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美1776-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外交大臣,在他们居住酒店进行了非正式外交磋商。

这次商谈,也没有邀请美方的代表。反正英法之间经常打打谈谈的,没事也喜欢多吵吵,现在美国方面正在商谈他们两方提出协议,他们本身没事,自然也就闲着互相坐下来吵闹指责一番了。不过避开美国,其实也有点背着美国,为了两国的利益。合伙把她卖了的意思,只是现在英法的矛盾正盛,契合点基本没有,所以谈来谈去,反而让两位大臣都铁了心,要把美国拉到自己的一边来。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全面商谈,包括把两份协议都递交各州议会审议,最后还是和英国尽早缔结和平条约。维持和法国原来的同盟关系,这样的中间路线占了上风。

只是对于由士兵占领范围,就划分加拿大领土,各州都有强烈的意愿,希望华盛顿能够在条约正式签订前,尽量努力进攻,攻占更多肥沃的土。同时也让大陆会议和英国方面再谈,各方都要杀价。给英国继续提供各种物资,行,但是价格要提高;花钱购买加大的土。也行,但是价格要降下来。

华盛顿在接到这样的意见后,马上动身返回加拿大战场,准备尽可能的把兵力集中,放弃对周围荒芜区的攻击,集中攻打开发度最高的魁北克区。

其实各州并没有主动决定怎么样签订协议的权利,他们只有批准和不批准正式外交协议权力。不过这样的提议,完全被大陆会议接受。大陆会议随后就决定以此为蓝本,进行对英国的谈判。

不过对于法国的回复很不好做,费尔仁尼希望的是一个加强的同盟,有了这个同盟,才能给美国那些清单上的好处,而各州现在只是想维持原来的同盟,那基本不可能再索要那些好处了。而且各州的意见也各不相同,所以大陆会议决定维持自己在和法国谈判事情上的主动权,不再考虑各州意见。决定在大陆会议主导下和法国谈判结束,协议有大陆会议批准后,再转交各州议会批准。

针对两个协议的应对手段正式确定下来,时间已经过了整整一个月。

大陆会议很想晾一晾英国,和法国先谈,来为华盛顿在前线的行动争取时间。不过和英国的和谈不出成果,取得正式独立的资格,和法国的同盟谈判也就没法进行下去。

所以只能由富兰克林等人轮流上阵,和英国几个大臣谈加拿大部分领土的购买价格,商谈向英国提供优惠物资的价格,以及俘虏释放问题等等。

那讨价还价的激烈程度,让英国外交大臣福克斯和殖民大臣舍尔伯恩,几次想拂袖离开,都被美国方面稍微的一个退步所挽留,使谈判得以继续进行下去。

最后断断续续又谈了一个多月,加拿大前线华盛顿将军终于把胜利的消息传来,在新式攻城炮的支援下,经过大陆军将士的浴血奋战,英军要塞纷纷土崩瓦解,魁北克全境被攻克。

“这是签订协议的最佳时机。”富兰克林高呼。

随即就把这个消息,当场向英国的两位大臣展示。

“这是赤裸裸的欺诈!”两位大臣同时咆哮。“说好了在谈判期间不开火,你们违反了最基本的国际原则,将会受到所有正义国家的唾弃,以后再也没有任何国家,愿意和你们进行和平谈判!”

因为身处费城,消息传递不方便,想不到美军竟然不顾谈判前的协议,在谈判进行的时候,还趁机攻击。以前只有自己国家对别国做,还从来没有其他国家对自己这方做过,两位大臣都气得暴跳如雷。

“先生们,我接到消息,是英军先攻击了我们大陆军,致使我们的战士伤亡惨重,大陆军才被迫展开自卫反击作战。在这里,我要向言而无信的贵方,表示强力的不满和抗议!是你们,违反了最基本的外交原则。”康柏板着脸回击。

内心当然非常得意,但康柏说话的时候,还是一脸的激愤,一脸的委屈,仿佛真的被英军先行攻击了一样,脸上一点也看出有撒谎的意思。

明明是对方占了好处,打下了魁北克区,现在却一副委屈的神情,英国两位内阁大臣差点被气晕。

第二百一十四节 签署和平协议

位英国大臣内心气得暴跳如雷,但也都明白这样的事不清,理不顺,谁先开火无所谓,关键是最后谁掌握了主动。而现在看来,分明是美军掌握了主动。非常懂得审时度势的两人,并没有再争论谁先开火的事情,而是直接给出了最后通牒。

“殖民的诸位先生们,现在你们直说吧,关于我们提出的和平协议,准备如何答复,是接受还是拒绝?如果再准备像之前那样讨价还价,趁机再让你们的士兵偷袭,就不必谈了!我们会返回英国,恳请英王陛下作最后的决定。”

两位大臣不敢再拖延了,要是再在这儿待上几天,说不定整个加拿大,都被美军给攻占了呢。

“哈哈哈!先生们,我想我们前面已经谈的很不错,你们的条件确实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现在就可以签订正式的合约。”富兰克林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这到让两位大臣有点意外,心中猜测,看来美国人的胃口其实也不是很大,吃了魁北克区,应该也不可能再对其他有所要求。

他们所料也差不多,大陆军胃口有限,不是不想吃下整个加拿大,而是因为打下了魁北克区以后,北方大陆军的实力也差不多只能再控制这一片区了。再向其他方攻击,已经有点力所不及。所以华盛顿就干脆致信大陆会议,认为攻占可以到此为止。

一七七九年六月,美英双方,在法国、西班牙、普鲁士等欧洲各国见证下,正式签订了《美英和平协议》。也就是关于承认美国独立的正式协议。美国从法律上,正式从英国人手中获得独立。

当然,美国人并不认为这是真的独立文件,他们只是把这看成是停战协议,看成和平协议。证明用战争赢得独立的行动,终于获得了最终成功。

《协议》承认美国十四州正式脱离英国独立;双方决定两军全面停火,并就现在两军各自占领区划分边界;同时允许美国以十万英镑购买南俄俄区,以五十万英镑购买魁北克区,分十五年付清;英国将向美国人开放纽芬兰的捕鱼权;同时释放战争中缴获美国人和商船等,具体物资则不再移交。

而美国将向英国每年提供价值十万英镑的廉价农产品和原材料。连续提供十五年;英国的商品将获得自由进入美国市场,主要商品如布制品、铁器、火药之类的免税权利,作为回报,美国也取得在英国市场的对等权利;美国将无条件的释放所有英军被俘士兵,允许他们保留私有财产离开等等。

零碎的协议还有大量数目,看起来并不重要,但每一条。都是经过双方代表激烈争论的内容。

单从协议上来看,美英双方都从彼此身上获得任何好处,都勉强能算是最后的赢家。

美国付出了一定代价,获得了正式独立,并且土面积比预期的还增大了不少。而英国虽然失去了殖民,却获得了大量变现资金,同时还有保有十五年的原材料供应和永久的开放市场。

但大家都知道,如果算上战争中双方的损失,则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如果支持美国独立的法国。不能从美国身上获得额外的好处,他这个背后操纵者,同样也将白白浪费大量金钱和人力。

不过相对来说,法王路易十六。只要达到削弱英国的目的,投入适当的金钱和人力,他完全不在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法国人也觉得自己是赢家。

就在这个承认独立的和平协议签署后,美国和法国的同盟问题谈判,和英国外交大臣的友好协议谈判,才正式开始。

这次因为事先没有基调,很快在各方面开始转而变得拖拉。

明明是有利于双方的事情,却经常还要长时间的争论一番。美方代表在谈判中表现出谨慎,让英法无可奈何。

本来还期望利用美国新成立,对于外交事务不熟悉。趁机钻点孔子,哪想富兰克林和杰弗逊等人,竟然都是这方面的好手。一个是老成的外交家,见多识广;一个精明大律师,聪明能干。两个人陪和,把英法的职业外交官们杀得头破血流,根本不能从美国身上得到什么白白好处。

到是在和平协议签署以后,一直没有接触的英国外交大臣福克斯和法国国务大臣费尔仁尼,马上也就法国支持美国独立战争的事情,达成了谅解协议。双方同样决定互相停战,恢复原来在北美和欧洲的和平交往。

这两个国家最近经常打仗,也经常签署这样的停战协议,过程简直可以用非常熟练来形容。

而生硬的美英法之间的友好条约谈判,却直到一个月后,正式的《美英友好协议》、《美法友好协议》,这两份条约才被勉强签署。

不过和光明正大的和平协议不同,这次美英和美英的友好条约,却都是公开条约一份,秘密的条约一份。

在公开的条约,美国和法国约定,双方保持原来同盟合作关系,并不谋求针对其他势力的武装同盟,只有一些双边的民间友好往来协议,互给国民待遇等等。

但密约里合作的内容就很多了,包括联合开发蒸汽动力军舰,共同向加拿大北部探索,帮忙培养陆军军官等等。基本上每一项,都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

不过富兰克林他们在谈判的时候非常有分寸,那密约中的协议,都一条条被单独列出来讨论,不给法国找到把自己拖入战场的机会,让费尔仁尼很感无可奈何。特别是魁北克问题,费尔

想立刻进行公民投票决定归属的事情,但都被富兰克过去了。

最后只能让费尔仁尼下通牒:

“富兰克林阁下,如果不能就魁北克问题达成一致,我们其他的协议根本无法签署!它必然会成为横梗在我们中间的一根大刺。”

富兰克林和其他代表进行了商谈。知道这时候还离不开法国的帮忙,尤其是法国海军。所以也只能无奈的决定:

“如果法国愿意承担那五十万英镑中的一半购买款项,美国就同意在十五年还清债务后,在魁北克进行公民投票,让当公民自由选择到底归属哪国管理。”

这也是在收到华盛顿对魁北克民心的研究后,提出的看法。认为魁北克其实最想要的,就是效仿北美十四个州一样独立。只是魁北克对于是不是要加入合众国,同样存在疑虑。在法国和美国之间选一个,相比之下,他们还更可能选择美国。

费尔仁尼无奈表示同意。但提出了要派代表参与魁北克接下来十五年的管理。虽然被美国同意,但也要求限制了人数,让法国代表最多只能影响到几个大城市,对小村镇基本没影响力。

至于南俄亥俄问题到好解决,有原来的密约在前,法国老实代付了那十五万英镑后,还让美国托管。

相对来说。和英国的友好条约,就简单的很多。英国外交大臣福克斯这头老狐狸,最后是气愤咒骂着富兰克林离开的。

“我丝毫感觉不到你们和英国恢复友好的诚意,虽然现在两国已经结束了战争状态,但我还是觉得,美国对于英国来说,仍旧怀有巨大的敌意。我相信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也不能从强大的英国这儿,获得对等的友谊。”

对此。富兰克林回答是:

“对于那些时刻觊觎着我们家中财产的国家来说,这种对等的友谊,不要也罢。我想什么时候英国人能够真正把美国人当成是平等的伙伴了,即便不签署友好协议。我们之间也会是最好的兄弟朋友。”

最后的美英友好条约,仅仅是规定美国作为独立的殖民人,可以在英国和其他殖民,享受仅此于英国国民的权利,而英国人,则取得自由移民美国的权利,双方将加强各自在经济、贸易、文化领域合作等等。都是很笼统,没有多少实质意义的规定。

只是在密约中附加了寥寥几条情报共享呀,合作开发北美呀之类的内容。

外交大臣福克斯此来,其实主要肩负着探查一下美国蒸汽机、蒸汽动力军舰和新式武器发展情况的责任。但是在这方面。富兰克林丝毫不松口,一点也不给福克斯机会。在僵持了一个月没有成果,而法国却已经正式签约情况下。福克斯也算是清楚美国人的态度了。最后草草签了这个友好条约,就立刻离开了美国。

不过他在走之前,已经利用美国的亲英分子,组织了一个强大的谍报系统,虽然因为战争,美国人普遍性的对英国没好感,但难免还是会有人抱着亲善观念。这些人的存在,即给以后修复美英关系创造了契机,同样也给英国从美国搞到第一手的秘密资料,创造了条件。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驻守匹兹堡兵工厂的门罗少校,就经常能抓到一些违规进入保密区的人,在详细审问之后,都发现矛头直指英国。

本来其他几个欧洲国家大使,在谈判初期也是有点影响力的,但随着英法两国大内阁大臣亲自前来谈判,这些大使们后来连上场的机会都不大有,只是在最后见证了几次协议签署仪式。只有是西班牙,根据事先和美法的协议,从美国即将控制的南俄亥俄手中,单独获得了几个小镇,英国对此看在眼里,也没有说什么。

经历了几年的战争,美国终于获得完全的独立,还和世界最强大的几个国家,签订友好条约,美国全国为这次协议的签署欢呼,为协议的主要谈判代表富兰克林欢呼。

和平真正来临,在北方的美国陆军和法国远征军,陆续开始撤退到各自的驻,美法联合舰队,也各自撤退回自己的港口驻。其中法军还准备在朴茨茅斯登船,过些日子就返回法国。

由南北方各州财政独立负担的民兵,马上被“爱好和平”的各州议会,快速的解散。虽然这些民兵在战争时期一直想回家,这会遣散,却因为遣散费的问题,还引起了一写零星小骚乱。

不过作为正规军的大陆军和各个军队的负责人,在康柏这个军事和军械委员会的一力坚持下,决定继续维持。并且把军队的主要领导者,基本上都被叫到了费城,准备和华盛顿、杰弗逊、亚当斯等人一起商量进行军队系统的调整。

保留大陆军的事情具有很大的争议,在各州解散自己的民兵后,各州的代表都忘记了英国曾经的威胁,反而因为康柏坚持保留大陆军,担心它会对各州产生威胁,纷纷要求尽快解散大陆军。

刚好这时候制宪会议代表选举已经结束,不少的制宪会议代表,也赞同解散大陆军,让康柏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好在康柏声望高,共和党更是实力充足,基本还没人能仅凭言论,击倒康柏。

在这样的情况下,康柏干脆决定以军事和军械委员会主席的名义,提请大陆会议对此进行正式讨论。并且准备联合军方和华盛顿,支持他保留大陆军的建议。

第二百一十五节 笼络好大陆军

实康柏的共和党内部,也有不少人支持解散大陆军,一一拜访这些党员,进行亲自说服之后,包括富兰克林在内,大部分人都同意了应该保留一支陆军的看法。

其实保留一支人数适当的陆军,这是各正常国家的普遍现象,本来就是常理,所以实际上也在大家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康柏也没有要求保留全部两万多人的大陆军,他认为只要去芜取精,保留一万到一万五千人左右的部队就差不多了。

这样的人数限制,其实在亚当斯的联邦党中,反对声音也不是很强大。现在只是战争刚刚胜利,国内因为前阵子的战争,还有残存的大量盗匪不说,仅仅是那个还在加拿大保留了一定影响力的英国,就让联邦党人有点不放心。

作为本来就和华盛顿将军比较亲密的政党,他们内心其实也是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