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伐天下-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他的把柄,他以后的日子还真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啊!

在虞允文告辞离开后,脸色铁青的秦桧气得把桌上的茶具全砸了,他烦躁的情绪也影响到了秦府中的其他人,以致后来滋生出一些事端。。。。。。

虞允文离开临安前,还特地不顾忌讳拜会了赵构的养子——建安郡王赵昚,宾主相谈甚欢。虞允文在四川时就听说过赵昚的贤名,这次一见之下果然名不虚传,虽然远不如赵抗那样惊才绝艳,但是人品端正这点则远远过之,再加上礼贤下士的态度,虞允文基本放下了心,“小殿下会是一个好皇帝的,虽然外事上能力不足,但是有赵国在,大宋可以不必征战。而光论治国与人品,即使是大王与之相较,都是明显不如的。”。唯一不足的就是性格冲动了点,有些感情用事,但这个缺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到缓解。目前赵构春秋正盛,留给赵昚的缓冲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赵昚之所以这次敢私自会见虞允文,也是因为他终于想通了,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像他以前与赵抗根本没多少往来,但还是被那些士大夫们喷得一头狗血。而现在赵国已经展示了她可怕的实力,自己如果与之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反而没人敢多嘴。事实确实如此,这次明目张胆的会见,朝臣中反而没人再敢说什么闲话。相比之下,倒是赵构的态度有些微妙,既没表示支持,也没在私下对赵昚进行斥责,搞得他有些忐忑不安。但他也因此更加恪守孝道,与赵抗这个不孝的亲生儿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对赵构而言真是莫大的讽刺。

展示了实力之后,办什么事都轻松得多。虞允文此行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在整个南宋境内征召敢于冒险又有一定才干的人。他此次随行的除了十八个女卫以外,还带了不少其他人员,足有数百名之多,招人之类的工作就全部委托他们去处理,前面提到的接受奴仆等任务也是如此。而他自己则只带着十八个女子上路,按理说很容易引来大堆的闲话,但虞允文为了加快速度也顾不了这许多了,而且他自信身正不怕影子斜,事实总会澄清的。可是一路行来,虞允文居然并没听到多少闲言碎语,令他自己都有些惊讶,原因何在呢?

那些亲眼见到虞允文的人,都深深为其君子之风所折服,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会监守自盗。而更多的人则是认为那十八个是赵抗的女人(赵抗大叫冤枉,他明明一个都没碰过。。。。。。),估计虞允文也没胆子监守自盗,于是风平浪静。。。。。。

在北出大散关之前,虞允文还按照赵抗的意思特地拜会了一下镇守川陕的名将吴璘。虞允文在四川时就以孝子而闻名,再加上虞祺与吴璘也算得上是老相识了,虞允文虽然还是第一次与其相见,但两人神交已久,见面之后都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交谈中,说起赵抗这几年来的成长,吴璘唏嘘不已,“我们这些老家伙已经不中用了,以后就看你们这些年轻人了。。。。。。”。听说虞允文要带着这么少的随从前往西夏时,吴璘表示了担忧,“最近有消息说,西夏与金国走得很近啊,我看你们还是不去的好。”

“君命在身,怎能不去?”,虞允文立即谢绝了吴璘的好意,“再说此行若成,等若断金人一臂,收复中原便指日可待了。”

“那么我这里调五百精兵一路上保护你吧。”,吴璘还是有些担心虞允文的安全。

“当年班定远率三十六人平定西域,如今在下面临的局势不会比那时更难,大人您就放心吧。”,虞允文笑着说道,“他们十八人虽然都是年轻女子,但武艺可不简单,足以保护在下周全了。”

“嗯,不过党项人素无信义廉耻之念,万一他们出动军队,那就麻烦了。”,吴璘沉思了一会,取出自己的调兵令牌交给虞允文,“此去若有难处,彬甫可以凭此调动大散关上驻军。”

“这怎么使得?”,虞允文一惊,连忙站起身来欲要推辞。

“我有独立的用兵权,这不算擅权,至于大宋与西夏的邦交嘛,”,吴璘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皇上只是怕金人而已,这西夏若真敢乱来的话,我正好报上次的一箭之仇!”,很明显他还对西夏上次突然出兵致使他损失万余部下而耿耿于怀。

“既然如此,那小侄就却之不恭了,等使命达成后,在下一定会再来拜望大人,并将这令牌奉还。”,虞允文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说道。

“没那个必要,因为再过三个月便要换新的了。”,说完吴璘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此时的虞允文深感手中令牌的沉重,这等于是一个天下有数的名将,变相承认了自己这个书生的用兵才能。虞允文向着吴璘躬身行礼后,与女卫们上马离去。

“这些年轻人一个比一个厉害,看来北伐还是很有希望的啊!嗯,我也要多多保重身体,要是到时候错过中原大战的话,就太遗憾了!”,吴璘看着虞允文他们逐渐消失的背影,自言自语道。

拜别了吴璘,虞允文一行日夜兼程前往西夏,但就在他们快进兴庆城时,却听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金国已经派出使臣,希望与西夏正式结盟。

第二百五十八章 西夏之行

 等到虞允文他们进城之后,这个消息更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面面相觑,脸色都不太好看。但是虞允文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定按原定计划求见夏王李仁孝,“事情还没定下来,就有挽回的余地!你们想想,这些传言都只是说金人来了,却并没有说西夏已经答应了啊。无论如何,绝不能让金夏结成联盟,如果那样的话,收复中原就至少要多等十年时间,太长了!”

夏王李仁孝虽然年方弱冠,但亲政已有多年,性格冷静,处事老道。当初虽然被白莹钰的计策所利用,但李仁孝却借机除去了权臣任得敬,将大权全部抓到自己手中,如今的西夏国力蒸蒸日上,估计很快就能更胜从前。

面对西夏历史上的第一明君,初次出使西夏的虞允文却能应对自如,令李仁孝对其刮目相看。尤其是虞允文深厚的儒学修养,更是令酷爱儒学的李仁孝大感亲近,而赵军的可怕战斗力与赵抗守信的名声也令其颇为心动。但是,金国毕竟现在还是天下(中华文化圈认为的天下)第一强国,而且两国毗邻,赵军再强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饶是虞允文说得天花乱坠,西夏最后还是决定保持中立。

不过虞允文私下里对这个结果却很满意,“夏人短见,汉化虽然积极,却都是表面文章,精华没学到多少,糟粕则一样不落。再加上夏王为人过分忍让,厌恶兵事,西夏国虽能繁荣一时,却不可能对我国构成多大的威胁。”

而且虞允文还成功地挑拨了金夏之间的关系,使得以后西夏几乎不可能给予金国实质性的支援,这令他相当满意。而在西夏短暂的逗留期间,虞允文还乘机记下了当地的地势风土,为日后征服西夏做准备。

使命已经完成,虞允文他们自然是立即回国了,但他却带着大家折向西南,进入了汉人极少涉足的吐蕃境内,高原稀薄的空气和寒冷的气候固然麻烦,但大家身体强健,倒没有一个病倒的。而姑娘们更害怕的是那毒辣的阳光,晒的时间稍长一点就会脱皮,好在虞允文会说吐蕃语,他从牧民处买到了一些毛皮外衣,足以遮蔽全身,姑娘们才不再叫苦连天。但是皮肤变黑是免不了的,于是一路上她们都在讨论,该用什么方法从赵抗那里弄来那种能让皮肤白皙的药膏。。。。。。

“大人,听说您是天下少有的孝子,在家侍候母亲十几年,怎么这一路上您好像熟得很啊?”,一个女卫突然问道。

“母亲得病是我二十三岁的时候,而我十八岁就开始游历天下以增长见识。我是四川人,家乡离这里并不远,来过这不足为奇。毕竟如果要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西夏的力量还是很重要的。而且若真的有那一天,西夏这块分裂出去的领土,也一定要设法收回,所以我在游历时,对西夏边境一带的地貌和风土都特别留意过。”

“可吐蕃您怎么也这么熟悉啊?汉人中间除了少数商人,很少有人会去那里的。”,这个女卫不依不饶地继续问道。

“当初学吐蕃语只是因为好奇,不过很快我就发现,吐蕃地处高原,居高临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如果与我们敌对的话,会是一件相当头痛的事,所以从此就对此地的事情特别上心。”,虞允文耐心答道。

“大人您可真是了不起,难怪陛下对您那么看重呢!”,这些可不是女卫们在拍马屁,这几个月下来,虞允文的能力、人品与气度已经赢得了她们衷心的敬佩。再加上虞允文仪表堂堂、前途远大,本就是赵国很多女人心中的白马王子,要不是虞允文的君子之风令人不敢过于亲近,以女卫们的江湖作风,只怕已经有人主动**了。。。。。。

俗话说这女人凑在一起,必然话多,何况是十八个女人呢?如今无事一身轻,而四周又看不到多少人烟,女卫们说起话来更是滔滔不绝,连虞允文也没有办法。

“大人您今年也三十多岁了,有孩子了吧。”,女人是很八卦的动物,很快就问到虞允文的家**去了。

“有两个孩子,老大十岁了,小的才六岁。”,虞允文随口答道。

“那他们的娘呢?一定是个大美人吧!”,虞允文由于为赵抗效力的时间太短,除了他是孝子这点外,大部分人对他的家庭状况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嗯,不过现在已经改嫁。。。。。。”,虞允文答道,眼中透出深深的忧伤。

“大人,对不起,我不该问这个问题的,让你难过了。。。。。。”,那个提问的女卫忙不迭地道歉,嘴里嘀咕道,“那个女人真是坏死了,大人您这样的好男人天下少有,她居然不知道珍惜!”

虞允文却摇摇头,“不能怪她,其实她是一个好媳妇。。。。。。”,受不了女卫们好奇的追问,虞允文终于将他当年与妻子劳燕分飞的真相说了出来。。。。。。

据传言说,虞允文的妻子是因为受不了服侍公婆的辛苦,再加上对虞允文因为母亲身患重病而放弃功名一事不满,才改嫁他人,其实并不是这样。

“当初在母亲得了那种怪病之后,连大夫都不愿上门诊治,她却坚持服侍了七年之久而没有过任何怨言,实在是天下少有的好妻子、好媳妇。”,虞允文渐渐回忆起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即使虞允文决定放弃科举时,他的妻子虽然有些不理解,但还是支持他这么做,虞允文更是感激万分。

可是,虞允文的妻子出身名门,当初他的岳父愿意将女儿嫁给虞允文这个家世一般的书生,是因为看出他有远大的前途。可是自从虞允文因为母亲病重而放弃科举之后,他的岳父对此极度不满,觉得自己当初的投资全白费了,当时就要女儿改嫁。

不过虞允文夫妻伉俪情深,绝不愿意就此分开,他的岳父后来又想到,反正虞允文的母亲病势沉重,想来也活不了几天,等她一死虞允文便可以解脱。以他的才能,加上自己的提携,要飞黄腾达那还不容易?于是,他的岳父就暂时忍耐了下来。可谁想在虞允文夫妻的精心照料下,虞允文的母亲虽然病势仍然一天天加重,可就是死不了,这一拖就是六年多过去了。

虞允文的岳父再也忍耐不下去了,终于向小夫妻俩发出了最后通牒,说是他们再不分开,他就要不顾身份对虞家动手了!迫于无奈,夫妻俩只得含泪分开,从此那两个儿子便都成了没娘的孩子。而虞允文从此便一边带大孩子,一边服侍父母,又坚持了六年。这六年里,前来提亲的都快把虞家的门槛踏坏了,但虞允文在这件事后已经心灰意冷,至今还是孑然一身。。。。。。

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到淡水

 但这只是虞允文知道的真相,并不全是事实,他的岳父是天下少有的老奸巨滑之辈,岂会如此没有耐心?当时虞允文的岳父虽然可以说是权势滔天,但是一个急速蹿红的新贵已经威胁到他的地位,而皇上也明显更偏爱那个年轻不少的新贵。就在他因担心失去权势地位而整日惶惶不安时,他原先最大的政敌却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原来那个政敌的儿子早就对他的女儿垂涎三尺,但苦于虞允文岳父的权势不在其父之下,他并不敢来硬的。再说他当时已有正妻,妻子的娘家也是不能得罪之人,所以他只能一直忍耐。但最近那个家伙觉得机会来了,一是他的正妻得重病死了,位置空了出来,二是那个新贵蹿升实在太快,而且又是文武双全,不但是虞允文的岳父,连他的父亲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双方于是就有了握手言和的客观需要。他的父亲一听也觉眼前一亮,立刻派人与虞允文的岳父密谈,双方一拍即合,于是虞允文夫妇就成了这次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那二人在狼狈为奸后,经过数年的筹划设计,终于导演出了一起人所尽知的千古奇冤。。。。。。

但不管如何,虞允文的故事一说,女卫们要不哭得稀里哗啦的,要不就是在骂他的老岳父如何如何冷酷无情,果然说女人是感情动物一点没错。这样一来倒搞得虞允文很是有些尴尬,仿佛他是在故意骗取同情心似的,害得他劝慰了许久。

就这样,在女卫们整天的叽叽喳喳中,虞允文他们终于赶在九月底之前回到了淡水,赵抗自然是亲自来到码头迎接。虞允文先是简略汇报了此次出使两国的情况,然后他就问起了有关时俊的事。赵抗听后笑道,“实验还算成功,你自己去看看就清楚了。”

于是赵抗就领着虞允文来到王宫里的一个练功场,只见一个身材魁梧异常的小伙子正在打熬力气,足有几百斤重的石狮子在他手里竟然如同玩具一般抛来抛去。

“时俊,你看看谁来了?”,赵抗对那小伙子叫道。

“虞大哥!”,那人转头一看是虞允文,立刻丢下手上的石狮子奔了过来。接近六尺的身高,钢铁般的肌肉,纯真的笑容,不是时俊那小子还能有谁?

虞允文见到时俊果然安然无恙,自然很是高兴,他盯着时俊一阵猛瞅,发现他除了身体似乎变得更加强壮以外,并没有其他的变化,就把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

“小俊啊,你刚才的训练我也看到了,你的力气怎么会那么大的?”,虞允文好奇地问道。他自然知道这是赵抗的杰作,但比起问那个喜欢卖关子的坏小子,还是问面前的这个单纯的青年更好些。

“我嘴笨,可能说不太清楚,反正虞大哥你走后,大王就让我喝一些奇怪的药,他说喝下去我就能变强。结果喝下去后,疼得我是眼泪哗哗的,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后来他前后给我换了几百种药,在上个月药效终于出来了,现在我的力气比以前大了好几倍呢,举起一头水牛那就跟玩似的。。。。。。”

时俊的话虽然有些夹杂不清,但虞允文也能听出这段时间他受到了多大的痛苦,忍不住对赵抗怒目相视。

赵抗立刻装做没看见,淡淡地说道,“要想有回报,那就得先付出啊,男子汉大丈夫,受点苦算什么?”,过了一会又补充道,“放心吧,就算实验失败,我也有很多抢救的方法,至少死不了,我还没那么没人性。。。。。。”

听到这里虞允文神色稍缓,这时他听到时俊问他道,“大哥,大王说要我参军,我回答他说要听你的意见。出来时我娘说叫我都听你的,大哥你怎么看?”

“有这样的身体不参军确实有些可惜,那你就按大王说的做吧。我这几个月里也想过了,大王当初说得对,在国家民族危急的时候,有能力却不挺身而出,形同犯罪!”,虞允文点了头,时俊自然就同意参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