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技艺天王-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老先生们眼里,东方蕴藉之美,仍为他物难可比拟。

    ——曾经,我们是地球上对美最有发言权的人啊。

    如今,我们身在东方,却远离东方……

    这不得不说是在场老先生们一生的痛。

    而现在,老先生们看到后辈兢兢业业的在传承着传统文化,嘴角忍不住扬起欣慰的笑意。

    东方,还是那个东方,只是可能回来得有点晚罢?

    ps:谢谢大家支持!谢谢取个名字好难qaq的盟主飘红,这是自雪梨入行以来,(其实还是萌新)所收获的第一个盟主,尤其感谢!谢谢,谢谢!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第六十八节 俏色巧雕() 
老人家的情怀很简单,家和,国强,民安,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绽放她本该有的光辉。

    须裴和须量两兄弟都有孝心,特意准备了两个小节目,把老先生们看得心里热乎。

    两个节目结束,时间已经推移到正午了。

    场内出奇的安静。

    须裴起身,往秦淮这一桌走来,把秦淮雕刻的‘风雪夜归人’放到桌上,故作神秘的说道:

    “老爹,有很多年没给您送过好玉雕作品了,今年我要给你一个惊喜。”

    “哦,什么惊喜啊这么神秘?你看我这群老伙伴都竖起了耳朵。”

    须老先生慈眉善目得像曹德旺,和蔼的笑着,缓慢的打开木盒,将‘风雪夜归人’的玉佩取了出来。

    玉佩躺在手心,众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几位玉雕师。

    惊诧。

    震怖。

    或者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见过如此独辟蹊径的玉雕。

    一块花色掺杂的劣质絮玉,可谓是丑陋不堪了,但在这块玉雕上,她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她的一切缺点,通通变成了优点,变成了一幅意境渺远的画卷。

    雪雾弥漫,意境幽幽?,山林隐现素装美景,?风雪之夜山欲倒,山脉的行龙过凶,飘飘欲倒。?。

    原处地平线茅屋的瓦块垂头丧气,山顶的松也被压得弯曲。一位孤独的老者,奔波于荒山野岭之间、弥天大雪的寒夜里。

    美不胜收,不能以言语称赞。

    “是哪位顶尖玉雕师的作品?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创作方法,恐怕是呀引发新潮流了!”

    “对啊,现在玉料的质量日渐低下,这枚玉雕,打开了一扇新窗户!”

    陆斟大师一拍桌,惊得要跳起来。

    玉雕中有一种源远流长的技法,叫做俏色巧雕。

    俏色巧雕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巧色,其二为俏色。

    宋朝的艺匠便擅长用‘巧色雕’的方法来琢玉,在设计时巧妙的利用玉石本身的天然纹理和色彩,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巧用色彩,从而使得作品独具风格!

    而俏色,是在巧色的基础之上,烘托颜色的秾艳,看起来让颜色更加突出鲜明,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俏色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在保留原色的同时将原色升华,令其在艺术层面上更加的活灵活现。

    这两者,能达到第一层境界,可称玉雕大师。

    达到第二层境界,可封顶尖玉雕师,拥有无数拥趸。

    但须裴送给须老先生当寿礼的这一件,是把俏雕推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层次!

    玉料本色不巧,没关系。

    玉料本色不俏,没关系。

    直接通过令人叹服的构思化腐朽为神奇!

    老先生们赞不绝口,被玉雕的意蕴与精巧构思所折服,在这枚玉雕上,巧夺天工、炉火纯青的技艺,都被精巧的构思掩盖了光芒。

    陆斟未能理解平面立减法,所以相逢对面不相识,看不出来这是秦淮的作品。

    只知道这件作品给他启发巨大,让他有了创作的冲动!

    ——笛卡尔曾经说过:世间作品,无论是文章、诗句、油画,若它能激发同行强烈的创作欲望,那么才算真正意义上的顶尖作品。

    秦淮这件作品,让林迢、陆斟还有在座的两位玉雕师都呼吸沉重,呼吸沉重。

    简直大受启发!

    好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才思一下就敏捷了!

    “你们作为玉雕师应该是见多识广才对,明代代陆子冈再往上,汉代巅峰的碾玉,不该如此激动。难道连你们都远远不如?”

    须老先生见这四个老家伙眼睛都要瞪出来,忍不住取笑。

    “这件作品是现代玉雕!现代玉雕已经很久没出过令人惊艳的作品了。”

    林迢大师一脸肃然。

    毫不夸张的说,它是近五十年来玉雕界最为惊艳的作品。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啧啧……这位玉雕师的构思真是精巧,不光是构思精巧,还有强大的底蕴。你看玉里面的杂色分得清清楚楚,树就是树,小径就是小径,每一颗雪,都不粘连,漫天飞舞,各有姿态。

    这是纯熟的运用了分色技巧,就算我浸淫玉雕大半生,还是自愧弗如。”

    分色,顾名思义,就是将杂玉的颜色分开,分颜色时要自然连贯,分色是玉雕技法中色彩运用最难的一点。

    因为玉石的颜色都是天然的,过渡是渐变的,这就要求玉雕师特别了解玉石的构造,及对各种颜色的娴熟运用。

    一块玉色纯净的和·田美玉,其分色过程便困难重重,何况是一片杂色玉!

    这枚玉雕……虽然都没有巴掌大,但底蕴太深了,深不见底。

    几位玉雕大师越分析越惊叹。

    “那到底是谁的作品?纵观中华,能雕出这枚玉雕的创作者不应该是籍籍无名之辈才是。”

    须老先生也被勾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他自称爱玉老翁。一生赏千玉,国内大师的作品都有欣赏、收藏,此枚玉雕的风格竟然是第一次遇见。

    “这个真的看不出来,其风格与现在的玉雕师截然不同,自成一家。”

    林迢皱着眉头,相逢对面不相识。

    远处,林栎伸长脖子,目不转睛的盯紧‘风雪夜归人’玉佩,握紧了拳头。

    “须裴,你倒是说说,这枚玉是谁的作品?”

    须老先生的好奇心空前膨胀,敲了敲桌面。

    “嘿嘿……天机不可泄露。”

    须裴咳嗽两声,扫了秦淮一眼,见秦淮微微摇头,话锋一转。

    “你是有十几年没有面壁思过了吧?”

    听得须老先生严厉的话,须裴缩了缩脑袋。

    ‘你爸爸永远是你爸爸’,虽然说须老先生是笑着说的,但须裴还是感觉到一阵寒意。

    “我直接说就没乐趣了,肯定是要你们猜一猜。”

    须裴辩解道。

    “裴弟说得对,不如我再添一些乐趣。

    正好我也寻到了一块美玉,不如就让老爷子们猜一猜,把这位大师找出来。

    然后请这位大师帮忙雕刻这块美玉。

    李青,取玉来!”

    须景大手一挥,戴墨镜的保镖捧着木盒上前。

    掀开遮布,一块头颅大小的美玉摆放在盒中。

    玉质澄澈,清晰,白净则细腻如雪。

    而其玉皮鲜艳彤红如烈火燃烧。覆盖了美玉的二分之一。不过玉皮不均匀,星星点点,如夕阳烧云。

    纯天然去雕饰的纹路,迷离恍惚,如梦似幻。

    石至美者为玉,玉至美者,遇上方知有。

    近距离观看的人们,都情不自禁的屏住呼吸。

    美玉美如斯,温润平和,散发着纯净的光泽,令人一看,就仿佛受到了洗涤,亦有一种夜晚仰视北地极光的震撼,难怪爱玉的人,会为了一块美玉,豪掷千万乃至上亿财富……

    

第六十九节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在场的老先生、嘉宾都出现了刹那的恍惚。

    随即发出轻声的赞叹。

    洁净的玉面有红光萦绕,却宁静如混沌除开,若桃花源里落英缤纷,香飘眼眸。

    如被夕阳吻过。

    古人给这样的玉取了一个极诗情画意的名字,唤做玉面丹心。

    如一位肤质如雪的美女,穿上鲜艳如血的汉服,拎一壶美酒仰头痛饮。

    惊鸿一瞥,却能珍藏一生,玉中至美莫过如此。

    “喜欢呀?”

    商雅见秦淮倾身,眼神热切。

    “特别喜欢。心潮澎湃。”

    秦淮点头,对他来说,邂逅极品美玉的舒爽与畅快,应是世间极乐。

    ……

    “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寻到这块美玉的。”

    陆斟大师催促道。

    一块美玉在被寻到的途中,都会发生一个略带传奇的故事。

    如中华最著名的那块传国玉玺。

    闻言,须景润了润喉:

    “此玉是和·阗一位七旬的捞玉匠在凌晨七点找到的。

    那晚,他在山里的河滩上找玉,找了一宿,昏昏欲睡得实在撑不住了,就脱下衣服垫在河滩上睡觉,结果有一块石头硌得他不能安睡,恼怒的他把这块石头挖出来,手电筒一照,顿时惊呆了……连忙拿到河里洗干净,一块美玉,降临世间。”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寻玉本来就是一件饱含艰辛、但异常有趣的事情。

    若无缘分,不会相见。

    这是寻玉翁口口相传的俗话。

    若无缘,哪怕你在河滩上寻找半年,也找不到一块好玉。

    但若有缘,那极品的玉料,会想着方法钻出来。

    ——就像游戏里的抽奖,欧皇的寻玉体验是非酋再长十个脑袋都想象不到的。

    当然,现在游客还是别想去找缘分了,河滩已经千疮百孔,满目疮痍,耗费几十个铁铲都未必能找到一块中等料。

    “我也是托关系,千回百转终于见到那位捞玉翁,那位捞玉翁平明七点用羊血占卜,才决定卖给我。

    此玉重一千零八克,乃是上等的和·田美玉,其上的玉皮如烈焰燃烧,虽然分布不均匀,但给人一种燃烧的澎湃气势……”

    须景说话抑扬顿挫,给人一种享受。

    众人皆是一边欣赏美玉,一边认真倾听。

    能在有生之年一睹如此美玉,真是幸事。

    秦淮已经看得‘小鹿乱撞’了。

    这块极品美玉,宛如一个鲜艳娇嫩的出浴美女含羞带怯的站在秦淮面前……

    “不过我找到这块美玉,却没能找到能让她更美的玉雕师。

    这是一个遗憾。

    不过,裴弟既然能献出风雪夜归人这样神思巧匠的作品,那么一定认识那位顶尖玉雕师了,让那位大师来雕刻这块美玉,才是生逢正主。”

    美玉在老先生们这一桌展示结束一遍,最后放在厅中间的书桌上。

    须景站在书桌旁,须裴也在。

    “所以现在,老爷子们就猜一猜,这枚风雪夜归人,到底出哪位能工巧匠之手?”

    须裴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北方第一玉匠南晖的作品?”

    闻言,须裴摇了摇头。

    “苏杭派扛鼎人苏倧?”

    “也不是。”

    须裴继续摇头,见一群老爷子脸上的好奇之色浓郁了几分,吊人胃口的兴致更加高涨。

    “还猜什么猜,直接说!”

    杜瑞麟老先生眼睛一瞪,耿直的说道,他最不喜欢拐弯抹角的瞎鼓捣了。

    “我看别猜了,急着呢,到底是谁。”

    另一位老先生也催促道。

    “等等,我好像猜到了是谁。”

    陆斟突然站起来。

    “先让我看看风雪夜归人这枚玉雕。”

    陆斟提出了一个要求,须裴将风雪夜归人小心翼翼的递到陆斟手里,陆斟摸了摸,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看到这里,他就知道这位深藏不露的玉雕师是谁了。

    “大家请看,这枚玉雕运用的是平面减地法。”

    “所谓平面减地法,就是通过一系列我也看不懂的操作,达到我也说不明白的效果。”

    陆斟说得老脸通红,颇有羞愧之色。

    这个技法真的太难理解了,他自诩在玉雕上的天赋出众,可遇上秦淮所运用的玉雕技术,也是一脸茫然。

    “你们认真摸一摸,其实这块玉佩上的一切线条,都在一个平面,只是这些线条的神奇组合,让我们产生了错觉。”

    “哎!刚才竟然都没注意!”

    老先生们传递玉佩,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惊诧得不行。

    竟然真的全是平面线条,而且有些线条之间的间隔只有0。2㎜,已然达到了手工的极限!

    直到此刻,林迢和另三位玉雕大师也幡然醒悟。

    “我们也知道这枚雕刻这枚玉佩的大师是谁了。”

    三位玉雕师异口同声的说道。

    “到底是谁?”

    几位老先生被吊足了胃口。

    “到底是谁啊?神神秘秘的。”

    须景也有些着急了,连带着后面的须寅清、林栎、后面的宾客也一并干着急。

    四位玉雕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又看了看秦淮,才一并开口:

    “那位玉雕大师,就是秦核舟。”

    “什么?”

    一时间,秦淮身上投来无数疑惑的目光。

    “秦老弟不是核雕宗师嘛,怎么会雕玉呢。”

    阎老先生第一个笑了起来。

    他不信。

    秦淮明明是玩核雕的,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年,能在核雕上有如此惊世骇俗的建树就已经殊为不易。

    再去玩玉雕?

    还玩出林老弟和陆老弟都自愧不如的境界?

    不信。

    其余老先生也面露浓浓的狐疑。

    完全不信。

    中华的每一项技艺,都注定要花一生的时间来打磨雕琢,才可能达到顶尖。

    如阎老先生,浸淫核雕一生。

    如陆老先生,八岁开始品鉴玉雕图录,十三岁开始练习玉雕,几十年如一日。

    再如杜瑞麟老先生,也是耗尽一生。

    没有哪一门技艺,是可以走捷径的。

    而且,玉雕与核雕几乎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会不会是搞错了?”

    有人弱弱的问道。

    面对这么多老爷子斩钉截铁的质疑,连须裴都懵了。

    这枚玉雕,真是秦淮亲手雕的?

    仔细分析一下,完全不可能吧?从核雕到玉雕,跨越的幅度真的太大了!

    

第七十节抱玉将何适;良工正如斯() 
“这个……”

    须裴不敢断言。

    只能看着秦淮,意思是老哥你来澄清一下。

    “没有搞错,是我雕的风雪夜归人。”

    秦淮坦言承认,他打心眼里喜欢那块极品美玉‘玉面丹心’,以至于目光时不时看一眼桌面。

    就像不断在酒席上偷瞄貂蝉的吕温候,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阎老先生一脸的难以置信。

    他年轻的时候也尝试过玉雕,可是难度太大了。玉雕与核雕相比,完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差了十万八千里!

    核雕的技术,根本无法用于玉雕。

    想要跨界发展,必须重新系统的学习玉雕技艺,并十年磨一剑的练习。

    秦淮显然没有那个条件。

    ——阎老先生是知道秦淮真实年龄的,二十来岁……在核雕技艺上达到如此成就,已经是天才中的天才了。

    在玉雕技艺上还有独树一帜的钻研?

    双料宗师?

    不存在的,除非有三头六臂。

    “阎老先生,不会有假的,我们四位亲眼目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