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宝姐姐-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回了荣禧堂一点,整整八万两!
王夫人欣喜异常,转念一想,却从中抽了四万两出来,径自收好。这才揣着剩余的四万两往贾母院子里来。
原在王夫人心中,唯有宝玉最是要紧。只如今女儿争气,这才给留下了四万两。心中还颇为得意:自个儿怕是天底下最为公正的母亲了,待女儿同待儿子一般好!女儿有银子,便也有儿子的一份!
她倒不想想,这银子原是看在贾元春的份上拿出来的,却叫她硬生生分了一半给宝玉,何来公平只说?从来也不见她将宝玉的东西分与元春一半。再者,她怕是忘了自己原还有个早逝的儿子贾珠了,竟将李纨、贾兰母子视同无物。
第23章 试才元宵()
大观园试才失先机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这年腊月,贾家的省亲园子终是建成了。
总不过二十几万两银子,听着是多,用到后头已是紧巴巴的,少不得添减了几处。又有一概陈设之物,或是开了库房寻些旧物,或是各房匀出些,才不致失了身份。
这日贾珍来寻贾政,“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大老爷已瞧过了。只余下些匾额对联的,大老爷不耐看,只说二老爷才是咱家的读书人,叫二老爷先题了。”
贾政听了不喜,又不好推拒,便说:“我也没那个功夫去管这些。也罢,过几日我得了闲,便带宝玉去看看。也好考校考校。”
两日后,贾政见天气和暖、日头正好,便命人唤来宝玉,有领着一干清客,便往园子里头去了。
“这匾额对联倒是一件难事。亭台楼阁、花草奇石,若无字标题,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贾政与宝玉说道。
那贾宝玉平日里头不喜读书,倒像是有些个歪才闲情,贾代儒也常称赞他专能对对联。贾政往日里常烦恼儿子不争气,今日难得有这机会好一展宝玉的才气,自然要叫上些个清客。不然到时无人叫好,岂不可惜!
不想半道上正碰见贾环,正拿了本诗经,边走边看着。
贾政时常听王夫人抱怨贾环的不争气,今日见他用功,倒也高兴,便叫他一道去了。
却不想贾环原是专等在了此处。
两日前贾琏便得了贾政要考校宝玉的消息。贾琏原是大房二子,人称琏二爷。都是二爷,他对贾宝玉那个万事不通的宝二爷自是横竖都看不顺眼。
贾宝玉平日里头对个对子倒也是像模像样的,这若是叫他想出些个出彩的对子、得了称赞,岂不是要压过他贾琏去!
回头同王熙凤一说,凤姐倒想了个好法子。
探春虽说平日里头教养在王夫人跟前,也不常与赵姨娘、贾环二人亲近。但她族谱上并未有修改,仍是妾室所出。探春明面上近着宝玉远着贾环,却也知道,只有贾环出息了,将来自己才能找个好人家。
凤姐漏了消息,探春自是千恩万谢。自个儿悄悄地先将园子里头的景致看了个遍,题下匾额对联若干,写了拿与贾环背下。又寻了些书,同赵姨娘二人逼着贾环,一气儿全读了。
今日宝玉被贾政叫去,她才急急撵了贾环到路上候着。
贾政一行人进了园子,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
有一羊肠小径,走不了几步便见山上有一镜面白石,正是迎面留题处。
众清客皆道“好山”,又各自说了题字。因众人皆心知此番是为作陪客而来,不过说些“叠翠”、“锦嶂”、“赛香炉”、“小终南”一类俗套,只敷衍着,并不出彩。
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
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
众清客皆皱眉不语,此处原不过刚进门,既不可说曲径,又无通幽之意。以“曲径通幽”作题,未免过于清幽,倒生出些寥落之意来。幸而今日还有个贾环在,不必急着说些违心的话儿去夸奖他。
众人皆望向贾环。
贾环定了定心神,说道:“环儿才疏,只想得了‘蓊蓊郁郁’四字,以彰其草木盛貌。”
众清客忙叫好,都说以此为题不落俗套,又寓意甚好。又夸贾环天分高,才情远。
贾政便定了此题。
又有一亭,压水而成。
贾政自题“泻玉”二字,不想那贾宝玉竟说“泻”字粗陋不雅。
贾政自觉被驳了面子,心中不喜。因而问贾环,“你看如何?”
“环儿惭愧,说了怕也是‘不雅的’。环儿见此景,想了句‘云出人间合而为雨,泉流石上清于在山’,故想着题‘*’二字为名。”
一旁忙有清客赞道,“山出*,以润天下。确实大气!”
又有人说,“绮榭俯临乎*,藻室华绿以参差。玄也!妙也!”
贾政也笑道,“曹植有言,‘洪恩罔极,*增加’,以谢圣恩。省亲驻跸,正该不忘皇恩浩荡才是!你也不必自谦,‘*’二字原就有多义,雅者见雅,粗鄙者谓之不雅。倒也无需理会!”
再往后,贾宝玉题“有凤来仪”,贾环便题一联“雪压红梅冲霄汉,土埋青竹刺苍穹。”
贾宝玉题“杏帘在望”,贾环便道“仙到应迷,有帘幕几重,阑干几曲;客来不速,看落叶满屋,奇书满床。”
而后蓼汀花溆之景、蘅芷清芬之处,因贾环不曾背下,倒也不作言语。
正殿题为“蓬莱仙境”,贾政又命宝玉作题。宝玉无心于此,贾政只当他才尽词穷了,又转头问贾环。
这正殿楹联原是探春得意之作,贾环早已背熟,自是随口便答道:“一元二气三阳泰,四序五福*春。”
贾政听罢,笑道:“到不知你有这等心思。此联气势磅礴、遣词精妙,又暗含了娘娘的生辰,确是极好的!”
待王夫人得了消息,满府都在传“宝玉又被老爷训了!环少爷可是出息了,得了老爷好大的赏!”时,宝玉已是恹恹儿的回了自个儿屋里去了。
腊月底,紧赶慢赶的,园子终是收拾妥当了。
贾赦赶在封笔前上了折子。幸而当日折子就批了下来: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嫔省亲。
贾府又是好一阵忙乱。
一面又有贾母,一叠声儿的吩咐鸳鸯,元宵省亲之日必要将黛玉接了来!
只林家尚在守孝,林赫玉虽被夺情,但宴饮之事终是不可。到底推拒了。
贾母原想着趁着省亲,叫贾嫔赐下宝黛二人的婚事。不想又是落了空。心中不喜,却也无法。只悄悄吩咐了,若是王夫人叫宝钗同去,必是得拦下了。
正月初八日起,便有太监来看园子。何处更衣、燕坐、受礼、开宴、退息,皆有定论。又有关防太监,自宫里头一路查看,直至贾府。何处关防、挡围、跪迎、屏退、进膳、启事,种种仪注。
十四日,各处早已妥当了。贾母又遣下婆子,一再校验。
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
十五日,元宵佳节。
贾母并邢夫人、尤夫人,皆按品服大妆。王夫人、王熙凤、李纨等,也是盛装。立于荣国府正门外静候。
一众男丁有贾赦领头,于顺城街上远迎。
乾隆有意晾着,直过了戌时,才叫省亲。
且说那贾嫔,见着园中景致,很是喜欢。又爱极那“蓊蓊郁郁”石,想着其暗寓子嗣昌茂之意,很是高兴。又见正殿楹联,暗含了自己的生辰,想是花了心思的。
待见礼毕,忙问是谁所作。
凤姐道,“这‘蓊蓊郁郁’四字,同这正殿楹联,皆是环哥儿所题。这园中诸景、楹联匾额,或是宝玉,或是环哥儿,左不离是他兄弟二人所作。现下里筵宴已齐备,请贾嫔娘娘游幸。”
一路游过“有凤来仪”、“杏帘在望”、“红香绿玉”、“蘅芷清芬”等处,贾嫔见宝玉所题多为匾额,而贾环所题楹联却更为精妙,难免有所不喜。
转念一想,不论嫡庶,将来若有了出息,都是自己的助力,倒也欢喜。乃命传笔砚伺候,择其几处最喜者赐名:
“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
“红香绿玉”因贾嫔不乐见甄氏姐妹皆名中带玉,到底给改了。改作“怡红快绿”,赐名曰“”;
“蘅芷清芬”赐名曰“蘅芜苑”;
“杏帘在望”赐名曰“浣葛山庄”;
等等,余者皆有赐名。
写毕,笑道,“今日里便要考校考校宝玉同环儿,宝玉题句蘅芜苑、,环儿是潇湘馆、浣葛山庄,皆各赋五言律一首。”
贾环早得了好些诗词,不过背下而已。眼下不过佯作思索,见宝玉提笔,便一气儿写了下来,倒是比宝玉快上好些。
贾嫔看去,只见:
有凤来仪潇湘馆,贾环谨题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来凤。
竿竿翠欲滴,根根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杏帘在望浣葛山庄,贾环谨题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贾妃看毕,喜之不尽,说:“环儿果然出息了!”又指“杏帘”一首最佳,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
彼时宝玉尚未作完,见贾环得了赞,又有王夫人在一旁使劲儿瞧他,忙收了笔呈上。
只见:
蘅芷清芬蘅芜苑,贾宝玉谨题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怡红快绿,贾宝玉谨题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玉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贾嫔见其诗文竟是比不得贾环,又有“绿玉”二字,更为不喜。
便只好说,“宝玉的诗词也有了进益。却是不可生娇,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
一时又问,“林家黛玉可在?”
王夫人忙上前说,“黛玉正守孝呢。娘娘省亲原是大吉之事,她来不得。娘娘的表妹宝钗,现在荣禧堂东小院住着,人品样貌俱佳,才学又好,可要唤来一见?”
贾嫔不甚在意,“倒也不必,天色已晚,也不便劳动亲戚。”
一时又赐下各人表礼,这才上舆回宫。
待得了闲细看诸人表礼,王夫人脸儿都发绿了。各人表礼属贾母最重,邢夫人尤夫人次之。王夫人虽为贾嫔生母,表礼却只得了第三等!
二来,贾环所得表礼,原该次宝玉一等,不想临了又给添了几件,竟与宝玉同等!
三来,虽有王夫人引荐,贾嫔不仅不召见宝钗,连着表礼竟也是没有宝钗的份。这倒罢,王夫人原只当贾嫔懒烦见亲戚。不想黛玉虽不来,竟也得了一份表礼,指明儿了要托人送去!竟还比三春的略厚上一分,倒与凤姐的同等了!
第24章 湘云贾环()
憨湘云小别半含酸睿贾环顺势收人心
元宵宴后,贾府众人狠狠儿的歇了几日。
唯有宝玉房里,闹出些个奶娘同大丫鬟争锋之事,很是不像样。许是众人都累狠了,也没人去管。
这日宝钗来寻宝玉闲话儿,正好儿三春都在,话里头便说起那日作诗之事。
宝玉才说到“绿玉春犹卷”,宝钗便眉头微皱。
“你这痴儿!娘娘前头特特将‘红香绿玉’四字改作‘怡红快绿’,怕是有所不喜。你这诗里头偏又用‘绿玉’,岂不是没个眼色?”
宝钗又想,若是那晚自己能有份赴宴,不说帮宝玉改动写个词句;若能在娘娘面前赋词一首,以自己的才气,何愁不能得娘娘青眼!
再一想黛玉的那份表礼,竟与凤姐同等!那王熙凤是谁?琏二奶奶!贾母的孙媳妇、她贾贤德的表嫂!贾嫔这是在说亲呢还是指婚呢,竟等不及相看,要先将那林黛玉定为宝二奶奶了!一时又急又妒、又酸又涩,真是万般滋味在心头,实叫人难以言说!
宝玉不知宝钗所想,在一旁嚷道,“我哪想得起这些!便是这会子,一时间也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
宝钗略一思索,倒也是两眼一抹黑,半点儿想不起来!
探春见此,心中冷笑。却说,“到底是宝姑娘,七巧的心肝、玲珑的心肠,竟能想到这些!叫我说啊,只把‘绿玉’改作‘绿蜡’便是,冷烛无烟绿蜡乾!”
宝钗闻言,暗自震惊于探春的博学,倒也无话。
唯宝玉拍手赞道:“好极,好极!真可谓‘一字师’了!往后我也不必叫你三妹妹了,只管叫一声师父便是!”
“说谁是师父呢!我不过几月不来,看来是有好些个典故,正该说与我听呢!”一个娇憨的声音传了来。
袭人忙去打帘子,嘴里说着:“史大姑娘来了!”
宝玉抬脚便要去迎。
宝钗见了心中微恼,却笑道,“等着,咱们两个一齐走,去迎迎她!”
众人好一番厮见问好。
史湘云见宝玉、宝钗二人携手而来,笑道,“二哥哥,宝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可不许丢下我偷着玩!”
宝玉忙答应着,“自是不会冷待了你去!”
“二哥哥家中好姐姐、好妹妹的不少,我又不常在荣国府住着。若不是老太太偶尔能想起我来,打发人接了我来小住几日,二哥哥怕是早把我给忘了!”湘云嗔道。
宝玉忙指天发誓,“云妹妹可是冤枉我了。云妹妹一来咱家,我便高兴!云妹妹便是不来,我也是整日里想着念着的!”
“当真?”
“真真儿的!”
“那往后若老太太想不起我来,二哥哥可要勤着念我。好求了老太太时常将我接来!”湘云忙说。
宝钗闻言只笑话她,“哎哟哟,旁的不说,你如今就偏爱咬舌子说话。左一句爱哥哥右一句爱哥哥的。赶明儿咱们湘云许了婆家成了亲,看你可还来寻了你爱哥哥一道儿耍?”
“宝姐姐怎么不说说自个儿?宝姐姐也将有整十五了,可说定了人家?”湘云娇笑道,“过个一两年的,宝姐姐嫁出去了,不住在荣国府了,湘云可要去哪儿寻宝姐姐玩呢?”
宝玉急道:“谁定亲了、谁嫁人了?怎么好好儿的就要定亲了、嫁人了!大家伙儿整日里头处在一块儿不好好的,怎的偏要离了我去!”一时又哭道,“往日里总不见云妹妹来,连带着林妹妹也不来咱家住了。今日好不容易盼来了云妹妹,怎的一个两个的说要嫁人!女儿家合该留在家里头,嫁了人就成了老婆子了,不是清洁人了!眼下里姊妹们一处,耳鬓厮磨的。若有朝一日相离了去,纵得相逢,也必不似先前那等亲密了!”
宝钗与湘云原不过是互相酸几句罢了,见激起了宝玉的左性儿,一时也急了,忙不迭的劝哄着。
宝玉见二人不像要离开,心也放下了大半,又叹道:“今儿难得姐妹们都在,只少了林妹妹,实在可惜。若是老祖宗接了林妹妹来住,那才叫齐全!我这便去求老祖宗去!”
说着,便撇下众人,跑去寻贾母了。
宝玉屋里热闹着,王熙凤这边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