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废后风华惊天下-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姐”见到谢陌,几个姨娘都行礼。

“嗯,姨娘们都回去吧。替母亲多抄一些往生经贴在各处。”

“是。”

谢陌不大喜欢这些姨娘,她曾经问过哥哥,为什么爹爹要娶这么多姨娘。

谢阡怎好同她说这些,只好含含糊糊的带过去。

谢陌叩响房门,“爹爹,我是陌儿。”里头没有应答,她推推房门,没有闩,“我进来了。”

在谢陌的记忆里,父亲往往很晚才从衙门回来,然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母亲,问她今日好些没有,也会抱起自己逗弄。虽然没有溢于言辞的疼爱,但是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老父对自己的喜爱。

“爹爹”谢陌大吃一惊,年过五旬的父亲一贯保养的很好,还是很精神的。此刻却骤然老去,垂垂老矣,颇有几分魂不守舍的样子。

017 母丧(2)

“爹爹”这一次的声音里带了点惊惶。

谢怀远把她搂进怀里,“别怕,别怕。外面情形怎么样?”

“嗯,哥哥嫂嫂在操持,井井有条。”谢母是正一品的诰命夫人,生荣死哀,自有其排场。

“那就好。”

谢陌便窝在父亲的臂弯里,感受到他和自己一样的哀伤。

谢阡匆匆进来,“爹,太子来了,他来宣恩旨的。”

谢陌跪在灵堂,耳中听着‘相夫克谐,宜家著范’的话,悲从中来,这便是母亲一生的结语了。

“陌儿”黄氏在旁边拉拉谢陌,恩旨已经宣完,太子让大家起来,只有谢陌没有动静。被她这么一拉,茫茫然的抬起头来,哭得红肿的眼下有着青色。

太子萧楹心头一酸,俯身把她托了起来,“陌儿,舅母已登仙界,你要节哀顺变。”声音里也有着一份悲戚。

“哦。”谢陌恍恍惚惚的答应着,被黄氏揽在身侧。

谢怀远精神不济,勉强打起精神出来接了恩旨,供到谢夫人灵前,太子就让人扶他进去歇息了。

萧楹看一眼谢陌,见她小小的身形一身素白,还留有稚气的脸上尽是哀戚,心头叹一口气,蹲在她身前,握着她的手说:“陌儿,舅母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了,你一定要好好的。表哥会等着你回来的。”

谢母既逝,谢阡要扶灵回乡然后就要留在老家守孝,谢陌随他同行。其他人则留在京中,依旧由黄氏主持中馈,孝期有二十七个月。

“嗯。”谢陌小声应道。

萧楹握着谢陌的手紧了紧,眼里满是担忧,谢陌这才看着他用力点了一下头,“表哥,你放心,我会好好的。”

萧楹这才起驾回宫。

谢陌走回父亲的书房,靠在父亲的臂弯里,和他一起呆着,她也不想在外头和来吊唁的人应酬。

一会儿谢阡进来说看过日子择了正月十八起行。

“好!”谢怀远拍拍长子的手背,“好好照顾你妹妹,她还小。日后,这个家总归是要让你来当的。家里的人,也都要仰赖你而活。”

谢阡顿觉不详,有父亲在,哪有他做家中人倚赖的道理。

“我说的是日后,好了,带陌儿出去吧。日子紧,你们也要准备行装,你妹妹身边的人多带几个。在老家的日子也别荒废了。”

“是。”

谢陌的丫鬟和管事妈妈在替她收拾箱笼,玲珑陪着她在亭子里待着。头七已过,法事做完。她百无聊赖的在这里坐着,间或撒一点鱼食到湖里。

“怎么在这里吹风?”一身孝服的黄氏走进亭子。

“屋里乱糟糟的,我出来走走。嫂嫂怎么过来了?”谢陌放下鱼食。

“我来看看你还缺什么不缺。”

“我也不知道,身边的事都是汪妈妈和丫鬟在打点。”

黄氏道:“我也知道问你是白问,我让人去问你的管事妈妈去了。她怎么也是母亲身边派过来的人,比你这个主子可清楚多了。”

管事的汪妈妈说了,什么都不缺。不过黄氏还是又给了她五百两银子,说是穷家富路的,缺什么好添置。

虽然谢陌不缺银子,但她从自己的体己银子里拿出这五百两还是要承她的情,于是道了谢。

“嫂嫂知道你虽然小,但从小跟在母亲身边,心里是有主意的。我也在这里等着你们回来。”

谢阡去他一向义诊的几个村子了,从他决定出仕,就陆续介绍了几个村里的人到城里的药铺当伙计,现在村里人的头痛脑热也都能给瞧瞧。

如今一走两年多,他留了些银子给他们,以备有什么人重病却无钱医治就可以到里正处支银子。谢阡学医就是因为母亲的病,只是药只能治病就不能治命。

到了正月十八,他和谢陌拜别了父亲一同坐上马车。

谢怀远让他把谢陌带上是因为他要上朝没有什么时间照看家里的事。而谢陌又从小最黏着谢阡。就当让她跟着去散散心也好。

谢陌是生平头一次出京城,出了城门觉得新鲜,便掀了帘子朝外头看。谢阡从来不拘着她,任她沿途看着,一路上都有人把吃饭住宿的地方安排的好好儿的。

谢阡自己心中悲戚,想着妹妹也是,便一路给她讲着风俗见闻,以分散彼此的哀伤。直走了半个月才回到云阳老家。老宅一直有人照看着,直接就可以住下来,兄妹俩住了两个相连的大院子,这样各自服侍的人也好安置。

云阳谢氏是大姓,是东晋谢氏后人里的一支。这里一半的人姓谢,另一半和姓谢的沾亲。

谢皇后国母之尊,谢怀远百官之首,所以谢阡兄妹回来守孝,族长都是迎了出来的。安顿下来之后,谢阡便带着谢陌一家一家的拜访。

守孝的日子自然没有什么大的社交活动,谢阡便带着谢陌读书,而且让她多读史书,也好教她一些东西,毕竟再过个五六年她就用得上了。

“守孝期满,我们就回京城。既然要回去,就不能不知道京城里、宫里甚至是别处都发生些什么事。”谢阡笑笑,“你的终身大事就算皇后暗示过,但是皇上可从来没表过态。但是,作为相府唯一的嫡女,你日后就是不进宫,必定也是要嫁入公卿之家做当家主母的。现在,母亲已经去了,你大嫂又远在京城。当然只有我这个哥哥来教你。”

“哦。”

住下没多久收到京城的来信,知道太子半个月前得了长女,因是第一个孙辈,所以皇上很是喜欢。

谢阡看看妹妹,“是个女儿。”他不希望史良娣生下太子的长子,可是离陌儿能嫁人还有五六年呢。这期间太子肯定还会再添子女的。

谢皇后有一个遗憾就是谢陌的两个嫡亲姐姐早夭,其它又是庶女。只有一个谢陌偏偏又小了太子八岁。如果她要把东宫女主的位置留给嫡亲的侄女,那势必要等上几年才能有嫡长孙出世。而对于谢陌来说,就势必会有几个庶出子女比亲生的孩子来得大些。

018 守孝

谢陌情绪不高,“我知道,都是这样的。哥哥以后是不是也要纳妾?”

“现在给母亲守孝呢,不说这个。来,我们继续温书,昨天说到晏子使楚。”

“再说一会儿,嗯,哥哥,那二皇子呢,他在江南怎样?”

“呃,这个我不知道。”

谢陌有些失望,不过还是低头打开书。哥哥讲课很是生动,她喜欢听。

萧槙在江南的事,谢阡其实知道。他虽然人在云阳老家,但谢家的人力已经逐渐在转到他手上了。自有途径知道萧槙的情形,而且也是必须留意的。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只是,谢陌对萧槙的关注引起他的警觉。看来云贵妃母子在陌儿身上很下了些功夫啊。

“陌儿,你该知道,我们是外戚,我们的立场是早已定下了的。”

“可是,表哥的储君名分也是早已定下了的啊。”

“你觉得这样就尘埃落定了么?所以,你别和二皇子走太近了。”

谢阡一脸的严肃,谢陌只有乖乖点头,“哥哥,我知道了。其实下一次见面,我就必须要顾及男女大防了。所以,不会走太近的。”

“嗯,你知道就好。”谢阡想起齐泯之在江南大刀阔斧的清查刑狱,竟是府道县各级衙门逐级的在看。大半年就有十数名官员因此停职待参。

这样子一来,怕是整个江南要造成人事大地震了。到时候造成的空缺怕是不少。二皇子这回选了富庶的江南下手,那里说不上是谁的势力范围。但是自古士子出江南,通过科考出仕的人,往往不回原籍做官。但是,他们的家族就在江南。二皇子明着是跟着齐泯之去长见识,会不会打那些江南士族的主意。

父亲做过几任春闱的主考官,不少进士出自父亲门下,如今也是遍及朝野了。这样的人脉是旁人比不了的。这也是对太子有利的一个地方。二皇子现在单挑了江南去,到底要做什么?

谢阡想到临走父亲说的,要他这两年一则要好好的教导妹妹,二则要多听多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就写信回去问就是了。于是便在回信里提了这事。

“你有没有信?回头一起寄去。”

谢陌便回去写了一封给父亲,拉拉杂杂的报告一路见闻和到此地的起居,连她爱吃什么零食都写上了。末了一起寄回去。

因为谢阡的信事涉机密,便是由自家信得过的下人去送的信。二十日后,回信便来了。

回谢陌的写得很轻松,因为谢陌写了沿途见闻和老家的吃食,谢怀远看了便回忆了当初离家赶考的事,以及幼时喜欢吃的一些东西,还指点了谢陌哪家百年老店的什么东西好吃。

谢陌觉得有趣,原来爹爹也好吃过。

给谢阡的信可没这么轻松,就他的疑问,谢怀远讲了自己的一个揣测,皇帝不但想清理刑狱,恐怕还想刷新吏治。如果是这样,那么,二皇子就是去探路的。

谢阡脸上微微变了。先皇是冲龄登基,掌国四十年。但是看过了史书就知道,有两种情况是于朝政不利的。一种是主少国弱,幼主登基,国有悍臣容易山河不稳;一种就是君王暮年倦政,那样会给吏治留下不小的隐患。后继之君往往举步维艰。而先皇却是两者都占齐了。

皇上登基之初,多方掣肘,华禹又困于与西陵的战事。这两年好一些,所以,皇上这是要动手了。

既然是要刷新吏治,那么需要的便是一把锋利的刀。这样一来,温和的太子还会是皇上心目中的即位人选么?谢阡再想到妻子的信里说的,他们走后,父亲就有些咳嗽是受了寒,可是吃了三个太医的药,足足拖了一个月病才好。父亲从前不是这样的,就算是受了寒,连姜汤都不用喝过几日就好了。

如果真是这样,太子何去何从,谢家又何去何从?

谢陌不知道这些,她叫了守老宅的人来问,谢怀远信里说的那些百年老店在哪里,如果还在,她准备一处一处去买回来尝尝。

谢阡知道了,便让人给她去买,买来了她就请客,让谢阡还有族中其他的兄姐一起分享。

“嗯,这个好吃,这个也好吃,还有这个、这个。哥哥,过节的时候就每样十斤送进京好了。嗯,再给皇上、姑姑和表哥也送一份。”

谢阡弹她额头一下,“看不出来,你倒是挺会当家。”送这些当年节礼物,不管是爹爹也好,姑姑也好,都会勾起少年时的回忆。而太子殿下以及谢府众人也会倍感亲切。倒真是不费银钱又把礼物送到了点子上。

谢陌摸摸额头,为什么一个二个都喜欢弹她的额头。只有表哥是好人,从来不会欺负她。

日子便在信件和礼物的往来中如水一般过去,谢怀远和儿子每月一次通信,有时候几页,有时候长达十几页。谢陌有时候会真真假假的抱怨:“爹爹和儿子有好多话说,和闺女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

所以,虽然人不在朝堂,谢阡这两年对朝堂的局势却是很清楚的。知道朝堂上颇有些风起云涌的味道,也知道二皇子初时在江南只是看看,如今却是不再韬晦,江南司法刑狱上的人竟让他撤换了一百零八人,平反了大小冤狱无数。江南官场悄悄的给他取了个绰号‘罢官皇子’,而民间却叫他‘青天皇子’。

眼见着这位爷得了皇上的旨意,要回京受封然后出宫分府别过,江南的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萧槙离开的那日,百姓自发送了万民伞。江南道上的官员也一个不差的都来欢送,看着场面也还真是热闹。

萧槙也莞尔,这些官员怕是抱着送瘟神的心态来送自己。这两年多,他在江南的动静搞得这样大,弹劾的折子不少,父皇都没有言语,看来果然如母妃所说,父皇有心要刷新吏治。所以,他做的这一切是得到了天心默许的。

019 回京(1)

走这江南一趟,萧槙才知道现今花团锦簇的天下,吏治腐败黑暗到了什么地步。父皇有此心,他一定从旁协助。只是,不能给东宫那位兄长枉做嫁衣裳而已。回头说他闹得过火了,需要一个宽和的君主来安抚,就把他踢一边去了可不成。所以,他也想要回去了。这样关键的时刻,离开父皇太久不好。

不过,这些官员以为他走了,就没事了么。半途而废可不是他萧槙的信念。就是父皇也绝不会容许这件事情才起个头就夭折的。罢免了这一百零八人,接下来要争的就是人事的任免权了。可别他把人全得罪了,太子出来做这个好人,把那些肥缺又放给他手下那些人。

“殿下!”旁边的马车帘子被掀起,露出一张宜嗔宜喜的美人面来。这是萧槙到了江南由齐泯之保媒纳的一房侍妾,姓丁单名一个柔字。是江南一个掌握实权的将领的妹子。今年十五岁,出落得竟比宫中一些美人更娇媚。

说实在的,这两年萧槙能够平安无事的端了那么多人的金饭碗还安然无恙,还真是多亏了这个大舅哥。而丁柔这个时候,也是六甲待产之身了。所以,萧槙会走陆路,而她会坐船。

这两年,萧槙麾下人马都管丁柔叫丁夫人。

这个时候见丁夫人在叫自己,萧槙便勒马过去,“怎么了?可是孩子又闹你了?”

“不是,就是想着要两个月不见殿下,还有日后到了京中,还不知会怎样。”丁柔微露愁容。她是江南的第一美人,但是进了京就算不得什么了。

“这有什么,你有了我的子嗣,母妃不知多高兴呢。别发愁了,有孕在身不应该愁眉苦脸的。来,就要分别了,笑一个给孤看看。”萧槙倾身道。他也要有一个孩子了。这两年多在外,太子总共添了二女一子呢。

“不跟殿下说了。”丁柔终是露出个笑容,然后躲入车内。是,有了腹中的骨肉,她的路会顺利很多。哥哥在江南又能够帮得到殿下,没什么好太过担心的。只是,殿下这一次回去受封,王妃的人选是不是也会定下来了。自己若能一举得男,可能做个侧妃?

萧槙把丁夫人送上了雕梁画栋的大船,然后和自己的亲兵等人直接骑马进京。

皇帝下了圣旨,令沿途官府保护。因此这一路,竟跟接力一般把二皇子一程一程的护送着,都生怕在自己境内损了这位皇帝爱子一点。直到离京三百里时,有御林军前来迎接护送。这样的做法,完全杜绝了沿途出现‘盗匪’的可能。

萧槙进了宫,先去缴旨,皇帝看到阔别两年多的爱子,高兴的从龙椅上下来,“起来,起来。让父皇看看,嗯,长了好高一头。走,别的回头再说,先去见见你母妃。这女人想儿子啊,一点道理都不讲。明明当初是她让朕把你放出去开眼界见世面的。这两年不知道抱怨了朕多少回。蛮不讲理啊,蛮不讲理!”

萧槙这一次回来,觉得京城还是那个京城,皇宫还是那个皇宫,好像没什么变化似的。

知道儿子回来,云贵妃早早的就等着了,却听说二皇子去了坤泰殿见皇后。脸上一僵,勉强笑道:“理应如此。”

是萧槙建议的,说论理该先去见过母后。皇帝便说那你去吧。

谢皇后当然不想见志得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