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岛有人家-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青和张小花回自个儿院子里,院门是关着的,平时是虚掩着的,梅花鹿脑袋一顶就能顶开,张小花特地为它弄的,至于那毛猴,不走寻常路,啥门啊闯的对它来说跟官道似的。
“没见着啊!”
长青在院子里转悠了一圈,梅花鹿没瞅见,就看到大师兄还戴着那个“猪满圈”的红纸,在院子里跟大鹅掐仗,大鹅估摸是看不惯它脖子上的红纸,用嘴直拧毛猴。
“那就是没回来,庆叔那边也没有,去哪儿了呢?”
张小花有些急了,梅花鹿平日绝不会乱跑,今天突然失踪了,要是大师兄不见了倒寻常,反正平时也摸不着它影子,山里屯里乱蹿的,但是梅花鹿能跑到哪里去呢?
“不成,我去打听打听,小花,你待院里,看它能不能自个儿回来。”
长青又出去问人,一起宰狍子的老爷们儿估摸瞅见了,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留意,或者梅花鹿崽跟别家走了也说不定。
张小花等在院里,觉得有点空落落了,梅花鹿崽平时最黏她,这下不见它用脑袋蹭自个儿裤腿了,当然着急,这小东西跟小娃子一样,张小花自然着急。
等了好一会儿,长青才回来。
“咋样了?”张小花急切地问道。
“都说看到了,但是大伙比咱们先走,鹿崽跑哪儿去了他们也不知道,倒是大柱媳妇说,见它在庆叔后屋溜达。”
“不会是跑山上去了吧?”
张小花心里一咯噔,这可能性最大,梅花鹿再咋说,都是野牲口,山林是他们的家,它要是跑回去了也情有可原,可是鹿崽在张小花院子里待了这么久,也不见它往山里头跑,为什么突然就走了呢?
“再等等吧,兴许晚上明天就回来了。”
接下来两天,张小花和长青都待在屋里,怕梅花鹿崽回院子里没人,只是结果令人失望,院子里再也没有出现过梅花鹿的身影,连蹦跶得最欢快的毛猴似乎也察觉到了不寻常,不再找大鹅的麻烦,老老实实了几天。
“咱们要是没带它去庆叔家就好了,估计它看到了咱们宰狍子,走了,鹿都是有灵性的。”张小花沮丧地说。
她开始有点懊丧起来,不说她希望开个鹿场。梅花鹿崽从一丁点大,几个月来长大了不少,张小花就跟看自个儿小娃子一样,多少有些感情,黏人亲昵的小娃子突然走了,让她一时间没缓过来。
尤其是临近过年,却丢了个成员,顿时冷清了不少,毛猴都察觉到了,没以前那么折腾。
“走了就走了吧,咱们以后看紧点就是了。”长青劝慰道。
梅花鹿虽然失踪了,年还是得照样过,腊月二十四是小年,大人忙着扫年和祭灶,小娃子则称小年是小孩过年,缠着大人做好吃的,还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裳。
张小花家里虽然没有小娃子,但是也挺隆重,虎子在他小花婶家里晃悠了一圈,回家和大嘴嫂差点吵起来。
“娘!娘!小花婶家糊了墙,贴了窗花!可好看了!”
“急啥急?咱们家也要糊墙,一边站,没瞅见我忙嘛。”
“娘,小花婶家竖了灯笼杆儿,做了一个花灯笼,特漂亮!”
“你叫你爹去砍个树岔子,糊个灯笼不就是了!”
“不对,小花婶家的不是自个儿糊的,爹肯定不会做!小花婶今天还给灶糖给我吃了,大伙都吃了,小花婶真大方,有好东西都给咱们尝。”
“我还给你饭吃呢,你咋不说?”
“那不相同,糖比饭甜!小花婶家的炕头也贴了纸,今天还叫咱们帮忙来着,贴了墙上不会掉灰,我帮忙刷的浆糊,大师兄还抓了把浆糊舔,可逗了!哈哈!”
“嘿,你这兔崽子,咋啥都是小花婶小花婶,干脆你给你小花婶做儿子算了,正好,我不用天天给你洗衣做饭!”
“我能不能给小花婶做干儿子,娘你还给我洗衣服做饭?”
大嘴嫂又好笑又气,啪啪在虎子屁股蛋上几下,自个儿忍不住乐了,这吃里扒外的混小子。
第八十三章 过大年()
在酝酿了一年之后,大年三十终于到了来,这时候的人卸去了一年的劳累,个个精神抖擞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每家每户都已经打扫了屋,张灯结彩,虽然屯里人比较省钱,一家只挂了一两个灯笼,贴倆对春联,但是比较以前夜晚的宁静,屯子也变得鲜活起来。
张小花屋里打扫得亮堂,一点腌臜的东西都没有。
张小花坐在炕头上,听着外头噼里啪啦的炮仗声,屯里人几乎每家都买了鞭炮,三十夜里一直不断,热闹得跟街市一样。
“长青,咱们也放炮仗吧?”
“不急,关财门的时候放,关得越晚越好。”
乡下的屋子都有个堂屋,白天一般是不关的,大年三十叫关财门,过了午夜叫开财门,关得晚开得早是最好的,所以屯里人几乎都听着别家啥时候放鞭炮就知道自个儿家也该放了。
团圆饭都是一家子聚在一起,张小花和长青就倆人,多少显得有点冷清,尤其是鹿崽走了,不过好在院子里还有大鹅和鸡崽子吵吵闹闹个不停,大师兄这家伙上蹿下跳,才热闹很多。
“唉……”
每逢佳节倍思亲,张小花来到屯里的第一个年,心里有些惆怅,不过瞅见长青吃着年夜饭,跟平时一样,又有些慰藉。
大师兄也破例让它到炕上来,端着自个儿的一个食钵吃东西,张小花使坏,在它碗里倒了点酒,这酒闻起来跟果子一样香甜,猴头把持不住,舔干净钵,还意犹未尽,不过随后就晕乎乎的了,倒在炕头就呼呼大睡。
“长青。把它拎窝里去,等会我都没地方睡了。”
张小花帮大师兄在炕边上弄了一个窝,这猴头要说它怕冷,经常在雪地里撒欢,要说不怕冷。每天晚上非得靠着炕。不然哆哆嗦嗦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叫张小花心软。
年夜饭比平时丰盛一些,张小花弄了酸白菜炖鱼。红烧袍子肉,又拔了雪地里的萝卜炖热乎乎的汤,炒了两个青菜,他们俩个当然吃不完。
过了午夜,长青披着棉袍在外头点燃了一挂鞭炮,同时,像是默契一般,屯里同时响起鞭炮声,大伙的心愿都一样。明年过得更加富足。
张小花打了个哈欠,长青把大师兄搂到窝里,一边笑道:“这猴子,外头这么吵也睡得着。”
“习惯了呗,我和大师兄每天听你打呼噜,还不是照样睡?”
“真打了呼噜?”长青不信。
“骗你干啥。其实咱们过年都不用放炮仗,你那呼噜声更响亮!啥怪兽都吓跑了。”
俩人每天入睡前拌几句嘴已经成了习惯,有时候张小花吃瘪,有时候长青被奚落,不打一下嘴仗。长青还真有点睡不着。
大年三十大伙都是待自个儿屋里团圆,初一就更热闹了,各家各户开始窜门,晚辈向老一辈,邻里之间互相拜年。
清早,张小花就听见一阵锣鼓熏天,她还没睡饱呢,正纳闷咋跟唱戏一样呢?
爬起床就瞅见一溜小娃子在院子外,估摸有二三十个吧,屯里半大小子都来了,他们舞着一条龙,说是龙,其实只不过是扎的长草把子,再贴一些红纸装饰,就变成耍龙的了,旁边两个野小子一个敲锣鼓一个吹唢呐,估摸是跟大人借的。
“小花婶!长青叔!恭喜发财!”
野小子们齐声喊道,看这些小泥娃朝气蓬勃的样子,张小花也跟着开心了,不过那吹唢呐的小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冲张小花吹,给她闹得耳朵直鸣。
“嘿,一大早就遇到你们这群土匪。”
张小花笑着骂道,兜里早就准备了铜板呢,这是给屯里小娃子准备的压岁钱,正好他们到齐全了,也省得张小花一家家去给。
看见张小花手里的铜钱,这群小狼崽子立马眼睛放光,啊呀呀不得了,小花婶就是出手阔绰,他们舞龙主要是混些零嘴,没想到还有压岁钱拿,他们钵里都是些松籽果脯啥的,一群小娃子挨家挨户去拜年,回头每人能分不少吃食。
“等会,还没给你们婶子磕头拜年呢!”
张小花故意为难他们,不过小娃子们可不上当,嘴里嚷嚷着各种吉利话,吵得张小花败下阵来,只能一个个分压岁钱,从龙头的虎子到龙尾的鼻涕娃,收了铜板之后爱惜地贴身藏好,有听话的想和大人换些零嘴,调皮的琢磨着去集市上能买东西吃。
送走了野小子们,张小花拍了拍口袋,空空如也了。
“不成,长青,咱们也去拜年去,不然这兜里只出不进啊!”
“咱们又没有小娃子,难道把压岁钱给你啊?”
“是没小娃子……”张小花才想起这茬,“咱们不耍龙,咱们耍猴啊!大师兄,过来,带你玩儿去!”
张小花招呼一声,朝大师兄招收,不明白啥事的毛猴自然屁颠屁颠的,张小花平时才不带它出门遛弯呢。
张小花跑到大嘴嫂家,进院子就喊恭喜发财,一边叫毛猴翻跟斗,大师兄听不懂,就对着大嘴嫂作揖,估摸是学的小娃子们的。
“哈哈哈!”大嘴嫂被它逗得直乐,从兜里掏出来一把干山葡萄,这种野果子风干之后比新鲜的更甜,但是也不能吃多,不然豆腐都咬不下。
大师兄毛爪子接过来,龇牙咧嘴地乐,它还没想到作几个揖还能换吃食呢,这下它领悟了,到了下一家,也不用张小花说,它主动作揖,就是不会说话,不然它会说一个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哈哈哈,小花,你这猴子是怎么教的?”里正笑哈哈地说道,喊孙女儿花妞一起来看,毛猴又冲花妞爪子握一起,头直点,不过花妞啥都没有,这回它落了个空。
“没教,它自个儿学会的!”
“贼机灵!”里正挠了挠它后脑袋,给了它一把毛栗,又招呼长青和张小花,“没吃午饭呢吧?进屋来,正好,有件事跟你们说呢。”
长青和张小花盘在炕上,里正家热闹得多,他们有一大家子,里正、宋婶、宋大山、大山媳妇儿还有花妞,宋嫂弄了挺多菜,都是堆尖的。
“里正叔,你刚说啥事来着?”长青唆着粉条,桌上热火朝天的。
宋婶子一边给张小花夹菜,一边说道:“长青,多吃菜,有啥事吃饱肚子再说呗。”
里正却按捺不住,说道:“我前天去了躺镇里,有个老农在卖牛呢!咱们屯里不是缺牲口嘛,就跟他谈妥了,叫他搁手里几天,我凑足银子再去牵牛,不过,咱们已经凑不出银子了,就是想找你们商量下,如果要是实在没办法,我先去推了。”
“这是好事啊,不能推。”
张小花立马说道,这年头牛在乡间不少也不多,庄稼汉都指望着它耕田,一个村屯能要有一两头水牛,一般是不会卖掉的。作为肉食的牛都是大黄牛,一般水牛不会宰掉,除非是那家闹了饥荒,靠它活命。
“里正叔,就不能和他说说,咱们先赊账,等咱们有银子就还他?”
长青也是心急,啥时候能不短银子啊,现在赚的银子越来越多,但是花得也越来越多,真是怪事,长青瞅着账单上花钱跟流水似的,一阵阵心肝儿肉疼。
“不行,那是头好牛,那位老兄要卖掉是因为他儿子欠了赌坊的债,已经讨上门来了,前几天还把他儿子打了一顿人,听他说是腿都打折了,现在躺床上下不了地,现在等着银子救人呢。”
没个三灾五难的,谁也不想卖掉家里的水牛,那个老农也是走投无路。
“他说了多少银子?”张小花问道。
“八十两,本来没这么贵,不过他的牛才三牛,壮实得很,挺划算,主要是他说欠赌坊的就有六十两,还了债也没多少买药看病了,我也不好跟他还价。”
“是不能,人家落了难,咱们不能落井下石。”
张小花嘟囔一句,心里头也在盘算着,他们已经欠了船厂的钱,张小花原本琢磨一个月下来,咸丰楼那边有了分红,再加上最近织了手套已经运送到清河县刘三姐布庄卖了,加起来,应该能凑够船厂的钱。
可是现在又出了这茬,难道真要找人借银子?
“这样吧,里正叔,先从我这里支八十两,把牛买下来要紧。”张小花咬咬牙,做了决定。
“那船厂那边岂不是……”里正忧心忡忡地说道。
张小花笑道:“没啥事,大不了先借点银子,里正叔,你要是再看到有卖牲口的,驴子骡子都行,也都买下来。”
里正点点头,他信任张小花,屯里就数她有本事,也只有她能借到银子。
喝了几盅酒,张小花和长青只吃了半饱,因为大年初一还要去好几家拜年呢,他们都会拿出吃食来,要是在一家吃饱了,哪有肚子装?
比如鱼把头家的鱼鳞冻子,老药子自个儿弄的药膳等等,张小花和长青算是有口福,张小花都怀疑过个年,会长好几斤肥膘。
ps:
大伙有空来书评区唠嗑啊~谢谢“开心蝶变”的平安符
第八十四章 徐师爷道贺()
到了正月初白,张小花才算在屯里溜达完,拜年的时候,每家每户留着他们吃饭,拉着张小花唠嗑,几天下来,她膀子都肥了一圈。
“越过越圆润是好事,可是咱这身材可不能再圆润了,长青,你瞅瞅这衣服熨帖不?”张小花把衣服抻平了,挺合身,王玉莲的手就是巧。
“还不是一个样,瞧你美得。”
长青装作不在意,却忍不住瞟了瞟张小花,估摸是对的印象越来越好,人看着也顺眼了。
这块料子是从清河县带回来的碎花青布,张小花拿出来的时候,可把屯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儿羡慕坏了,都围着张小花问这问那,回家都跟自个儿男人也要裁块好看的料子回来做衣裳,被老爷们儿瞪着眼睛骂败家娘们儿。
“哎!你倒是把衣服换了啊。”张小花拿了一件衣服搁炕头,结果长青在一旁算了好一会儿账,到现在也没换。
“不用,都一个样。”
长青把账簿合起来,小心翼翼放回柜子里,张小花看他的模样就想笑,这要真成土财主了,还不是一个周扒皮?自个儿穿什么吃什么都不在意,就把账本当宝贝似的。
“别磨叽,你不换,我带你出去还嫌丢人呢。”
张小花催促着他,长青无奈,磨磨蹭蹭地换衣服。他们今天要去高老汉家喝酒,高老汉早就知会了一声,初八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让张小花和长青一定得到,高老汉盛情。张小花不好推脱,其实他们在菜市口帮了高老太一次纯属举手之劳,只是这倆个老人却一直记在心里。
“行了不?”
长青穿戴整齐之后,立马精神一振,虽然不是啥名贵的布料,只是普通的棉布做的衣,但架不住身材好啊,胸膛宽阔腰杆笔直。加上一顶毡帽,既淳朴又精神抖擞。
“得,还有这双鞋,咱们走。”
靴子也是新做的,适合冬天穿,暖和。
张小花和长青先到了五陵镇。买了炮仗和几个纸包,红糖芝麻芸豆啥的都带了些当礼。高老庄离镇上不远,一里来路就到了。也是一个小村屯,不过比野猪岛开阔,家家户户有田地庄稼菜畦牲口,倒是富足。
刚到村口就已经听到闹哄哄的声音,高老汉算是成了五陵镇,甚至是清河县的名人,会试过了算是稀罕事,一个县也不过二三十号人,甚至小县才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