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孔圣所言: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没有水的时候是倾斜的,有了适量的水则可摆正,一旦水满则翻倒。”

随后,守庙人又缓缓背诵那段“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他的声音在房间内回荡,似乎带动歌器,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韵律,让每一个人都不自觉地恭恭敬敬听完。

众人纷纷点头向守庙人致谢,感谢他代孔圣教导中庸之道。

方运感觉观完歌器,自己对中庸之道和一些相关方面的理解有所进步,虽然进步不是特别明显,但也是一种好处。

很快,方运意识到,这歌器里恐怕蕴藏着孔圣的力量,哪怕时隔多年,也如同孔圣亲自指点学生,听圣人之言,如沐春风,自然而然学到更多。

守庙人道:“你们都知文人有‘座右铭’,而这歌器就是座右之器,座右铭一词的起源,就是这歌器。”

众人纷纷点头,这种事他们还是知道的。

“按照惯例,凡是第一次来拜鲁桓公庙之人,必须留下一篇座右铭,以此来证自己心中至诚,听歌器之音如听孔圣之言。笔墨桌案已经安排好,你们可立即书写。”

“是。”众人向守庙人行礼。

众人陆续离开房间,来到鲁桓公庙的院子里,孔家人已经在这里摆了三张桌子,上面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众人看向方运。

“你们先来吧,让我思索片刻。”

方运说完,低头思考。这时的座右铭和后世的不一样,后世的座右铭基本都是一句话,简单而有力,现在的座右铭实际还在“铭文”之列,属于文章,篇幅再小也在百字左右,如《陋室铭》。

不过《陋室铭》是明志,而座右铭的作用是用来警戒自己。

“方运既然能写出《陋室铭》,必然也能写好座右铭。我以前来过这里,就不写了。你们要写的快点写,别等到时候方运写完了没机会写!”宗午德至今忘不了自己被方运文名重压的悲惨经历。

荀烨立刻道:“此言大善!方运之座右铭必然力压我等,或许能冠绝历代的鲁桓公庙座右铭。”

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向荀烨,荀烨的这话看似在夸方运,但却有很明显的捧杀之意,力压在场众人方运可以做到,但要说冠绝历代,那不知道会让方运得罪多少人。

孔德论的面色阴沉,缓缓道:“荀烨,这里是我孔家之地,也是孔圣曾亲临之地,你若再敢放肆,我必将你当场诛杀于此,以正我孔家之礼!”

众人暗暗羡慕,也只有孔家人才有这种底气。

“唉,你们又误会了,好,我闭嘴。”荀烨摇头叹气。

众圣世家子弟以前大都来过这里,所以最出色的那一些人都没有写座右铭,除了方运,一共有十二人在此写下座右铭。

等最后一人写完,众人看着方运。

方运见众人看着自己,微微点了一下头,然后走到一张桌子后,拿起笔,并没有立即书写,而是看了一眼荀烨。

荀烨面带微笑,丝毫看不出任何的敌意。

方运的目光扫过圣墟众人,缓缓道:“此番圣墟之行,我感慨良多。我本以为无论圣墟内外,文人如一,不应被外物动摇本心,但没想到我高估了一些人,险些死于圣墟。今日便以诚敬和忠恕为题写一篇座右铭,警示自我。”

方运说完,提笔缓缓书写。

“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以是存之,敢有失坠?”

这前四句一出,众人急忙向方运身后走去,认真观看,这几句是说,出门要如同恭谨的客人,做事要如同祭祀一样认真,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一切,怎么会有错误和疏漏?

众人知道方运把出门比作入圣墟,不仅不能放纵,反而更要谨慎对待。

之后,方运写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论语》中孔圣之言,在警句中经常出现,最适合摘录入座右铭中。

到这里为止,都是朱熹的《敬恕斋铭》的内容,但之后的内容并不适用,所以后面方运完全按照自己的所感所悟来写。

方运用圣墟中的遭遇为论据,再辅以古代圣人之言行,阐发读书人若要获得更高的思想境界,获得更高的文位,必须要始终如一,不可无端害人。

写到最后,方运突然笔锋一变,最后的几行字如利剑一般直跃纸面,刺向众人。

“唯敬唯恕,推己及人。敬恕不行,以敌视之。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最后八字同样引用孔圣之言。

众人愕然,方运的前面和中间写的都很中庸,可最后四句,竟然直抒胸臆,若是自己用诚敬忠恕对待别人行不通,换来的是别人的加害,那必将视其为敌人,利用自己的手段来报复。

方运写敬恕,竟然写得杀气腾腾,众人无不震惊,但那些亲历圣墟,亲眼见到方运被毒害的人却轻声一叹,方运的确有理由这么写。

突然,歌器长鸣,洗涤众人文胆。

众人无比欣喜,但欣喜之后是疑惑不解,不明白方运为何引发歌器长鸣。

“历史上歌器长鸣不过区区十数次,每一次引发之人都有大成就,此文哪一句可引发歌器长鸣?”

那守庙人缓缓道:“立意!没想到这个说‘性本善’之人却最能体会荀圣之意。”

荀烨先是一愣,随后脸上浮现惊色。

守庙人缓缓道:“《荀子》中记载,孔圣与弟子观歌器后,子路问:‘人有可能保持盈满的方法吗?’孔圣回答:‘功盖天下,就要谦逊。勇冠天下,就要谨慎。富甲天下,就要节俭。这样就能保持盈满。’方运此篇座右铭,前文字字敬恕,敬恕做足了又如何?以勇武奋进之道来维护自己的敬恕!这才是领会孔圣和荀圣之意啊!”

众人都是熟读《荀子》之人,恍然大悟。

颜域空接口道:“方运对众圣经典的理解,已经不下于一国进士。方运的前文宽恕,对应‘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讲敬恕,讲中庸,可下面的‘以敌视之’和‘以直报怨’,对应的恰好是‘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的后文,孔圣诛少正卯!”

李繁铭不由自主说出《荀子》中‘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故事后面的一句:“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

咔嚓……

文胆裂开之声。

众人循声望去,就见荀烨双手抱头,面容扭曲,死死地咬着牙,不让自己发出任何声音。

方运用《荀子》之意,笔碎荀子之后裔!

第306章 荀家出动

直到发现荀烨文胆碎裂,众人才再一次恍然大悟。

方运不仅以这篇座右铭自警,更是贯通《荀子第二十八》中孔圣之言行和荀子之用意,《荀子》原篇中,涉及鲁桓公庙和少正卯就是一个转折,方运同样在这篇座右铭中最后转折,找到维护诚敬和忠恕之法。

荀烨抱着头,缓缓地后退,鼻子和眼睛慢慢流出鲜血。

最后,他终于没有忍住,张口惨叫起来,然后抱着头在地上滚来滚去。

“荀烨还是太不自量力了。若他是大学士,文胆坚定倒也罢了。可区区举人就认定方运背弃荀圣之言,认定方运乃荀家之大敌,甚至屡次阻挠,欲除之而后快。结果发现方运不仅精通《荀子》,已经接触《荀子》的立意,几乎接近圣道之音的层次,已经远胜他这个荀子之后裔,他的文胆哪里受得了。唉,我虽与他割袍断义,还是替他可惜……”韩守律道。

“幸好他是亚圣世家的子弟,底子厚,换成别的举人,连带文宫都会崩溃。”

“我不想说风凉话,但……真的是他咎由自取。方运此文,乃是防小人而不防君子。我们都亲眼看到这文,也听到歌器长鸣,但都是文胆得到洗炼,获益匪浅,偏偏他荀烨文胆碎裂,何故?杀方运之心太甚!”

众人无不惋惜。

“他底子厚,最多是碎文胆而已,死是死不了。”

“算了,快把他送回荀家。我修书一封,说明事情原委,不能让方运背黑锅。”孔德论说着,吩咐孔家的人前去带走荀烨。

游鲁桓公庙就此结束,众人离开鲁庙街,坐上马车返回孔城。

车到孔城的时候,已经是深夜。

众人从圣墟出来就马不停蹄前去鲁桓公庙,无比疲惫,在回来的路上,车内鼾声一片。

车刚到孔城边,方运就感到饮江贝里的官印轻动,于是打开看其中的飞鸽传书,最先看到的是李文鹰的。

“你小心,荀家人找上门,问我怎么回事。我不知实情,就敷衍了事。我在孔府学宫等你,见面后马上送你回玉海城。”

看完李文鹰的飞鸽传书,方运立刻意识到,亚圣世家纵然不会任由荀烨太过胡来,但要是荀烨出事,荀家必然会不惜一切出手,为了自家的儿孙,也为了亚圣世家的名声!

李繁铭突然道:“方运,荀家的人在找你!”

“你也收到飞鸽传书了?”方运看向李繁铭手中的官印。

“对,刚刚收到。你看过《荀子》,知道荀圣的脾气,除孔圣之外,批尽众圣。荀家人素来喜欢对他人指手画脚,但基本还遵循礼节,这次荀家吃了这么大的亏,恐怕不会善罢甘休。”李繁铭道。

“荀家会帮到荀烨什么程度?”方运问。

“荀烨文胆破碎,不仅是荀家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家丑。无论如何,荀家都会想方设法洗刷这个家丑,只有在确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才可能打落牙往肚子里吞。这近千年来只有荀家欺负别人的份,哪轮到别人欺负荀家?更何况,荀烨是荀家的嫡系,当代家主的亲孙子。”

“以我现在的实力和势力,的确不足以让一个亚圣世家自认为无能无力。”方运道。

“所以,你做好心理准备。唉,那翁家之所以不去惹荀烨,而是直接找上你,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荀家的实力太强了。”

“我对众圣世家的实力认识不够清晰。我倒是知道,孔家独占一处古地,六大亚圣世家共分一处古地,而所有的半圣世家平分一个古地,除此之外,亚圣世家还有什么力量?”

李繁铭道:“不是所有的古地都像圣墟那么小,有的古地甚至比圣元大陆还大,当然,有用的地方不多。亚圣世家的古地物产之丰富,远超圣墟!亚圣世家不仅有封地、古地和宝物等物,最重要的是整个家族潜在的力量。你想想,他们有亚圣祖先,一直繁衍壮大,近千年下来会有多少人?少则几十万!而且他们自小所学所用一切,都超过平民,想想就知道有多么恐怖。”

“我明白了。庆国每次科举,荀家的人恐怕不少吧。”方运道。

“何止不少。记得几十年前出过一桩奇事,夕州的州试有百人的名额,最后发榜,八十个举人姓荀,而另外二十个仔细一查,三代内都有长辈与荀家联姻,可谓荀家半夕州。要不是荀家的许多子弟分散在两界山、亚圣古地和一些地方,只在科举的时候回乡,庆国至少有一半的官员姓荀。”

“我倒是忽略了这一点。”方运想起荀家这种庞然大物就头疼,近千年的积累实在太恐怖了,除了孔家,任何家族都不可能力压荀家,哪怕活着的半圣都拿荀家没有什么办法。

“不过,你不用太担心。现在荀家正好处于分家期。本代的荀家主因为在古地受到重伤,身体、文宫和文胆等都无法治愈,卧病在床,不久于人世。现在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下一任家主之位,所以应该不会对你有过激的行为。”李繁铭道。

一旁的宗午德道:“那些有能力竞争家主之人,自然不会做过激的行为,但其余人就不好说了。”

“宗兄,你也是庆国人,与荀子世家的人相识很久,你有什么看法?”方运问。

“看法?任何世家都有好有坏,我除了祈祷前来的是不错的荀家人,什么都做不了。而且,我的确不适合对这种事说太多。唉……”宗午德道。

“我明白了。”方运道。

颜域空道:“我也是庆国人,这件事我会尽量从中斡旋。怕就怕有人趁机煽风点火,让你蒙受更大的损失。”

方运点了点头,道:“我会小心。”

“主要是你崛起的速度太快了,而且你现在文位低,那些人自然不会太怕你。不过,无论他们怎样,你都要稳住,千万不可让少数人得逞。”

就在此时,马车减慢,准备要进孔城。

但是,车夫突然低声道:“举人老爷,前面有人拦在城门口,不让我们进,他们过来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啊。”方运看向前方。

第307章 兴师问罪

众人从马车向外看去,就见十多人站在孔城的大门外,都是黑衣举人或白袍剑服进士。

“怎么办?”车上的众人看向方运。

“下车。”方运说着走下车,整理了一下衣衫,淡定从容向前走去。

“是孔家的马车。”前方的人群中有人说了一句,那些人便快步过来阻拦。

“那穿深蓝秀才服的就是方运,我在文会上见过他!”又一人道。

“不能让他跑了!”

“凶手!”

几个年轻的举人义愤填膺,怒视方运。

但那几个较为年长的进士却一言不发,一边仔细打量方运,一边稳步前来。

方运也扫视众人,发现大都不认识,唯一见过的,还是在中秋文会上荀家坐席上的一人,甚至不知这人的姓名。

李繁铭在一旁低声道:“你要小心那几个进士。若同是举人,我等天赋强于他们,自然不惧。但他们成进士多年,哪怕天赋不如我们,在其他方面也要胜我们一筹。其中有几人在圣院也是风云人物,尤其是荀陇,探究荀圣的‘天人之分’,现在就已经能引发些许异象,比之荀烨胜出许多。你不可大意。”

方运问:“他能引发何等异象?”

“唇枪舌剑出,则风雨随行,虽是极弱,但也不容易了,我若像他这般年纪,未必能引发异象。”李繁铭道。

“他就是那位口诵《荀子》而惊退万妖的‘退妖进士’?”

“正是他。”

方运点了一下头。

双方很快相遇,看那些举人的架势,双方水火不容,马上会口诛笔伐。

双方相距两丈之时,对面为首的荀陇微笑道:“诸位入圣墟斩妖蛮,踏彗星长廊与妖族圣子争辉,乃是我辈楷模,日后必护我人族一方安宁。如今凯旋归来,请受我一拜。”

荀陇说着,弯腰作揖行礼,他身后的进士顺势作揖,而那些举人愣了一下,急忙跟着拜谢。

方运等人绝不可能站着受此大礼,立刻同样作揖回礼,紧张的气氛立刻被双方的行礼化解,虽然气氛里带着点诡异,可方运一方的戒备少了许多。

方运心中仿佛有一群羊驼疯狂踏过,这位荀家的人物可比荀烨难缠得多,荀烨虽然有天资,但年纪太小,可这位荀陇年过三十,做事绝不可能像荀烨那般冒失。

双方行礼之后,荀陇扫视方运身后众人,道:“我奉家主之令调查荀烨文胆被碎之事,身不由己,望诸位友人海涵,今日不便叙旧,改日必设宴赔罪。”

方运一听,心道这荀陇果然是老手,再一次以退为进,表面说身不由己和赔罪,实则是请其余人不要插手,否则面对的不仅仅是他荀陇,而是荀家家主,是整个亚圣荀家。

方运身后的众人都听出荀陇的言外之意,虽有不满,但荀陇礼节做足,没有丝毫的盛气凌人,待人如君子,众人也不能妄作小人,只得闭口不言,静观事态发展。

荀陇看向方运,微笑道:“风神如玉,翩翩少年,果然百闻不如一见。荀陇见礼了。”

方运同样报以微笑,道:“人族中坚,退妖进士,在下仰慕已久。”

荀陇淡然一笑,然后收敛笑容,开门见山道:“荀烨乃是我的堂弟,他文胆破碎,我自然要查个清楚。荀祖曾言:仁,爱也,故亲。最亲之人莫过于血脉之亲。而荀祖又言亲疏有别,若我有所疏漏,乃是求仁心切,还望方镇国谅解。”

“遵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