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萧后-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亲上点将台上,将军队分成左、右12军,左12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馀、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12军出黏蝉、含资、浑弥、临屯、候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东施、带方、襄平等道,最后到平壤集合,全军队共计113。38万人,号称200万,统由自己亲自指挥。其余运送物资的人更多。皇上在涿郡临朔宫做大本营,并于蓟城北祭祖。然后亲自授命每军大将、亚将各一人;骑兵四十队,每队一百人,十队为一团,步兵八十队,分为四团,每团各有偏将一人;每团的铠胄、缨拂、旗幡的颜色都不一样;另外安排受降使者一人,专门施行照相安慰敌军的工作,不受大将管制。并严令三军:“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其余辎重散兵等还有四个团,由步兵负责押送;进退兵或者安营扎寨,都有详细的程序安排。此令一出,有经验的纷纷摇头叹息,可有庚质和耿询刚才碰钉子在前,谁还敢多说一句?

接着,第一路军出发;每天派遣一军,相隔四十里,连营渐进;全军发尽已过四十多天,绵延了九百六十多里。御营(皇上亲统)内共十一卫、三台、五省、九寺,分隶内、外、前、后、左、右六军,最后出发,又绵延了八十里。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出师之盛,是以前没有过的。另有一支水军由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从东莱海口出发,指向坝水,准备接应陆军。

第五章 三征高丽 第七节 浮桥

这天扎营休息,萧后对皇上说:“臣妾觉得陛下这次不像是要去讨伐高句丽,这么大的排场,倒有点像去巡游。臣妾想知道皇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陛下明知庚质和耿询他们说的有道理却不听,心里一定另有乾坤吧!”

皇上笑道:“还是你懂朕的心。这次征伐辽东,是一次威慑行动,目的在于压服高句丽,震慑各国。先帝时单纯以军事手段讨伐高丽而遭到失败,朕这次想吸取教训,通过威吓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萧后说:“能这样最好,可是高句丽他们会这样容易臣服吗?”

皇上说:“那朕这百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这高句丽一向不老实,屡屡侵犯百济和新罗(高句丽的邻国,当时臣服于隋)。百济和新罗都一再我隋朝求援,请伐高丽。我若坐视不救,就将威信扫地,叫臣服于我朝的其他小国如何信服?”

正在说话,张公公来禀皇上:“兵部尚书北平襄侯段文振南出苏道,在路上生了急病去世,这是他临终前给陛下上的表!”皇上大惊,接过来看,大意是:“这次劳陛下亲自带兵远伐高句丽,然而以臣下对高句丽的认识,未必肯臣服。他们用兵狡诈,必须处处提防,如果请降,也不能轻易相信。那边多积水,不可久滞。希望陛下能严令诸军,不顾道路险阻,快速出击,出其不意,便可攻下平壤孤城,其他的地方便不攻自破了;如果不及时,到了雨季,深入的道路就更艰难,到时候兵粮也会短缺,强敌在前,靺鞨出后,迟疑不决,非上策也。”皇上看完,十分惋惜,对萧后说:“这段文振很是个人才,堪称朕的左右臂,今朝一去,令人痛惜!”

萧后说:“以臣妾看来,这段文振上表所说十分有理,陛下需小心啊!”

皇上说:“朕还是觉得以收服为主,攻占为辅好些。”

三月,皇上领军进至辽水(今辽河),众军汇集,临水摆下大阵。辽东的三月还是天寒地冻的,呼出来的气即成白雾,辽水又极寒,怎样渡河是个问题。皇上骑马在阵前锁着眉头,看着水那边的状况,高句丽军士在对岸据守,士气很旺,又占据有利位置,隋军很难攻过去。皇上心里想着破敌方案,众将军排在他的两边。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看的焦急,对旁边的人说:“大丈夫性命应用到该用的地方,岂能苟且活命,躺在床上病死在儿女面前?”说完策马来到皇上面前请命为先锋。皇上大悦,心中主意已定,说:“将军老当益壮,自为众军表率,令人敬佩。”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也上前来请命随行。皇上点点头说:“工部尚书宇文恺何在?”

宇文恺来到皇上面前说:“臣在!”

皇上说:“你速带人造浮桥三道,助将士攻辽。”

宇文恺得令下去修建建浮桥。早在出征以前,皇上就下令造船,因此修建浮桥并不难,只需将准备好船排列,上面搭上连接好的木板即可。只是计算长度需精准,长了费时费力还耽误进程不说,还会利于敌方射死更多的军士;短了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对工程素来擅长的宇文恺计算了浮桥所需的长度,民工们在辽水西岸加紧施工,还安排了一部分明天不用冲锋的士兵来帮忙打下手。这么冷的天,就是把手放在外面尚且冻的伸不开,况且还要去拿那些冷冰冰的器械。天色渐暗,气温更冷了,工程进度越来越慢了,皇上命人燃起柴垛,一来照明,二来给工匠们取暖。萧后带了宫娥温了热酒、吃食来搞饷工作着的人,可他们手上的工作还不能停,只能轮班休息进食。待搞饷完毕,大家的力气仿佛又回来了,进度加快,浮桥连夜建好。

天就要亮了,只需把浮桥推横,将士们就可渡过河去杀敌。麦铁杖对旁边心情沉重的三个儿子说:“你们不要悲伤,我担负着国家给予的恩德,今天就是我为国捐躯的日子!我死得其所,不是什么值得悲伤的事,你们会以我为荣,更会得到富贵。”皇上看浮桥已推横,下令道:“进攻!”这时何稠发现了一件极其不好的事,连忙拦到:“陛下!且慢!”已经晚了,麦铁杖等人已冲上桥去,麦铁杖的三个儿子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在心里祈祷希望有奇迹发生。皇上奇怪的问:“怎么了?”何稠说:“陛下不好,那浮桥离岸差了一丈多长!”宇文恺也发现了这一差错,头脑一懵,嗓眼一甜,当场吐了一口鲜血,晕了过去。皇上一看,果然是。大惊,想收兵,已来不及了,高句丽大兵已到,架上弓弩向隋军射去。

第五章 三征高丽 第八节 何稠接桥

隋兵冲到桥头没了路,回头的话只能被射死,骁勇的索性跳到水里想趟过去和高句丽兵死战,高句丽兵在岸上身处高位占据了优势,拿起兵器直接击向隋兵,水里的隋兵这时连上岸都难,更不要说还击了。高句丽兵此时杀隋兵简直像砍西瓜一样容易,鲜血融进水里,立刻红成一片。西岸这边焦急的看着战势,无奈有劲使不上,再派兵相助,无疑是多一些人去送死。麦铁杖和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人还是勇猛一些,竟跃上了岸和高句丽兵面对面的打斗。麦铁杖顺势砍到了几个高句丽兵,钱士雄、孟叉也不差,三人此刻早杀红了眼,将生死置之度外,周围的高句丽兵惨叫声一片,血溅的满身都是,他们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甚至不知道还有两个同伴和他在一起拼搏。水里的隋兵活着的越来越少,岸上的高句丽兵却越来越多,麦铁杖先被砍了致命的一刀,支持不下去了,最后拼劲所有的力气又砍死了一个高句丽兵倒了下去,几乎被砍成肉泥。钱士雄、孟叉也好不了多少,在麦铁杖死后没多长时间也先后死在高句丽兵的刀下。三人的人头被斫了下去高高的悬挂在旗杆上,似乎在向隋军炫耀。然而这一切发生的又是那么快,几乎让人来不及反应。

皇上在那边看到战机越来越不利于自己,立刻命鸣金收兵。还没来得及跳进水里的隋兵仓促回头,趁乱中又被高句丽放的乱箭射死不少,水里漂满了隋兵的尸体,就是中间的空隙,也被鲜血填满。逃回的隋兵刚脱离了危险,岸上准备好的士兵把浮桥拉回西岸,隋军征辽的第一仗以失败而告终。

皇上回到大帐,处理善后事宜。宇文恺此时已醒,还没等皇上发话,便跪到前面老泪纵横,说:“请陛下杀了老臣,告慰战死将士亡灵!”说完以头扣地,几乎扣出血来。

皇上怒道:“杀了你,能换回死去将士的生命吗?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你不思建下大功好将功折罪,还想一死逃脱责任吗?今天罢去了你的一切官职,若能建功还可官复原职;如不能,再斩你不迟。”

宇文恺哭着说:“谢陛下不杀之恩!”说完退下。

皇上宣诏:赠麦铁杖宿公,长孟才袭爵,次子仲才、季才并拜正议大夫。

三人流着眼泪跪拜皇上:“谢陛下隆恩!”退下。

皇上宣少府监何稠:“命你连夜接桥,如果再有差池,死罪难饶!”何稠奉旨而去。

何稠让工匠先修补浮桥,自己带了人重新去测量辽水的宽度,得了新的数据,再让工匠接桥。皇上带萧后看了他们的进度,又去看将士,只见众兵士气低糜,一个个都是垂头丧气。是啊!第一战就败的这么惨,抬头可见几个将军和同伴们的人头在对岸悬着,只能叫人不伤心呢?皇上看了心底难受,用洪亮的声音对众将士说:“这次的失败,朕和大家一样痛心,可是光痛心是没有用的呀!我们只有取得了胜利,才能让死去的人血不会白流。可是我们这个样子,没有激昂的斗志,如何能取得胜利呢?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将士?”说罢指着东岸的高句丽阵营说:“你们看,那些高句丽兵还在洋洋得意,为战胜了我们而高兴,我们这些热血男儿怎么能够容忍敌人因为战胜了我们而高兴!取得胜利的,应该是我们啊!”

张二牛呼啦在人群里站了出来,振臂朗声说道:“我们要打过河去,奋勇杀敌,为我们死去的同伴们报仇啊!”其他的人也纷纷站起,振臂呼道:“打过河去,奋勇杀敌!”空气中立刻弥漫起一种雄壮的气氛,所有的军士都怒目圆睁、情绪激动,刚才的低靡之气一扫而尽。皇上用双手在空中一按,示意大家停下,说:“朕知道大家心里的恨,可是我们现在要把这种恨收敛起来,等到上战场那一刻在用。现在,我们只需要养精蓄锐。”军士们又坐到开始的位置,可是士气已经大振。萧后在后面看着皇上,眼带笑意。

两天后,何稠负责的浮桥接好,请皇上来查验。其实这两天皇上一直都在附近转悠,对浮桥的质量心中还是有数的。皇上看着这三架浮桥,无意识的点点头,对何稠说:“这次的浮桥是比开始看着结实多了,应该是比先前经得起更多的将士。只是朕最担心的还是浮桥的长度是否精准。”

何稠说:“臣经过再三测量,自信不会出错。”

皇上面露笑意,说:“你可是要明白你说这话的分量,这不是你说大话的时候,而是那么多将士的生命握在你手上的时候。”

何稠仍不改口:“臣!担当的起!”

“好!”皇上说完,下令将士推桥、进攻。

第五章 三征高丽 第九节 军围辽东

隋兵冲上浮桥,高句丽兵架上弓弩放箭,此时如何挡得住隋军的来势凶猛?眼看隋兵逼近,弓箭已失去了作用,纷纷丢下武器夺命而逃。前面的步兵冲上岸去,后面的骑兵纷沓而至,诸军相次继进。高句丽兵主力已到,双方在东岸短兵相接。很快,高句丽兵的气焰被压了下去,败局已定,隋兵却越来越多,以洪水卷猛兽之势扑向高句丽兵,死的人足以万计。诸军乘胜进围辽东城,即汉之襄平城,现在的辽宁辽阳市。

大军取得胜利后,皇上车驾渡河入辽,萧后跟在他后面上了浮桥。何稠果然心细,这浮桥修建的十分结实稳当,车辇上了去一点儿危险的感觉都没有,反而略带摇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萧后探出头去想细看那桥,只见那浮桥之上隋兵的斑斑血迹犹在,心里有些难受。渡过了浮桥,满地都是高句丽兵的残尸断骸,中间开辟出一条通道方便圣驾通过,一些不用挺进的军士立在两边迎接。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直朝口鼻涌来,引得萧后肠胃里一阵翻腾,差点吐了出来。这种场合要是真的吐出来了可是非常煞风景的事,萧后只有拼命压了下去,心思却在涌动。她想起她曾经因为大斗拔谷之灾对皇上说过,将士战死沙场是件可歌可泣的事,遇到灾害死去就显得那么不值。现在,她有了新的看法,那次是属于天灾,战争的死亡却是人祸。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只要造成死亡,就是一件惨事!看来皇上说自己对军事的看法是纸上谈兵是有道理的,如果不是自己亲眼看到战场上的残酷,怎能体会到压在主帅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这样看来,皇上想用军威来震慑对方达到取胜的目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敌方会这样轻易就范吗?萧后想着,车驾已经到了准备安营扎寨的地方。

何稠对皇上说:“这些高句丽兵的尸体需得妥善处置才好,不然恐怕会造成瘟疫,危害地方。”皇上点点头头说:“这件事就由你来处理吧!”何稠领旨下去。皇上带上入辽前特地请来助战的曷萨那可汗及高昌王伯雅站到高处观看隋军和高句丽军作战的盛况,两人脸上流露出震惊的表情。皇上见慑惮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十分高兴,下诏赦天下。命刑部尚书卫文昇、尚书右丞刘士龙抚慰辽左的人民,给他们恢复生产养息免于赋税的时间十年,建置郡县,以便管理统治。

晚上,皇上笑问萧后:“今天你第一次看到战场上血腥的场面,心里很不受用吧?”

萧后笑道:“臣妾真是什么都瞒不过陛下,连这都叫陛下给看出来了。不瞒陛下说,臣妾今天真是很震惊,心里对战场的惨况想象无数次,仍然没有想到会是这样。臣妾现在明白,为什么在战场上一个个的战士都是那样的骁勇,因为自己弱一点,就会成为对方的刀下之鬼。臣妾觉得统帅真的很重要,一念之差,就会让兵士枉死无数,大大的削弱自己的兵力,面临更大的灾难。”

皇上点点头说:“是啊!所以朕就想用军威来震慑敌方,这样双方的损失就会小一些,朕也可达到取胜的目的。毕竟朕只是想让他们臣服,而不是要让他们灭亡,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第五章 三征高丽 第十节 兵战辽东

皇上那边还在等待消息,攻辽东城这边的各位大将几乎要眉开眼笑了,因为辽东城快被他们给攻陷了。要知道这围城的足有十万兵卒,带军大将又都是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攻这座小城池岂不是小菜一碟。所有的将士在这一刻都是卯足了劲儿,就等着城门一被攻开,就冲进城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刻,从城楼高处飘下来一张白帛,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开篇写着“投降书”三个字。还有将士在喊:“我们投降!我们要和谈!”。因为皇上早勒令全军:高丽军队一旦投降,必须马上接纳安抚,一律不得再行攻击!城下的的将士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了,急急的捡起投降书给主将拿去。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接过投降书,连忙派人去报告皇上,等皇上传达指令。皇上接到投降书十分高兴,对臣下说:“以我大国之威,他们早点投降是明智的选择。”然后写下接纳安抚的细则派人递给宇文述。得到诏书的宇文述命人向辽东城内喊同意和谈,让他们速开城门。谁知左等右等也没等到回应,只见城头伏了一排弓箭手,“唰唰唰”的朝这边射箭,宇文述连忙回马,旁边的将士也幸亏躲得及时,没有伤亡。回过神来的宇文述大怒,派人把辽东城毁约的事情报给皇上,又命人攻城,可这回城内明显加强了防范,实力也不是前几日可比,攻城难度提高了很多。

攻了几天,没有成绩,宇文述索性命众军休息。对方看他们没有了动静,也静下来养养精神,要知道这几天的对抗,让他们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