子、马大娘这么整她,会不会……”

临青溪的话没说完,穆氏也知道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道:“没事,没事!你还不知道你孙婶子,那张利嘴有几个人能说过她。再说,让石头阿奶他们进屋的时候,你孙婶子跟他们说不要吃桌子上的菜,是他们自己馋嘴偷吃的,也怨不得别人。”

“那石头哥的阿奶醒了之后会不会还闹?”临青溪问道。

“会,她那种人怎么不会!只是生米煮成熟饭,她也不能再做什么,顶多就是嘴上过过瘾,没事的!”穆氏想着临青溪还是个小女孩,有些事情现在和她说还早,就没打算继续说下去,“溪丫头,明天就是除夕了,你去问问你阿奶家里还缺什么吗?要是有缺的东西,下半晌小安镇还有个晚集,再去买点。”

“知道了,娘,我这就去!”临青溪也知道穆氏的顾虑,她现在只是个没长大的小女孩,这些大人们的事情,她不知道也好。

不过,临大山家事情的进展和穆氏说得一样,花氏又带着临宝山夫妇去闹了一通,甚至还去了村长家讨说法,但是结果都不令她满意。

接下来,花氏就在村里到处败坏自己大儿子一家的名声,但村里人都知道花氏是什么样的人,见到她十个人有九个人都快速躲开了,最后,她也只得无趣地回家。

村里这些家庭伦理剧和鸡毛蒜皮的小事每天都在发生,锅碗瓢盆磕磕碰碰,农家炊烟袅袅升升,临青溪在鸡鸣狗吠之中迎接着新的一年。

“溪丫头,溪丫头,起来了!溪丫头,溪丫头……”迷迷糊糊中临青溪不知身在何处,耳旁宠溺又无奈的“溪丫头”的急唤,让她在似梦非梦中醒来。

“你这孩子守岁都能睡着,还叫不醒,快点起来,跟着娘去拜年了。”穆氏轻点了一下临青溪的鼻头,笑着说道。

昨天祭祖之后,临青溪跟着临青禾和临青木一直在外边玩,很晚才回家,结果守岁的时候,她竟然睡着了,而且怎么叫都不醒,临远山就让临忠国把临青溪放在了床上,还说小孩子不守岁身下压块红纸辟邪就行了。

醒来之后的临青溪一时有些迷茫,昨晚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睡着之后她第一次做起了在现代的梦,那个梦真实的她以为现在是在梦中,而她还叫林心安,临青溪不过是个梦中的名字。

使劲地掐掐自己的脸,疼的临青溪呲牙咧嘴,但心内却划过甜意,原来“临青溪”这个名字不是梦,而“林心安”这三个字也早已成为过去。

“哎呦,你这孩子,大过年的是不是傻了!怎么能这么掐自己,瞧瞧这脸上的红印子,怎么能对自己下手这么重!”临青溪狠掐自己的动作,刚巧被走进屋里来的叶氏看到,她赶忙将临青溪拉到近前,仔细地查看着。

“阿奶,我没事!”临青溪有些撒娇地搂着叶氏的胳膊说道。

“还说没事,阿奶瞧着这脸怎么被你自己掐肿了!”叶氏心疼地摸着临青溪的小脸说道。

“阿奶,我真得没事,呵呵!”临青溪赶紧揉揉自己的脸,刚才她的确是朝自己下了重手,谁让她更希望这得来的幸福与亲情并不是在梦中呢。

“阿奶,娘,妹妹醒了吗?”屋外传来临青木的高声。

“醒了,醒了!你们先跟着你爹去族长和族老家里拜年,娘带着溪丫头一会儿就去。”穆氏开始忙着给临青溪穿新衣,而叶氏也在一旁帮忙,此时,天上的晨星还在点点闪烁,冬日的微风夹杂着淡淡地爆竹味。

大年初一就是这样在临青溪的面前展开了,她走出院门的那一刻在想,接下来的这一年,等待自己的又是什么呢?

次日天未亮,临青云和临青海就各自收拾一辆在福安镇租来的马车,然后带着各自的妻子儿子回娘家。

穆氏和叶氏为秦氏和吴氏准备了不少回娘家的礼物,虽说现在临青云和临青海都能自己挣钱养家了,但叶氏还是交给穆氏两个钱袋子,让她交给秦氏和吴氏,这是老临家的规矩,无论何时,回娘家的时候,婆婆都会给儿媳妇一些银钱。

往年日子苦,秦氏和吴氏每次都把穆氏给她们的一点钱再还给穆氏,同样地,穆氏也会把这些钱都交给叶氏。在银钱上,老临家的婆媳从未因此生过气、拌过嘴。

送走了两个儿媳妇,穆氏这才收拾东西也准备回娘家,叶氏因为没有女儿,所以每年的这一天,她和临远山都会去村里的祠堂吃饭。

临氏一族自来就有个规矩,正月初二回娘家,家中无人的族人需要去祖宗祠堂的大院吃同族饭,以示这天即便没有儿女相伴,依然会有族人相知。

只是,当临忠国、穆氏和临青溪从小穆村走完亲戚很晚才回到家的时候,却发现其他家人正愁眉苦脸地对坐在一起,而且并不见临青海夫妇,只有睡在叶氏怀中的幼儿临念水。

“爹、娘,发生什么事情了?”一进门,临忠国发现不对劲就赶紧问道。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多收藏、多好评呦O(∩_∩)O~,谢谢!

☆、第八十章 吴氏之弟

临远山见临忠国几人走进门来,磕了磕右手旱烟袋里的烟丝,这才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回来了!二郎和英丫头回娘家的时候出点事,这两天怕是都回不来了。”

“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穆氏赶忙走进叶氏把她怀里的临念水接过来,心里不安起来。

叶氏见穆氏把临念水抱到床上放下,说话的声音就大了一些:“还能有什么事情,要怪就怪英丫头那个不争气的弟弟,从小到大就没让人省心过。”

临青溪还从未见叶氏对某个人生这么大气过,这一年多来,她也从未听说自己二嫂吴英还有个弟弟,此刻的她也有些云里雾里。

“娘,吴彪那小子又惹祸了!”临忠国几乎是带着肯定的语气说道。

“可不是他,唉,爹娘为他操碎了心,这孩子怎么就不能安生一天,要不是他,二郎、三郎能进了大牢吗?”一说起吴彪,叶氏难免心中不快起来,把刚才临远山的吩咐也给忘了,将临青海和临青飞被关进大牢的事情说了出来。

“娘,您说什么?”穆氏以为自己听错了,慌忙走到叶氏身边问道。

叶氏重叹一声,看了一眼着急的穆氏,无奈地说道:“蕙兰,你别着急,二郎和三郎虽说进了大牢,可如今的县老爷是溪丫头的师父,他们也不会受苦的。”

临远山听叶氏这样说,微微有些生气地说道:“就该让他们受受苦,真以为自己现在能挣几个钱,翅膀就长硬了,什么好的不学,去学别人打架斗殴,他们也是能耐!”

叶氏一听临远山的话,心里也有了气:“我自己的孙子我知道,二郎和三郎不是那没有分寸的人,要不是吴彪撺掇他们,他们能跟了去?那些流民有多恶,你又不是不知道,忠国的腿要不是那些流民,现在下地干活能干不了!”

眼看一辈子没生过气的临远山和叶氏要吵起来,临忠国和穆氏都赶忙劝道:“爹、娘,你们先别动火儿,咱们先把眼下的事情解决了才是。”

临青溪也在一旁柔声问道:“阿爷、阿奶,二哥和三哥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情进的大牢呀?”

临远山和叶氏只得看着临忠国几人又叹气起来,然后将今天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临青海和吴英一大早就带着临念水去了福安镇上的娘家,而临青飞因为要处理一品香的事情,就没去小穆村,而是去了福安镇。

吴英的弟弟吴彪是吴英父亲原来县衙捕快吴振松的独子,所以自打他生下来,家人就十分宠爱他,吴振松更是将一身好武艺悉数传给了他。只是没想到,家人的宠爱养成了吴彪霸道的性格,而且仗着自己武功高,没少在外惹是生非。

吴振松觉得自己教子不严,于是对吴彪就更为严苛,只是没想到越管着他,反而越管不住,后来吴彪带着一帮从小黏在他屁股后边的几个朋友,竟做起了帮派生意。

很多人还听说,小小年纪的吴彪还和土匪捻土为香拜了把子,更和一些三教九流打得火热。

在吴家,吴彪的父母和两个姐姐都对他是又爱又怨,倒是两个姐夫对他十分喜爱,而吴彪无论在外边如何狠辣霸道,面对家人时,他都是一副调皮大男孩的样子,对待大姐夫孙文明和二姐夫临青海也是亲近中有着尊敬。

临青飞是因为临青海而认识了吴彪,说起来吴彪比他还要大一岁,但是两个人只要碰到一块儿,就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事儿,要不是因为有吴英和临青海这层关系在,他们早就磕头成了义兄义弟。

因为三年大旱,楚国遍地都是流离失所的百姓,为了生存,他们携妻带子背井离乡不远千里地寻找着活着的希望,而云州府就是很多流民停留驻足的地方。

碧湖拯救了它附近的很多百姓,但同时也让那些没了家、没了亲人的流民对它更向往,所以三年来,整个云州府福安县的流民是最多的,也是最狠的。

这些流民虽说是外来人口,但只要能活下来,他们不介意被当地人排斥和看不起,只要能活下来,他们更不介意从一个善良的人变成一个“恶人”,只要能活下来,已经失去很多的他们不介意还能失去什么。

所以,三年大旱期间的福安县是云州府最乱的地方,而原本的张县令敛财成性,他不但不介意流民作乱,还希望越乱越好,因为只有越乱,他才能从中榨出油水,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流民和当地人,只有白花花的银子。

正是在这期间,福安县形成了很多流民小团体,而福安县当地人也自发组织了一些人去管理或者对抗这些流民,谁都不想自己的家门外站满了掠夺他们食物的“狼群”,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吴彪和几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对流民收起了“保护费”。

最初吴振松是极力反对吴彪做这件事情的,怎么说他曾经也在官衙当过捕快,自己是兵,儿子却要做贼,正直刚强的他绝对不能允许,于是他把吴彪狠揍一顿之后给关了起来。

后来,吴彪的好友找到吴振松,告诉他事实上吴彪收的“保护费”很少,他们的最终目的只不过是为了保护那些没有自保能力的流民而已。

经过亲自查看,吴振松才发现在他眼中一直是“逆子”的吴彪还有另外一面,他保护的那些流民都是妇孺老幼,这些人不被那些强大的流民团体接纳,不但生活艰难,还备受欺压。

最终,吴振松把儿子放了出来,从那之后,他也不再武断地去看待自己儿子做的事情。

陆志明做了福安县县令之后,特意针对福安县的流民做了安置,只是初来乍到,再加上案件频生,县衙人手不足等问题,很多事情他也不能面面俱到,难免有疏漏。

最近,就有几伙儿大的流民团体想要在福安县彻底站稳脚跟,于是以开荒种地为由,大肆抢占地盘,甚至天天都要发生流血冲突事件。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多收藏、多好评呦O(∩_∩)O~,谢谢!

☆、第八十一章 山中积肥

陆志明对这件事情早就有所耳闻,而且已经暗中派人盯着,只是当他听说又有群殴事件发生的时候,赶到现场一看,临青溪的两个哥哥也参与其中。

他办案一向公私分明,就将吴彪、临青海、临青飞还有对方的一些人关进了大牢里,这一次他要彻底解决流民给福安县带来的祸事。

临青溪从临远山和叶氏讲述的话语之中,可以听出两人对吴彪此人有怒有怨,但却无十足的恨意。说起来,吴彪也称不上是个什么大坏人,虽然他做得并不一定都是好事。

“娘,那咱们现在是不是要去县衙看看二郎和三郎他们?”不论是什么原因进得大牢,在穆氏的心中,她这个当娘的还是很担心两个儿子。

“不看!”临远山对两个孙子还是有些生气。

在他眼中,临青海虽然个性单纯冲动一些,但也不是没脑子的人,临青飞就更不是了。可这一次,这两个孙子竟然跑去和别人打架,看来是他这段时间太放任他们了,让他们的心变大了,变野了。

临忠国大概能够猜出一些临远山心中的想法,其实,他也有此顾虑。以往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人是会随着生活条件的不同而改变的。

想当初他没有家庭负累的时候,也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可后来成婚生子,他身上有了责任和重担,心中的想法已经大不相同。

现在,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摆在几个儿子面前的前程也充满希望,可这样一日好过一日,越来越富有的生活,会不会让他们变得忘本,变得失了本性?一想到这里,临忠国倒有些不寒而栗了。

临青溪不清楚临远山和临忠国心中是如何想得,如果她知道,说不定会笑自己的阿爷和爹有些过于杞人忧天。

“蕙兰,你收拾一下,咱们明天去看!溪丫头,你明天留下来和你大嫂照顾两个孩子。”叶氏还是很心疼自己的两个孙子,她也清楚,临远山嘴上说“不看”,其实心里还是想去的。

“四郎、五郎和六郎呢?”临远山没有反驳叶氏的话,而是问起了临青豪他们。

穆氏知道临远山这是同意她和叶氏去大牢里看看临青海和临青飞,莫名松了一口气,赶紧说道:“他们在小穆村住两晚,初四就回来,我二弟铺子里有些事情要忙,一时找不到人帮忙,就让他们三个留下来帮帮忙。”

临远山点点头没说什么,而叶氏不满地瞪了他一眼,这才起身准备去做晚饭,穆氏让临青溪看着临念水,她也跟去厨房做饭。

等到叶氏和穆氏离开,临远山也站起来对临忠国说道:“大郎在族长家里,你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好的,爹!”临忠国也起身跟着临远山离开了。

次日清晨,临青溪早早就从睡梦中醒来,厨房里传来秦氏做饭的声音,而自己床上放着还在熟睡的临念雨和临念水。

叶氏和穆氏去了临安镇,而不放心的临远山和临忠国也都跟着去了,家里就剩下秦氏、临青溪还有两个小的。

吃完早饭没多久,临六乐就以借针线为由来到了老临家,秦氏很有眼色地带着两个孩子去了里屋,而临青溪和临六乐去了另外一间屋子。

“六乐,有事吗?”临青溪过年之前就给临大安这些下人放了年假,并给了他们每人一封红包,里面的钱虽然不多,但也能买些小礼物让他们探亲访友。

谁知,这些人大多都是孤儿,在福安县就更没有什么亲人、朋友,而京城又远,所以他们都选择留在大眉山的院子里过年,闲下来的时间就去照看大棚,或者开垦荒地。

“姑娘,大安叔说,咱们的万亩紫土地再不开垦出来,等到过段时间育好苗,就没地方栽种了,大家都着急,想请姑娘尽快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