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秦霸业(秦剑)-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骊姬自知理亏,也不好再说什么。
见骊姬不再说话,晋公诡诸也不再多做追究,毕竟他还是骊姬,也是奚齐的,今天他这样做全是为了明天她们母子活的更好,于是他转过头对奚齐道,“孩子,始终记着,朝堂既是国家的权力核心,也是危险万分的地方。为君之初一定要广施仁政,拉拢人心,至于树立国君的威严,乃是等你坐稳江山之后的事情。在根基不稳的时候,尽量少在朝中树敌。”这话既是对奚齐说,也是给骊姬再说。
奚齐郑重的点点头,“君父,等我当上国君以后,我一定会虚心听取大臣的意见和建议,把晋国治理的井井有条,绝不辜负君父的教诲。”
望着孩子认真的样子,晋公诡诸笑了,慈祥的望着眼前这个英俊的少年。
“君父,有人来了。”奚齐认真的对父亲说道。
晋公诡诸一回头,只见东关五疾步匆匆的跑了进来,也许是跑的太快了,头顶都冒出汗来。
“何时如此惊慌”
“国君,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秦国上万大军从河曲渡过大河入侵晋国。”东关五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什么秦国入侵我晋国”
晋公诡诸头脑里一片空白。~搜搜篮色,即可全文阅读后面章节
第223章 晋国之乱(二)()
秦国
又是这个秦国。篮。色。书。巴;
这些年来,晋公诡诸一直担心的是远在西垂的秦国;他的身上似乎总有那么一点他说不上来的劲头,让人放心不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劲头,晋公诡诸虽然说不清,但是他总是感到放心不下。
今天秦国竟然敢渡过大河来挑衅晋国;真的不怕了吗秦国真的有了与晋国抗衡的实力了吗
晋公诡诸心中默默的问道。
“君父,我先下去了。”见晋公诡诸在思考问题,奚齐准备离开。
“且慢。”晋公诡诸制止了,他痴痴的望着小儿子奚齐,“孩子,你需要历练,机会来了。”
“君父,您说什么机会来了”
“你看是这样,君父年龄大了,不能带兵打仗了,而现在这个秦国又来入侵我们晋国。君父的意思是让你带兵前往河曲抵抗秦国,如果你能够带兵把秦国赶出晋国,这是你继承晋国大位最大的资本了,这对于你的未来很有帮助。只要有了战斗的经历,那些军中的将领们会全力支持你。”晋公诡诸兴奋的对奚齐说道。
虽然君父说的是津津有味,但是奚齐越听越害怕。
“君父,我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这突然之间带兵去攻打强大的秦国,我害怕”奚齐可怜兮兮的望着晋公诡诸说道。
“你不用怕,到时候君父一定会安排一名能征惯战的将领随你一同前往,你只要挂个名是了,至于打仗的事情由他去指挥。”
虽然晋公诡诸把什么都给孩子想好了,但是奚齐还是不愿意前往河曲抵抗秦国,“君父,秦国强悍,我怕打不过他们,万一输了,我岂不是要成为朝中大臣的笑柄。再说了打仗可是要命的事情,我,我,我真的害怕”说着奚齐直往后退。
望着孩子的样子,晋公诡诸眼睛一睁,准备发火。
“好了,国君,既然孩子不愿去,别为难他了;再说了河曲苦寒,孩子这样瘦弱,身体怎么吃得消。”骊姬见状替孩子说道。
“你,你,你这样护着他只会害了他,将来他在朝中一点根基都没有,还怎么当国君”晋公诡诸气愤的说道。
“当国君是为了治国理政,打仗本来是将军们的事情,为何非要孩子去。”奚齐不敢说话,骊姬只好自己出面跟晋公诡诸说道。
晋公诡诸气的指着骊姬说不出话来。
这时东关五说话了,“国君,太子既然不愿意去,不要让他去了,毕竟打仗的时候,箭簇是不长眼睛的,万一伤着太子,这晋国可该怎么办呢”
这话等于是提醒晋公诡诸,一旦奚齐在这场战斗中给秦军给射死了,晋国可后继无人了。
晋公诡诸想了想也不再坚持,既然这晋国将来是奚齐的,还真不能伤着他,万一奚齐有个三长两短,晋国该何去何从呢
“召集群臣,大殿议事。”晋公诡诸只好说道。
“诺”
临走前,晋公诡诸还是觉着有些不放心,于是对奚齐道,“你也随我上殿,学学如何临朝听政。”为了奚齐将来能够顺利接管晋国,晋公诡诸真是把该操的心都给操到了。
晋国大殿。
“诸位卿,刚刚接到线报;秦国上万大军从河曲渡过大河,向我晋国发起进攻;诸位卿都说说,我晋国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这是,士蒍出列道:“国君,多年来,一只是晋国打压秦国,今天,秦国突然之间出兵晋国,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下这其中的原因。”
“说说你的原因”
“微臣在想,秦国之所以敢在突然之间出兵晋国,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秦国的实力大涨,有了出兵晋国的实力;另一种是秦国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出兵晋国。除此之外,臣认为不会有第三种可能。”
秦国的实力在突然之间超过晋国,这似乎不会有可能;至于秦国因为某种原因出兵晋国,这倒是有可能
于是晋公诡诸道:“你说秦国在突然之间实力超过晋国,寡人肯定不信,试想一下,即便是秦国占领了全部关中地区,也不具有入侵晋国的实力。你说说秦国会因为什么原因来晋国”
对于秦国在突然之间实力大增,竟然会大到无视晋国的程度,晋公诡诸肯定不信。
士蒍乃是当时的名士,能力与水平自然非凡,稍稍想了一会说道,“国君所言极是,今天秦国敢入侵晋国,只有一种可能,那是秦国因为受了某种因素的影响,这才冒着与晋国大战的危险,贸然入侵晋国了。”
晋公诡诸喜欢听这样的话,因为他老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勇气和胆略,现在他只想着能够顺顺利利的交班,能够顺顺利利的退下来。
他不想惹事了,于是处理问题的思想也变了,不再那样冒进,也没有了与秦国大战的勇气。
士蒍等人这些跟了晋公诡诸多年的谋臣岂能看不出国君的想法。
晋公诡诸道:“既然这样,请诸位为寡人好好想想,如何妥善处理当下秦国入侵晋国这件事”
当大臣都明白晋公诡诸的心情和想法,还没等士蒍再次拿出主意,郭偃出列了,“国君,诸位大臣,对于当下的形势,微臣有两个策略请国君和各位大人商议。”
“说来寡人听听。”晋公诡诸说道。
“对于当下秦国入侵晋国,诚如刚才诸位大臣的意思,微臣也认为秦国本不具备入侵晋国的实力,之所以敢这样做,肯定是因为某种原因才会如此。臣一想会是什么样的原因呢联想一下近期的形势,臣明白了。是因为茅津戎入侵梁国所致。”郭偃分析道。
“茅津戎入侵梁国所致这与秦国有关系吗”晋公诡诸问道。
“有啊,关系大了。国君是想一下,茅津戎入侵梁国,梁国肯定不敌,在面临灭国的情况下,梁国会向哪国请求支援除了秦国,再没有其他国家了。”郭偃继续道,“国君试想一下,梁国收留夷吾,已经与晋国闹翻,而他的身边的芮国实力又太弱小,根本不足以对付茅津戎的入侵,在左右衡量之后,梁国只有向秦国求援。而秦国呢,又有想东方发展的想法,二者一拍即合,这导致了秦国出兵援助梁国的可能。既然已经出兵了援助梁国了,而戎狄国家又有不肯服输的性格,在双方死拼之后,秦国一气之下渡过大河来到晋国这边。所以说秦国入侵晋国乃是无心之举,国君不必太在意。”
听完郭偃的分析,晋公诡诸放心了,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他老了,不想与秦国这样的新兴国家发动大的战斗,而郭偃的分析正好符合他的心思,于是晋公诡诸道:“既然如此,那请卿为寡人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进言之前,郭偃已经将所有的问题都和对策想好了,于是郭偃抬头看了看晋公诡诸身边的太子奚齐说道:“请国君以太子为主将,以毕万为副将,发兵两万前往河曲迎战秦军;同时,臣请为使者前往秦都雍城,向秦国陈述厉害,要求秦国撤兵。两策并用,臣敢保证秦国定会撤兵。国君以为如何”
既然臣下已经将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想妥,晋公诡诸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按他的意思办
只是在退朝的时候,晋公诡诸将郭偃留下了。~搜搜篮色,即可全文阅读后面章节
第224章 晋国之乱(三)()
“郭偃,寡人知道你让太子带兵出征是为了他的将来考虑。篮。色。书。巴;但是你有没有想到,太子年少,从未参加过战斗;突然之间让他带兵上阵,去对付凶狠的秦军,寡人甚是担心啊”晋公诡诸对郭偃说道。
郭偃笑道,“国君不必担心,微臣已经替您把什么都想好了。”
“说来看看。”
“臣是这样想的,太子只需挂名任晋军主将,但是本人未必前往河曲,我想具体战斗的事情交给毕万去领兵打仗。”
“作为主将不去前线,还怎么打仗”
“太子可以驻守在霍城或者蒲城,有什么事情毕万只需要向他汇报即可。”郭偃对晋公诡诸说道。
“这样也可以”
领兵打仗的主将不需要去前线,可以指挥战斗,晋公诡诸总觉着有那么一点不合适。但是郭偃已经说了,他也不好反对,毕竟郭偃的话说道自己心里去了。
“既然如此,请卿速速前往秦国,若能劝退秦国自然是再好不过,寡人也老了,不想与人再动刀兵。”晋公诡诸对郭偃交代道。
“臣明白,这启程前往秦国。”
郭偃走后,晋公诡诸回到后宫,对于太子领兵出征的事情,他还需要同骊姬母子好好说说。
晋国河曲。
已经渡过大河的秦军在主将王荡的带领下向着吕梁山的茅津戎老巢追去。
由于秦军一路紧跟着茅津戎的队伍,当秦军赶到吕梁山中的茅津戎老巢时,茅津戎王赤舵正组织百姓们搬迁。
望着山洼里,正在忙碌的茅津戎百姓,王荡甚为高兴,看来这次没有白跑,终于找到了茅津戎的老巢。
“左右出击,包围他们的老巢,决不能放过一个茅津敌人。”王荡的左臂上包扎着,血还不住的往外流,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对茅津戎的仇恨。
秦军的突然出现,令山下的茅津戎百姓惊恐万分,四散开始逃跑,但是还没等他们逃出山洼,被追上来的秦军包围在山洼之中,个别冲上山洼的百姓,迅速被秦军杀死在山岭上。
“王荡,你这心狠手辣的贼子,茅津戎远日与你们秦国无怨,近日与你们秦国无仇,为何要对我等斩尽杀绝”既然已经难以逃脱,茅津戎王赤舵再次上马,来到王荡阵前。
“问的好,那我实话告诉你。我是看不惯你那种张狂劲,今天老子是要将你们彻底消灭,把你们茅津戎的嚣张气焰彻彻底底给打压下去。怎么样,我说的够清楚了吧”王荡手持长戈,难住了茅津戎的去路。
退无可退,只有拼死一搏。
茅津戎王挥舞着弯刀,向王荡冲过来。
他的身后秦军已经从山洼两边向山谷里的茅津戎百姓冲去,军队对付百姓,百姓岂有活路
百姓的惨叫声不断的向茅津戎王的耳边传来,赤舵发狂的向王荡冲过去。
王荡也不甘示弱,挥动长戈向赤舵狠狠的刺去。
赤舵毕竟是戎狄,马上战斗如履平地,在王荡刺向他的那一瞬间,赤舵头一偏,身体向一边倒去。
王荡扑空了,连人带马冲到了赤舵的右侧。
“王荡拿命来”在王荡扑空的那一瞬间,赤舵突然间从马腹下面向上跃起,一刀刺在王荡的左腿上。
“啊,好小子,你敢来阴的。”王荡大怒,调转枪头向赤舵身后刺去。
赤舵俯下身,王荡的长戈“呼”的一声从他的背上越过,长缨刷过他的脖颈,生疼生疼。
“大王,茅津戎这一劫是躲不过了,你快跑吧。”在赤舵转过身,准备与王荡再次战斗时,骨都侯冲上前来,对他喊道。
“不,秦军欺人太甚,今天我非杀了这个疯子不可。”赤舵两眼发红,愤怒的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了,挥刀准备再次扑向王荡。
“快走,再不走,茅津戎彻底没了。”骨都侯上前,在赤舵的马屁股上狠狠的踢了一脚,战马受惊,“恢恢恢”一声长鸣,向南边奔去。
“噗嗤”一声,在骨都侯与茅津戎王纠缠之际,王荡的长戈狠狠的刺进了骨都侯的前胸。
“死去吧”
王荡奋力把茅津戎的骨都侯刺倒在地,纵马过去,将他的尸体狠狠的踩在马下。
“兄弟”茅津戎王满眼含泪的看着骨都侯被王荡虐杀在地,痛苦万分,“王荡,你等着,总有一天我要让你为今天的仇恨付出代价。”
说完,赤舵狠狠的抽了一鞭子,战马向南边疾驰而去。
“杀,给我狠狠的杀,一个不留。”王荡睁大眼睛对秦军吼道。虽说他带领的秦军多为新军,但是其凶狠程度不亚于其他军队。挥动刀枪不断劈向手无寸铁的茅津戎百姓,惨叫声、呼喊声、刀剑之声响彻山谷。
当西边的最后一道残阳把落日的余晖洒向吕梁山中这个不知名的山洼时,秦军已经将茅津戎的老巢洗劫一空。
“将军,茅津戎人已经被杀光殆尽。”孟明视满身是血的过来向王荡禀报道。
“好,放火将这里统统烧掉。”
“诺”
杀光烧尽茅津戎的老巢之后,王荡带着秦军再次渡河向河西的秦国走去。
“哎,可惜让赤舵那个杂碎给跑了。”走在路上,王荡还在为赤舵的逃跑感到后悔。
“将军,我们未经国君允许擅自来到晋国的土地上追杀茅津戎,国君知道了会不会责怪我们”虽然战斗取得了胜利,但是孟明视还是担心的对王荡说道。
“这有什么我们只是为了追击敌人,并不是要占领他晋国的土地,怕什么”王荡不以为然,“再说了,算是国君责备,也由我来承担,你们不必担心。”
秦军走后不久,晋国将军毕万带领的晋军赶到了这里。
遍地都是被秦人残杀的茅津戎尸体,有的断了臂膀,有的没了头颅,有的被马蹄踩过,肠子散落在地上景象太惨烈了。
火还在燃烧,空气中散发出一阵阵的恶臭。
“过去查验一下,看还有没有活的”
“诺”
晋军将领向山洼里找去,“将军,这里有一个活的。”
毕万过去一看,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左臂已经被秦军砍掉,正奄奄一息的躺在地上。
“秦军呢”毕万上前问道。
“过河跑了。”
“跑了这么说秦军并不是为了占领晋国的土地,是为了单纯的屠杀了茅津戎而来。”毕万想到,回头一看刚才跟他说话的茅津戎人已经死去。
秦军既然已经走了,晋国还能干什么难道要追过河与秦军作战吗~搜搜篮色,即可全文阅读后面章节
第225章 晋国之乱(四)()
晋公诡诸病了。篮色;
虽然秦国的入侵不是导致他最终病倒的原因,但已经七十多岁的他早被他的晋国压垮了,奚齐带兵走后不久,他已经卧病在床了。
“国君,河曲来报了,说秦军杀死了那里所有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