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升维之旅-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鞴ぷ鳌⒅刈槿诤系陌卓拷�
还有一点精神,留在忍革联那一角推动查克拉替代实验,观察大蛇丸事件后接近第二次分裂的忍革联的变化。
“这个世界原来是高维战场的角落啊,查克拉的情况算是知道了。。。自来也他们也是倒霉,不过查克拉干涉与文明发展的矛盾,随着技术进步总会爆发出来,早点引出来也好,拖到后面的话,大蛇丸他们可不是吃干饭的。。。”
在远离火影行星系近百万光年外的星空中,通过共工网络以程式信息传输到这边的程斌,正控制着大量共工重构出的、规模堪比星球的仪器,小心翼翼地推进自己的实验。
他这段时间在白配合下已经做了很多以前从未尝试过的实验,包括光年计算距离的大质量物体空间跳跃、黑洞视界霍金辐射与虚粒子观测、星河核心与暗物质探索等等。
虽然目前为止没有超出他积累的知识理论的收获,但大量极端实验下得到的珍贵数据,对于现有技术能力的丰富完善都有很明显的好处。
而现在程斌正在进行的实验,即便在这一系列危险实验中,也显得特别的危险
中型黑洞碰撞实验。
程斌和白在星河中挑挑选选,又配合大量的人工调整,好不容易才弄出一对合适的实验目标。
实验准备很困难,实验过程很危险,所以程斌很谨慎。
毕竟就算是有着强悍中子星战体的本体,若是陷入黑洞内部扭曲到堪称破洞的时空里,那也会毫无悬念地领盒饭跪安,更别说在质上远远不如本体的他了。
虽然他和白都是程序状态,实验失败也不会死,但珍贵的数据没搜集到、围绕实验天区的大量天体级时空干涉仪却被毁掉的话,程斌还是挺肉痛的
他不可能让这些东西用飞的跨越遥远的星空,而用空间跳跃搬运这些大质量仪器,不能提取真空零点能的他们不知道得烧掉多少颗共工控制的星球,才能弥补那巨大的能量消耗。
为此程斌和白通力合作,以当前所有知识为基础,以最大的真实度模拟整个实验进程,计算黑洞互相吸引、旋转、碰撞的轨迹,以及之后时空变化与能量爆发的各种可能性。
这甚至让计算资源接近无穷无尽的程斌和白都有点不堪重负。
不过为了让仪器装置尽量贴近探测并推迟被摧毁的时间,这些准备都是有必要的。
别的不说,其中一个黑洞还带着由环绕它旋转的大量物质构成的吸积盘,这些物质被黑洞吸引聚集,却由于内圈超高密度在黑洞外形成高能环境,一方面阻塞物质被黑洞吞吸的速度,一方面释放大量能量沿着黑洞旋转轴方向喷射出去,形成超强的伽马射线暴。
那可是在短短时间内能释放出相当于万亿年太阳光能量总和的可怕风暴,其单个光子的能量都是普通太阳光的几十万倍。
若不好好计算调整部署,周围的仪器估计还没等到黑洞碰撞的数据,就会被喷发的伽马射线洪流给扫灭了。
不过这超强的能量可以再现宇宙大爆炸后千分之一秒左右的高能环境,这也是除了黑洞物质与时空结构外的另一大珍贵数据源。
经过漫长的准备和等待后,一个原本就存在的老黑洞和一个新催生的黑洞已经接近到了互相影响运作的距离。
在黑洞实验区外围,一颗行星大小、装载了各种尖端仪器的金属星舰上,一道规则的圆形漆黑空间门展开,程斌的本体从黑幕中走了出来
这种实验,有着念气、时空观测能力远超分体和白的他自然是不会缺席的。
不过哪怕做完四维实验构筑出层叠亚空间平台后,他的时空干涉能力又拔高了一层,但拖着质量堪比小型星球的中子星战体和锚定移动无碍但时空迁移困难的亚空间,一路瞬移到百万光年外的地方,程斌也是累的够呛,空间里储存的大量物质都烧空了。
程斌半路上还不得不找了些恒星去加点油。。。
不过紧赶慢赶好歹是赶上了。
“呼。。。已经开始了吗?”程斌一边眺望着遥远的天际。
在以光年计算的距离外,一片遮蔽了星光的黑暗正在和带着明亮螺旋光圈的天体靠近,它们附近的光芒已经开始扭曲变形。
但程斌知道,那只是过去的影像,无论是引力还是电磁波,想传播到实验区外围这较为安全的地方都需要很久很久。
但整合的四维探测的全景图,虽然受到了很强的干扰,但也将两颗正在急速接近的黑洞大致轮廓反馈了过来。
此刻程斌身边的金属大地凸起,套着人类外壳程式的分体由共工单元重构了出来,他看着程斌问道:“这个实验结束后,你就打算回归了吗?”
程斌瞥了他一眼,古怪地笑道:“怎么,你难道想留在这吗?”
“啧,别开玩笑了,待在这高维战场废墟作死啊?”分体叹了口气,“但现在我这情况,比起分化出我的初衷已经有些偏了,你想好怎么处理了吗?原来预定的方法你能接受?”
“这个等会儿再说吧。。。”程斌全神贯注地盯着远处看上去相隔还很遥远的可怕天体。
在他无视传播速度的观察中,两颗黑洞已经开始相互扭曲,呈螺旋状不断加速靠近了起来。。。
ps:书友们,我是求知求真,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225章 反宇宙猜想与黑洞弹射()
虽然两个黑洞相互吸引下其运动速度在不断加快,但在天文尺度上来看还是慢的蜗牛爬差不多。
从观察到黑洞互相扭曲轨迹,到它们开始螺旋接近,到它们相互侵蚀核心领域,起码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这还是新黑洞的成形位置和轨迹都是程斌分体和白专门一手调整出来的情况下。
所幸程序化的分体和白都没有不耐烦这种概念,而程斌本体对自我的思维运转的把控极深,只要不想,他就绝对不会感到烦躁。
而且这期间的各种准备工作与前置实验的忙碌就没有停过,闲等着什么的是不存在的。
直到现在,黑洞碰撞实验才算是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此刻程斌本体站在空无一物的星空中,分体和白设计建造出来的三艘实验星舰呈正三角形飘在他的周围。
一圈又一圈的引力浪潮从实验区核心向着周围散播开来,那是黑洞高速螺旋纠缠引起的规律引力波。
依靠全功率运转的中子星战体干涉时空,程斌让自己构筑的四维平台半嵌入主空间,以念气为媒介统合三颗最先进实验星舰的曲率干涉。
黑洞附近让光都无法逃逸的可怕时空扭曲,在程斌主导的时空干涉下被局部抚平,或者说让黑洞视界局部向内凹陷,让他们能够在非常靠近黑洞的距离内保护自身不被剧烈的引力给拉进黑洞。
但以程斌的能力也无法保护太多的实验星舰,除了这三颗能采集到各种第二手数据外,其他的都只能离得远远的,等几个月的时间获取间接数据。
第一手的数据,自然来自于程斌的四维探测。
不过绕是程斌能进行超距探查,也只能获取到黑洞整体的大致情况,在黑洞周围核心区域颠覆当前知识体系的超强时空扭曲中,程斌也是眼前一抹黑,什么都无法确定。
但站在亚空间平台上,从数学角度以第四维观察黑洞对应那部分时空在高维空间的变化,程斌多少也窥探到了一些东西。
特别在两颗黑洞最终碰撞到一起的瞬间,程斌更是第一次观测到了三维到四维变化的明显现象在黑洞对应的位置,两条在在第四维方向扭曲缠绕并最终融合的“线”一闪而逝。
之所以称之为线,是因为连平行亚空间到主空间的第四维偏移距离,在这延伸的时空结构中也短的像一个点。
“原来如此。。。黑洞,没想到真的会把时空拧出一个洞来。。。不,不能叫洞,这玩意儿根本就无法通过任何物质,但这种时空结构一路延伸下去。。。”
程斌积累的关于亚空间、第四维、暗物质等等知识在他的思维中摩擦碰撞,一条朦胧的脉络随着大量的数据与计算在他心头缓缓浮现。
开辟亚空间时,从第四维偏离基态的三维主空间越远,需要的能量和时空干涉力就越恐怖,程斌本以为装载着行星系的那些平行亚空间已经算是偏移最远的那一批了,但没想到还可以走的更高更远。
远到就像爬升的过山车越过顶点的极限时一样,阻碍运动的因素骤然变化掉转,向着另一边的低处坠落下去。
“一个世界内稳定的基态三维空间有第二个,和主空间如同硬币的两面。。。”
程斌立刻想起了关于反物质的缺失问题
依照目前观测出的物理规律,在宇宙诞生之初的大爆炸中,产生的正物质和反物质数量上应该是相等的才对,理论上正反物质会在短时间内完全湮灭。
但现实是,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正物质形成了诸天繁星,而反物质却难以寻觅,可见大爆炸之时,正物质产生的数量大于反物质的数量。
这与宇宙体现出的物质规律不符合,那么那些足以将当前整个星宇物质完全湮灭的庞大反物质到哪里去了?
“另一边的基态三维空间,就是反物质空间,反宇宙。。。”程斌心中有些激动,新的猜想和数据模型很好的和他积累知识中的一些缺陷问题完美互补,“这样来看,暗物质等等都应该是两个基态空间相互干涉的现象,还有‘查克拉’。。。
“这个世界伪装正版火影世界查克拉的那种东西,主体结构应该存在于第四维,只有一端暴露在这个正空间,另一端应该在反的那一边。。。难怪始终没法观测出全貌,还会被黑洞级时空扭曲破坏,难怪可以从量子真空基态能级中提取出零点能来。。。
“。。。要是我能跨过正反宇宙间那道门的话。。。”
虽然有点迫不及待地想去验证心中的猜想和理论,但程斌还是耐心待在实验区,一直等到黑洞碰撞前后产生的各种数据被三艘星舰记录下来后,他才丢弃了星舰自己跳跃跑了。
在暴涨的黑洞视界边沿进行空间跳跃,程斌本以为会非常困难,毕竟时空扭曲程度强烈的超乎想像,所以他是动员起了中子星战体所有的力量,心中也做足了预案。
但意外的是,程斌却发现在黑洞直接影响范围内,往第四维短暂来回的空间跳跃意外的轻松,本来需要极大能量炸开并操纵蜷曲维度的麻烦过程简单到不可思议。
好奇中程斌顺着踩到弹簧般的感觉,从黑洞周围尽力向最远处跳去,然后被急速变幻的时空吓了一跳,差点没刹住脚。
等到程斌小心停下来回到三维空间后,他稍微对比了一下星图,就有些愕然地发现自己已经落在了实验区外数万光年的位置。
程斌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件事的意义:“难度低了好几层,消耗也这么小。。。黑洞居然可以当做星海交通枢纽来用?”
虽然目前来看黑洞弹射只是一种单程票,但只要控制好落点,在两个黑洞间也勉强算是搭起一条天文级快速通道了。
“就是不知道临时制造小质量黑洞行不行。。。如果可行的话,只要想办法弄出稳定可控的模拟黑洞环境,不就可以轻松惬意地傲游星河了吗?”
在这世间基本没有约束的程斌顺应着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想到了这些就立刻打算去试试。
全景图扫过广阔的星空,程斌找到一些合适恒星的真实位置,随后选了个走到生命末期的小型恒星瞬移了过去。
ps:书友们,我是求知求真,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226章 人类思维模式的优劣与收回分体()
到了近处,程斌才发现这恒星外层居然有在慢慢吞噬恒星物质进行自我复制的共工舰队,通过舰队的量子网络,分体与白立刻就找到了他。x23u更新最快
之前程斌一发空间跳跃的距离超出了他以往的最高记录,从黑洞实验区直接消失,弄的白和分体还以为他在黑洞附近混乱的时空中扑街了呢。
有现成的共工舰队,程斌实验就简单了很多,他把这一溜总质量堪比大型行星的舰队拉了出来,一齐跳跃到引力微弱的空旷地带。
然后程斌一个命令下去,这些舰队立刻贴在一起,在维持曲率引擎全运转的情况下,逐步解体成智能原子,然后重新构建出了一个标准的球体。
球体内大量曲率干涉相关装置被重构出来,程斌又主动搭了把手,球体很快就急速崩塌了下去,眨眼间跨越了白矮星、中子星等星体密度,崩塌成了一个小型的黑洞。
附近空空旷旷没有物质可以吞噬,这种不大的人工黑洞在霍金辐射中蒸发的很快,程斌观察了一下后就一脚迈入了黑洞视界内。
虽然很久以前程斌就能手搓小型黑洞了,但那时他可不敢随便去干探索黑洞内围这种作死的行为。
直到这段时间他们为了黑洞碰撞做了很多前置实验,搜集验证了无数的相关数据,对视界边沿时空断崖的情况心中有谱了,程斌才开始壮着胆子在黑洞边沿徘徊。
黑洞质量大小并不影响其核心威力,就算是边沿,凭程斌的时空干涉能力也得小心翼翼。
时空的剧变形成了可怕的断崖,在这种地方,通常意义上的距离是没有意义的,越是沿着断崖向下,空间越是扭曲拉伸,时间越是趋于缓慢。
某种程度上来说,程斌就像被外界施加了一个相对时停一样,若是往里面深入,他的一秒钟外界甚至会过一年,黑洞外所有地方都成了时空高原。
不过程斌只是在断崖边徘徊,这种空间与时间尺度相对扭曲的情况并不严重,制造过几次时间停止的他对这种类似现象还是蛮有心得的。
为了防止意外踩不住刹车一脚踏进天坑里,程斌没敢把空间跳跃落点放在实验区附近,而是选了个比较远的安全地带作为目标。
空旷星宇中孤零零的小型黑洞,没多久就伴随着大量从狄拉克之海浮起的虚反粒子涌入而蒸发了,只留下一片爆炸后的粒子洪流。
程斌精确地在自己预定目标位置显出了身形。
“真是好用啊。。。”
两次实验,足够程斌搜集对比关键的数据,于是他又试了试凭借自身所有时空干涉力量叠加曲率,模拟出能容纳他进行空间跳跃的黑洞断崖。
在念气辅助下,程斌很快弄出了安全、稳定、可控的空间跳跃专用弹射模块,不过这种小型化时空蹦床也就有着中子星战体和念气的他能用用了,共工星舰那些东西只能老实想办法解决黑洞边沿的安全问题,再自己造黑洞或者找现成的。
来回几次实验后,程斌就用升级版空间跳跃返回了黑洞实验区。
头两次在黑洞边沿徘徊时不够熟练,程斌的时间被扭曲拖慢了不少,再加上后面测试新瞬移消耗的时间,黑洞实验区的分体和白这里已经过了大半年。
所以黑洞碰撞的相关数据基本都已经搜集完毕了,程斌和他们汇合后整理讨论了一下实验中的各种现象,随后又拿碰撞融合后的黑洞做了一些测试,这个超级实验就算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