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前传之我是二太太-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几个牙齿。孩子的笑脸就像是最温柔的抚慰,叫皇后的心里一瞬间变得柔软起来。“真是个可爱的小东西,和你娘一样聪明懂事。”皇后的眼神温柔的能拧出水来,她抱着贾珠用修长的手指摸摸他的脸蛋。小孩子最敏感,贾珠察觉到皇后是真心喜欢他,也就放心的伸出胳膊要抱抱了。
深宫的生活早叫皇后的心变得冷硬起来,即便是太孙也有了儿子,可是身为曾祖母也不能和民间的妇人那样随意能亲近自己的曾孙。怀里柔软稚嫩的身体,散发着淡淡的奶香气,小孩子完全的依赖和信任叫皇后的心软的一塌糊涂。皇后抱着贾珠,眼睛忽然热热的,有点湿润起来。还有什么比一个新生命的安慰更叫人心软的呢。
这个时候世子也被奶娘抱着被一群宫人簇拥着进来了,子骊看着皇后似乎没有放开贾珠的意思,倒是抱着世子的奶娘看着皇后怀里抱着别人的孩子,不知该怎么办了。她尴尬的站在哪里,张张嘴却有说不出来话。好在这个时候皇后身边的嬷嬷低声的提醒了皇后一下。皇后才把贾珠放在腿上对着奶娘说:“世子今天可好。”奶娘忙着抱着世子给皇后请安,站起来回答了皇后的问话,一场尴尬被遮掩过去了。
站在边上的子骊和唐夫人都心里一沉,自家的孩子抢走了世子的风头,这个似乎有点喧宾夺主,惹人厌烦的意思了。子骊偷眼看着太孙良娣的方向,希望她别介意自己的儿子被冷落。谁知良娣却是毫无察觉一般,依旧是笑吟吟的根本没任何的不悦。她反而是对着皇后夸奖起来贾珠长得好,被教育的懂事了。
这是什么情况?子骊自从做了母亲,她体会到了什么叫母亲眼里自己的孩子最好的道理。可是太孙良娣竟然能忍受着皇后对自己儿子的忽视,即便这只是小节,换成子骊的话她一定会心里不舒服一会。但是良娣竟然能没事人似得,从世子的奶娘和皇后的回话来看,皇后对着目前唯一的曾孙也怎么熟悉亲热的。这个皇宫里面真是个没什么亲情的所在,难怪太孙良娣会变成那个样子了。
皇后问了世子每天起居的话就把心思放在贾珠的身上,良娣接过来儿子脸上露出个真正的微笑,子骊和唐夫人立刻上来奉承世子长得好。世子比贾珠大半岁,现在已经会走的很稳当了。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都很愿意亲自探索世界,他在母亲的怀里挣扎要下去。太孙良娣无奈的把孩子放下。谁知世子竟然向着子骊这边走过来,子骊忙着蹲下身伸开手臂防备着世子殿下摔着。世子站在离着子骊几步远的地方歪着头看看她,可能是身上也带着奶味,世子向着子骊走过去一下子就扑进了她的怀里。子骊只能小心翼翼的把世子殿下给抱起来,可能是子骊身上的气息叫世子感觉很安全,或者子骊身上的装扮和别人不一样,世子来了兴趣,捉着子骊的耳环玩耍。
奶娘担心世子扯疼了子骊的耳朵忙着说:“夫人小心耳环,还是叫我来抱吧。”谁知世子却是扭脸过去不肯理会奶娘伸出来的手,反而往子骊的怀里扎。子骊和唐夫人都开始出汗了,担心太孙良娣会不舒服。正在子骊想把孩子递出去又担心世子挣扎弄疼了他,太孙良娣却笑着说:“小孩子最简单直接,他既然喜欢你就请夫人受累了。”
听着太孙良娣的语气倒是没什么不快,子骊也就稍微安心了:“承蒙殿下厚爱,妾身不胜荣幸。良娣好福气,有这么可爱贴心的孩子。”说着子骊夸奖了世子好一顿,气氛缓和下来,皇后娘娘对着良娣说:“我看贾大人家的公子性子不错,等着他们长大进学,可以请贾公子做世子的伴读。”
子骊一听皇后的话顿时紧张起来,正要推辞了谁知良娣却笑着附和道:“祖母说的极是,贾大人年轻有为,学识也好,贾夫人也是名门闺秀,贾公子自然错不了。虽然世子还小,我已经在为他今后打算了。学业最要紧,世子有个好伴读在身边陪着,我也就安心了。”
尼玛的,贾珠才是个没断奶的孩子。怎么就给你们预定走当童工去了!子骊眼睁睁的看着皇后和良娣祖孙婆媳二人一唱一和,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唐夫人担心的看一眼子骊给女儿个稍安勿躁的眼神。“是什么好事叫祖母这么高兴。”太孙竟然也冒出来凑热闹了。子骊顿时觉得今天皇后的召见根本是计算好的。
子骊和唐夫人忙着给太孙请安,太孙却随意的摆摆手:“罢了,都平身吧。我不请自来打搅了祖母的兴致了。世子也在,叫爹抱抱,看沉了没有。”太孙穿着常服,一脸的清闲。一眼看见子骊怀里的儿子,太孙殿下直接上前把儿子抱过去了。
两个人的身体不免发生很亲密的接触,太孙身上的熏香一下子冲进了子骊的鼻子,把她全身上下霸道的围困起来。子骊把孩子交给太孙,赶紧低头退后一步站在一边去了。太孙殿下没多少对付孩子的经验,世子被抱得浑身不舒服吭吭唧唧的眼看着要闹起来了。奶娘忙着上前接了孩子去,轻声的安抚着。
皇后嗔怪的看一眼孙子:“你以来就闹得我们也不得安生了,你从陛下那边来么?”说着皇后把贾珠交给他的奶娘,和孙子说话。这边世子很快的就不哭了,他发现了贾珠就走过去伸手摸摸贾珠的手,见着贾珠没嫌弃的表示,就拉着他要一起玩了。
和皇后寒暄一会,太孙好像才发现子骊和唐夫人似得,对着子骊道:“昨天陛下召见贾存周我也在身边。没想到贾政看起来文弱书生一枚,又是那样的出身,谁知倒是有点手段本事。一个乱七八糟的县竟然没几年就大治了。这次叫贾政去青州上任也是皇爷爷亲自点的,我在皇爷爷跟前推荐的。”原来是这么回事,难怪王子腾事到临头被招去,难怪他们这次回来王长春避而不见,王定乾小心翼翼的。
“是为国家效力岂能因为个**福就挑三拣四,我们夫妻定然不辜负皇上和太孙的期望。”子骊立刻表决心,心里却在揣测着太孙此来的目的。太孙现在监国,皇上春秋已高一般的琐碎政务都交给了太孙,他绝对没这个美国时间跑来闲扯。
“你们夫妻都是聪明人,身为知府该做什么贾政肯定明白。听说贾政刚到山阴县的时候整饬地方也是用了严刑峻法,没几个月就平息了匪患,又花力气整治了诉讼之事,才有了后来能能放开手脚整治河道,繁荣民生。这个路子很对,做地方官的就要维护朝廷的尊严,对地方上的豪强土匪不能姑息养奸,先有个安定的坏境才能施展本事造福乡里不是?!要政通才能人和。”太孙表达了他的立场。
……子骊一头黑线,原来皇帝和太孙意见不统一,贾政成了夹心饼。昨天皇帝见贾政,强调的是要维稳,这会太孙又要贾政依法治国狠抓**。青州地面上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就是魏王,贾政是按着皇帝的意思和稀泥还是按着太孙的意思敲打他,好像这两个方法都不行。
额的神,为什么是贾政被放在那个位子上?
第106章 林家()
回了家,子骊对着母亲说累了,唐夫人看她脸色不好,叹口气道:“今天的事情你也看见了,皇上到底是父子情深要护着魏王。奈何太孙和皇后对魏王始终放不下。你祖父和父亲不好插手,叫你女婿做那个位子不过是看中他的老岳父罢了。可怜了你们了。”唐夫人压低声音拉着子骊低声的嘱咐了几声。
这是在家,有什么藏着掖着的?子骊有些诧异唐夫人的态度,可是疑问刚到了嘴边,她心里一个激灵顿时明白了,皇上的耳目遍布天下,王家也不是铁板一块。皇帝身边魏公公可是掌握着天下刑侦,没准他们家就有皇帝的耳目。更进一步,子骊想贾政和贾家身边是不是也有神秘人呢?子骊点点头:“母亲放心,我们会小心应对的。总是为了朝廷做事,法度在哪里摆着,不能乱了纲常。”
唐夫人看看女儿不舍的说:“你就要走了也不知道那天才能再见。”子骊安慰了母亲一会:“母亲放心,我们一家人肯定再团圆的,还请母亲和父亲保重身体。”母女互相安慰了一会才各自散了。
子骊回到自己的院子,一进门看见摆着不少的东西,“是哪来的东西?我看着不像是皇后和良娣赏赐的。”桌子上摆着的都是些孩子的东西,其间有几个精巧的玩具,子骊拿起来细看一件是个精巧的鲁班锁,用翠玉打造出来,精巧微妙。还有个大大的盒子,点漆螺钿打开里面是方寸大小的牌子,一个个写着字按着声韵归类起来,可以给孩子做识字的卡片,等着再大一些还能做韵牌匣子学着作诗用的。好精致,好文雅的东西!作为大人都爱不释手。“是林家送来的,林家还说他们家老太太听见二爷和二奶奶来京城,请二爷和二奶奶过去做客呢。”明前带着丫头上来服侍着子骊换衣裳。
贾敏嫁给了林如海,她也在京城啊。贾政和子骊来京城给贾敏带来不少的东西,现在他们收了东西自然要回礼的。子骊想着贾政这次来京城不能久留,她还要和赖大家的打擂台,不要她带走贾珠回金陵去,自然是没心思去林家做客的。只是林家已经请了,贾敏是贾政的亲妹妹,这个时代出嫁的女儿见娘家人一次不容易,既然林家已经表明态度,总也不能不过去看看
“林家的人呢?现在还在么?”子骊问起来林家的人,也不知道贾敏在林家的日子如何,子骊这次来曾经问过唐夫人贾敏的情况。唐夫人说和林家来往不怎么密切,虽然见过几次,可是也没什么深谈。贾敏倒是看着不错,应该过得不错。
林家的人送了东西传了话,听说奶奶进宫去了,二爷也不在家就告辞走了。他们说二爷二奶奶决定了时间,就叫人先去知会一声,也要预备着酒席款待。现在他们家的人走了,奶奶是要等着二爷回来再商量么?小艾端茶上来回禀着情况。
还是等着二爷回来再说吧。子骊一语未了,贾政就回来了。看着贾政一脸风尘,衣襟上都沾染上了灰尘:“你哪里去了,这几天就要启程了,你怎么还想着出去跑马呢?”
“我是山上给老爷子请安了。只是老爷子正在静修不肯见我,我在山上呆着也没意思就连忙赶回来了。你去给皇后娘娘请安可还顺利。”贾政一脸失望,直接端起来子骊的茶杯一口灌下去。他对着皇帝把自己放在青州任上是什么意思,已经完全迷茫了,今天被逼着没法,贾政干脆上山去给王长春请安,好求老爷子指点迷津。奈尔老爷子根本不见,贾政的心里越发的没底了。只觉得青州是个凶险之地,闹不好就要翻船了。
“你这个人,等一会能怎么样!我今天跟着妈妈进宫了,皇后娘娘气色不错,还见着了太孙良娣和世子,皇后娘娘可喜欢珠儿了……”子骊见贾政一脸焦虑也不火上浇油,而是慢慢的说着今天在宫里的情形。
“那都是后话了,眼下难怪还不知道怎么过呢。”贾政郁闷的打断了子骊的话,盯着桌子上的茶杯出神:“今天接了周先生和单先生的信他们直接去了青州了。”没了幕僚的参谋也没了长辈的指点,刚做官做出点滋味的贾政就意见个大难题。
“这可不是今后的事情,你还没明白么?皇上爱护魏王不忍心看孙子和儿子兵戎相见,自家骨肉互相残杀,可是太孙和皇后已经对魏王有了——”子骊做个决断的手势接着说:“皇上既然叫你去青州做知府大概是看你做事认真,而且也是试探下我祖父和父亲的意思吧。你过去若是安心执行皇上的旨意,自然是说明我祖父和父亲没有异心。大概是当初我祖父上疏力争储位,皇上才担心我祖父想要闹个拥戴有功大臣做做。”
皇后自然是站在亲孙子一边,我真是倒霉,两头都逼我!贾政顿时明白了眼下的情势无限懊恼的和妻子抱怨起来。
我想好了,其实也不用管皇上的意思更不用看太孙的脸色,你去青州要看魏王的意思。他安生的做个王爷,你也不用担心,皇上和太孙都放心了。只怕是魏王自己犯糊涂,还希图不属于他的东西。到时候你只要按着朝廷的法度办事就是了。总要魏王自己先闹出来没理了,皇上也就不会再姑息了。对了三妹妹家送了东西来,叫我们过去呢。你可去么?子骊问贾政去林家的事情。
这自然是要去的,别的不说我和妹夫也是同年之谊。贾政听了子骊的话,逐渐安心了。有些事情两个人一起面对总比一个人孤军奋战来的好。
第二天子骊和贾政去了林家拜访。见了林家的老太太,寒暄之后林家老太太打量着子骊和贾政笑着说:“难得亲戚见面,听着你们来京城我可是欢喜的很,一直听人家说贾家的二爷年轻有为,今天见了真是名不虚传。既然来了就吃了饭再去。我家林海一直念叨着你呢。你请二舅爷到外面说话吧,我们妇道人家说的都是家长里短的你们也不爱听。”贾政站起来对着连老太太告罪跟着林如海出去了。
子骊一直在悄悄地打量着林家老太太,她早就听说林家的老太太是个能人,今天见了真人,她不由得替贾敏捏一把汗。这个老太太不寻常啊。当初林如海祖父没了,只得林如海父亲一个儿子,一些林家的旁支就觊觎他们孤儿寡母想要瓜分他们家的家产和爵位。
谁知林家老太太可不是个随便人欺负的老太太,她带着还是个小孩子的儿子,竟然跑到了皇宫到皇帝跟前告状去了。结果当然是老太太大获全胜,抱住了林家的爵位和家产。子骊以前以为林家老太太是依仗着自己的郡主身份才赢了官司。今天她见了真人才明白只凭着身份,未必能有这个城府和心胸。
在子骊打量着老太太的时候,老太太也在打量着子骊。先寒暄一下,林家老太太问起来贾家的情形,子骊都一一回答了。“当初我家老爷奉旨去江南公干,没想到还结门亲事。你家姑奶奶我很喜欢,自从她嫁过来家里热闹多了。”林老太太的语气很诚恳,可是话听在子骊的耳朵里,怎么都是贾敏高攀了林家似得。人家还有点看不上呢。
尽管子骊对着贾敏也没以前热心了,毕竟是贾家出去的姑娘,一笔写不出来两个贾字,子骊笑着说:“我家这个妹子从小就是娇生惯养,我们老太太和太太还有全家上下都拿着她做掌上明珠。其实也不怪别人疼她,不管是模样还是性格都是实打实的招人疼。我们姑嫂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可是却比亲姐妹还好呢。我家太太想着我们来京城,特别嘱咐了要看看妹妹来。我家太太还说她身子从小娇弱些,还请这边的老太太和太太担待些。等着我们老太太的孝期过了,她还要亲自上京城拜会亲家太太们。”子骊言下之意就是贾敏也是她父母心头肉,虽然嫁的远可是并不表示就随着你们欺负她了。听着子骊的话,林家老太太没什么表情,只是看子骊的眼神不再是轻慢忽视了。
“不敢劳动你们太太。我对着这个孙媳妇和自己的孙女一般。可怜我家人丁单薄,林海也没个兄弟姐妹帮衬着,如今结了亲家,林家也多了一门亲戚。”林老太太表示希望和贾家好好地处亲戚。正说着外面丫头的声音:“奶奶来了。”子骊站起来几步到了门口,就见着贾敏带着个眼生的丫头低着头过来。
等着贾敏走近了,子骊才发现贾敏身后的丫头竟然是陪嫁过去的喜乐,以前不光是贾敏装扮精美且又富丽堂皇,就是她身边的丫头穿戴的也比外面小康之家的姑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