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知府稍稍歪着头,仔细从头到脚仔细打量方运,最后叹道:“果然方镇国,不愧方圣前。文斗之后,‘城宴’万民,此事必将再度传遍环宇。幸好我知你是奇思妙想,若是七老八十之人想到‘城宴’,我只能赞一句老谋深算。”

“知府大人抬举了,你不说,我还真没往别的方面想,我原本只想解决这些食物而已。就是请厨师可能要麻烦一些。”方运道。

董知府笑道:“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要城宴万民,哪个酒楼的老板会傻到在这种时候赚钱不要脸?巴不得把自家的厨子送过来,然后在自己门口贴上红纸黑字,写上为了庆贺你文压一州、为了城宴万民不做生意,舍一天生意赚一世得意。”

“也是。”方运道。

董知府道:“这件事就不用你张罗了,我让整个知府衙门的人出动,人手、饭菜都必然安排得妥妥当当。开宴前夕,我声传全城,一切都在掌握。”

方运道:“您可别说大话。来几千人没问题,可若是几万人一起来,厨师和负责张罗的人就需要两三千,几十条街都会摆满桌子,万一哪方面没做好,必然怨声载道。您身为知府,不会想不到这点。”

董知府点了点头,迟疑片刻,坚定地道:“此事交给我了!我不信我堂堂一府之首连场晚宴都张罗不了!你等我的鸿雁传书!”

董知府说完转身就走。

“知府大人慢走。”方运出门相送。

“你现在别出门,在家里继续写策论。门我替你关好。”董知府站在门口,关上书房的门。

方运轻轻作揖,不为别的,只为关门时董知府目光中的殷殷期盼。

董知府转身离开,好不容易挤出人群,走到两条街之外的马车边,对车夫道:“先去州文院,我要见剑眉公。”

说完,董知府上车,拿出方运的那篇策论,轻声自言自语:“既然没有名字,就叫《稳农定军策》吧。哼,你以为我拿此策论是为了你的字?太小看我了!”董知府说完,眼中似乎闪过一抹羞恼。

不多时,车到州文院,董知府稳步来到李文鹰的办公之所,他轻轻敲了三声门,推门而入。

宽大的桌台上摆着厚厚的文书,文书之后,李文鹰低着头快速批阅,头也不抬道:“文丛,你先坐。”

董知府道:“瓜果满街之事大人可曾听说?”

“嗯。足见我景国民心所向。”李文鹰终于停下笔,一丝不苟地说完话。

“我去看看怎么回事,顺便考校一下方运的策论。然后……我想听听您的评语。”董知府说着,把《稳农定军策》放到李文鹰桌上。

李文鹰点了一下头,拿起《稳农定军策》快速看了一遍,然后又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

看完第二遍,李文鹰抬头看向董知府,目光中蕴含极淡的笑意。

董知府无奈道:“您想笑就笑吧。我一开始以为可以指导他策论最为重要的‘虚相以对’,让他以丞相的身份来对待这篇策论,哪知他竟有实相之才,你说我一个知府能说什么?之后我想在策论的布局上指导,但仔细一看,好家伙,简直一气呵成,前后呼应,环环相扣,无比缜密。最后,我只能在一些字句上给予他指点,但我若是真那么做,我的文名可就完了,估计明天一早就会有人传我不仅不如方运还为难方运。大人,我知道您宅心仁厚,这次您一定要帮我。”

李文鹰没好气瞪了董知府一眼,道:“就知你来者不善。此文在各方面都极佳,哪怕我挑错,也只能是凭借多年的带兵经验来说几处瑕疵,而这都是细枝末节。此文……哼,这小子明显在藏拙,不舍得把压箱底的妙计献出来,他若是真想献策,稍加更改,就是一篇状元文章!”

董知府笑道:“我只是解元,您是状元,您帮忙批注几句。”

李文鹰点点头,开始提笔批注,不多时随手抛向董知府。

董知府接过一看,在《稳农定军策》的空白处,聚集着黑压压的墨迹,随着他的目光落在上面,墨迹四散,化为李文鹰的文字。

那些文字极多,空白处很快满了,更多的文字飘出纸张之外,悬浮在半空中。

第339章 借贝

董知府重新看方运的《稳农定军策》,一边看,一边仔细阅读李文鹰的评语,看到后来的以商养农、以商弱敌之法,却看得一头雾水,因为方运写得不够细致,而李文鹰也语焉不详。

“大人,这稳农之法我懂,甚至这强化军纪我也能猜个大概,可后面的内容,我怎么也无法理解,哪怕看了您的批注也是一头雾水。”董知府手持《稳农定军策》,抬头看着李文鹰。

李文鹰却没有回答,眼帘稍稍垂下,盯着桌子。

董知府立刻站好,静静等待。

不多时,李文鹰稍稍抬起头,双目中竟然浮现天空乱云、风雨齐动,随后消失不见。

董知府又惊又喜,但李文鹰不开口,他也不好说话。

“我方才也是未想明白,此刻才明了。此策论的题目是农事与军务,但方运才可安天下,他这商之后,有法,法之后,必然还有礼。他若是写了,无论如何都是偏题。不是他答不出来,而是……”

李文鹰闭上嘴。

董知府冷汗差点下来,科举向来是圣人出题,十九年前的举人试也不例外,李文鹰要是继续说下去,岂不是说圣人出题不对?

李文鹰随后继续道:“而是出题之人没想到考生能超脱此题目,反而让方运束手束脚,许多治国方针不能写。此文你收好,或许等方运主政一方之时,便可把上面所言一一实现。”

董知府点点头,收好《稳农定军策》,道:“方运在大学士猎杀榜上已经位列十五,这对方运来说并不是好消息。您能不能请圣院那边想想办法?一旦方运在举人的时候升到大学士榜第一,妖圣再蠢也会不惜一切代价毁灭他。”

“此事,我已经呈奏东圣,但东圣大人并没有批示。”李文鹰沉声道。

“那……我们真的只能旁观?”董知府语气里充满了不甘心。

“真到了那个时候,我等无能无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的坟前洒酒之后,去妖界杀妖蛮,一个一个杀,一个一个数,直到杀不动了,数不清了,那仇也就算是报了。”

董知府看着李文鹰那平静的面庞,心中一震,道:“若真有那一天,下官追随大人左右。”

“如此便好。”李文鹰说完,又低下头批阅文书。

“下官告退。”董知府退出去,轻轻一叹。

走出州文院,董知府坐上马车,道:“去引龙阁。”

“是。姨夫,那地方的东西那么贵,您买什么啊?小心三姨又唠叨您。”年轻的车夫道。

“不是去买,是去借。废话少说!”

“哦。驾!”

不多时,马车在引龙阁前停下。

董知府走下车,抬头看了看三层的引龙阁,还有上面那颗硕大的夜明珠,进入其中。

董知府找到伙计,说明要见掌柜的,伙计立刻带他来到引龙阁的一处房间。

房间里烟雾缭绕,里面坐着七人,都是四十岁往上的年纪,两人在抽旱烟,吞云吐雾,还有一人在抽水烟。

众人一见董知府,那抽水烟之人只是点了点头,继续坐在那里。其余六人都客客气气站起来,但也只有两人格外热情,另外四人面带淡淡的微笑,明明都是举人,但在玉海府文官之首面前也没有丝毫的逢迎。

董知府也没有托大,而是主动拱手问候,那四人随意客气一番,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董知府不以为意,因为他很清楚,那位抽水烟的是曾子世家在玉海城的全权代表,虽然是举人,但也是实打实的亚圣世家旁系。而另外四人都是他国半圣世家之人,以前都曾见过面,不过他们主要跟东海龙宫交易,没必要跟景国官员来往过密。

主动迎过来的两人则是景国半圣世家的人,其中的陈举人笑道:“董大人应该很少来引龙阁吧?若是有要事忙,就与我交换一下位子,您先来。”

董知府略一犹豫,道:“那先行谢过,此事的确有些急,而且事关重大,算我欠你一个人情。”

其余人仔细看了看董知府,虽说半圣世家的人不把一位知府看在眼里,但也知一任知府的实权比这屋里所有人加起来都大,这样的人说是欠人情,那就说明有非常紧急的事情。

那抽水烟的曾家人放下水烟,问:“董知府真有要事找引龙阁掌柜?”

“我刚从剑眉公那里来,的确是有要事。”

众人一听他抬出李文鹰这尊大人物,便知不论真假都应该礼让。一任知府在他们面前不算什么,但马上成大儒的李文鹰就算去了他们主家,家主也会出门相迎,更何况还有别的原因。

曾家人道:“我们无非是与掌柜谈一些生意,不急,你身为一方父母官,公事繁忙,下一个进吧。”

其余人点点头。

“谢过诸位。”董知府心中却如明镜,很清楚为什么,若是自己早两天来,这些人绝对不会相让,但是,现在景国的地位已然不同!

两国文斗,胜负极为关键,是国家强盛或衰弱的重要标志。

文压一州看似是方运一人所为,但这不仅能说明方运有扛鼎一国的可能,更可能让景国的力量急速恢复,方运不仅仅是榜样,他还能为景国和人族带来力量!

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度,值得这些人礼让。

董知府面色不变,心中却感慨万千,越发认识到一个国家强弱对自己的影响。

不多时,一个人从侧门走出来,喜气洋洋。

众人立刻说着恭喜。

董知府则再次谢过众人,在伙计的带领下进入侧门,沿着长长的走廊走了好一阵,才来到一座门前。

那伙计做了请的姿势,董知府敲门而入。

董知府第一次来这里,扫了一眼周围,这间房屋极大,到处都是海里的贝壳、珊瑚等物,甚至还有水母漂浮在半空,而空中根本没有海水。

董知府向一张桌子后看去,那里没有人,一头巨大的龟妖趴在那里,足足有一栋屋子那么大。

这头龟妖身负墨绿色的龟壳,露出四条粗壮如大象的腿,正用两只眼睛盯着董知府,充满了和善。

“见过掌柜的。”董知府行礼问候。

妖龟掌柜点了点头,道:“董知府来此所为何事?”

董知府面露难色,随后道:“我想借贵阁的天地贝一用,只用一夜,明日便……”

“不必说了,董知府请回吧。”妖龟掌柜目光的和善消失,取而代之是淡淡的冷意。

“可……”

“董知府请回。”妖龟掌柜说完,一股无形的力量把董知府推出门外。

“在下冒失了。”董知府叹息一声,沿着走廊回到接待室,满面发热,本以为答应方运可以把事情处理得圆满,没想到妖龟掌柜如此坚决。不过仔细一想,董知府心中的不满消散,天地贝实在太不一般,实际作用不下于半圣文宝,龙宫不轻易外借也实属正常。

董知府走回接待室,发现众人看向自己,苦笑着摇摇头,就要离开。

那陈举人趁势道:“董知府有何难事,若是方便可以说说,我们陈家或有解决之策。”

“谢过陈兄。我是来借天地贝的。”

众人都惊讶地看着他,有几人甚至轻轻摇头,区区知府想借天地贝?真是自不量力,连景国太后和国君都未必能借到,全景国也只有半圣陈观海才有资格去借天地贝。

那陈家人啊了一声,奇道:“董知府为何借天地贝?”

众人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董知府道:“我今日与方运商谈,要办一场万家宴席,方运称之为‘城宴’。但你们也知道,宴请万人的话,不知道要占多少条街道,非常不方便。若是有天地贝就好多了。唉,本来就是试一试,没报多大希望。”

“你是有些鲁莽了,那天地贝可是圣物,岂能借给你。”一个人摇头道。

董知府心中郁结,但对方是半圣世家的人,自己不好说什么,只能闷声向外走。借不到没关系,但被他国人说鲁莽,心中越发憋闷。

突然,妖龟掌柜的声音在房间中响起:“你这糊涂官,怎么不早说是为了方镇国来借天地贝?速速归来,详说用途!”

“啊?”董知府茫然回头,下意识要找声音源头,但迅速明白过来,面露掩饰不住的喜色。

方才说董知府鲁莽的那人愕然,没想到龟妖掌柜不过是听董知府提到方运就同意借天地贝,这方运得多大的面子啊?半圣世家的家主都比不上。

董知府急忙道:“谢过掌柜的!”说完快步回返。

在场的人相互看了看,那曾举人道:“今日之事,不可多言。”

众人忙道:“自然,自然。”

这些人收敛笑容,但眉眼间满是笑意,方运被龙族看重不算什么,但得龙族如此看重,连天地贝说借就借,这绝对是一条很重要的消息。一旦上报家族是不小的功劳,自己地位也更加稳固,不用怕别人抢了与龙族交易的美差。

随后,这几人低头沉思,那陈举人突然起身,道:“在下告辞。”

其余人相互望了望,沉默不语。不过片刻,众人纷纷离开,唯独那曾举人还坐得住。

又过了片刻,那曾举人看没人了,冷哼一声,心道这些人简直一个比一个奸猾,不仅想到要把这个重要消息通知本家,还想到要去好好准备参加这次城宴,原本的方运还不值得他们这么做,但一个被龙宫看重的方运却太重要了,不能不交好。

曾举人又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人看到,拿着水烟快步离开。

一刻钟后,董知府回返,发现房间已经空无一人,愣在那里想了片刻,恍然大悟,笑着离开。

第340章 城宴节

临近傍晚,来乌林街的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多的趋势。

许多人白天还要务工学习,临近傍晚空闲了,听说了方运的事迹,哪怕没有礼物,也想过来看看这个文压一州的少年英雄。

不多时,数百辆马车出现在道路上,浩浩荡荡前行。有心人发现,那些马车上装得大都是炊具,而马车上坐的人也都是酒楼的厨师、伙计或掌柜,城里最出名的那些酒楼店家几乎都派了人。

一些衙役和官员走到车队的最前面,他们的身后跟着一尊足足有两层楼那么高的巨汉,这大汉除了个子高,和人类毫无区别。

“鲸王!鲸王!鲸王……”许多孩子跟在后面叫着,又好奇又小心,无比羡慕地看着这个大个子。

鲸王始终面带微笑,众人看久了,越发觉得他很和善,一路上衙役偶尔跟他开两句玩笑,他都不以为意。

这鲸王实在太惹眼,而玉海城人大都只听过引龙阁鲸王的传说从没见过真人,全都向他看去。

孩子对鲸王非常感兴趣,那些大人看久了很快厌倦。

不多时,鲸王走到乌林街与第十七街的交叉口,一个举人官员手持官印,给董知府发送鸿雁传书。

片刻之后,董知府的舌绽春雷传遍全城。

“诸位玉海城子民,因方运文斗庆国、文压一州,本府应举办庆功宴。但我玉海城万民一心、同贺大喜,以致方家瓜果满街、贺礼盈门。万民之礼不可弃,方运有言:文压庆国非他之功,乃万民之功,万民相贺,应当以礼谢万民。家有家宴,国有国宴,今日,便在玉海城首创‘城宴’,宴请民众。凡是玉海城之人,皆可直接赴宴。方运谦虚,本府不能妄言,文斗一州、文压庆国,就是方运之功!今日,有龙族之天地贝相助,半个时辰后在乌林街举办城宴,望诸位前来,共贺我景国大喜!”

欢声雷动,整座玉海城都被欢呼声淹没。

鲸王附近的人也明白鲸王的来意,缓缓后退。

最终,十字路口空出来,只剩鲸王。

就见鲸王摊平右手,强光爆射而出,所有人都下意识眯起眼,随后鲸王消失,一片水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