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圣仙王途-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对对……赵大东家说的极是,咱们若是失礼在前,到时候肯定要回尽礼数的,俞东家,今天你可要代为引见引见!”
“好说,好说……”
俞牧斋的声音传来,紧接着俞牧斋领着十几个中年人走了过来,其中还有两个女子,看模样打扮,都是儒商之流。
俞明见了,哪里还坐得住,连忙迎上去。




第六十九章 丹炉
吕杨念头飞转,一下子就明白这些人的来意了。刚才略微算了一下出书的市场,吕杨着实震惊了一把,心想这么大的一个蛋糕,不可能都由阅微书斋来吃,否则一个小小的阅微书斋非要噎着不可。
即便是阅微书斋背后有寿阳公主照拂也不行,毕竟寿阳公主不是时时刻刻都罩住阅微书斋一家子,所以商业行为还是按照行规走,这才妥当。
“原来是世叔来了,不知道可吃饭了吗?不如一并和我们用膳吧!”吕杨站起来,朝俞牧斋微笑着,微微作揖。
“不敢,不敢……”俞牧斋连忙还礼,笑道:“贤侄呐,世叔打扰了,这一次实在是世叔有事和贤侄商量!”
“这话说的,世叔有什么事请说便是,小侄洗耳恭听!”吕杨笑着。
“是这样,贤侄刚刚从吕丘回来,大概还不太清楚现在那两本书的情况,哎呀,贤侄大才呀,《风花雪月集》可以说是印多少卖多少,供不应求,至于《织女传》今天首发,看情形也是一样,印多少卖多少,只恨我阅微书斋规模太小,即便是工匠们加班加点赶印,也不能满足大匡九个大州所有市场的千分之一……”
“世叔的意思是……”
“哎呀,阅微书斋满足不了九州万千读书人的需求,所以为了贤侄的利益,我是不敢马虎,想要为贤侄引见九州其他府城和其他大城的大书商,他们想和贤侄谈谈版权和销售权的事宜,这样贤侄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利益扩展到最大!”
“那这些就是……”吕杨看了俞牧斋身后一帮人,这些人都朝吕杨揖礼,露出友好的笑容。吕杨自然不敢怠慢,回礼。
俞牧斋一一为吕杨介绍,然后让小二安排了一个包间,众人在包间一一落座,吕杨笑道:“几位前辈想要版权也可以,份子钱和阅微书斋一样就可以,不过这里已经汇聚了九州的大书商,为了避免恶意的竞争,大家商量着划分销售区域,最好不要跨界销售,保证自身的利益……”
“那玉京城怎么办,一个玉京城的销售量比得上一个荒州,更别说整个辰州了!”俞牧斋连忙说着,他保住荒州的销售已经不错了,但是放弃玉京城的销售,那就太可惜了!”
“这事小侄也不太懂,就不添乱了,诸位前辈协商着来,等到商量好了写一个章程出来,小侄到时候授权就是了!”吕杨笑道。
“那好,就先这样吧,贤侄下午还要上书堂,不如这样吧,我们几个这两天就定个章程出来,后天晚上再请贤侄到如意楼饮宴如何?”俞牧斋笑道。
“那就这样吧!”吕杨和众人告辞,俞牧斋满意无比,转身和这帮同行商量起来,都道同行是冤家,但是阅微书斋实在是太小,万万吞不下这个大匡皇朝的书籍市场,只要能够保住荒州和部分玉京城的书市利益就谢天谢地了,万万不敢捣乱到别人的地盘,否则得罪的人就太多了……
话说吕杨和众人下了酒楼,一行人纷纷告辞,正是吃饱喝足懒洋洋的时候,李明月主仆是要休息的,同时安排了午时的修行。
吕杨之带着蒹葭和小灵在商街上溜达,吃过午饭,阅微书斋前的人潮已经散去,显然所有的书籍都被哄抢一空了。
“吕公子,等一等!”阅微书斋的掌柜从书斋中小跑出来,对着吕杨微微行礼。
“余掌柜,有什么事吗?”吕杨诧异。
“呵呵,是这样,这是斋主吩咐下来给您送来的《风花雪月集》和《织女传》,这是鄙斋例行给作者送的,还请吕公子收下!”余钱递上来两本书,用白色的布帛包着,吕杨打开一看,是精装的风花雪月集和织女传,其中风花雪月集竟然是用蕴含隽永之气的墨水书写的,这可不是印刷品可比。
“俞斋主有心了,你替我谢谢他吧!”吕杨随余钱走进阅微书斋,朝妹妹吕蒹葭招招手。吕蒹葭连忙将一个包裹递上来。吕杨摊开包裹,抽出一本《西厢记》,递给余钱:“这本西厢记你稍后拿去给斋主,让他马上制作一本,专门送到寿阳公主那里,公主殿下可是要看的!”
余钱连忙笑道:“吕公子请放心了,我知道怎么做了,公主殿下的事,绝对误不了!”
“那就好,正好,本公子想要买一些隽永书籍,可有圣人经典?”吕杨问着。
“有的有的,请公子稍待!”余钱连忙招呼小儿拿了上百本精装书籍过来,每一本都是儒者用隽永之气亲自书写的圣人经典。
大匡皇朝四百余年,诞生近乎百位圣人,每一位圣人,均有不少世传的经典,其中以九圣的经典最广为流传。
吕蒹葭和巫小灵将一本书籍拿在手上,翻开看到书籍上的文字个个隽永,隐隐还泛着灵光,显然这是用纯正的隽永之气书写,这种书籍,价格比印刷的书籍要高许多。
这些书籍,平时很多学生都来买,目的就是修炼,借助这种书,隽永之气的积累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这就是有钱人和没钱人的修行区别了,有钱的人修行的资源就好,可以买上好的书籍,可以拿上好的笔墨纸砚和圣道法器。
没钱的,只能老老实实自己积累,效果当然比有钱的差一大截。
侣材法地,这一个财字,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
“公子看上哪些尽管拿去就是!”余钱看到吕杨看得入神,不禁提醒。
“那不行,做事要有规矩,若是只拿一本两本,本公子自然不会跟你客气,但是这一次本公子要将这上百隽永经典都买下来,你算算价吧,呵呵,阅微书斋出账入账,总是要清楚的!”
“那好,我给吕公子打个七折,这是老主顾最高的优惠!”余钱噼噼啪啪打起了算盘来,不一会儿,上百册书籍全都算清。
“有些书比较贵,打折以后总共是四百二十银元通宝,折合四十二两纹银!”余钱说着。
“好吧,下午的时候将书送到我的纯阳居,知道纯阳居吧,就在黄宗羲儒师的别院!”吕杨吩咐。
“知道,知道,一定给您办妥!”交割完毕,吕蒹葭怀抱着包裹,努着嘴,心疼不已,原因是包裹中的纹银又少了四十二两,若是放在以前,这可是一大笔钱,能够让家里花销十几年。现在为了买这么一些破书,眼都不眨一下,就这么随随便便花出去了。
巫小灵对物价不是很清楚,但是她也知道四十二两纹银是一大笔钱,不由咋舌不已。
巫小灵拍拍蒹葭的肩膀,笑道:“蒹葭妹妹,小先生现在可不缺这点钱,不是说公主赏赐了千金和许多的财物吗,就是再买比这贵一百倍的东西,那也还买得起!”吕蒹葭想想也是,不禁呼了口气,不在纠结了。
“蒹葭,瞧你这点出息,往后咱们家可不缺钱花了,不用可惜,正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吕杨也笑了。
“两位小娘子,吕公子说得不错,往后吕公子可是有钱人了,这点碎银子,九牛一毛,不必心疼的!”余掌柜也笑了。
“人家才没心疼……”吕蒹葭翻翻白眼。
走出书斋,巫小灵有些热切道:“小先生不是说要炼丹吗,是不是应该准备一个炉子和灵药呢?”
“嘘!”吕杨轻声道:“炼丹这件事要保密,谁也不许说出去,知道了吗?”
“为什么要保密,黄家姐姐也不能说吗?”吕蒹葭好奇。
“可以说,我会叮嘱她们保密的!”吕杨带着两人在街道上走了一会,寻了一间铸器坊,径直上门去。
掌柜是一个中年人,铸器师却是一位大儒,平时大儒只铸造剑器、楚琴和致知尺,吕杨出示了丹炉的设计图。
掌柜皱皱眉头,看了看图纸,然后又询问了一些细节,等到弄清楚丹炉的铸造要求,不禁摇头:“这东西比较怪,而且很大件,用的又是极耐火的材料炼造,只有咱们作坊大儒级的铸器师才能铸造!”
“能铸造就行,不过要尽快,最好能够在三天之内造好!”
“若是这样,价格要贵一些,连同材料,大概要一百二十两纹银以上,你确定要铸造吗?”掌柜看到吕杨犹豫,连忙道:“若是换其他材料,价格就便宜很多!”
“那不行,一定要极耐火、坚韧的材料,还要用浩然正气洗炼过才行,就按你说的办吧,一百二十两就一百二十两,不过这东西要保密,不能泄露出去!”
“泄露的事绝无可能,公子请放一百个心,小店有百年声誉,不会砸了自己招牌的!”掌柜连忙保证,他适才还在考虑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估计也不会是用来烧水烧火的,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要造一百多两纹银的炉子的。
要知道,吕杨要求的材料可是制作剑器的材料,价格不菲。
至于炉子的用途,现在他可不敢问了,客人定制的东西,往往是有保密要求的,万万不能外传,万一传出去,事主追究起来,老店的招牌可就砸了。
……
还求红票和收藏!谢谢!



第七十章 丹房
纯阳居外,吕杨走过小溪,来到下游数百米的地方,这是一个山坡的山坳,临着一条小河。这是潇水的一条支流,四周草木丰茂,山川秀丽,隐隐有灵气从大山中来,遇到小河,在山坳中汇聚沉淀下来。
若是风水大师看到,肯定会判断这是一处灵气充沛的风水吉地。
此时的山坳,已经被篱笆围起来,连带着山坡形成一个山庄,山坡和山坳传来吆喝声,四五百的民工和一些工匠正在修一座丹房。
工程不大,吕杨招来的人又多,十几天下来,一座简单的丹房已经修建得差不多,一人高的丹炉已经被装在木箱里,运到了丹房之中。
吕杨设计的丹房只有一层高,圆形,穹顶仿佛亭子,四面镂空,有光明从外面照射下来,丹房墙壁都是房门,可以一一打开,完全就是一座敞开式的建筑,这样的建筑设计在大匡皇朝还是唯一。
十几个力气大的民工齐心协力将大木箱抬到了丹房中央,其余民工则在用油漆油着四周的门户,进行着最后的扫尾工作,还有几个正在小溪边调试新立的大水车,确保水车带动起来的清澈河水能够源源不断经过丹房。
看到吕杨到来,巫小灵兴奋的走过来,笑着:“小先生,这修建速度没得说,小先生设计的丹房简直太漂亮了,我们往后就要在这里炼丹吗?”
“当然,光是向书院买下这个山坡就花了不少钱,加上这个临水山庄的修建,花费已经超过百金!”吕杨看了巫小灵一眼,道:“药材的收购怎么样了?”
“一部分已经向秣陵府的药材商订购了,还有一部分我打算吩咐我们村的药农在大东山里面采集!”
“光是采集还不行,一些药还要种,有空你回去,吩咐巫咸村的人开辟一些药田吧,我们会定期向他们收购药材,这样也能有一个进项!”吕杨微笑着。
负责修建山庄的是一个叫王在田的包工头,他看到吕杨过来视察,不禁欣喜地小跑过来,恭敬道:“吕公子,这活还算满意吧?”
吕杨笑着点点头:“这房子不错,还算满意,山庄外面有篱笆围住也不是个事,干脆用石头修葺起来,防止其他人进入山庄!”
“好嘞!”王在田兴奋无比,吕杨出手阔绰,若是再修石墙,还能多赚一笔。
“房子修好没有,若是可以,这里要关门了!”吕杨道。
“已经可以了!”王在田转身向民工们招呼几声,吩咐手下飞快扫尾,不一会,民工纷纷收拾东西走出丹房,这一座丹房算是竣工了。
吕杨吩咐巫小灵将门户都关好,然后来到丹房中央的位置,抬头看着一人多高的大木箱,并指一戳,三道颜色各异的三皇劫剑气激射出来,啪啪啪几声,木箱裂开,木板四面打开,露出了里面的丹炉。
这一尊丹炉模样和巫咸村的丹炉有少许不同,丹炉更大更圆,表面是青铜色的,内里是金黄色的,加了一层极其耐火的金晶。
“还真是好丹炉呢!”巫小灵连忙打开丹炉的几个大小孔,察看里面的情况。
“让开,我现在要加炉火!”吕杨屈指一弹,一朵金色的太阳真火落入丹炉内,哗啦啦,丹炉之内一片光明绚烂,太阳真火在丹炉内不断地燃烧着。
“小灵,用百灵真气控制看看,能不能控制火焰和温度的大小!”吕杨吩咐着。
“好!”巫小灵双手打了个手势,一股百灵真气涌入丹炉,太阳真火被百灵真气包裹着,潜伏在炉内的控温蜂窝装置中,炉内的温度开始变化。
“可以了,炉内的温度能够随心意掌控!”巫小灵满意无比。
“这就好,好好炼丹,这是一个前途光明的职业,不过圣道修行也不能耽误,从今天起,这丹房就由你主事了,你可以从村里召来一些信得过的人帮忙,将临水山庄弄好。”吕杨鼓励着。
这些天,吕杨用文气修炼太阳真火,已经能够将太阳真火炼得通灵,有了这朵太阳真火,丹炉算是没有问题了。
太阳真火是太阳火焰的精华,拥有霸道的能量,能够烧毁很多东西,也蕴含着滚滚造化生气,用来炼丹最适合。
巫小灵兴奋的搓搓小手:“小先生放心吧,我会把临水山庄打理好的!不过丹房可是重地,我想让我大哥和姐姐也来山庄,希望能够得到小先生的许可!”
“可以,那就让大柱和玉秀他们来吧,反正还要找村里来守着这个山庄,若是你爷爷能够来这里当个管家,那就更好了!”
“或许我爷爷可以每个月来一些日子!”巫小灵不确定道。
“那好,那你负责说服你爷爷好了!”
吕杨和巫小灵走出丹房,黄道蕴和黄乙乙已经走进临水山庄,两人看着崭新的柴门,一条石板路从柴门一直延伸到山坳中间,那是一个堆砌起来的平台,平台上是一栋八角凉亭顶的丹房,巫小灵朝黄家姐妹招招手。
“师姐和师妹来了!”吕杨笑着。
“嗯,师弟,这就是你的临水山庄,只有这一栋奇怪的房子吗?怎么门这般多,不是用来住人的吧?”
“师姐慧眼如炬,这是一间丹房!”
“丹房……这么说师弟要在这里炼丹?”黄道蕴微微诧异,他前几天就听吕杨说过炼丹的事情,还尝过一粒培元正心丹,那个精致的丹丸堪称神奇,是大匡皇朝前所有为的奇物。
“是的,师姐要不要看一看那培元正心丹是怎么炼制的?”吕杨笑道。
“甚好,我们都很好奇那神奇的灵丹是怎么炼的!”众人进入丹房,巫小灵很机灵,从丹房的地库中抬了一口箱子上来,打开箱子,里面是一大份炼制培元正心丹的材料,满满的一箱子药材,足足有数十斤重。
“还不错,小灵辛苦了!”吕杨笑着,这些时日,他除了正常的课业之外,闲暇时间都用在了研究丹方上。
纯阳居内的药典至少有数十本,吕杨和巫小灵都进行了研究,最后将丹方改良,从原来的几味药材增加到了十三味药材,分量也都经过了精确的计算,甚至还暗地里请教了精通药物的药师,确定药方吃不死人。
“炼培元正心丹需要这么多药材?”黄乙乙好奇道。
“炉子大,想要炼多些,自然药材也要多才行,其实炼丹还是很容易的,最主要的是要有合适的丹方,以及掌握炼丹的工序和火候,掌握了这些,就能炼出丹来,当然了,一口上好的丹炉必不可少!”
吕杨挥一下衣袖,丹炉内的太阳真火顿时收敛成拳头大一朵,温度也收敛起来,巫小灵麻利地打开丹炉,小心翼翼将药材依次放在炉内好几个小药格中,然后关上暗格,装好了药材,巫小灵将丹炉的顶盖合上。
“先生,可以了!”
“那好,开始炼丹了!”吕杨挥动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