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食色无双-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变化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没什么,但是对于静来说却是致命的——他的思想和习惯还停留在个纯真的八十年代。
第一季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ACT2:三十二相
陌生的一切让重回社会的静不由自主地变的自闭,每当路过一些豪奢阔气的场合,比如大型商场或者名牌旗舰店,他甚至会比古代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还要更加拘谨。出狱之后,他一直没脸回家乡去,出于炎黄子孙特有的傲,静不想一身落魄的自己回到经济发达的故乡丢人现眼,所以他只有选择浪迹天涯。
可是不回家乡办理户籍,就意味着他没有户口也没有身份证。
光靠一张刑满释放的证明,在当今社会根本找不到一份糊口的工作。
人们对刑满释放的劳改犯,总有一种无可厚非的敌意和鄙视。
很多刑满释放的劳改犯都是因为社会无法接受自己,只得再次踏上“犯罪-坐牢-出狱-再犯罪”这个恶循环,但是静绝不容许自己再次踏进监狱的大门,这是他在出狱后指着自己的良心发下的誓言!
不得不说,他的运气很不错,虽然出狱之后吃了不少苦,但是在前年秋天,也就是在他出狱半年后,流浪到广陵市的他却撞上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那晚他在一座电话亭里过,于无意中发现了贴在岗亭上的一份招工告示,告示是蜀岗栖灵寺发出来的:本寺招收念经徒弟,包吃包住,每月三百块工资,寺庙推荐工作时酌情发放补贴金。
静当时的想法很朴素:和尚是出家人,心肠总要比一般人更柔软一些,或许不会在意自己的过去。
于是他就去应聘了,虽然至始至终他都没能弄明白,念经徒弟与和尚到底是什么区别。
广陵这个地方的风俗很崇佛拜道,家家户户在老人去世后都要操办法事,哪怕是再抠门的土老财,也愿意大价钱请和尚、道士来“放焰口”。叵耐广陵市一共只有八座寺庙、七座道观,所以就算再有钱,也很少有人能请到真正的僧人道士操办法事,平常这种工作大多是由吹鼓手兼任,实在缺人时甚至会让大蓬车歌舞团的江湖歌手客串一把。
栖灵寺位于竹林掩映的蜀冈中峰,是始建于南朝刘宋时期的古刹,殿宇不大名气却不小,唐代还出过大名鼎鼎的东渡和尚,在全国乃至日本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每个月来请栖灵寺和尚做法事的人不知凡几,但栖灵寺庙小,总共只有十个和尚,除了一个佛学院刚毕业的年青比丘,剩下的全是牙槽脱落的龙钟老僧,严重缺乏人手。这两年栖灵寺重新修缮了庙宇,又翻建了供奉释迦牟尼佛指舍利的浮屠宝塔,钱犹如流水,财政情况早就有点捉襟见肘,住持方丈为了搞活经济也为了顺应民意,在寺僧不多的情况下,想出了一个招收徒弟学习念经,再让徒弟批上袈裟剃个光头出去操办法事来替寺庙赚钱的绝妙点子。
静是那一期唯一前来应聘的念经学徒。
没办法,虽说广陵的无业人员很多,但是让他们去寺庙学念经挣钱,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抹不开这张脸,还有百分之一的人一看月薪三百的待遇也缩回去了——栖灵寺第一次招念经学徒,不知水深水浅,根本不敢开太高的工资待遇。
或许是因缘,也或许是机遇,住持方丈望穿秋水,等了仨月就等来一个怀揣着刑满释放证明的静,当场傻眼。
不过在连续三个月都没有其他人应聘念经徒弟的尴尬情况下,老方丈犹豫再三,还是抱着出家人慈悲为怀和姑且一试的心态,把静留下来试试佛缘。
结果这个唯一的念经徒弟,只了一个月时间,就背熟了《金刚经》、《法华经》、《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佛说斋经》、《佛说法灭尽经》、《佛说戒经》、《玉耶经》、《佛说九横经》、《增壹阿含经》十本佛典,差点没让寺里学了一辈子诵经的老僧羞愧的当场坐化。
和尚念经又叫“梵唱”,并非是念出来,而是靠丹田里一口气唱出来。
静是【架势堂】的红纸扇,自小就吊嗓子苦练调,这么多年一直勤练不缀,嗓音要浑厚有浑厚,要清脆有清脆,栖灵寺唯一的年青僧人只带他出去做了一场法事,就再不愿意跟他一起出去了,因为出去做法事他完全成了帮静挑经书担子的沙悟净。
半年时间一晃而过,静给庙里赚回了至少十万元的收益。
寺里有了钱,自然也有了底气,看到念经徒弟简直就是聚宝盆,方丈立刻将招工待遇提高了一大截,现在庙里收了二十来个年青小伙子和十来个挑经书担子的,见天出去挣钱。
静早已经不做念经徒弟了。
本来他攒了点钱,想出去重新学门手艺谋生,但是住持方丈坚决不肯放他走。
方丈苦口婆心劝了他好久,一心想收他做正尔八经的比丘僧。
“静哥儿,你有没有发现你有“三十二相”?”老方丈当初可是引经据典劝说静落发剃度:“无论从你的任何一个侧面看,都是一种独特的法相,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相貌……”
“谁从侧面看不是另外一个模样?光线和角度的变化罢了,这就是三十二相?”静觉得好玩。
“不要拿科学解释宗教!”老方丈口宣佛号,法相庄严:“佛祖也只是三十相,三十二相只有阿难菩萨才有,阿难菩萨宿有智慧,佛祖夸赞他为“多闻广识”,和你一个聪明劲。别以为我是心血来潮,我真是一辈子都没见过像你这样夙具慧根的年青人,一个月就能将十本佛典背的滚瓜烂熟,不是与佛有缘又怎么能做到?”
“那时候我都快饿死了,还拖家带口的,不下苦功夫快点学会念经,你把我赶走怎么办?”静对自己学念经是有神助一事嗤之以鼻:“别以为我看不出来,方丈你其实当时很想赶我滚蛋,你当时看到我手上的纹身时,眼球都努直了!”
“这不是缺乏了解的缘故吗!”住持方丈是个虔诚的比丘,很难认同静这种“念经只为稻梁谋”的荒唐说法:“现在我已经知道,你当年入狱并不是犯下了什么原则错误,当然要收你做徒弟。”
静当然不愿意去做和尚,虽然他也非常羡慕当今僧人堪称丰厚的月薪。
一个要走,一个要留,僵持了好久之后,方丈实在是不舍得放弃这棵好苗子,又怕逼迫太紧引起逆反心理,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取了个曲线救国的折衷法子。
想出去学谋生的手艺?
没问题!
方丈亲自写推荐信,把静介绍到“广陵市佛教协会”下属的三产单位“绿杨村素菜馆”去学做素菜。
出去租房子?
不必!
栖灵寺随便腾间房子不就可以住了,还不用付房租。
住持坚信,只要静能留下来,凭自己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水磨功夫,迟早会让这个佛门千里驹皈依三宝!
抛开天才不天才的问题先不说,或许真的是生存的压力太大,静在学习谋生手艺时爆发出的动力确实是无与伦比的;这一点不光体现在背诵经文典籍上,学习烹饪时也是一样,自打进了“绿杨村素菜馆”之后,他就象一块大号海绵,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所有能触及到的烹饪知识,将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都在勤学苦练基本功上。
只做了大半年学徒,广陵市赫赫有名的斋菜大师杨英明便已经再没别的东西可教他了,在他自己的强烈要求之下,杨大师又把他推荐到了市内的“二十四桥明月餐饮会所”去学习其他谱系的烹饪技术。
中国烹饪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的传承和衍变,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文化与流派。厨师这个职业,三年只能算入门,没有十年工龄如果带徒弟那就是误人子弟;但是静这样夸张的学习速度,几乎让所有的老师傅都觉察到了危机感——徒弟如果都象他这样,日后哪还有师傅们混饭吃的地界?
&&&&&
固定一下更新时间:早上6点和晚上九点各一章。
说句题外话,静似乎不是一个靠写戏吸引眼球的写手吧?这才是个开头罢了……
敬请砸票,收藏!
第一季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ACT3:仙女花
把蜡烛、檀和剃须刀片这些零碎物品全部收拾好之后,静穿起了外套,准备洗把脸就去“二十四桥明月餐饮会所”上班。
今天中午有一桌三个月之前就已经在筹备的豪华酒筵,订餐的是广陵第一巨贾,上市公司楚氏集团和秋实业的董事长王荣荣,这个位列福布斯财富排行榜第72名的超级阔佬不知是要宴请什么来头的国外贵宾,居然让“二十四桥明月餐饮会所”的老板屁颠屁颠地特地请人从湖南、四川空运了珍贵的“云梦燕裙鳖”和“九节竹叶青”过来,准备烹制【玄武宴】。
“二十四桥明月餐饮会所”负责掌勺的两个老师傅都是标标准准的保守派,敝帚自珍的很,自从静展示出了超绝的学习能力之后,他们俩就开始藏着掖着,能不把自己的看家技术在明面上亮出来就坚决不亮,现在想要从他们手里学到一点真本事,惟有趁他们不得不展示技术的时候去学才行。
静很担心自己如果稍微去晚一点,这两个老师傅就把一切准备工作都提前忙活完毕。
“芒里克江,快过来洗脸。”一个十二三岁年纪的小孩从屋子里的内间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一脸盆热水,颤颤悠悠,边走边说话,一口小嫩嗓子说着维语,清脆的就跟百灵鸟在料峭寒冰上啄击一样好听。
这是一个少数民族孩,浑身溢散着一闻三变的醉人体。
她有着弯月一样的如画黛眉和一双会说话的茶绿眼眸,淡金的卷发和凝脂一般洁白的皮肤,让人第一眼见到她就会不由自主联想到长河落日圆的瀚海。虽然年纪尚小,但是纤细窈窕的身材已经让她象天的杞柳芽一样,吐露出了蕾般的婉约和动人。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个孩娇可人的鹅蛋脸上,却有着一片大面积的青紫胎记,正好与她另外一半白皙粉嫩的皮肤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是“鸳鸯脸”,天生的面貌缺陷,唐朝有一位宰相叫卢杞,也和这位孩一样,因为天生一张鸳鸯脸,饱受歧视。
看到静叹口气,伸手摸住了自己的脸,孩连忙将面纱撩起,重新遮住了自己的脸,漂亮的茶绿眸子中微微流露出了成年人才有的忧郁。
“帕里黛古丽,你的羽绒服也该换一换了,你喜欢什么颜?今天下班我去帮你买。”隔着面纱,静爱怜地亲了亲孩脸颊上的小酒窝;孩身上雅黄碎羽绒服不是什么名牌,穿了才一年,已经有不少鸭绒梗子从袖口缝线处调皮地露出了脑袋。
他在新疆这么多年,维语说的也不赖,难怪很多人都夸他是天才。
“这件羽绒服还可以穿,倒是你,芒克里江,你该替自己去买一件衣服了,我看到我们班上的男生穿黑的风衣了,真的好帅哦!”帕里黛古丽拉住了静的手臂,放在自己脸上一阵摩挲和撒娇:“你也去买一件嘛……就买一件……”
每一次只要说到为她钱的事,乖巧的帕里黛古丽总是会很巧妙地把话题引开,对此,静除了内疚和愧欠之外,更多的是动力。
这个叫作帕里黛古丽的可人儿,是静出狱时从新疆带回内地的。
在新安监狱,所有混的好的大组长或者刑期短的滚刀肉,外出做工时都可以不干活,只负责监督其他犯人的劳动,这也算是监狱里的潜规则之一;假如嘴巴再能说会道一点,这些大组长、滚刀肉甚至可以和当地的农家孩谈恋爱——虽然你是罪犯,但你是城里人,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条件,已经足够赢得“部分”农村孩的青睐和爱慕。
静当年有一个同监舍的狱友,上海人,以前在杨埔体工队打过篮球,身材高壮,曾经让跟着他的村妮一年打了六次胎,最后一次流产因为子宫壁被刮破,终生不能再孕。
类似这种监狱版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例子还有很多,但往往都没有什么好结局。
劳改犯们把服刑期满,绝不会将跟自己好的村妮带回家去;出狱后上了车,后面哭着喊着在追,没一个会回头再看一眼,劳改油子都是一副铁打的心肠,毕竟自己出狱之后能否过的下去还是未知数,带个拖油瓶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只有那些心黑如鸦的混蛋才会把这些孩带回内地,不过不是为感情,而是让这些村妮去做三陪,挣了钱供养他挥霍。
当初在新疆石河子新安监狱,静也是监仓里谁也惹不起的宝货,他从小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一身的江湖味;虽然不太惹事,但他因为袭警而入狱的雄厚资历,还有眼神中偶尔流露出的睥睨光芒,都会让许多心存挑衅的人在接触的一刹那悚然一惊。
静和帕里黛古丽当年的相识颇具戏剧。
可能是因为天生鸳鸯脸的缺陷,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帕里黛古丽在襁褓中嗷嗷待哺时就被亲身父母抛弃在了荒野里,如果不是真主让一对塔吉克族牧民老夫恰好路过,她不饿死也会被野狼叼走。
塔吉克牧民老夫一辈子都没生育过,他们喜出望外地收养了这个鸳鸯脸婴,并且取名“帕里黛古丽”————在维语中,这个名字是“仙”的意思。
帕里黛古丽十岁那年,牧民老夫在放牧时遇上了百年罕见的白毛风,双双撒手人寰,只留下小姑娘一个人孤苦零丁地过活。几个远房亲戚见她人小可欺,连哄带骗把老夫留给帕里黛古丽的积蓄和家产骗了个七七八八。
2004年新安监狱外派部分囚犯到监狱外搞创收,帮当地的牧民剪羊毛,静当时刑期将满,被管教干部指派为外务组的大组长,专门负责监工和记工分,还发了手铐和电警棍——其实这根本没什么必要,能出外劳的囚犯基本上都是劳模级别的乖宝宝和刑期将满的犯人,管教干部尽可以放心使用。
基本上正常的外放任务,静也很少亲自上阵督促工作。每个号都有自己的上铺老大,一有任务这些老大会自动落实到位,严把质量关——现在服刑已经不兴打打杀杀,挣足工分早日减刑才是王道,一个瘪三磨洋工,整个劳动组都会被拖累,家法就是为这种懒鬼准备的。
一般情况下,静不是和武警战士掰腕子、摔摔跤就是和其他大组长凑在一起“斗老鼠”——这是新安监狱最风靡的娱乐活动,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外界的超级声。
在新安监狱但凡是有点身份的大拿,两大黄金配置必不可少,这首当其冲的黄金配置就是老鼠——这是用没睁眼的鼠崽自幼豢养成的家生宠物,养大后比狗还听话,专门用来角斗赌博。除了玩老鼠,新安监狱的囚犯们还有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宠物,聪明的中国人在那种氛围下,个个都是爱因斯坦加雷克萨的综合体。
还有一个黄金配置就是人人都知道的“呢子”——这不是指将校军服的衣料,而是指长相特别化的男子或者小白脸,不仅要相貌水灵,皮肤雪腻,嗓子还得清脆,因为这样模仿才逼真。
就跟外面社会上的大老板非得配个娇滴滴的大学生小蜜一样,号里的大拿们带着“呢子”招摇过市,大多只是为了炫耀一下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地位,真玩断背山的变态是少之又少,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在这片罪恶的土壤上也依然保持的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