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岛有人家-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爹!小花姐来了!”
锁子纳闷,咋就提张小花,不提他这个正主呢?张小花知道,那是秀英臊得慌,哪还会提锁子的名字。
“老孟!老孟!”
张小花自个儿开了院子的篱笆门,走到院里,瞅见快成型的椅子,只要钉几口木栓钉牢靠了,就成椅子了,旁边码着几张桌子,都是新做的,只是还没来得及刷桐油,这是私塾里拜托的桌椅,看来快完工了。
“小花,我在弄墨斗呢,屋里来坐吧!”
老孟从里屋跑出来,手指头黑乎乎的,墨斗是木匠常用的工具,主要是用来弹直线,老孟的家伙什齐全得很,刀锯锉锤摆满了一地。
老孟瞅见了锁子,不过他没吭声,故意不理会他,让锁子进也不是,出也不是,还是张小花偷偷拉了他一把,才跟着进屋。
几个人坐到炕头,秀英泡了三碗茶,锁子也有份,这让锁子吃了定心丸,人心里还是有他的嘛。
“老孟,你做出几张桌椅来了?”
私塾的娃子们上学堂还只能坐地上,这得尽快解决,所以早就和老孟说好了。
“按你说的,二十套桌椅,桌子齐全了,就几张椅子还差一两天,只是工有点赶,这也没办法。”
老孟吸溜了一口茶,直咂嘴,他连瞅都没有瞅锁子一眼,虽然余光瞟到了他大包小包的,心里总算痛快了些,这小子总算开了窍,上回叫大嘴媳妇空着手就来说亲,哪有这样的好事,想空手套白狼还是咋的?
“哪里的话,老孟你的活可没个说头,搁外头就是想买都买不到呢。”
张小花奉承几句,而且老孟的手艺的确是细致,桌??该直的直,该曲的曲,虽然卖相不太好,但是胜在牢实,一点都不偷工减料。就这套桌椅,用个一二十年都不成问题,就是娃子们淘天天折腾也弄不坏,老孟用的木料啥的都是上等的。
“哪里哪里。”老孟客套几句,不过眼角都笑弯了,“对了,小花,你还叫我弄的一个勺,你瞅瞅是不是这模样。”
老孟从炕头掏出一个长柄小木勺,正是张小花掏麝香用的玩意,小木勺精巧细致,就跟工艺品似的,那时候的木匠用核桃都能雕出一只船来,老孟虽然还没有到那境界,也差不远了,别看大老爷们笨手笨脚的,真正做起事来,那是令人赞不绝口。
“大体就这样,这椽锐了点,只要再磨平点,不然得把香獐子割伤了。”张小花捣鼓了一下小木勺,跟掏耳朵的勺一样,只是柄要长很多。
“那成,我再用锉子拉几下。”
说完老孟才突然记起旁边还有一个人似的,看向锁子,锁子这会正老老实实地等张小花开口呢。
“锁子,你今儿不干活,咋有空来我这里串门?”
老孟明知故问呢,他总算有点绷不住了,就跟那卖古玩的,买卖双方都得绷着,谁先开口就掉了段。
张小花也不着急,拉着秀英说道:“秀英,今年几岁了?”
“快十八了。”秀英脸蛋都红彤彤的。
“还年轻得很,老孟,秀英现在这年纪正抢手呢,你给她找了婆家没有?”
张小花自个儿反倒有些罪恶感,小姑娘连十八都没满,不过那时候的风俗就是这样,十七八岁开始谈婚论嫁,张小花也是刚满十八嫁给了长青。
老孟嘴跟风箱似的一扇一闭呼呼说道:“还没呢,小花,我就这么一个闺女,她娘又去得早,我还想自家闺女多陪我两年,到时候秀英一出嫁,我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老孟这么一说,秀英的泪珠子都在眼里打转,她是被老孟拉扯大的,是个顶孝顺的孩子,当然受不了老孟自怜自艾的一番说辞。
张小花点头说道:“是这个理,尤其是闺女一旦嫁出去,要是婆家规矩多,又不让闺女回娘家,你这一年到头也见不着秀英一次,这可怎么得了?再一嫁到远处,秀英就是在婆家受了气,连个哭诉的人都没有,当爹的就是有心帮衬,也无可奈何……”
秀英默不作声,只抹着眼泪哽咽。
锁子急了,拉着张小花的衣角,咋反倒帮他们说话了哩?
“我这闺女性子老实,我最怕就是碰到恶婆婆,就是有理也说不清,人总觉得是做媳妇的不是,秀英又不敢说,我怕她受气啊。”老孟也被张小花说得惆怅。
“是啊,所以要我说,就在咱们自个儿屯里找个好的后生,老孟你也是看着他们长大的,屯里哪些棒小伙你都心里有底。”
张小花对锁子试了试颜色,说道,“我瞅锁子就不错,样貌好,又勤快,啥活都能干,身体壮得跟牛犊似的,哪家闺女跟了他保管一辈子衣食无忧。他没爹没娘的,家里没有负担,虽然有点不懂事,你瞅上回,他稀里糊涂地就叫大嘴嫂空手跑一趟,这回是特地来赔罪的。”
锁子磕巴着赶紧说道:“是啊,老……孟叔,这是些米面鸡蛋,还有两斤红糖,给秀英和您补补身子。”
“东西不多,但是是锁子的心意。”张小花补充道。
桌上搁着几大包物什,老孟也没有去拆,只是叩着桌子,自个儿在琢磨,秀英回自个儿屋里去了,只是帘子撂起来一点,看来是关心着这边呢。
“老孟,锁子是你看着长大的,他品性你还不了解吗?有啥说的,你大可以提,锁子和秀英也算青梅竹马,他们一块长大,以后要是成亲了,俩口子绝对不会差,更不会委屈了秀英半点,锁子你说是吧?”
“嗯嗯!我铁定对秀英好!和庆叔一样,不动她一根汗毛。”
锁子信誓旦旦地承诺,老孟眨巴着眼睛,咋听起来他不答应就是耽误了秀英似的?张小花说得无可辩驳,他要是不答应,就跟拆散人家好姻缘似的,就是不通理的那个。
老孟终于开口了,幽幽说道:“小花,锁子和我家秀英是挺好的一对,但有一点,我这手艺不能失传,老孟我没有儿子,就这么一个闺女,她没办法学,我这祖传的手艺不能在我这里断咯。”
这个张小花就做不了主了,主要得看锁子愿不愿意学,其实这还算一个大好事,屯里有几个想拜师的老孟还不答应呢,因为他自个儿说过,他手艺要么传儿子,要么传女婿。
“这是个顶好的营生,搁谁都乐意!孟叔,我一定好好学。”
老孟心里五味杂陈的,他屋里就一个闺女,哪里想把她嫁出去?不过安慰的是,就一个屯里,天天窜门都行。而且说实话,锁子这后生他看得上,平常颠三倒四的,但干正经事从来不马虎。
“哼,如果学不好,那就不要怪我老孟。”老孟哼哼说道,也没给什么好脸色,其实心里乐开了花,他算是落心了。
“那行,这事你跟秀英说说,看看她满不满意。”
张小花拉着锁子告辞,秀英见人走了,才从里屋出来,扭扭妮妮到了老孟跟前。
“你小花姐的话都听到没?你咋想?”老孟问道。
秀英手指卷着衣角,颔首跟猫儿似的说道:“我还能咋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听爹的。”
锁子从老孟院子里出来,没头没脑地问道:“小花姐,老孟这算咋回事?到底答不答应啊?”
张小花踢了他一脚,说道:“东西都收下了,就是答应了!瞧把你急得,跟我屋里那毛猴似的,咋了,坐不住了?”
锁子挠着脑袋嘿嘿直笑。
第四十三章 跳跳鱼()
锁子的事基本靠谱了,张小花也落下心来,剩下的就看他自个儿了,老孟的意思是先处处,其实处啥处?这乡间邻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主要是老孟得考验考验锁子有没有这个心学木匠。
要不然就直接谈婚论嫁了,这地儿的风俗就是揭盖头之前,连媳妇儿长啥样都不知道,都是父母媒人说成了就成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嘛。
亲事差不多说成了,锁子还特地跑集市上买了块五花肉,依然是在张小花家开伙食,他自个儿没那手艺,吃惯了张小花的饭菜,平常自个儿做的还真有点下不了口。
坐在桌子旁,锁子敬着酒说道:“小花姐,这事全靠的你,出了不少力,我就先敬你,先干为敬!”
说完自个儿咕咚咕咚喝了一杯,满面红光的,人逢喜事精神爽,他总算要脱离光棍的行例了。
“我看你是打着幌子蹭酒喝。”长青捅了他的腰眼一下。
锁子呵呵直笑:“长青哥你瞧你,小气巴拉的,一点都没我小花姐那气度!嗯,这大饼手艺不错,香!”
今儿的主食是张小花用豆油烙的大饼,切成三角形,一张饼带着油泡,打鼻子香,油本来就是金贵的东西,豆油就更少了,咋吃咋香。
“还用你说!”
张小花夹了一张饼,却没有落在自个儿碗里,而是放在桌上的另一个碗里,这个碗属于毛猴的,它基本上就赖在张小花家不走了。
在屯里也不好找野食,倒是有几棵果树,也填不饱它的肚子,所以三天两头会跑山里头一次,早晨出去,傍晚就晃悠着猴腿回来了,就跟那大户人家吃饱了遛街的小爷似的。平常张小花也弄了它一份伙食,还有它专属的碗。
不过大师兄可不管它碗不碗,自己用爪子抓着大饼就啃,好在它不挑食,蹲在椅子上把碗里的油都舔得干干净净,然后眼轱辘直转瞅着张小花。
张小花见它这副模样就知道它在打什么坏主意,赶紧给它碗里又弄了一只烀茄子,农村很常见的菜,窝瓜、茄子、土豆被称为大三烀,拌点香菜大酱,就是这滋味。
“锁子,这毛猴跟你差不多了,蔫坏蔫坏的。”张小花还不忘埋汰埋汰锁子。
锁子不甘示弱地转移战火,嚷嚷道:“长青哥,你咋混的呢?你看嫂子都给一只毛猴夹菜了,都不给你夹!”
张小花嘿了一声,锁子倒挺会来事,她悄悄瞅了瞅长青的脸色。
“毛猴嘛,当然得照顾点,你嫂子还琢磨着带大师兄进山找个母猴儿呢!你瞅瞅它这歪瓜裂枣的样子,你小花嫂要是不操心,它都找不着媳妇儿!”
张小花听了噗嗤一声笑了,长青在笑锁子找人说亲的事呢,锁子悟了一会儿,才转过弯来,气得呲牙咧嘴,可不就跟猴似的,只是半天说不出话来反击。
大师兄瞅着他们抓耳挠腮,也听不懂他们在拿自个儿做文章。
吃完了饭,张小花就进院子,准备晒干货,这些都是屯里人从山里采来的,主要是野菇,还分好几种,香菇木耳猴头菇,其中香菇木耳居多,猴头菇是山里的珍品,就一颗,张小花先收下来,到时候再跟咸丰楼谈价钱。
张小花的价钱是木耳香菇三文钱一斤,都是新鲜的,水分多,已经算高价了,而那颗猴头菇是大嘴哥碰巧找来的,这玩意都能当人参卖了,张小花上次随老药子去采药,就吃过一回,鲜香嫩集于一身。
不过贾掌柜最想要的松茸却没有,因为还不到季节,只有春夏相接的短暂季节,松林里才会长松茸。
“小花,咱们的菜籽该撒了,我瞅着时候到了。”
“行,你捣鼓吧,这玩意我不太懂。”
张小花从里屋拿来一个黄纸包,里头是一些黄芽菜和萝卜的菜籽,正是这个季节的,张小花一次买了不少,因为萝卜秧是青菜里头张小花最钟爱的,等发了几寸深的时候最嫩,打汤最好。
张小花家里的豆芽菜也吃了几茬了,现在屯里都学着跟她一样,把绿豆弄成豆芽菜吃。
晾晒着山货,张小花瞅见虎子背着一根竹竿,手里拎着个篮子,蹦蹦跳跳地出门了,张小花问道:“虎子,干啥去呢?”
“钓鱼去!小花婶,你来吗?”
张小花瞅着他那阵势就不行,就一根比他自个儿长几倍的光竿,连着一根更夸张的棉线,连鱼鳔都没有,倒是有一个钩,这咋能钓到鱼?
“我不去,虎子,今儿不上学堂?当心你娘知道了揍你。”
张小花算算,今天也不过节,是上课的日子。
“先生说今儿不上了,花妞都被她爹带去钓鱼了,我先走了,去晚了就得等明天咯!”虎子一溜烟地跑了,大师兄爬到树上,瞅着他,心里琢磨咋溜得比我还快?
张小花抖了抖筛子,把香菇的灰尘抖落干净,一边纳闷:“他咋跟被蜂蛰了似的?钓鱼还分日子?”
长青从地里抬起头来,说道:“钓花跳鱼呗,这个时候最好,可不就赶着去嘛。”
“花跳鱼!”
张小花一蹦?,花跳鱼也叫跳跳鱼,她没钓过,就吃过一次,也算是顶级的海味了。
“我也要去!长青,赶紧给我弄一钓竿来!”张小花放下手里的活,兴致冲冲的。
“得了吧,你就是钓蛤蟆都钓不到,少搀和,咱家又不缺粮食,只有那些小娃子闲着没事才去弄,平常哪有这闲情?钓一天能吃一顿就不错了。”
长青好不留情地打击张小花,钓跳跳鱼可跟普通钓鱼不同,是个技术活,没个熟练的眼力和手法,甭想钓到它。无奈架不住张小花缠着要去,估计她今儿不去也没心情干活了,只好放下播了一般的菜籽。
“得,你等等,我得砍根竹竿来。”长青拿起一把柴刀就出门。
“快点,不是说去晚了就没了嘛。”
长青做的钓竿和虎子的差不多,长长细细的竹竿,一根长绳,一只钩子,连鱼饵都没有,长青叫张小花提篮子出发。
“蚯蚓呢?不用挖蚯蚓吗?”
张小花跟在长青屁股后面,一边纳闷,钓鱼连蚯蚓都不挖咋个钓法?
“你瞅着就行,这玩意我也好久没使了,成不成还说不定呢。”长青掂量掂量手里的竹竿,这玩意需要准头,生疏的人很难捕到跳跳鱼。
两人也赶到了海边,这里是岛上小河的入海口,地势低平,形成了一大片洼地,现在退潮,洼地露出来,里头全是泥水,跟稻田似的。
两人脱下鞋,光脚踩在泥里,软绵绵还挺舒服。
已经有一些小娃子在这里忙活了,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根竹竿,分散开来,竹竿一甩,然后把线猛地一拖,张小花啥都没看到,就瞅见泥水被线带起来,飞溅到小娃子们自个儿身上,本来就打了补丁的衣服上全是泥点子。
“嗬!一个个都跟泥猴似的,回家看你们怎么交差!”
张小花自个儿愣了愣,泥猴就是跳跳鱼的别称,他们这哪里是钓跳跳鱼,敢情是把自个儿打扮成跳跳鱼呢!
“小花!长青!你们咋来了?”
唯一的大人跟他们打招呼,他是里正的儿子,就是花妞的父亲,叫宋书山,名字挺文雅,是里正给取的,兆头好,希望他儿子读的书能摞成山,据说宋老头还想给小儿子取名学海来着,只是他就一个儿子,这是他的遗憾。
“书山大哥,是小花非得来尝尝钓鱼的滋味。”
宋书山指了指身上的泥,说道:“别的滋味没有,就是回头肯定得挨媳妇儿一顿臭骂。”
花妞在宋书山的后面露出小脑袋,甜甜地喊了人,她还是跟小兔子似的,和张小花算熟稔,不然都不太说话。
“书山哥,你收获咋样?”
张小花瞅了瞅花妞抱着的篮子,有几条跳跳鱼躺在那里,灰不溜丢的,一点都不起眼,她算是知道为啥脏娃子叫作泥猴了,跳跳鱼整天在泥水里打滚,可不就跟他们一样。
“弄了半天了,就这几条,长青,你手法好,你试试。”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