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圣仙王途-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弟子知晓了!”吕杨揖礼,如此两家人其乐融融,难得谈笑甚欢。
这便是吕杨到书院的第一夜。
求红票!




卷二 书生执笔 文惊天下
第二十七章 考学(上)
谁救救我啊,在首页新书榜上一直往下掉,再掉就出首页了,所以,让我活吧,很无赖地打滚求红票和收藏!收藏还是不太给力啊!
…………
清晨,天色微亮。吕开泰夫妇已经起来,吕杨也起了个早。唯独吕蒹葭昨天太过兴奋,一夜都没有睡好,她天亮前才睡着,这会儿还睡得香。
“这丫头,要不要叫她起来,杨儿马上就要去书堂了,这丫头可不是来玩的!”吕杨氏皱眉说着。
“今天先不用!”黄宗羲摆手笑道:“虽然公主已经暗示让纯阳进学,但是有些过程还是不能省的,因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所以纯阳还要先去考学监走一趟,走个过场!至于蒹葭那丫头,等到纯阳考过了,午时回来的时候再带去书堂不迟!”黄宗羲吩咐着。
“弟子明白了!”吕杨揖礼。
“师弟,知道考学监在哪里吧?”黄道蕴问道。
“大概知道,师姐还要修行,不用专程带我去了,若是连考学监都不会走,那我就枉为老师的弟子了!”吕杨连忙拒绝了黄道蕴送他去考学监的好意,他现在已经知道,黄道蕴的道业在立心第三重,已经凝聚浩然正气,是一位秀生。既然是秀生,自身的修行也是很紧的。
立心道业第一重,出隽永之气,称为学生,分在丁科。第二重出锦绣之气,称为童生,分在丙科。第三重出浩然正气,称为秀生,分在乙科。
秀生之上是秀才,对应立言道业第一重,分在甲科。
书院只分甲乙丙丁这四科,甲科已经是秀才,实际上不用在书院呆着了,可以四处游学修立言道业,也就是所谓的毕业。
大匡皇朝九州七十二大著名书院,所有进入书院求学的圣道弟子都按照道业分配进甲乙丙丁四科,道业晋升,则可以晋升上一科,直到晋升甲科,便有两途,一可以留校继续修行,二可以四方游学,在保留三年学籍之后,自动毕业。
黄道蕴修出浩然正气,已经进入乙科,只是这些时期跟着学院请了假期,随自己的父亲黄宗羲一直在吕丘县隐居,静心修炼,企图加快道业的晋升。只是没有想到寿阳公主从玉京城下来,黄宗羲隐居生涯立刻宣告结束,被迫返回白龙潭书院,黄道蕴不得不跟随父亲返回学院修行。
原本黄道蕴还想带吕杨去一下考学监,毕竟吕杨初来乍到,没想到吕杨一口就回绝了。
考学监坐落在南明湖畔,离书院大门并不远,是一座两层的楼阁,吕杨来到楼阁前,望了一眼有些陈旧的考学监,整整衣冠,这才龙行虎步进入楼阁。
考学监里面摆了一条长长的案台,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儒师正在台前聚精会神的练书法。
老儒师握着一杆大毛笔,也不沾墨水,澎湃浩然之气注入毛笔之中,在案台上行云流水地书写《大诗经》。
大诗经是文圣孔济民所著,里面记载了一百二十一篇脍炙人口的诗歌,老儒师下笔如有神,每写完一首诗歌,衣袖一挥,案台上的诗歌就飞起来,悬在半空,每一个字都是白色苍茫,浩然正气相当凝聚,悬浮在空中也不见消散。
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半空之中的诗歌就多达数十篇,占满了整个楼阁的空间,吕杨走进来,立刻就被如此绚烂的浩然正气凝聚的文字给震住了。
“院监大人,学生前来请求考学!”吕杨揖礼,一连呼唤了两次。
“没空,没空……你这小学子,不知道考学的时日已经超过一个月了吗?半年以后再来吧……”老儒师不耐烦回答,笔锋一挑,一首诗篇已经飞了出来,将漫空的文字撞出一条路,压到吕杨的面前,使得吕杨寸步难行。
“呃……”吕杨咽了咽口水,心想不是说只是走个过场吗,为什么还会有刁难,难道是对方不知道自己会来?
吕杨连忙再次揖礼,郑重道:“学生吕杨,前来见考学监的院监大人,老先生若是院监大人的话,就请为学生考学,学生不胜感激!”
“什么……你就是吕杨?”老儒师立刻停下笔来,一双清澈凌厉的眼睛看向吕杨,等待吕杨的确认。
吕杨咳嗽一声,恭敬道:“学生正是吕杨!”
“好啊,你就是吕杨,不知道考学的日子已经过了吗?为什么要迟到了,你知不知道,本院监为了要考你一个人,一大早就得起来专程到这里来等你,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院主大人要本院监前来为你考学……”老儒师声音虽然有些苍老,但是中气十足,声音震得半空中的文字震颤不已,大有兴师问罪的意思。
“学生籍贯吕丘县,乃是农籍出身!”吕杨说道。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你是不是院主大人的私生子,或者是亲戚子侄?”老儒师衣袖一挥,半空中的苍茫文字立刻散化开,还原成浩然正气,哗啦一声,全都收入自己宽大的袖袍中,倏忽之间浩然之气已经不见了踪影。
黄儒师走了上来,上下打量吕杨,一脸疑惑。
“呃……不敢欺瞒院监大人,学生……还是黄宗羲儒师的弟子!”吕杨连忙老实回答,因为他算是看出来了,若是不老实,只怕会被刁难得很惨。
“哈哈……我说呢,原来是黄宗羲那小子的弟子……嗯?不对呀,若是黄宗羲的弟子,应该是那小子前来求我才对,现在怎么是院主大人通知的我?黄宗羲那小子还能指挥得了院主大人不成?”
“学生,学生入学是公主殿下应允了的!”看到对方不信,吕杨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什么……是公主殿下同意了的?这是怎么回事,你且说清楚了,不说清楚我可不让你考过,就是公主同意也不行!”老儒师郑重无比,他是知道白龙潭书院来了一位公主殿下,但是还不知道是哪位公主。
吕杨没办法了,立刻将太道圣庙上冲撞公主的事情说了一遍,老儒师听得津津有味,当听到吕杨当场七步成诗,他竟然禁不住兴奋地拍起大腿来。
吕杨说完,老儒师看吕杨的眼神已经大不一样了。
“还请院监大人为学生考学,学生感激不尽!”吕杨再次道。
“哈哈,好说好说……既然是公主默许了的,本院监一定会许你过的,嗯,本院监问你……公主身边的女官叫做上官仪?”
“嗯,好像是姓上官!”吕杨道。
“这么说是寿阳公主会来书院进学?”老儒师脸色露出喜色。
“没有错,听太道圣庙的人说过,那位公主就是寿阳公主殿下!”
“嗯,好吧,好吧,这是当今陛下非常喜欢的一位公主,哎呀,可惜了,本院监在书院地位比较低,没有能够亲自去拜谒公主殿下,黄宗羲这小子,运气一向都太好了!”
老儒师看看吕杨,点头道:“你也不错,能在当时的情况下临危不乱,才情和心性俱佳,怪不得黄宗羲那小子会收你为弟子,真是运气不错呀!”
“谢院监大人赞许,学生一向运气还不错!”吕杨小心翼翼道,他现在确实有些摸不透对方的好恶。
“呸,本院监说你运气好了吗?我是说你的老师运气好,收了你这么一个弟子!”老儒师叫着。
“是是是!”吕杨连忙点头。
“嘿嘿,原来你也会唯唯诺诺嘛,怎么顶撞公主的劲头哪里去了?”老儒师立刻笑起来。
“学生还要进学院,哪里敢对院监大人无礼?”吕杨颇为惫懒地笑着。
“罢了,罢了,其实本院监还是很喜欢你的,要知道能够冲撞了公主,还不被公主惩罚的人可不多,你算一个!”
吕杨心中一喜,笑道:“那院监大人可以开始考学了吧?”
“也罢,开始吧,在纸上写上一句话,最少三个字,文气至少要凝聚一刻钟,文气若是散了,考学失败!”老儒师指着桌子上的一沓纸,这些纸张比蔡氏纸更白更厚,显然是书院自己造的。
“好!”吕杨取出怀里的新狼毫笔,深吸一口气,隽永之气灌注入笔尖,行云流水般写下八个字,每一个字都是乳白色的隽永之气凝聚,附着在纸面上,上面的精气神凝而不散。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老儒师啧啧称赞:“这句话真是不错,可以成为正身之言,字也不错,风骨独绝……怪哉,本院监对天下书法大家的字体都有所研究,这不是哪位书法大家的字体呀,难道这是你自创的?”
“呵呵,学生只是随性书写而已,当不得自创二字!”
“还真是……呵呵,当得,当得,只要是前无先人之风格,都可以称得上自创!”老儒师大笑。
“那学生算过关了吗?”吕杨心喜,心想自己这么天才,八个字隽永之气浓郁,不要说一刻钟,就是三天三夜也不会散,所以想不过关都难。
这考学其实很简单,就是学子书写三个字,若是上面的隽永之气在一刻钟内不散,那就算是有资格进学院继续修行了,若是在一刻钟内隽永之气散了,可以酌情考虑入学,但是也有被退回私塾进学半年再来的可能。
“按理说是过了,不过你是黄宗羲的弟子,又是公主殿下允许入学的,自然不会只有这么一点能耐吧,这样吧,你不是略有才情吗?就作诗一首,如何,作得好,本院监立刻让你过,绝不再为难,怎么样?”
“……”
“不同意,不同意那没有办法,你是黄宗羲那小子的弟子,不会就这么打退堂鼓吧,这可是会给你的老师脸上抹黑的啊!”
“好吧,请院监大人出个题引吧!”吕杨点头答应,没有办法,好汉不吃眼前亏,不就是作诗一首吗?华夏文明光辉灿烂,诗词歌赋多不胜数,咱什么都不会,就是会作诗!
“那好,你觉得我刚才写的诗篇怎么样?”老儒师衣袖一挥,苍茫色的浩然正气从衣袖中涌出来,凝聚成一首首诗篇,全都是刚才老儒师写过的孔诗。
“这不是孔圣人的大诗经吗?学生还是念过的!”吕杨诧异道。
“呵呵,念过就好,就以诗为题,论一论诗吧!”老儒师笑着,此时模样颇为慈祥,似乎人畜无害,但是吕杨可知道,这个儒师脾气可不太好。
“那好,院监大人,您看好了!”吕杨沉吟半晌,走到桌前,灌注隽永之气,刷刷刷写下一首诗来,当真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第二十八章 考学(下)
吕杨走到桌前,灌注隽永之气,刷刷刷在写下一首诗来,当真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孔圣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写完一首《论诗》,老儒师已然目瞪口呆!
“院监大人,学生过了吗?”吕杨揖礼笑着。
“哎哟……真好,太好了,你这学生真是又狂又有才情,不愧是黄宗羲那小子的弟子呀!过了,过了,再不过本院监就真是和小辈过不去了!”老儒师立刻表态,衣袖一挥,浩然正气涌出,一下子包裹住吕杨写的诗篇。
整个诗篇立刻飞起来,一个个由隽永之气构成的乳白色文字被浩然正气凝聚起来,变成巴掌大一块,落到了老儒师的手掌上,光芒夺目,煞是好看。
“嘿嘿,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好大的口气!”一个桀骜不驯的声音传来,三名秀生从门外走了进来,讽刺吕杨几句,这才向老儒师揖礼:“老师,弟子三人前来见过!”
吕杨皱皱眉头,抬手道:“请问这位学台名讳?”
兄台、学台都是与人的称呼,亲近一些就喊兄台,疏远就称学台,对方刚才这么讽刺自己,压根就不给什么好脸色,所以吕杨也不必对其客气。
“怎么,说你口气大还不服气?”那人转过头来,盯着吕杨,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脸色一沉,立刻变得阴冷:“你一个小小的丁科生,也想知道我的名字,那好,你听好了,本公子姓王,单名一个振字!”
老儒师微微皱眉,似乎也是不喜这个口气不善的年轻人,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人的性格,乃是其家世、成长经历决定的,这个王振,是秣陵府第一世家王氏的独子,所以一向高高在上,什么人都瞧不起。
吕杨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不客气的一个人,自己和他素不相识,但是冷不丁就被这样的人讽刺训示起来,这王振性格傲慢无礼,怎么说白龙潭书院也是诗书礼仪的修行之所,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人?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吕杨也想跟他怄怄气,于是也学他目中无人的语气教训道:“王学台,你要知道,我圣道中人,为而不争,实乃争也,所以咱们就应该有与天争、与地争,与人争的气魄,古来圣贤能够成就圣道,我等后来人应该继往圣绝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对,我不认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倒是学台,胸襟太窄,往后当学一学海纳百川的气魄,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你……大胆!你是哪里来的土包子,敢这么跟我说话,你知道我是谁吗?!”王振脸色又青又白,变得狰狞起来。吕杨感觉若不是老儒师在这里,这个家伙会动手起来。
吕杨摇头道:“王学台,这是要显摆吗?你不就叫王振吗,或许是你自己声名不显,所以想要抬出你爹妈来,人家才能知道你的大名和家世?那很抱歉,我初来乍到,不认识秣陵的大世家和纨绔子弟!”
“反了,反了,一个小小的丁科生,也敢这么跟我说话,我弄死你!”王振大怒,猛地从腰间抽出剑来,这一柄剑通体青黑,上面篆刻着无数的细小文字,散发出凌厉无比的气息,在王振的浩然正气灌注下,剑气吐出来,长达一尺。
“住手!”老儒师大喝一声,衣袖一挥,浩然正气涌出,啪一声打在王振的剑上,宝剑立刻脱手,噗嗤一声插到了石质的地板上,犹自震动不已。
王振脸色铁青,但是不敢放肆。
“这里是什么地方,岂容你们动干戈?剑乃君子之器,不是让尔等行凶的!”老儒师一脸怒色。
“学生知错,还请老师恕罪!”王振为首的三人连忙揖礼认错。吕杨也揖礼道:“院监大人,学生知错,不该做那意气之争!”
“嗯,知错就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老儒师脸色缓和下来。
王振看了吕杨一眼,脸上现出邪异之色,他向老儒师说道:“老师,学生刚才听这位丁科班的师弟出口成章,口若悬河,似乎才情不凡,学生十分仰慕,所以想要向这位师弟讨教一下!”
老儒师心中一动,圣道中人切磋才学这是允许的,只是吕杨现在的情况和自己的三名学生不对等。
吕杨只是丁科班,而自己的三名学生已经是乙科班的秀生,道业上高了两重,修炼的是浩然正气,而吕杨修炼的仅仅是隽永之气,质量上天差地别,而且吕杨刚才书写了一首诗,体内的隽永之气已经消耗过半,实在不宜和人比试。
“不妥不妥,吕学子道业太低,不甚公平……”
王振自然也知道吕杨道业低微,连忙道:“老师且放心,学生要比的不是道业和六艺,而是比诗文,比才情!”
老儒师转头看向吕杨道:“吕学子,你看……”
“比就比,晚生年岁虽轻,但也读书破万卷,在诗文上不会怕了谁!”吕杨笑道。
“哈哈,读书破万卷,我看你是吹牛的吧,我王振三岁识字,五岁读诗,十岁可成文,我尚未读书破千卷,你区区一个丁科生,难道打娘胎里就开始读书不成?”王振笑道。
“夏虫不可语冰!”吕杨淡淡道。
“我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