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致此经年-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洛洛,你赶快回去上班吧!年后给你答复。放心吧!一定完成我女儿交待的任务。”
乔紫洛,急匆匆的走出包厢,却没有留意到身后不远处来自那人审视的目光……
此人正是程总的情人林丹。她嘴角微微上扬,以一种轻蔑了然的眼神,望着已经消失在走廊拐角处的乔紫洛……
第十章 南北除夕夜()
今天是大年三十。一大早我就换上了新衣服,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对镜中的美人说道:“真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啊!”我老妈听到我以如此自恋的口吻自说自话。不禁爽朗的大笑了起来……
紫洛,知道自父母离异以后。自己便是母亲生活中的唯一重心。所以她有“责任”有“义务”在母亲面前随时变成段子手,逗她开心。
乔母,笑眯眯的看着爱女。这件短旗袍苏绣上衣穿在我女儿身上的确是非常靓丽。奶白色的香云纱面料上,绣着颜色各异的美丽蝴蝶,翩翩飞舞的彩蝶姿态各异。精细的做工,繁复的盘花扣,都是纯手工的。这件衣服是乔母在苏州刻意给紫洛定制的。
“洛洛,这件旗袍上衣你穿起来真是好看啊!看来这钱没白花。”
“老妈,4200块一件的旗袍上衣能不好看吗?”
乔紫洛,拿起福字朝在厨房忙碌的妈妈,俏皮的嚷着:“额娘,我贴福字去喽!”
紫洛,看着大门上刚贴好的福字与春联,便用手掌用力的在上面按了一按,大功告成。
春联,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这一习俗的传承不仅仅是一种民族的特征,更多的是表达了我们对吉祥、幸福、顺达、安康的美好祈愿……
我老妈嗑着瓜子,我吃着我20多年来,始终中意的烤鱼片。不管现在的年味变得有多淡,北方人除夕守岁必不可少的节目就是看春晚,一方面是春晚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另一方面,你不看春晚,就没别的看的了,好吗!
相比北方,南方孩子比较幸福,撞钟、祈福、赏花去……这不故意气人吗?
北方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南方年糕、取其“年年高”之意。还有吃圆子的,希望一家人能够团圆美满。
其实,无论东南西北就是,各种吃……各种喝……
还不到八点就收到了一堆拜年短信。看着这些拜年短信,乔子洛边看边笑。
什么——“你家今天从早到晚下人民币,局部有金条,午间倾盆美元转欧元,气象部门提醒你:戴好头盔拿好麻袋准备发财!”
叮……短信息的提示音响起,紫洛拿起手机一看,是一个陌生号码,随即便打开信息翻阅。
“考虑到你要才有才,要貌有貌,且深谋远虑,胆识过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到时会有海量短信堵塞,所以提前祝洛洛你新年快乐!——秦凯然”
原来是那个雅痞……他怎么会有我的手机号呢?其实这也不难猜,不是李婉宁给的就是程总给的呗!做个朋友倒也无所谓啦……
乔紫洛放下手机,回到卧室打开电脑,看看有没有最新邮件。看着电脑屏幕上新邮件显示为零,紫洛摇了摇头便失望的关掉电脑。走出了房间。
“洛洛,干什么呢?出来看春晚呀!”
乔紫洛走出房间,就见乔母笑盈盈的,端着一碗酒酿圆子朝紫洛走来。“洛洛,快吃吧!这是你最喜欢吃的。不过我觉得还是没有你外婆煮的好吃。等初二回杭州的外婆家,让你外婆煮给你吃。”
“妈,那还用你说!我外婆一年也见不到我几次。哪一次我回去不是烧一大桌子的菜。”
乔紫洛,边说边从沙发上起来。她走到了厨房外的小露台上,把靳鹏轩那日塞给她的纸箱打开。从中拿出了四瓶红酒,准备放在拖运的大箱子里,与乔母事先准备好的东北土特产一同给外婆带过去。
“咦?这是什么?”乔紫洛,看到装酒的箱子里有两个像a4纸那么大的礼盒。她随手拿出来一看……原来,是那天靳鹏轩在华府买来的两盒辽参。当时,还被她误以为是——靳鹏轩要拿来补肾固精的呢!原来是买来送给她的。
真爱的第一征兆,体现在男孩子身上是胆怯,在女孩子身上是大胆。
如此看来!他送贵重礼物给我,又怕我不好意思收。还特地把礼盒藏在了放置红酒的纸箱里,一方面向我试好,一方面又小心翼翼的顾全我的自尊。想来也有胆怯的一面。
乔紫洛,浅浅的一笑。谁又能知道明天会怎样呢?说不准只是他靳少一时兴起呢!她想这么多干嘛?这一切就交给时间这剂良药吧!它会沉淀最美的感情,也会带走留不住的虚情……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
电视里传来了春晚节目主持人的倒数——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此时此刻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梦字。这梦里有强国、有富民、有期盼、更有实干……新年好!
紫洛,透过落地窗仰望天空,看着那烟花,在天空中绽开好似美丽的流星雨。最后消失在s城的夜空中。
每个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在演绎不同的故事。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场尘世的烟花,时而璀璨,时而荒凉……
铃…铃…铃…手机在茶几上不停的响动。因为外面的炮竹声震天响,所以乔紫洛没有发现手机的响动。倒是乔母准备拿干果零食吃的时候发现了!
乔母大声说道:“洛洛,是不是你手机响了?”
紫洛,回头望了一眼茶几上的手机,快步走过去拿起手机一看是——靳鹏轩的来电。
“你好靳少,新年快乐”乔紫洛礼貌的问候。
“新年快乐紫洛。”手机的另一端传来了靳鹏轩低沉而又有磁性的声音。此时,通话中的背景音乐是全国统一的烟花爆竹声……
“靳少,现在在b城吗?”
“没有。我此时此刻在广州。我父亲主籍广东。所以,我每年都会陪父母回老家过年的。”
“照你这么说,你是广东人喽!那你为什么没有广东口音。倒是一口地道的京片子?”
“我老妈是北京的呀!所以我是个“京广混血儿”从小在我外公家长大的。与大院子弟在一起混久了也就现在的这种口音了!”
手机的另一端传来了紫洛的娇笑声。“我只听过京广高速,从未听过京广混血。”
靳鹏轩,听到紫洛笑的如此开怀,心情也为之大好。不由的还想与她多说些什么……
“紫洛,七天小长假都准备去哪儿玩?”
“我初二会与我老妈飞杭州,到我外婆家过节。我老妈是杭州人照你这么说我也是南北混血了!哈哈哈……”
靳鹏轩从吃年夜饭之前,先要祭祖,将食物分出少许,献给祖先,以示纪念。小辈可以从长辈那里收到“压岁钱”寓意镇压“邪崇”。再到每餐必食鱼,但不能吃光,叫做年年有余……足足讲了半个钟头的电话。
手机挂断后,乔紫洛握着有些微微发热的手机,心中竟也泛着一丝甜蜜。
女人对待感情一向敏感,她从不妄自菲薄,但也绝不会自作多情。他对她如何,此时的她,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了……
第十一章 第二故乡杭州()
随着社会的发展,远嫁已经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女人们一时头脑发热,不顾亲人,朋友的反对,劝告,毅然跟着一个她们认为可以终身依靠的男人,远嫁他乡……
远嫁,是为了一个男人,来到离家几千里甚至是几千公里以外的地方生活。以一个女人的姿态扮演一个妻子的角色,一个慈爱母亲的角色。
想当年,我父母也是双城恋,千辛万苦的走到了一起。可是只过了11个年头,他们的婚姻便走到了尽头,没有预期的终成眷属……
感情这种事谁又能说的清楚呢?只能说凡俗之人的爱情,没有生命长,总在中途散场。而我所期待的是不俗之人的爱情,可以一直牵手终点。
大学校园是恋爱“圣地”你要是不在校园里与某位美女或者是帅哥,曲径通幽、私相授受,那这四年大学也就算是白读了!而乔紫洛恰好很“不幸”的成为了其中一员。不是她自身条件差,只是她固执的认为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又有几对能修成正果呢?一走出校门,有80%以上的都分了……
也许这些都是借口,没遇到对的那个人才是真。那种在人群中的一个回眸,两人的四目相对,然后火花四溅。心下便有所了悟……原来这货在这儿啊!这种感觉就对了……
要怎样形容我的第二故乡——杭州呢?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细雨绵绵、一切都是那样淡淡的美好。想想苏轼他老人家是挺有才的,看人家多会联想。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对了就是这种感觉……
身为南北“混血”的我恰好也具备了,苏杭美女范,骨架小,弱柳扶风……所以往西湖边上那么一杵,绝无违和感。相当接地气。
今天是大年初四。我与表妹汪蕊我大舅舅家的女儿一起逛河坊街。河坊街里人头攒动……它曾是古代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儿”街上的老字号商铺,如孔凤春香粉店、万隆火腿店、叶种德中药堂、翁隆盛茶庄等……即便在现今也是杭州人耳熟能详的。
河坊街位于吴山脚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属于杭州老城区,衔上最具影响的有胡雪岩故居和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成为此街的一大亮点。
青石板路,青白色的骑墙、明晃锃亮的牌楼,在冷暖相宜的光照下显得愈加韵味十足。
杭州的冬天我认为没有北方的舒适,比较阴冷潮湿,连被子都有潮气。外婆怕我不习惯早早的就把电热毯给铺到床上,还把被子放在上面使潮气快速蒸发掉。还把空调打开了,吹散屋里的阴冷潮湿……这就是亲人,我的至亲骨肉……
我与汪蕊走进了一家特色店铺,里面的围巾,手工刺绣零钱包,都比较有江南特色。紫洛准备买几样带回去,送给朋友同事。
身旁的汪蕊,轻轻的拉了我一下,示意我不要买。我只好与店员说:“我再看看。”
我们刚走出店铺,就听汪蕊在我耳边说道:“洛洛,河坊街里的东西好贵的。去四季青那里买比这里可便宜多啦!”
这精打细算的劲儿可跟我大舅妈有一拼!我舅舅有两个孩子。汪蕊上面还有个哥哥现在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据说发展的也还不错……
乔紫洛,一副欲哭无泪的样子拉着她道:“小蕊蕊,四季青是批发市场,和s城的五爱街一样。这大年初四的谁要出摊呀?”
弄了半天咱俩不在一频道上。乔紫洛见她恍然一笑,在白嫩的脸上浮上了一个醉人的小梨窝,紫洛不由的伸出双手在她的双颊上捏了一下。
汪蕊的皮肤比我的还要白晰,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每次我从杭州回s城都会感觉皮肤变得更水嫩些,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水质的原因。
这时汪蕊的手机响起,她羞涩的避过了我的眸光,笑嘻嘻的接听道:“我在与我表姐逛街呀!你也要过来?我们两个女孩子逛街,你过来干嘛?”
乔紫洛会意的一笑,说了声:“你让他过来吧!说我们在东坡路常去的那家餐厅等他。”
汪蕊听我如此说便也改了口“好了!好了!你过来吧!我姐姐说,我们在东坡路上的餐厅等你。”
乔紫洛看着挂断电话的汪蕊,便一只手搭在她肩膀上调笑的说:“行啊!小蕊蕊,热恋ing中。看样子发展的不错。要不然怎么敢来见我这个大表姐呀?”
小蕊蕊,斜了我一眼用她的杭州调说道:“你就尽情的拿我开涮吧!自己比我足足大了4岁,也不快下手物色一个?奶奶私底下都说了。过完年你马上就26岁了,还一天到晚跟没事儿人一样……”
乔紫洛,听她用这东北腔加杭州调的调侃自己,竟然毫无形象的哈哈大笑……
其实在江南吴语区,有一小块“半官话”区域,像大海中的孤岛被纯粹的吴侬细语包围着,这就是杭州话。杭州话带有明显的北方话特征,是吴语与北方话的混合物。
1000年前,南宋迫于金兵的强势入侵,来自(汴州,今河南开封)在流民南移中,官吏、士人、商贾、工匠、僧道、艺人大批北方人进入临安。由于怀念在首都开封的辉煌岁月,于是按照开封的样子建设杭州。
有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所以杭州也因此带有浓重的北方味,是长江三角唯一具有北方口音的城市。
上学期间,每逢寒暑假。乔母——汪月白都会带着紫洛,回老家杭州小住。紫洛一不小心就对小蕊蕊普及了一下东北普通话。导致现在的她没事就干啥……干啥……的。这南腔北调的实在是搞笑。
乔紫洛嘴角含笑,用娇媚的眼神凝视着小蕊蕊。“我说小蕊蕊,咱说普通话好吗?以后你要是还以这种方式说话,我会考虑把你直接送到刘老根大舞台去……”
汪蕊,拉着我往东坡路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哼我。“哼……还不是你教的?还好意思说人家?”
我与汪蕊上了餐馆的二楼,坐在临窗的位置。也许是过节没有什么人。还好这家没有暂停营业……我点的酸辣汤,炒螺蛳,油炸臭豆腐,拌笋丝……这几样小菜紫洛每次来必点。
“蕊蕊,你想吃什么?再点几样,你表姐我请客。”
汪蕊笑看着我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再点一个酸菜鱼就可以了……李峰喜欢吃。”
紫洛,笑眯眯的看着这个小表妹。21岁的年纪还没有走出大学校门,对未来有着无限憧憬。清澈的双眼泛着光泽……一副不知愁滋味的开心模样。
咚…咚…咚…的脚步声从木质楼梯的拐角处传来,紫洛向着声音的来源望去。只见一高瘦男孩穿着一件卫衣外套,高鼻梁上架了一副小眼镜。男孩谈不上如何帅气,但是白净的脸庞上一直挂着暖男似的微笑。
不错!一看就知道是一单纯的孩子。
“洛洛姐过年好!”男孩彬彬有礼的打着招呼。
“你好!你叫李峰对吧!赶快坐呀!站在那里干嘛?”紫洛对他微微一笑,大男孩比较腼腆,随后拉出椅子便坐了下来。
紫洛问大男孩“还要不要再点什么?”李峰摇摇手道:“够了。”然后紫洛就看着他们两个,你侬我侬的相互“布菜”。
“李峰,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洛洛姐,我是浙江理工大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生。”
“哦!不错嘛!好好研究,我们家蕊蕊可等着你出成绩呢!”
只见男孩羞涩的点头“嗯”了一声。
三人走出餐厅,便道了别……
蕊蕊与我回到了外婆家。一进家门,外婆便问我们去哪儿玩了?
“外婆,我和蕊蕊去河坊街逛了一下。晚上我带外婆去知味观吃晚饭好吗?”
外婆笑眯眯的说:“好。”因为相距较远,只能在法定节假日的时候我与母亲才能回来“省亲”。所以一定要把尽孝道浓缩成精华,让老人家开心……
在汪月白与乔鸿宇离婚的时候,母亲曾考虑过要带着我回杭州定居的。不过,我那时还在读书,所有的朋友也在s城。因为种种原因,也就放弃了这个决定。不过在我看来,最大的原因是方便我父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