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古代的政治婚姻-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钗看着太后:“三天。”
受伤的日子真不好过,即便如此,太后仍舍不得放宝钗回王府,留在寿宁宫里静静地养伤。手里的画笔未停,有乐儿在旁边陪着日子倒也不难过。这会儿太后该在寝宫里与几位后宫嫔妃打麻将。
“乐儿,去沏壶清茶。”宝钗歪着脑袋看着手里的画,很满意,比杨文昭的那副强多了,看来干什么事都得多练习,更重要的是,这些日子与太后进夕相处,她的样子早已经刻入记忆。
“梁晶晶!”
“哦,我一会儿就来!”
不对,自己不是在古代吗?谁会像同学一样的唤她的名字。她抬头时,门口处着着一个年轻男子,一袭金黄se的袍子。
“皇上……”
她不敢正视他的眼睛,奇怪他怎么知道自己的名字?还一口就叫出来。
“大胆梁晶晶!”杨文昌看着她,的确与杨宝钗一般模样,也难怪杨文昭兄弟能想到这出李代桃僵的法子,若不是几日前他看到她bai皙的胳膊,不会怀疑她的身份。明明胆小的人怎么突然之间就变了。
数年前,杨宝钗从秋千跌落,划伤了左臂,留下一道长约三寸的疤痕,可她没有。
从对顺王不满的那日开始,他就在顺王府内设下暗人。也奇了、怪了,自从宝钗找回之后,兄弟二人与她都特别亲近,时常在一处玩耍、嘻笑。依宝钗以前的性子,虽是自己的兄长,却极少允许他们去自己的阁楼,整日更是不肯离阁楼半步。而这个宝钗竟三番五次地想从王府溜出去玩,结果皆被家人发现给阻拦下来。
诸如此类种种,从性情的改变,到喜爱的不同,足bao露出她身份的疑点。昨儿又从暗人处得到消息,杨文昭兄弟二人曾在私下里叫她“梁晶晶!”
正文 14。 第14章
杨文昌看着她手下的画影:把太后绘得栩栩如生,不但形似更神似,只是一张半身画影,但绘得细腻。
“你……到底是什么人?”
没想到这么快就会bao露身份,也罢,这下总不用嫁给那个孟麟了吧?她才不要嫁给素未平生的男子。“你想怎么处置我?”
“欺君之罪,你说该怎么处置?”
“我不知道,等你想好了再来处置吧!”也够倒霉,到底不是自己的主意,后面还有顺王府的两位王子,就算要处置也连带着他们,总不至于一下子全都杀头吧。
这些日子与太后相处,知道她是个极念旧的人,当年若不是顺王力争要杨文昌做太子,又哪有她们母子的今天。至少杨文昭兄弟无性命之忧,顶多就是被贬庶人。
“你是什么人?”他实在好奇,这样奇怪的笔,这种异样的绘法,处处都透着诡异,是他从未见过的。
梁晶晶冷笑:“你不是知道吗?何必来问我。”
他勾起她的下巴,定定的看着她的眼睛:“犯了死罪,还敢如此狂妄?”
晶晶头一摇转出他的手心,“死都不惧的人,还有什么可怕?”
她懒得和他说话,倘若自己求他,还不是随他怎么处置。决定权在别人手里,求是死,不求也是死,还不如省下力气开心一下呢。
#奇#“郡主,茶来了!”乐儿放下茶盏,跪拜皇上。
#书#梁晶晶依旧专注中手里的画,这里加一笔,那里勾一下,尽量让整幅画看起来更细腻、逼真。“乐儿,这画送去裱了,记得加副画框。”
“是!”乐儿接令捧着画离开寝宫。
她连饮了两盏茶,若无其事地微闭着眼睛:死就死吧,既然老天把她莫名地带到这里,自然会有法子tuo身。只是不知道这法子是什么?与其担忧生死,不如尽早快乐。
“梁晶晶,你若求朕,或许可免死罪。”杨文昌看着她,那日她跌落怀里,心便莫名的紧张不安,心跳加快,当初就纳闷怎么会对自己的堂妹动情。还有那日夜里御花园一面,翩若惊鸿。
自从知道她不是宝钗,而是另一个女子,便坐立难安,莫名的欣喜。
“不,你既然知道了,太后那边我也不会瞒着……”这样不是更好吗,或许她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喜欢杨文昭,这些天人虽在宫里,总会不经意地想起他的模样,总想再看看他笑的样子,他的声音。
“依母后的性子,倘若知道你是假的,为护顺王,会把所有的罪推在你一人身上……冒替宝钗郡主、欺君之罪足够你死百次。”他不能看她死。
她的神情中掠过一丝忧虑。
宝钗是否美丽他不记得,只知道面前的女子如花似玉、清丽可人,像她这样真性情的女子后宫中少之又少,活泼开朗,与她在一起,他没有一丝压力,可以将所有高傲的撇下,与她说话,甚至背她。
“梁晶晶,朕自有法子救你。此事不要告诉太后。”杨文昌抛下一句话转身离开。
晶晶不想死,但也不想再被人利用。太后虽然喜欢自己,就如文昌所言,为了护佑顺王府,关键时候她定会把自己推出去,说自己凭借几分相似,冒宝钗郡主之名欺君惘上。
黄昏,杨文昌派身边的太监送来了一瓶上等的百花mi。
这批百花mi是江南蕃王进贡的佳品,共有三瓶,一瓶送给了太后,另一瓶给了孟贵妃。珍贵无比,传说制作复杂,而要将百花融于一瓶之中难上加难,有一滴mi一两金的说法。
次日清晨,梁晶晶在乐儿、太监的搀扶下,一摇一晃的走路。又是亲政殿的太监带着两名太医前来复诊。
接下来数日,杨文昌或亲自前来探望,或派身边人送礼物过来,还亲赐布匹绸缎、珠宝首饰。
太后疑惑,皇上这又是演的那一出,莫非是想借宝钗向自己示好。
宝钗在一旁坐陪,太后便将儿子细细地打量一番,近几次出入寿宁宫越发的jing神了,连穿戴都与以往不同。撇去了以往华丽打扮,装束得干练jing神,模样似乎也比以往英俊了许多。
她看儿子,儿子却看着宝钗,神情怪异,但太后明白,那双眼睛里藏着怜惜、爱恋。他们是堂兄妹,自然不会有nan女情爱,最多也就是亲密一些,未往深处想。
正文 15。 第15章
“儿臣思量再三,母后的话颇有道理。皇后新逝,立后之事的确需要稍缓。”杨文昌轻声道。
两年前皇后沈氏病故,膝下没有子女。三个月前,杨文昌yu立孟贵妃为后,招到太后反对。已故的沈皇后是太后的亲侄女,而今沈后之妹沈淑妃已于两年前进宫服侍皇上。太后的意思,要这个沈淑妃做皇后。
母子两人因为立后之事发生了争执。
太后认为:孟贵妃以mei色惑君,难当大任。
皇上以为:沈淑妃锋芒太露,凭借是太后侄女太过猖狂。
沈淑妃虽然进宫有两年也只落得两次侍qin的机会,知晓皇上不喜欢她,更是在太后面前搬弄是非。自梁晶晶进宫后,就几次看到她借打麻将的机会在太后面前说尽孟贵妃的坏话,什么独占皇宠,不许皇上碰其他嫔妃。那些被皇上冷落的妃子,你一言我一语地fa泄着满腔的怨言。
“宝钗,你怎么不说话?”太后奇怪,整日嘻笑的丫头今天怎么沉默起来了。
梁晶晶起身:“太后娘娘,宝钗想家了。”
太后微颦,她是想回去,这一个多月多亏有她陪着,否则这日子还不知如何打发。心里藏着委屈,儿子大了,越来越不听话,因为立后之事又与她发生争执。
“不是说好了,待你大婚之前就令你父王将你接回去。”
“太后娘娘……”她不要嫁孟麟,这些天多想见到杨文昭,哪怕只是一面,原来离开她才知道,她已经爱上了他,无法自拔。“宝钗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什么?”
“宝钗不要嫁给威武将军!”她语调不高不低,却说得肯定。既然明白了心之所属,怎么能嫁给他呢。
“皇上金口玉言岂能更改。”太后平静地道。
杨文昌也觉得此事不合适,那是宝钗与孟麟的婚事,可不是梁晶晶与孟麟:“母后,儿臣也觉得有些不妥。”顿了一顿:“近来朝来议论纷纷,说孟将军还为当年顺王皇叔赐死孟大将军之事耿耿于怀,况且数日前还连纳了两房侍qie……”
“侍qie?”太后“噔!”放下手中的茶盏。
这是什么意思,挑战皇家的尊严,居然敢先郡主之前而纳侍qie。可想宝钗的心里该有多委屈,明明她才是正室,可他早不纳晚不纳,偏在大婚前两月纳妾。
如果着令孟麟休妾,又会说皇家仗势欺人。这些文武百官朝中大员,哪一个不是三妻四妾。只是他孟麟做得也太明显了,就不能在娶宝钗一年半载后再纳侍qie吗?
“母后,儿臣事先听了孟贵妃一面之辞,有失公允。宝钗若真不想配孟麟,朕立即下旨另选名门女。”
太后看着杨文昌:他又在想什么?圣旨已下岂有再改之理,即便与宝钗兄妹情深也不可以自打巴掌,让人非议。君无戏言,即便错也不能改。
当初决定让顺王府与孟家结亲,是他们母子二人商定的结果。她希望借此压住孟家的嚣焰;而皇上更不想让这两大家生出更大的矛盾。正来和亲就是解决纷争最好的法子。倘若宝钗不嫁孟麟,手握重兵的他难免不会暗中对顺王府下手。顺王得势多年,虽然谨慎从事,但辅政那几年得罪的人太多,倘若落下什么把柄,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沈太后想至此层关系,是万万不会同意解除婚约。世上皆知先帝临终前有托孤之命,却不知他还给沈太后留了一道口谕:“爱妻,五弟德兴雄心壮志是我一手带大,尊我如兄如父,他若与年幼太子夺江山,你可毒杀;若他无二意,将来吾儿登基,朕要你保五皇弟周全。”
正文 16。 第16章
也许在先帝身前,他就意料到在七名皇弟中,唯有顺王可靠,才将托孤之事全权交付他的手上。为保文昌登上皇位,他不惜连杀两个兄弟。为巩固大荣江山,他更是得罪权贵重臣,这也是先帝要沈太后保顺王周全的原因。
在朝中,他们主君臣;在皇族,顺王是骨肉兄弟。倘若他有反意,又岂会等到今天。
在文昌登位的最初几年,她慌慌不安,生恐应验了先帝的第一种猜测,但五六年她发现顺王确实在认真的执行对先帝的承诺,一心一意地辅助幼帝。
既然顺王做到了第二种,她既然不能令先帝失望,拼力也要保顺王府上下周全。
“太后娘娘……”梁晶晶望着沉思的太后。
太后看了一眼儿子,又看着宝钗:“孟麟确是难得一见的将才,鞑靼入侵正是用人之际,将皇族女子下嫁于他也算是对他的奖赏。”“宝钗,身为皇族女子,自来就得为皇族江山做出牺牲。”
她没有说是为顺王府一干人等的利益,偏挑了大的说。
知宝钗是顺王德兴最疼爱的女儿,这嫁妆自然不能马虎。太后道:“宝钗,待你出嫁,我定让你以公主身份下嫁孟麟。”
“太后……”自然不能说服别人,她总是死缠难打:“多谢太后隆恩。”
太后想到先帝遗言,儿子可以亲政,也难得顺王可以抛开一切,将兵权、政权统统交还给年轻的皇上。心中升起一了股愧意:“封宝钗为和顺公主,文昌不会反对吧?”
已经决定了,才问他是否会反对。
文昌道:“不反对。”
从来还没有他得不到的女人,只要宝钗不会马上离宫,他就还有机会,谅孟麟也不敢和皇上抢女人。先得瞒住太后,待日后有了机会,让梁晶晶换种身份再进宫伴驾。
想到此层,文昌道:“王富,传太学阁大学士拟旨,封顺王府宝钗为和顺公主。”
“谢皇上隆恩,谢太后!”梁晶晶叩拜。
整日让她跪过来跪过去,古人还真累,也许跪头就是古人谢礼的方式。本想求太后解除婚约,还弄成了和顺公主。为什么是和顺字号,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意即和平顺利,大家都相安无事呗。顺王也真是,什么人不好杀,偏杀了孟麟的爹,害他非与顺王府较上劲不可。人家才不怕呢,后宫有位生有长皇子的妹妹,而今又怀了龙种,位居后宫第一,谁人能比。
半个月前鞑靼入侵边境,孟麟领旨北征。
梁晶晶想到要嫁陌生男子,心烦,握着一根树枝当剑。这可是她进宫以来第一次习剑,杨文昭俊美的脸庞又浮现在她的眼前。
“晶晶。”杨文昌站在树下,双手负在身后。
看到他,气就不打一处上来:“明明知道我的心思,可你……居然同意了。”
杨文昌一脸无奈,已下的圣旨岂能更改,自己不好做,太后那边也过不了。
四下无人,只有夏天的知了爬在枝头上鸣叫,很快就是八月了,立秋之后天气清凉了许多。
杨文昌趁晶晶不备,将她拥在怀里:“有个极好的去处,要不要去?”
真是个se狼,她并没有立即推开他的手:“不去。”
“藏宝阁也不去,孟贵妃对那个地方可是感兴趣得紧呢?”杨文昌看着她红扑扑的脸蛋,狠不能此刻就yao下去。
不远处过来一行人,他快速地放开她:“真不去?”不待她作答,拉着她的手就往藏宝阁那边跑。
藏宝阁在御花园的南北,离御书房不远,把卫森严。
侍卫毕恭毕敬地打开藏宝阁的大门。
哪有什么稀世珍宝,初入眼帘的竟是一排排整齐的书架,晶晶随手取了一本《史记》。还未看仔细呢,就被杨文昌夺去放回原位。
“这没什么好瞧,里面还有呢?”他拉着她的手不肯放松,越往里走,屋子越宽敞,一间紧挨一间。
正文 17。 第17章
面前出现一堵墙壁,杨文昌拧动墙上的机关:屋内珠光宝气,架上堆放着黄金白银,地上的几口大箱子里全是耀眼的珠宝。
有这么多又有什么用?自己怎么来的都没弄明白,又如何能回去。不是不喜欢这些珍宝,而是带不回二十一世纪,再多的珍宝都无法吸引晶晶的兴趣。
“这么多!”她颇有难过起来,倘若知道回去的路,她一定带上几样,或许就能改变家进而的生活状况,妈ma的心脏也可以动手术,爸爸也不会忙于工作与家庭之间。
“晶晶,你喜欢什么尽管拿,只要你愿这些都是你的。”
谁不爱财宝,她轻轻地掠过架上的黄金白银,走近那一箱箱的珠宝。突然间,眼前一亮,目光落定在一块同心结玉坠上,大心套小心,还以为只有二十一世纪才有这样的东西。
“这叫同心结!”杨文昌道。
“我知道!”如果将外面那只大的送给杨文昭,小的留在自己的身上,握在手里,发现这是一块香玉,透出阵阵的兰花香。
杨文昌拾起一串白玉项链:“这个如何?”伸手yu戴在晶晶的脖子。
真是奇怪,女人不都爱首饰吗?可她的脸上依旧看不到任何的喜气。
“有这个就够了。”她摘下白玉项链:“这里的东西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我不能随便拿,如果可以,我能要这个吗?”
以前杨文昌想将这枚同心结玉坠送给孟贵妃,但是遇见了梁晶晶,又令他改变了心意。
“这只大的给朕,小的你留下!”他取下外心坠,将内心坠递给晶晶。
真是的,她是想送给文昭,可是现在竟被他给夺去了。所谓同心结,就是一男一女表示订情的象征。“既然是你喜欢的,这个给你,你可以拿它送给孟贵妃。”
他一怔:“送她,可朕只想给你。”
梁晶晶苦笑,转身开始在箱子里寻找起其他的物什,终于看到一只蝴蝶挂佩,虽然不大,但那碧绿的成色,定是好东西。
她实在喜欢同心结玉坠,因为它的香味迷人,也想寻一样定情信物,古代女子不都如此吗。在大婚之前,她一定要像文昭表明心迹。但又不能让杨文昌看出自己的心思。
“这对蝴蝶真漂亮,跟真的一样,挂在我的香帐里一定很好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