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技艺天王-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买。”

    “我要吃这个小糖人。”

    商雅凑到了一个小摊前,老人家正在画糖画。

    琥珀色的糖汁铺在纸上,勾勒出生动的画面。

    这是一门传统技艺。

    商雅眼前一亮,秦淮的同行呢!

    她拉着秦淮乖乖排队。

    “小姑娘要什么?”

    终于等到了,老人家看着商雅。

    “老爷爷,能画头像吗?中间加个囍字的那种。”

    秦淮:“……”

    

第一百八十五节 无骨花灯() 
“画不了,只能画小动物,最复杂的就是一条龙了。”

    摊主摇头。

    “我想要我和他的肖像,用囍字连接。”

    摊主有些不耐烦了。

    “走了走了,不买往旁边让让,还有很多人等着呢!”

    商雅欲言又止,泄气的让开,没有囍字的糖画,不好吃。

    秦淮温柔的摸了摸商雅的脑袋,秦淮河畔,自古而来商业气息浓郁,想要摊主耗费大量时间画一件作品是不可能的。

    “走吧。这里不是小时候的小摊。不会耐心做糖画的。”

    “是啊。以前有个老爷爷可好了,看我在河边哭,招手给我画了一个糖画送给我,那糖画就是我的样子。还说我长得漂亮,以后会遇到一个好老公,还说我旺夫呢,果然说对了!”

    见商雅说得很激动,秦淮微笑着倾听。

    十多年前的话,这里的旧事旧物,确实比现在多那么一点人情味。

    但现在物是人非了。

    熙熙攘攘浮躁的游客不允许有人情味,他们急着拍照,急着感受另一处的喧闹,躁动的心脏无法宁静哪怕片刻,更等不了十几分钟的画作。

    游客们是上帝,摊主自然不会自断财路,所以选择与时俱进,只卖固定机械的简笔图画。

    时间就是金钱啊,谁会和孔方兄过不去呢?

    “可是好想要那样的糖画。”

    商雅的眼眸中有些忧伤。

    “回家给你做哈,想要什么样式通通给你画。”

    秦淮平静的说道,不就是糖画吗。

    学!

    “你会做吗?”

    商雅有点狐疑,但很期待的望着秦淮。

    “一回生,二回熟,我的美术功底不差。”

    秦淮没把话说满,他肯定做不到画了几十年的程度,但应该不丑。

    嗯,不丑。

    再者,画糖画的糖都是特制,会有独特的香甜,这一点,秦淮也做不到……

    但为了商雅能开心,试试咯。

    “好。”

    商雅粲然一笑,心情转阴为阳,反手抱住秦淮的胳膊,继续游览秦淮河畔。

    一个多小时,走过秦淮河畔所有的景点,略有伤怀。

    这里……

    终究不是历史上那个秦淮河畔了,也不是小时候的秦淮河畔。

    夫子庙没了虔诚朝拜的文士。

    乌衣巷的旧时燕被喧嚣的游客惊走。

    一格一格逼仄的贡院也没了当年的破旧与臭气熏天。

    旧时青楼,兼有文化素养和政治见识的秦淮八艳转身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但唯一没变的,还是秦淮河畔、乃至金陵城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脂粉气息颇重,对金陵人来说,忧伤并自豪着。

    无法一言以蔽之。

    陪商雅把上元节的繁华花灯看遍,两人来到一处广场。

    广场上有舞龙灯,中间还放置着纸扎的唐代宫殿,里面点缀灯光,一片金碧辉煌,小孩们绕着欢快的奔跑,一片歌舞升平。

    “先生,要给女朋友买一盏花灯吗?针刺无骨花灯哦!”

    广场边,一位中年妇女喊住了秦淮和商雅。

    商雅扭头循声眺望,一棵高大的皂角树下,摆着一个小摊。

    皂角树树枝上挂有一盏盏花灯,宫灯、花篮灯、魁头灯、荔枝灯、花篮小圆灯、碗灯、花瓶灯、莲子灯、绣球灯……琳琅满目。

    镂空的灯像古典建筑开了幽窗。

    幽窗上有活泼的动物、嬉闹幼童、植物花卉。

    商雅走近皂角树,抬起小脑袋,美眸一一扫过。

    “好美啊。”

    美得好像一位精灵的住所。

    一盏盏花灯,宛如一栋栋小小的荧光建筑。

    灯光从花灯里面映射出来,将花灯的图案衬得曼妙多姿。

    灯的下方悬有璀璨夺目的流苏和珠串。

    五光十色,和秦淮河的夜景一样迷人。

    见秦淮和商雅驻足观看,旁边的少女连忙介绍:

    “这是仙…居的无骨花灯哦,也是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里面没用竹篾当骨架,全靠纸撑起来呢。而且,这些镂空图案都靠小小的绣花针一针一针扎出来的。”

    “小哥哥你听说过无骨花灯吗?”

    商雅回头询问秦淮,她怎么没听过呢?

    美成这样,不应该籍籍无名才对!

    “嗯,无骨花灯,另名‘唐灯’,传统技艺中特别美的一类。和小姑娘描述很内行。”

    听得秦淮的讲述,商雅恍然。

    太可惜了,真的太可惜了,其美丽程度和名气严重不符!

    严重不符!

    “那我们买一个?”

    “你喜欢就买。”

    ……

    “两位长得真有夫妻相,一共一百二十元哦。两位要不要试一下怎么制作无骨花灯?我们不仅仅是卖花灯,还想宣传这项传统技艺。感受一下嘛。”

    收到付款,少女将无骨花灯的挂在小竹杆上,递给商雅,继续一脸期待的说道。

    “我试试,会不会很难?”

    商雅十分好奇,点头答应,尔后就被被领到摊边。

    两位小女孩正在家长的陪同下体验,手里拿着工具。

    那是一截小桦木,桦木一端插有绣花针。

    “科科科”

    绣花针扎在硬纸壳上,传出响声,让得小女孩们嘴角洋溢着喜悦。

    小孩子嘛,好玩大过创作。

    见秦淮和商雅过来,两个家庭让出一点位置。

    “注意安全。不能用针尖对着人哈。”

    商雅点头,接过工具,找出一张画了只可爱小老虎的硬纸壳,然后表情十分认真的沿着图案,细细扎孔。

    然而。

    哪怕神情再认真,商雅也扎得十分糟糕。

    按照要求,针距只能一毫米,可她计算不好孔距,一通乱扎,硬纸壳上的景象不忍直视。

    旁边的少女忍俊不禁,掩着嘴笑。

    “我好累啊,小哥哥来。”

    商雅脸红不已,本以为她上她也行,可却无情打脸。

    “很不错了,挺漂亮的啊。”

    秦淮昧着良心安慰道。

    见状,一旁的少女笑而不语,这位帅哥对女朋友还真是宠啊。

    “给你给你,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商雅白了秦淮一眼,把工具塞到秦淮掌心中。

    ……

    ……

    无骨花灯有绘图、粘贴、烫纸、剪样、装订、凿花、拷背、刺绣、竖灯、装饰等十道复杂工序。

    而用绣花针扎孔就是最主要的一步。

    这一步的功夫全落在针距上。

    针距必须整整齐齐,精密如机器扎出的一般,方能营造出流光透影的美感与灵气。

    否则,孔洞透光不均匀,欣赏性与艺术性都会大打折扣!

    不过,这对秦淮来说真不算问题。

    和雕刻差不多嘛,毕竟秦淮雕刻时,线条间的间隙轻松就能达到0。2㎜。

    要说控制力,秦淮是一流的,堪称无人能出其右。

    

第一百八十六节 你们这些小年轻不行啊!() 
捉紧绣花针,秦淮神态自若,手腕像缝纫机,井然有序的叩响纸壳,留下一行精细的针孔。

    光靠架势,就让旁边的少女小小的惊讶了一番。

    适应了一段时间,秦淮渐入佳境,五官开始绽放出一种叫认真的神彩。

    手腕晃动越来越快。

    十分钟后,画有凤凰图案的硬纸壳上。

    扎满了针孔。

    若用尺量,会发现,两两针孔相隔0。5㎜。

    少女全程目不转睛的望着,最后脸上已经满是错愕了。

    将近两百个针距排列得整整齐齐,看得强迫症患者舒服至极,一脸满足。

    简直就是强迫症患者的福音!

    “扎好了。”

    秦淮将硬纸壳举起来,迎着灯光,光芒从针孔溢出,上面的图案呈现出被镂空雕刻了的曼妙姿态。

    “好看,果然是秦淮小哥哥。”

    商雅美眸落在秦淮的‘作品’上,鼓掌拍手。

    好看。

    尽管秦淮从来没玩过,但应该不输于专门从事这一项传统技艺的工匠。

    一旁的少女眼睛瞪涩了,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尔后抬手猛招:

    “老妈,这位先生的针距处理得好厉害啊,快来看!”

    少女实在是惊讶得无以复加,忍不住呼唤老妈。

    中年妇女闻讯而来,瞥了一眼。

    俄而脸色古怪的看着秦淮:

    “先生也是传统行业的手艺人?请问叫什么名字?从事什么工作?”

    “我叫秦淮,一个小小的雕刻工匠罢了。”

    秦淮摆了摆手。

    阿姨将信将疑,她知道秦淮是自谦。

    ——光凭这份控制针距的功夫,秦淮就不可能是籍籍无名的工匠,哪怕秦淮低调,也会出名的。

    “先生是金陵本地人?”

    阿姨眼睛一转,拉着秦淮攀谈,同时慢慢八卦了起来。

    “对。本地人。”

    “我知道金陵有一个盛名远扬雕刻大家,名叫秦核舟,也很年轻。跟先生一个姓……”

    阿姨面露疑惑,斜斜了一眼秦淮,见秦淮神色平静。

    阿姨眼中的光芒明亮了几分。

    秦核舟姓秦,这位秦先生也姓秦。

    秦核舟是金陵人,这位秦先生也是金陵人。

    秦核舟是顶尖雕刻师,而眼前这位秦先生基本功非常扎实,恐怕……在雕刻行业内,也是一位顶尖的人物。

    同时满足这三点……应该不会是巧合。

    而且,秦核舟应该是外界的名号,秦淮会不会就是秦核舟的真名?

    听得这话,旁边的少女低头,尖尖玉指抵住下颌。

    同样疑惑了起来。

    她这些年学习无骨花灯,基本上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

    不过,她却知道秦核舟。

    因为秦核舟太有名了,加上江浙一带毗邻金陵,使得秦核舟的事迹广为流传。

    多少工匠想要看一看,‘名盖金陵,工绝江左’的秦核舟,究竟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

    正因此,提到秦核舟三字,少女眼中冒出了小星星。

    “您难道是金陵秦核舟吗?我是说,那位天才雕刻师,玉雕作品卖出一个多亿的秦核舟?”

    女孩直接问了出来,眼眸中夹杂着对秦核舟的敬佩。

    “嗯?”

    秦淮诧异的挑了挑眉,果然秦核舟这三个字比他的真实名字还要更深入人心。

    “对,我就是秦核舟。”

    秦淮平静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呼!您真是秦核舟吗?”

    女孩深吸了一口气,颇为好奇的盯紧秦淮。

    她竟然遇到了这位名气振聋发聩的天才雕刻家。

    攀谈了一会,商雅掏出了手机。

    “我给这项传统技艺拍一个小视频,发到微博上,宣传一下。美丽程度和名气太不符合了!以后有机会给你们拍纪录片。”

    等打开微博,她发现上午的动态还没发呢。

    算了不管了。

    先删掉。

    宣传无骨花灯要紧。

    有些东西,就是宣传太少了。

    这也不能怪谁。

    毕竟老一辈的手艺人不习惯使用现代工具。

    而年轻人在师父的鞭策下,总是一直埋头学习,很少轻易拍视频炫耀。

    一来二去,就只能靠口碑发酵咯。

    这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高手都该谦虚、藏着掖着,其实不然,厉害就该锋芒毕露。

    商雅围绕着皂角树上的无骨花灯全部拍摄了一遍,然后在秦淮的帮助下,写了一段话。

    动态发布成功!

    给两位母女的无骨花灯宣传了一下,商雅和秦淮道别两女,继续游览秦淮河畔。

    商雅提拎着无骨花灯,在广场奔跑,手中的花灯如飞,轻轻飘了起来,流苏和珠串像河中的水草,随风游曳。

    商雅玩得开心,跟着一群小娃娃四处跑,慢慢的竟然和广场上幼童的画风完美融和在一起,秦淮站在远处静看:

    夜色鎏金,

    少女芳华,

    笑靥如花,

    风姿绰约。

    秦淮微微一笑,双手插进兜里,默默的看商雅带着一群小娃娃在身边转圈。

    ……

    ……

    “那边有猜灯谜唉。”

    商雅停下,轻轻喘气。

    循着热闹的声音向前。

    只见有一位老人家在广边摆了一方加长的八仙桌。

    他在卖花灯。

    不过,这个花灯与其它地方有些不同。

    那装饰简约的花灯上面,竟然用黑色墨汁抄有古诗字谜。

    一盏灯,一句小诗。

    正因此,这里被一群观众围得水泄不通。

    “老爷爷的灯谜竟然是原创的,网上搜不到唉!”

    “真的是原创,元宵节逛花灯,猜灯谜真的好有感觉啊。”

    “现在的节日,传统味道越来越浓了。”

    也有些小年轻举着手机拍照,记录这有趣的一幕。

    “你们能不能猜出来啊?”

    老爷爷可累坏了,叉着腰挑衅。

    “怎么不能!我们群策群力,不信解不开!来,第一个谜面:曲径虫鸣牡丹开。有没有人想出来了?”

    年轻人中也有不服气的。

    譬如这位喊话的父亲——他将三岁小女儿扛在肩上,高声喊话,谁怕谁啊?三个臭皮匠,还赛过一个诸葛亮呢!

    只见虎头帽的小女孩拎着那边的无骨花灯,举在空中晃啊晃。

    真幸福啊。

    她的童年,将来一定伴随着眼花缭乱的东方蕴藉之美。

    “好可爱。”

    商雅在一旁笑,小囡囡萌出血了。

    “嘿。你们这些小年轻不行啊!”

    老爷爷目光在所有观众脸上扫了一圈,脸上挂着‘如果出灯谜不是为了为难别人,那将毫无意义。’的得意表情。

    “哎呀,你们这些小年轻,啧啧,不行。要多看诗书,多阅读,你看,这么简单的灯谜都猜不出来……”

    老爷爷摇头叹息,一脸得意洋洋。

    见状,周围的年轻人哈哈大笑,这是一个老顽童啊。

    “唉,现在的小年轻不行了,来来来,不服就猜出来,你们一起上!只要猜出来了,这里有几罐大白兔奶糖,一人一把,量大管饱!”

    

第一百八十七节 稍纵即逝的灵感() 
‘曲径虫鸣牡丹开。’

    这句灯谜到底是讲什么?

    围观群众绞尽脑汁,但还是毫无头绪。

    如果是以前古人玩过的灯谜,他们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答案。

    可是这些灯谜都是老爷爷原创,既然是原创,那自然是搜索不到正确答案。

    只能靠才华分析。

    可是……

    在才华方面,这么多年轻人却是被老爷爷吊起来打。

    见一群后辈抓耳挠腮,银发老爷爷更加得意了,不断摇头,并发出啧啧啧的挑衅声。

    “曲径虫鸣牡丹开,有谁解出来了吗?”

    老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