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喜临门-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告诉本官,你为何要买那紫土地,可知紫土地在我朝历来是不详之土?”陆志明问道。

“回禀大人,草民知道!只是草民妹妹尤爱紫土,她还说天生万物,自是各有所用,只不过世人无知,不知道它的作用罢了!”临青飞这些话说得有些大胆,但他来之前,临青溪再三叮嘱他,如果买地的时候,没人问他因由便罢了,如果有人问,尤其是县令大人问,就要照她说的去做。

“哦?你妹妹这话岂不是说本官也是这世上无知的人?”陆志明并没有生气,反而轻笑出声。

看到陆志明的反应,临青飞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他赶紧又跪在地上说道:“请大人赎罪,草民无意得罪大人,只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地土之广,万物难识,就算这世上知识最渊博的人,也有不知道的东西,更何况不去尝试和打破常规,又怎么能有新的发现呢!”

“哈哈哈,说得好!这是你的心里话还是你那位妹妹的心里话?”陆志明听了临青飞的话,心里畅快了不少,的确,如果不去尝试和打破旧习,是很难再进一步的。

来之前,临青溪告诉临青飞,如果县令大人对他说的这些话没有治罪,反而赞赏的话,那么这个县令就是个不错的好官,他就要承认这些话是他说的。

但临青飞此时心中鬼使神差地做了一个决定,他很坦荡地正视着陆志明的眼睛说道:“回禀大人,这些话都是草民妹妹说的。大人,实不相瞒,草民的妹妹十分聪慧,她还说能在紫土地上种出亩产五千斤之物。”

这时候的临青飞还不知道,就因为他这一个临时的决定和最后多说的那一句话,让临青溪的人生整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也让他自己走向了一条更为波澜壮阔的人生之路。

“什么?!”陆志明立即就从椅子上猛地站了起来,江师爷也是睁大着眼瞪向临青飞,他们都觉得自己出现了幻听。

“你再说一遍!”陆志明的声音又大又急,倒显得有些凌厉。

临青飞后背一凉,他有些后悔说出了最后一句话,但事已至此,不承认也不行,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回禀大人,草民……草民妹妹能在紫土上种出五千斤之物。”

“何物?”陆志明和江师爷异口同声地着急问道。

“甘薯!但是大人先别着急,草民妹妹也只是在尝试阶段,能不能种出来,还不好说,也许是草民妹妹孩童心性,说着玩的也不一定,还请大人不要认真!”就算临青溪再三保证能种出来,但东西还没看到,临青飞此时就对外人说了出来,还是县令大人,他真有点想咬了自己的舌头。

但就算他再后悔也没用,如果他见到的是别的县令,那么对方只会认为他妖言惑众,乱说胡话,甚至治罪于他。

但此时站在他面前的是陆志明,一个连一丝一毫可能性都不会放过并且会紧抓不放查明真相的人,就算是空穴来风,这位以断案如神出名的县令大人也会找到“穴在哪里,风从何处来”。

“本官自有定夺,你先在这里等候片刻,本官和江先生还有事情要处理,放心,本官不会为难你的,你安心呆着就是。来人,上茶!”陆志明让丫鬟上了茶之后,就急急和江师爷去了他的书房。

一到书房,陆志明马上让江师爷秘密派人去临家村做调查,尤其是这临青飞和临青飞的妹妹。

陆志明的手下大多跟着他四五年了,而且都是心思缜密的他培养出来的,所以各个都是调查取证的好手。

两个时辰之后,陆志明连老临家的八代祖宗都快查出来了,只是到了临青溪这里却透着点诡异,这个才八岁的农家小姑娘,貌似有很多秘密,而且从她被人打破头之后,就有什么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陆志明和江师爷再回到临青飞面前的时候,对临青飞就多了些审视。

从来没在县衙吃过饭的临青飞,有些食不下咽,好不容易等到他们又出现了,却发现这县令大人和师爷都只是盯着他看,让他心里惊慌慌的。

好在,陆志明和江师爷没再问他什么话,还很爽快地给他办了这万亩紫土的地契,而且一文钱都没要,看到地契上的名字是临青溪,两个人也只是惊讶一下,没说什么。

地契办妥之后,临青飞就回家了,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身后跟了一条小尾巴。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_∩)O~,谢谢!

☆、第三十三章 想开酒楼

临青溪在临青飞去福安镇的时候,心里是有些担忧的,她也知道万亩紫土地的地契是有些显眼,但紫薯和红薯种成功之后,肯定瞒不了人,而她更打算以紫薯、红薯为契机,多做出一些加工类的产品,然后多挣一些钱。

以前,她来到这里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就想着一家人能够安安稳稳、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就行,所以她甘愿让家人把豆腐方子给族里。

可自从去了洞穴的另一边,心里就有个想法一直折磨着她,那就是把那片神秘莫测又有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给买下来,然后在洞穴另一边的小湖附近建一些美丽的房子,周围开垦田园,养上鸡鸭牛羊,建一个真正生态的农家乐园。

可要想买下这些山,她就必须要有很多很多钱,仅凭着刺绣赚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所以她决定改变现状,努力赚钱。

临青飞从县衙回到家之后,拉着刚从地里回来的临青溪到了小树林后边的紫土地,并且把地契亲手交到了临青溪的手中,还将在县衙里发生的事情全都仔仔细细地告诉了她。

最后,他更是带着懊恼和愧意对临青溪说道:“溪丫头,三哥对不起你!都怪我一时嘴快,说话没有经过脑子,那位陆县令似乎对咱们家怀疑上了。”

“三哥,没事的,紫薯和红薯的事情就算瞒也瞒不了太长时间,迟早会被别人知道,不过三哥,你觉得那位陆县令如何?他会是个好官吗?”临青溪想过小人物的生活,但她也很清楚,一旦紫薯和红薯种植成功,她的日子就不会平静。

“应该是吧!”临青飞摸着额头为难地说道。

要放弃吗?当然不!她虽然在现代经历过很多的委屈和磨难,但同时也得到过很多好心人的帮助。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是她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如今,楚国百姓因为三年大旱和灵王之乱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如果她有能力帮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会心甘情愿地去做,就连佛祖不也说过:“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或许,她在实现自己挣钱买山这个目标的同时,也能去帮助一些人。不过,要想达到两全其美,她这个“千里马”还需要一名“好伯乐”,不知道这位陆县令是不是一位拥有足够胆量和勇气,又慧眼识珠的“好伯乐”呢?

转眼就到了五月,仲夏时节的温度稍稍有些火辣辣,但每日清晨的槐花香气,点燃了临青溪一天的热情。

“阿奶,娘,待会儿我和六哥去摘些槐花,中午的时候,我给你们做蒸槐花吃!”这两天,新鲜的槐花才刚刚盛开,而老临家后面的小树林有很多槐树,馋嘴的临青溪打算亲自下厨。

“溪丫头,你把做法告诉阿奶,阿奶给你做!”叶氏一手抱着临念水,一手将桌上的水煮豆腐夹到临青溪的碗里。

“娘,还是我来做吧,最近店里也不忙!”穆氏抢着说道。

临青溪看看叶氏,又看看穆氏,又看了看桌上老临家的其他人,这些天她光顾着她那三亩地了,每天吃完饭就匆匆下地,晚上吃了饭累得倒床就睡,却有些忽略了家里的事情,怎么家人脸上都有些愁容。

吃完饭,临青溪和临青木去了小树林,她问最近迷上木匠活和小发明的临青木:“六哥,家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阿奶和娘看起来不是很开心?”

临青木用长竹竿绑了一个铁钩子,然后一边仰头钩槐花枝,一边对临青溪说:“自从村里的豆腐生意越做越好,咱家的豆腐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小安镇上的小店铺也没有多少人光顾了,阿爷和爹昨天打算把咱家的生意停了,再想别的法子。”

这算不算救活了别人,饿死了自己?临青溪觉得傻事做一次就够了,老临家也算对得起村里人和族里人了,以后不会再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了。

吃完一顿蒸槐花的晌午饭,临青溪又拉着临青飞去了地里,如今家里突然不忙了,临青禾也有了空闲时间,他也跟着去了。

兄妹三个到了临青溪的三亩地,第一次来的临青禾震惊地说不出话来,地里种的东西他一个都不认识,而且那一个个青青的小圆果子垂满枝头,有的还微微泛着红,另一亩地里的尖尖的果实,他也是没见过的。

“妹妹,你种的这都是什么?”临青禾好奇地摸摸这些果子。

“五哥,这一亩地种的是番茄,另外一亩地种的是辣椒,再过一个多月它们就完全成熟了,到时候让你先尝尝!”临青溪看着自己用心种出来的番茄和辣椒都结了果,脸上是掩藏不住的自豪和得意。

“嗯,妹妹你真是了不起!”临青禾带些崇拜地看着临青溪。

“溪丫头,你是不是有话想和三哥说?”今天,是临青溪主动拉他到了田里,临青飞这段日子已经摸清了自家妹妹的脾性,知道她是又有主意了。

临青溪赶紧让临青飞和临青禾在槐树底下坐下来,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了临青飞,上面是用木炭画的一张平面图。

“溪丫头,你画的这是房子?是酒楼?”临青飞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好奇的临青禾也凑了过来,半个月前,临青溪吵着让临远山教她识字,临青禾几兄弟也跟着学了些,他认得画上面的那几个字。

“老临家一品香?妹妹,这是酒楼的名字吗?”临青禾似乎预感到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没错,我打算在福安镇开一家小点的酒楼,既然豆腐生意已经完全交给了族里,那咱们家也要有自己的生意。”要想走出大眉山,就要先走出临家村,而福安镇就是临青溪的第一站。

临青飞也觉得临青溪这个主意不错,尤其是昨天他刚知道福绣庄突然关了门,锦娘和她的那些丫鬟、绣娘一夜之间就在福安镇上消失了,没人知道她们去了哪里,而锦娘的无故消失无疑于断了老临家最后的一条财路。

虽说还可以找其他绣庄,但是临青溪打算把心思多花在田里,还打算开酒楼赚钱,所以绣品的事情她暂时不想考虑了,老临家的人也没说让她继续刺绣赚钱。

“溪丫头,开酒楼可不是一件小事,必须要和阿爷还有爹商量!”临青飞把临青溪给她的纸重新折好收了起来。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_∩)O~,谢谢!

☆、第三十四章 温室大棚

于是,忙完地里的活儿,兄妹三个就回了家,而到了晚上,临青飞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其他家人。

临远山并不是不同意开酒楼,他只是担心很多问题,比如家里的钱在福安镇上够买多大的房子,做饭的师傅要到哪里找,还要找个算账先生,人手也是个问题。

“阿爷,咱们就开一家有特色的小酒楼,不用去找什么做菜师傅,我看二哥做饭就挺好吃的,把他培养成大厨不就行了,至于算账先生,三哥、五哥都行。我还听说福安镇上有私塾,如果咱家在镇上开个小酒楼,几位哥哥也能去私塾念书。”临青溪繁体字虽然认得不多,但她勤奋好学,这段日子临远山已经把自己所知道的都教给了她,但她觉得远远不够。

一听到“念书”两个字,老临家的男女老幼都沉默了,说起来,村里识字的人不多,而老临家就有好几个,这也是村长、族长和族老他们为什么看重老临家的原因。

“溪丫头,啥叫‘特色’?”临青海对打铁没兴趣,但他对做饭不但有兴趣还有天分,可叶氏、穆氏一直都不让他进厨房,所以他展现自己的机会并不多。

前两天,他见临青溪在地里干活很辛苦,就下厨房给她煮了一碗野菜汤,还炒了一个菜,吃得临青溪直冲他竖大拇指,其实他知道,自己妹妹的厨艺比他要好得多,但她同样下厨的机会不多。

“二哥,别的村没有豆腐,但咱们村有豆腐,这就叫特色,现在外人一提起豆腐,总会说临家村豆腐或者临氏豆腐,这就是特色。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咱们村现在都在做豆腐,那咱家就先开一家以豆腐为特色菜的酒楼,一方面也算帮了村里人,另一方面咱们自己也能赚钱,还省了做豆腐的时间,岂不是一举两得。”临青溪笑着说道。

临远山也被临青溪的说法打动了,但他还是有顾虑:“溪丫头,你这个方法是不错,可光卖豆腐做的菜,是不是太单一了,客人肯定会越来越少的。”

“阿爷,你就放心吧!老阿爷给我说了很多做豆腐的秘方,我可以全教给二哥一个人,我相信二哥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美味豆腐。”临青溪很有信心地说道。

“溪丫头,你二哥是个男人,做饭是女人的活儿,你教给娘和你的两个嫂嫂不行吗?”穆氏还是认为做饭是女人的事情,不应该男人插手。

“娘,不行!您要照顾这个家,两位嫂嫂还有两个小侄子要照顾,到时候酒楼要是开起来,后厨肯定少不了人,家里这一大摊子怎么办?再说,哪家酒楼的大厨不是男的,二哥既然喜欢做菜,为什么不给他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临青溪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出来了。

临青海唯恐穆氏再说出反对的话,赶紧说道:“娘,我喜欢做菜,从小就喜欢!我知道阿爷、阿奶和爹娘从来没有亏待过自家孩子,但我一直觉得自己挺没用的,我不像大哥会念书,也没有三弟聪明,甚至其他三个弟弟,我也比不上。这些年,无论我怎么努力,似乎都差几个兄弟一大截。现在,我连小妹都比不上了。阿爷、阿奶、爹、娘,我真得想做出一番事业来,厨子有什么不好,皇宫里不也有御厨嘛,就给我一个机会吧!”

临青海发自肺腑的一番话打动了家人的心,说起来,因为他性子活脱,做事又没有定性,临远山他们对他总是有些不放心,把他当不成熟的小孩子看待,但今日他这番话,也算他成熟的一个起点吧。

最后,家人同意了让临青海钻研厨艺,而当天晚上,临远山执笔,临青溪低声口述,很快就写出来厚厚的一本临氏菜谱,而这本菜谱自此被老临家当成了家族秘密,直到很多年后还是只有临远山、临青溪和临青海三人知道上面的内容。

第二天,临青云关了小安镇上的临家小店,和临青飞一起去福安镇上打听有没有人要卖房子。

如今村里的很多男人、女人都在忙做豆腐的事情,所以串门的人就更少了,临青溪听说豆腐的名声都已经传遍了整个云州府,族长和几位族老正打算在云州府城开一家豆腐店呢。

村里人的生活好了,自然不会将目光紧盯在老临家,所以临青海安心在自家小厨房钻研厨艺,而临青溪为了第一时间品尝他的战果,就留在了家里。

现在不用再刺绣,她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临忠国经过几个月的休养,如今已经能拄着拐杖站起来走几步了。

“妹妹,阿爷说你昨天一夜没睡,不困吗?怎么起这么早?”临青禾见临青溪顶着一对大黑眼圈就出来了。

“阿爷和二哥不也没睡,我没事的!对了五哥,咱们村里种竹子的多吗?”临青溪找了一个小板凳,坐在了院子里的枣树下。

“村里没什么人种竹子,但山上的野竹子很多,你问这个干什么?”临青禾也搬了一个小板凳在临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