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的几天里刘琅的母亲就用缝纫机小心翼翼的给刘琅做了一身衣服,不过刘琅穿上后走在外面的时候就引起了邻里们的议论。
“这老刘家,用的确良给孩子做衣服,真是有钱呀!”
“你懂什么?人家老刘家跟省里的大领导都是朋友,人家现在有钱了,我听说买了五米的确良,一人一身都有余富!”
“我看刘家现在都快成万元户了………!”
总之刘琅穿上了的确良让很多邻居眼馋不已,他们也想买,但是买不到,因为上市仅仅三天的时间就全部卖光了,刘琅的母亲之所以能买到那是因为她朋友的亲戚在百货商店里上班,对方为了讨好才给她留了一些,要不早就卖光了。
不过那些偷偷不上班溜到百货商店去买布的人很多也被工厂扣了奖金,理由是迟到早退,但这也值了。
风靡全国的“的确良”来到阜城了,让阜城人民狂欢了一把,第一批货在三天之内就被抢光,但是半个月后,第二批货又出现在了百货商店了,再次卖光后还有第三批第四批,直到一九八二年的春节,“的确良”带来的热度已经消减了下去,因为街上的行人三成以上都穿上了这种布料制成的衣服,这已经不是什么稀缺的产品了。
一九八二年的春节刚刚过完,市面上就出现了一种名叫“喇叭裤”的衣服,顾名思义,这种裤子裤腿形状似喇叭,虽然很多人还没有看到“喇叭裤”的真身,但私下里已经流传出种种传说。
“媳妇,我听李二说他有个市里领导家的亲戚就有一件喇叭裤,穿在身上可舒服了,你周末去百货商店看看,要是有买的也买一条。”
刘东来对着自己的媳妇说道。
“我单位的王姐都去了,根本没有,她还跟我说,让我去跟省里领导说说,看看能不能弄一条裤子来。”
刘琅的母亲摇着头说道。
“这点事可不能去找肖老。”
刘琅的父亲赶忙回答。
“我傻呀!买条裤子去找那么大的领导。”
对方白了一眼。
“喇叭裤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听他们说这种裤子现在在南方可流行了,穿在身上老多人羡慕了。”
对于这种裤子,刘琅的父母只是听说而已。
“喇叭裤算个屁!”
坐在炕上正看着俄语书的刘琅心中暗道。
不过在这个时代,这种喇叭裤还真是时尚,要是有个人穿着走在大街上,引起的轰动绝对不亚于裸奔。
“喇叭裤蛤蟆镜,羊剪帽子大拉毛!”
这是八十年代初时尚的代名词,喇叭裤和蛤蟆镜是夏天时尚的装扮,羊剪绒的帽子和大拉毛围巾则是冬天潮流的先锋,要是哪个人有这四种服饰,恐怕会被人当成偶像一样崇拜。
而再过一两年,健美裤和皮夹克也会流行起来,穿在身上走在街上,那绝对堪比刘琅前世米兰服装周上的模特。
很显然,阜城出现了喇叭裤,代表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降临到了北方这种偏僻的小城,不过刘琅相信,这种服饰进入阜城绝对不是当地政府所为,恐怕又是那帮南方人,十几年后的书上统称这些人为“倒爷”,也就是说,“倒爷”来阜城了。
几天后自己的二叔穿着一件喇叭裤得意洋洋的走进家门。
“大哥大嫂,看看我这喇叭裤怎么样?”
二叔进屋就大声叫道,而他后面则跟着三叔和老叔,还有两个十八九岁的小青年,一个个眼睛里都快冒出了嫉妒的火焰。
“东学,这就是喇叭裤?”
刘琅的父亲一边询问一边用手摸了上去。
“别摸埋汰了!”
刘琅的二叔一扭身子躲过了大哥的手,然后用手小心的掸了掸,好像真有灰尘粘在了上面。
“哪还有假!这一条裤子我可是花了十块钱买的,还没用布票,好看吧!”
刘琅的二叔得意洋洋地说道。
“老二,你从哪里买的?百货商店里可没有卖的呀!”
刘琅的母亲赶紧问道。
“我告诉你………去去,你几个小子跟着干什么?都走都走!”
刘琅的二叔对着身后的两个小青年一声大喝,对方吓了一跳,但还是没走。
“二哥,我们也想买,您就告诉我们吧,放心,我们绝对不会告诉别人!”
一个人求饶般说道。
“嗯,也好,那你们可别告诉别人呀!”
对方的态度让刘琅的二叔很得意。
“我是从马家堡那边买的,那边有几个南方人偷偷在买,一条十块钱,不光有裤子,他们那里还有一种叫做磁带的玩意,说是放到收音机里能唱歌,我又花了五块钱买了一盘磁带,不过咱家没有那种收音机。”
刘琅的二叔从裤兜里套出了一盘磁带,这磁带一出,立刻就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只见封面上是一个女人的相片,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看得在场的男人们口水都快留下来了,不光是男人,就是刘琅的母亲眼睛都直了。
“这是………邓丽钧?”
好吧,刘琅也知道这个邓丽钧,当然,整个国家又有几个人不知道这个女歌星呢?
这位来自湾湾的女歌星一首歌唱出能让人的血糖升高,所以又被后人称为甜歌天后,绝对是刘琅父母一辈的偶像。
别说听她一首歌了,你看,就是看到对方的相片都把这几个人的魂给收走了。
“磁带,东学,你把磁带先留哥这,等过几天我去买一个能放她的收音机,到时候让你过来听。”
刘琅的爸爸马上说道。
“那可不行!”
刘琅的二叔一听就有些急了。
正在这个时候,门口传来了刘琅爷爷的吼声。
“老二,你这个小兔崽子,花了十多块钱买条破裤子,看我不削死你!”
话音未落,刘琅的爷爷手拿一根火钩子就冲了进来,不由分说就要招呼到对方身上。
“爸,这是喇叭裤,喇叭裤呀!”
刘琅的二叔四处乱窜大声叫道,一边躲还一边护住自己的裤子,打我可以,把我的裤子弄脏了就不行了。
“给我吧!”
刘琅的父亲一下子就把对方手里的磁带抢了下来,然后迅速放入衣服兜里。
“爸,爸,别打了,别打了!”
刘琅的母亲赶忙把愤怒的父亲拦了下来,而刘琅的二叔趁机跑了出去,剩下的人也一哄而散。
“这个小兔崽子,真是管不了了,十多块钱呀!全他妈的给我花了,不打死他干什么?”
刘琅的二叔还没有结婚,每个月的收入要全部给自己的父亲,而且他现在也不过是一个一级工,每个月工资也就二十块钱,花半个月的工资买条裤子,对于刘琅的爷爷来说那是典型的败家子行为,当然要教训了。
“爸,老二也长大了,再说,这种喇叭裤不是时尚吗?反正也买了,总不能退了去吧!”
刘琅的父亲替弟弟解围道。
“十多块钱呀,就给我买条破裤子,太败家了!”
反正钱已经花了,刘琅的爷爷也没有办法,被大儿子劝说了一阵也就回去了,不过刘琅的二叔肯定是要被臭骂一顿了。
二叔从马家堡买到了喇叭裤,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短短半个月后刘琅就在家门前的马路上看到有人穿着裤子蹬着车子飞驰而过,周围的行人果然是纷纷驻足对他行“注目礼”,这个人挺胸抬头,下巴都翘上了天,一副天上地下唯我牛逼的样子。
第三十五章 南北差异()
马家堡是个地名,早在阜城没有建立城市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每到初一十五方圆数十里内的老百姓就赶着马车来这里赶集,时间长了成为了一个集市,等到了建国后,随着私营经济被全部消灭,这种民间自发的集市也受到了冲击,被政府取缔不复存在,但到了一九八二年,这里又逐渐聚集起人,开始了私下里的交易,逐渐形成了自由农贸市场。
在阜城,这些年老百姓所需的各种物品都是国家统购统销,实行计划经济,然后在国营百货商店贩卖,老百姓购买时需要凭票,但即使有票有时也常常买不到想要的物品,就像“的确良”这种布匹,老百姓去晚了就买不到了。
马家堡算是改革开放后阜城的第一家自由农贸,它的出现代表着私营经济已经开始显露出了势头,这种自由贸易的活力远远超过了僵化的国家计划经济,对于阜城市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自由市场刚一建立就显示出它强大的活力,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有大量的“稀缺”物品出现,“喇叭裤”“的确良”邓丽钧的磁带,还有单卡收音机等等都出现在了市场中,甚至还有人贩卖粮票,地方粮票和全国粮票都有出售。
这些东西都是一群南方人在买,一条“喇叭裤”十块钱,一米“的确良”是五元钱,一个单卡收音机一百一十块钱………!
这群南方人算是国家第一批“倒爷”,刘琅作为重生者,知道现在国家的形势。
今年是一九八二年,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四年时间,别看北方还如一片死水,但在南方,改革的春风已经无数不在,尤其是gd和潮汕地区,虽说还达不到人人经商的地步,但是也出现了大量的个体经营者。
刘琅前世对这个时代国家的发展有过很深入的研究,在八零年前后,光是江浙地区的温州个体商户已经超过3000个,在交易活跃的一些集镇相继出现了一些专业的制作作坊,一些较大的规模者在当地被冠以什么“大王”的称号,如电器大王、螺丝大王、矿灯大王、线圈大王等等,这些人的资产在当时都已过十万元,生产的产品质量大抵可以与国营工厂有一拼。
要知道电器、螺丝和矿灯这种物品可是工业所用生产资料,科技含量要远高于裤子、帽子、布匹这些生活资料,工业用的生产资料都如此兴盛,更不必说人人必用的生活资料了。
南方这些物品都是哪里来的呢?
这个问题即使到了二三十年后很多学者也是讳莫如深,但实际上每个人心中都清清楚楚,那就是走私,因为走私而完成灰色的原始积累,才是当年东南沿海乡土经济萌芽的重要推动因素。
刘琅还记得,二十年多后有一位经历过当时场景的学者写过有一本书说是:当时每天停泊和游弋于东沙岛海域的港台走私船达几十艘,前往交换的大陆走私船则多达上百艘。电子表和尼龙布料涨潮般涌进内地,黄金和银元则退潮般滚滚外流,成千上万的群众如痴如狂,沿海城乡形成了好几个远近闻名的私货集散市场………。
因为走私让沿海的城市走向了高速发展的道路,这听上去很不堪,后来有些私营业者成为了著名的企业家,更是不愿意提起这段经历,因为这似乎成了他们这些最早一代私营业者的原罪,永远也摆脱不了。
但是在刘琅看来,也并非有什么大的罪过,既然国家进行改革开放,那开放市场就是势在必行,所谓的“走私”其实就是一种开放,只是因为国家的法律还没有如市场那样发展迅速,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这是国家的责任,不应由那些企业家来承担,而且即便再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依旧还很不完善,这才是造成了很多矛盾问题的根源所在,在自由市场面前,国家制定的政策的速度永远是跟不上的,这是整个世界问题,不单单只是这里才有。
可以说,现在的南方沿海的那些城市,所谓的“喇叭裤”、“的确良”,邓丽钧的磁带和单卡录音机,不说是人手一份,那也早就不是稀罕物了,但是北方封闭的城市这些东西还非常稀缺,很多南方人就看到了这个商机,在当地购买这些物品然后带到北方来买,利润几乎要反上两三倍,而成本也不过是火车票和一路上的伙食费而已,一个人从南方拿着各种商品到北方往来一趟最少也能赚上数百块钱,多的更是能达到一千多甚至数千块钱,一年下来光是倒卖小商品就能成为万元户,相当于这个时代工人们数年的收入了。
不少南方人的到来,打破了阜城这座小城一成不变的计划市场,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的确良”裤子就变成了大众货,走在街上偶尔也能听到那邓丽钧甜的都要倒牙的歌曲“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啊……!在梦里………”
“靡靡之音”在阜城中升起,听的如刘琅父母这样的年轻人如痴如醉,但是却引起了很多中老年人的不满。
“这都是什么狗屁玩意?”
刘琅的爷爷在刘琅的家里,对着放在炕上,唱着邓丽钧歌曲的单卡收音机大声吼道。
这个收音机是刘琅父亲花了一百一十五块买的,这笔钱可是相当于刘东来将近半年的工资收入,虽然他现在已经结婚成立了自己的家庭,花费都来自于自己家中,但是如此“败家”的行为还是让刘琅的爷爷非常不满。
“爸,你听听这歌,多好听呀!怎么能说是狗屁玩意?”
刘琅的父亲笑着说道。
“你们呀!都是败家子,一百多块钱就卖个这东西,这东西能顶吃能顶穿?”
刘琅的爷爷气的不行,在他心里,吃穿才是大事,听个破歌就花这么多钱,根本就不值。
“爸,现在时代变了,报纸上都在说要改革要开发,这东西就算改革开放,我们自然也要响应!”
刘东来拿出改革开放给自己撑腰。
“改革也不是这样改的,这就是投机倒把,放在十年前,会被人戴上帽子拉出去游街。”
刘琅的爷爷当然不服气。
“游街也游不到咱们头上,这些东西都是南方人带来的,跟咱们没关系。”
刘东来根本不在乎。
“哼,这帮南方家伙,凑到马家堡那里,天天贼头贼脑,一看就是一帮不务正业的二流子,他们早晚会出事………大孙子,你长大后可别像他们那样,做人呀!还是找个正当工作才是重要的,小商小贩永远都不是正路。”
刘琅的爷爷看着坐在炕上的刘琅说道。
“爸,刘琅不会的,他长大可是要上大学的,上了大学那就是国家的人才,国家直接都包分配,谁会去干个体户?”
刘琅的父亲附和道。
刘琅只是对着父亲和爷爷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第三十六章 落后的原因()
瞧不起个体户,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就是北方人的固有思维,也正是这种思维让北方的经济发展在二十多年后变得困难起来。
几十年后,南方经济发展的一塌糊涂,北方经济同样是落后的一塌糊涂,双方走的是两个极端。
有人说这是人的的问题,南方人血液之中都带着奋斗的基因,而北方人墨守成规,不愿意改变,天天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才是造成这两种极端的原因,这种观点曾经还占据主流,当时成为了很多攻击北方人的口实。
刘琅也曾研究过这个问题,表面上看这似乎也是正确的,但他认为这不是根本,根本还是在于体制上的落后带来了经济上的进步乏力。
其实在这个时期,除了gd和江浙一带靠近沿海和香港地区的城市外,在中心城市或次中心城市,具有个体经济的活动还是小心翼翼和廖若晨星,因为长期的计划经济,让人们已经习惯在一种格式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