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莫问天-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油和茶砖后,他们就又奔向草原深处。然后再不和外界接触,世代延续,仿佛从不改变;广阔的草原能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只要草原上牲畜不超过它能容纳的极限,生活还是很美好的。牧民们每一家都有些现金,少的几千、几万,多的有几十万;甚至有的人家还存有一些已经失效的货币,经常还有人家把人民币贴在帐篷里当装饰。洛桑开心的生活在这群淳朴的人中间,甚至想着一直这么过也不错了。但是,他终究是想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阅读书籍,就是最好的途径了。

那个偏远的县城也是个文化落后的地方,洛桑买到的书籍大多是几年前的出版物了,其中还有一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全套课本,有一套某某某文选,牛羊马病的防治,青少年必读,现代草原常见病的防治,藏传佛教经书,藏医药大全,白话易经,全国交通图,世界地图集,四大名著,等等;此外还有一大堆过期的期刊杂志,最让他高兴的就是一套医学书籍了。

又一年后,洛桑已经把能找到的能读的书都读遍了,他也成了远近部落的草原医生,包括医人和医牲畜。

他明白大清国已烟消云散,世界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要尽快溶入这个社会,而草原就是自己的第一步。

几年前的那场遭遇使他的内脏受到严重的创伤,经过几年的治疗才痊愈。在一本内科医书里,洛桑了解了自己身体内的构成,明白自己是由于肝脏和脾脏受了伤;明白了伤的原因和部位,洛桑从医院买了些西药,又有意识的用真气疏通那里的淤血,还配合着上好的藏红花等草药,终于彻底治好了内脏的损伤。通过给自己治疗,洛桑也学会了运用自己的内息给别人治病,对于不是修炼者的普通人,自己的一点真气就能起很大效用。这么一来洛桑就更受欢迎了,他甚至比那些云游的喇嘛更受人们欢迎,不少人都希望着想把女儿嫁给这个聪明的洛桑了。

洛桑可还没往这方面操心,他的一直都在用现在的医学理论研究着自己的身体,洛桑研究了好久才想通一个道理:对于普通人,内脏没经过真气的修炼,比较容易受伤也就好治些;而对于修炼者特别是自己这样修炼到很高境界的人,内脏要强键很多,但就是因为强健,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痊愈。就像土块裂了,用水一湿能再粘起来,铁块裂了就需要重新回炉了。明白了这点,洛桑就更小心了。

洛桑,是个在草原上最普通的名字,就像汉族地区的小强一样,到处都是。就在这个牧村部落里都有两个叫洛桑的,所以大家开始就叫他爱看书的洛桑,后来就叫他会治病的洛桑。村长也叫洛桑,大家都叫他老洛桑或当村长的洛桑。

平时放羊时,洛桑对照着书上的图片采些草药,除了给人治病时用点当幌子来掩饰自己的神功外,大多都晒干后卖给了商人。洛桑给人看病从不要钱,人们也不给钱,只是会给他大捆的草药;洛桑渐渐富裕了起来,帐篷里的钱箱里几年来存了快三十万了。

羊群在不远处吃草,洛桑躺倒在山冈上的草地上,乌云盖雪跑到山冈的另一面撒野去了,牧羊犬在羊群的四周警戒着;春天的风一阵阵吹来,在草原上掀起一层层波浪;黄色的报春花和火绒草、凤毛菊、垂头菊、青兰零散的分布在草丛里,在阳光中摇曳。一切显的那么的安详。今年洛桑放的这群羊有一千多只了,马上就到产羔的季节了,到那时又会增加几百只;洛桑在心里噼里啪啦的打着小算盘:以前家里可是从没有过十两银子啊,现在自己的钱换成银子怎么也要有一、两万两了,呵呵呵呵,能买好多地置一大片宅子了,要是爹妈还在多好啊;想想也不可能,不禁一片惆怅。要早知道放羊也能挣这么多钱自己那时就不去从军打仗了,家里也能过的好点;穷人家的孩子啊。(有了三十万还叫穷人?)

乌云盖雪现在对洛桑怕的要死,洛桑一骑上它就把真气灌输到它的体内。洛桑是为了使它能有更好的耐力和更强键的体魄,而乌云盖雪十分反感这种奇怪的感觉,每次都被洛桑驱使的筋疲力尽才罢手,所以它经常要跑到离洛桑很远最好是看不到洛桑的地方才吃草。

一月前,一个年老的喇嘛病倒在草原上,村长叫洛桑过去看看。洛桑伸手一抚他的额头,老喇嘛就醒了,被风霜和岁月雕刻得黑皱的脸在他睁开眼的那一刻充满了圣洁。

那是多么清澈的一双眼睛啊!如初生的婴儿般的清澈,没一点杂质。洛桑感到在这个衰老的身体内充满了勃勃生机,奇怪的是自己又感到他随时会死去;洛桑小心的用内息连接着老喇嘛体内的经脉,维持着那一线生机。草原上奇怪的事情太多了,洛桑没时间去问,救人要紧。

喇嘛在洛桑的帐篷里住了十天,这十天里玉琅小心的发功为喇嘛修复生机将绝的身体;老喇嘛没讲一句话,在身体恢复行走能力的当天就走了;临走把一串佛珠挂在了洛桑的项下。村长说,喇嘛修的是最高深的闭口禅,那是个有大神通的人。

老喇嘛留下的那串佛珠分共三十六颗,由红、黄、蓝、绿、白各七颗小佛珠和一块稍大的黑色的扳指似的玉石串成。各色佛珠仿佛杂乱的由一条丝线穿在一起,细看又不给人混乱的感觉,似乎极有规律。不知被把玩多久了,佛珠的表面柔润晶莹,隐隐似有光华在流转。草原上有各种神奇的几眼佛珠的传说,但这串佛珠初了上面有隐约可见的血纹外,连一只所谓的佛眼都没有;那个最大的黑色扳指上,琥珀般圆润的玉色深处布满奇怪的纹路,似乎里面缠绕着极细的金线,凝神细看却又象天然生成一般。

洛桑正把玩着佛珠,远处传来一阵马达轰鸣声传来。洛桑欠起身看去,两辆绿色越野车和一辆白色的越野车向着村长的帐篷开去。

游牧民族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大轮胎的越野车,它们压过的地方比马群踏过的地方都厉害,草根都被翻了起来。

一会儿,招集的号角响起,洛桑无奈的招来乌云盖雪,向村长的帐篷赶去。

到了帐篷外,当村长的洛桑正在说的起劲,周围的村民都赶来了,在帐篷外围了一圈。洛桑站在外围仔细观察着那两辆绿色的越野车。自从几年前的那一次遭遇后,他就对这种绿色的车辆充满了戒备。没看到有什么危险后,洛桑又对那辆白色的越野车发生了兴趣。那辆车的车身上贴了个大大的标什,表明这是一辆来子北京的车辆。并且是来自北京的一个大的电视台的采访车。虽然从书上了解到那是汽车,但洛桑的眼里对这东西还是充满了戒备。

听了几句,玉琅就明白了,第N次人口普查开始了。

为了尽可能的准确人口基数,对藏区的牧民的调查要到落实到每一个人。正好赶上一个来自北京的新闻采访组路过,所以县长嘎布吉就亲自带队,连同公安局的户籍人员,拉了一套设备就进了这边远的牧区。这次要边普查边把每人的身份证给办了。

大家都兴高采烈的拿出舍不得用的香皂到河边洗梳打扮了,姑娘们翻出了节日时才穿的盛装;以前有旅行者来过这里,他们拿出的身份证说是凭着这个小卡片能行走四方,凭着它也能找到回家的路,多神奇的东西啊。

照相时,矛盾出来了,一个小伙子拒绝站在一块红布前照相,非要站在自己的骏马边照相;几个姑娘头上的饰品遮住了眼睛;好在一会儿就被经验丰富的嘎布吉乡县给解决了。

照相照到洛桑时遇到了麻烦,填表的小伙子问洛桑出生年月,洛桑老实的说了,只是时间错后了几百年,问父母的名字时,洛桑随便编了两个名字说了;问洛桑的父母在那里,洛桑又说被暴雪卷走了不知道现在在那里;下面的问题就不能问了。嘎布吉县长赶了过来,经验丰富的他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一个草原上的孤儿。草原上由于环境恶劣,面积大,野兽多,这种孤儿很容易形成;运气好的被人收养,运气不好的就被大自然吞噬掉。这个孤儿看来是属于幸运者。嘎布吉县长一点也没有怀疑他不是一个草原孤儿,几年的那场百年未遇的大雪灾袭击了这里,好多牧村都消失了;现在的这个牧村还是灾后由两个牧村合并起来的;再加上洛桑能说地道的藏语,脸上的高原红,壮健的体魄;这些都证明他是个标准的草原儿女。

那帮记者围了过来,终于有好的采访标题了。这是一个由一个女记者领队的摄制组,目的之一就是以这次人口普查为主题调查牧区在那场雪灾后的恢复情况。进藏前他们有五辆车,其中有几个人由于有严重的高原反应就留在外面;所以只进来了三辆车,又分成了三个组,这一组就由一个以前上不了镜的女记者带领。

落桑看到女记者的第一眼就被击中了。这是他见到过的最美丽的一个姑娘,高挑的身子被一件米色的风衣勾勒的摇曳多姿,白嫩的脸上一双黑亮的打眼睛散发着温柔的笑意。随着她的靠近,一阵阵温香的气息包裹了洛桑的神经,洛桑第一次沉醉了下去,一切都不同了。

关于洛桑的发掘工作开始了,在那个女记者的眩目的美丽和迷人的香味熏陶下,洛桑迷糊中被迫开始编织起自己的故事。说谎对于洛桑是件困难的事情,但万事开头难,只要讲出第一句,后面的谎话就如同河流般自然的从洛桑的口中流淌而出。

在洛桑的故事中,他的母亲是个流浪到草原的汉人,不知什么原因和藏族父亲生活在了一起;所以自己从小就能使用汉、藏两种语言;母亲似乎有一定的文化教养,从小教自己看书识字,讲很多汉族故事给他听。几年前的那场雪灾,父母都去世了,自己也失去了一切,流浪到了这里。由于对母亲的思念,洛桑不自觉的开始了自己看书学习。

从别的牧民嘴里,大家最多听到的都是关于乌云盖雪的故事;在草原上,能征服烈马的才是好男儿。

于是大家都对洛桑的乌云盖雪充满了向往,但谁也靠近不了它;连牧区出身的嘎布吉县长都被他一脚踢出十几米,骄傲的乌云盖雪除了洛桑谁也不让靠近。最后,在洛桑的怀抱里,女记者终于骑上了乌云盖雪;骑着骏马奔驰在大草原上,背靠着英俊的年轻牧民的宽阔胸怀,女记者心旷神怡;听着风从耳边掠过的呼呼声,感受着乌云盖雪的强健肌肉运动,女记者对身后操纵着乌云盖雪的人充满了好奇。

接着几天,女记者带着摄制组围绕着洛桑开始了工作。白天随着他骑马、放羊,晚上在他帐篷里发掘他过去的经历;甚至他的两个大书箱也成了她关心的对象;追问着为什么他会有那么多书。

县长嘎布吉也看到了洛桑的藏书;对于自己的治下出现的这个新一代的牧民,嘎布吉县长兴奋万分;经过一番测试,嘎布吉县长表示今年要保送洛桑去上学。一直以来,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国家每年都有一定名额的指标,把牧区的孩子送到内地去接受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教育。那场雪灾过后,牧区牧民损失惨重,很多家庭都只剩下壮年,县里已经两年无人可保送了。

一年来,洛桑的藏书又丰富了许多,他每月都要到经过的集镇上去收集采购一番。说是经过,最近的也要上百公里,洛桑每过一段时间都要让村长大叔帮自己看一天羊;他会离开部落很远处,才运功催动乌云盖雪狂奔在草原上。每回都是半夜去半夜回,他可不想被人当成个怪物。

平时遇到旅行者或流浪汉、行游的喇嘛,他也热情的把他们留在自己的帐篷里,就为了从对方口中多了解点外面的世界。洛桑知道草原是一个多么广阔又封闭的世界了。象一块干涸的海绵般,他贪婪的吸收着这个世界的一切知识。

又一个夜晚,洛桑和女记者在草原上散步,洛桑又开始讲那个不存在的母亲的故事。白天,洛桑带着他们到无人区的边上转了一圈,激动万分的几个客人晚上都多喝了几杯酒。洛桑说,里面有个古城堡,那里有岩画和佛塔;但是,去一趟要五、六天时间,把记者们遗憾的痛苦万分。因为去那里,汽车没有用,要骑马或牦牛才行,这群记者骑了一会儿马就被颠的不行了。

几天的接触下来,洛桑和女记者间的隔阂消失了,洛桑知道了女记者的名字叫乔影。洛桑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编造的故事更加完美,人物更加丰满、生动了。乔影开始好奇起来,这个藏族青年使用的汉语词汇虽然陌生陈旧,却那么的朴实、贴切、古意盎然。作为记者,乔影有扎实的汉语基本功,再加上出身教师家庭,对文言文的感觉是比较灵敏的。洛桑语言方式表达了一个信息,他的古汉语修养比自己深厚,他所运用的修辞方式就是专攻古代汉语的研究生也不能这么流畅的使用,这真是太匪夷所思了。莫非他的母亲是位来草原寻找自我的大学者吗?这里的生活确实有点世外桃源味道,那么淳朴,那么单纯,乔影对这一切有了种迷醉的感觉,草原,真是神奇啊。怀着对洛桑的好奇,乔影仔细的探究起使自己迷醉的原因来。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洛桑也越发沉醉在自己描绘的故事里了。晚风吹来,洛桑冷静了一点,暗自对自己说,不能再乱讲了,再说下去,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结尾了;兆惠将军说过:万言不如一默,将军城不欺我。

想起了兆惠将军,洛桑不禁黯然:多少英雄成尘土,自己却还留在这个世界上,现在的世界真是以前的延续吗?

第四章 往事如烟

清乾隆49年,18岁的曹玉琅随兆惠将军西出玉门关讨伐准噶尔残部霍集占部落的反叛。黑水河一役,兆惠将军领五千铁骑缠绕霍集占部六万兵马,马光祖将军和寥化清将军率三万人马策应前后。

清军另一路海兰察将军正率五万大军完成对霍集占叛军的包围,作为兆惠军前参领的曹玉琅奉命领一百骑兵联系海兰察将军,在与判军连场激战后,突遇沙暴袭击;就此与大军失去了联系。

精通满、汉、蒙、藏文字的曹玉琅是康熙年间江南织造曹寅后代。乾隆四年卷入逆案被第二次抄家后,曹家就彻底衰落了。

乾隆31年,曹门几家的唯一男孩曹玉琅一出生就被寄予振兴曹门的重望。曹玉琅也不负众望,三岁进学,修读四书五经;五岁拜师,学习太极门武功;到他十五岁时,已经是文武全才一个翩翩少年。

就在这一年,曹玉琅遇到了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人。

乾隆46年,曹玉琅参加了乡试,中秀才,回家时路遇大雨。

由于家境贫寒,他只有这一件好点的衣服,就躲在路边的小庙里避雨。雨,不多时就停了;曹玉琅准备上路回家时被小庙后传来的两个人的吵闹声吸引,身怀武功的他没理会高低就饶到小庙后。

庙后别有洞天,一座小茅屋搭建在一棵大枣树下;树下另有一石几,几上横竖各19道的棋盘上黑白棋子交错,一僧一道在下棋;此时两人正为一颗黑子的摆放位置在激烈争吵,也没理会曹玉琅的接近。听了一会儿,曹玉琅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下雨前,两人在此下棋,后两人进屋避雨。雨住了,出来继续棋局,发现刚才道人落雨前走的最后一步黑子被雨水移动了一格位置;奇怪的是满盘棋子都没有移动,就此一枚黑子移动了,如此一来,黑白形势逆转;原本占有微弱优势的白棋已回天无术,黑棋的这一招变间为飞,截断了一段白棋大龙的尾部。两人正为此争吵不休。

曹玉琅看了半晌,冒出一句:“天意啊。”

一僧一道听到曹玉琅的话,如雷贯耳,须臾大笑携手而去。临走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