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乐夜未央-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律,降敌者腰斩,其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注1)

    群臣皆认为该以此定李陵之罪,然而,上以此事问太史令司马迁时,司马迁却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天子却以迁为诬罔,以李陵功高讽刺李广利功少,欲沮贰师,为李陵游说,而下迁腐刑。

    司马迁是太史令,结交的人中并没有位高权重的,杨敞也没有什么办法能为其脱罪,也没有太多的钱财可为其打点,不过,他仍然去了长安。

    在那种时候,他能够不避嫌疑地前来司马家,便是极重道义的了。

    司马迁无子,唯有一女,在得知杨敞丧妻之后,司马迁便将女儿许配给了杨敞。

    司马迁当时不过刚刚出狱,杨敞却没有任何推辞,禀明父母之后,重令为介(注2),定下婚事。

    这位司马氏就是杨敞现在的妻子。

    杨敞的仕途倒有一半是因为这个妻子。

    ——司马迁后来为中书谒者令,与霍光、张安世等人都有来往。因为这点交情,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之后,便征其为幕府军司马。

    杨敞本人心性忠厚,并不适合军司马的职位,因此,始元六年,霍光便将其迁为大司农。

    大司农,原名治粟内史,掌谷货,有两丞。孝景皇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孝武皇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又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

    这个职位虽然九卿之一,但是,事务繁杂,关系民生,极容易出力不讨好,不过,杨敞本人却是极喜欢这个职位。

    杨家本来就是耕读之家,杨敞对农事也不陌生,一年多的大司马令做什么,虽然没有什么建树,但是,也没有过失,比起以往大将军幕府的日子,不知轻松了多少——霍光为人谨慎,对属下的要求虽苛刻,但是,也不容有失。那种压力实在不是杨敞那种性子能喜欢的。

    杨敞以为,也希望,自己就这样当着大司农的职位,直到年岁足够,可以上书乞骸骨了,就带着妻子,回华阴的家中。

    杨敞从没有想过,自己身为大司农,也会接触到这样的事情。

    ——告发长公主欲杀大将军!

    杨敞不由就是一身冷汗,他更加用力地握住妻子的手,望着堂中站着的男子,好容易才沉声开口:“燕君,此事,君当告于廷尉。”

    杨敞一点都不想知道这件事,更没有去想因此立功什么的,他只想找个理由把这件事推出去。

    站在堂中的男子年纪比杨敞还大,也是满头冷汗,听到杨敞如此说,如何不明白他在推托,他猛地跪下,叩首急言:“大司农,臣不想死啊!”

    此人姓燕,名仓,是大司农寺的属吏,曾任稻田使者,巡查稻田情况,算起来也是杨敞的属下。他的年纪又长,杨敞被他这么一跪,心中顿是便觉得不忍,对自己故意推托的打算更是深感愧疚。只是,他素来没有急智,心急无措之下,只能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妻子。

    也正是因燕仓年老,司马氏才没有回避,此时见丈夫拿不定主意,她却不能像以往一样代他拿主意,只能站起身,面对夫君行礼道:“君既有外事,妾请退。”

    杨敞一听这话,立刻便慌乱起来,连忙跟着站起,刚要开口,便看到妻子的眼色,硬生生咽下原本要说的话,改口道:“少君安步。”

    说着,杨敞又送了妻子几步。

    就这么几步的工夫,司马氏不能多言,只是低声对夫君道:“大将军亲信中何人休沐?”

    杨敞毕竟不是蠢人,一听这话便明白过来,眼中露出喜色,司马氏这才安心离开。

    送走妻子,杨敞转过身,也不回座,便直接对燕仓道:“吾亦知君忧。”

    ——如果去廷尉告发,一个弄不好,事情没查清,他便死了,最后,不了了之。

    燕仓满怀希望地抬头:“大司农救我。”

    杨敞扶起燕仓:“我虽曾在大将军幕府,然如今位列九卿,实不方便再登大将军府门。”

    燕仓一听,便又要跪下,却被杨敞扶住,无法如愿。

    杨敞道:“今日谏大夫杜君休沐,我遣大奴送君去杜家。”

    ——杜延年?!

    燕仓连连点头:“谢大司农相救。”

    杨敞苦笑:“此事不当君谢。”

    注1:《二年律令》中有“以城邑亭障反,降诸侯,及守乘城亭障,诸侯人来攻盗,不坚守而弃去之若降之,及谋反者,皆要斩。其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的条文。降匈奴的罪刑不会比降诸侯更轻。

    注2:介,指媒人上门提亲。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150、杜家的意外() 
杜延年并不知道有人心急如焚地在自己家中等着自己。

    他与霍光虽然常在宫中相见,但是,宫中耳目繁杂,不比幕府令人安心,很多事情都不能深谈,而他不是幕府属吏,也只有在这种休沐的时候才能前来大将军府与霍光商议事情,他自然得抓紧时间,尽量参与霍光的决策――霍光是大司马大将军,身边永远不缺少为其之出谋划策的人才,杜延年不是无欲无求,自然不会希望自己不被霍光倚重。

    今天又有刘病已在,杜延年自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轻言告辞的。

    燕仓不知道这些事情,被杨家大奴送到杜家,一听说杜延年不在,顿时脸色苍白,哆嗦着不知道如何才好。

    杨家的家老见他如此表现实在是哭笑不得,不过,杨敞吩咐得郑重,家老也不敢等闲视之,只能安慰了一番,随后又很客气地询问杜家家老其家主何时能回来。

    毕竟两家主人都是从大将军幕府出来的,虽然来往不算密切,但是,也从未交恶,更何况杨敞如今位列九卿,杜家的奴婢也不敢太过轻慢。

    “敝主是休沐外出,仆实在不知主君何时能归!”杜家家老也很无奈。

    杨家的家老倒是没有恼,笑眯眯地道:“无妨无妨!仆亦是受命而来,敝主之意,无论等多久都无妨。”

    虽然杨家人这样说了,杜家的奴婢仍然不敢多事:“敝主不在家中,又无交代,我等实不敢随即让人进门。”

    杜家也是官宦之家,门禁是最不敢轻忽的,杜延年没有交代,给他们再大的胆子,也不敢让人进门――更何况两家本就没有什么来往。

    这也是应有之义,杨家一干人也没有什么可抱怨,只能应承着在门口等候了。

    这时,燕仓抹了一把冷汗,咬咬牙,道:“谏大夫是否一定会归家?”

    ――杜延年不过是休沐,明日还要入宫当值,若是他今夜不归家,明日直接入宫……

    杨家的家老也是一愣,不由又看杜家人。

    杜家家老这才看向燕仓,打量了一番,心中有了估量,才慢吞吞地道:“这也有可能……”

    燕仓顿时急了:“这可如何是好?!”随即便不停地拍打自己额头,竟是有些发狂了。

    两家的家老被他吓到了,连忙让人拉住的胳膊,见他被挟制住,杜家家老才狐疑不定地望向杨家的家老,不悦地问道:“这是何意?”

    杨敞吩咐得郑重,也说得含混,杨家的家老自然解释不清,只能复述主人的原话:“敝主严令我等护送此君前来尊家,亲谒贵主。”

    一听这样的话,杜家家老也有些明白事情不对劲了,试探地问了一句:“既然如此,不如我遣人领汝等往敝主可能去的地方寻人?”

    杨家的家老闻言便连忙摇头、摆手:“不可不可……敝主说了,只能来杜家。”

    燕仓也连连点头:“不可那般兴师动重!”

    见他们这样表态,杜家家老神色凝重地思忖了一会儿,才道:“既然大司农如此说,想来事情不同寻常,仆便自作主张一次,请君等入宅相候。”

    “家老!”有奴仆不安地开口,明显是想劝谏,却被家老一个瞪眼,只能闭口不言。

    燕仓连连长拜道谢,杜家家老侧身让过,神色却更加凝重了。

    进了杜家,因为主人不在,也不可将他们当宾客招待,不过是在前院等候,杜家家老派了几个大奴在一旁候着,权作招待,自己则疾步往后宅行去。

    ――主人不在,大事上便只请女君与公子定夺了。

    杜延年的妻子素来不问外事,听家老说完,便看向自己的儿子。

    杜延年的子女不少,长子名缓,如今在太学就业,并不在家中,次子是下妻所出,自然不在此处,四子又尚年幼,还不到就学之龄,如今陪着母亲见家老只能是三子杜佗。

    杜佗也不过十来岁,见母亲看向自己,要自己拿主意,虽然心里极是无措,却也无从推托,只能道:“家老以为大司农遣人前来必有要事?”

    家老看向三公子,点头称是:“臣以为,未必是大司农有事,恐怕是杨家人带来那位长者有事。”

    杜佗不由奇怪:“大司农位列九卿,何必遣人来寻阿翁?”

    家老思忖了一下,才对三公子道:“臣听吾君说过,大司农行事谨小慎微,一遇大事,素来不敢作决断。”

    杜佗点了点头,看向母亲:“阿母,既是如此,就让家老遣人去告知阿翁吧。”

    杜延年的妻子自然无异议,家老这才领命离开,派了人直奔大将军幕府。

    大将军幕府比寻常官寺更加戒备森严,也是杜延年在霍光身边极有地位,守卫的门侯才答应为杜家人通报,不过,也说得很清楚:“这不是军务,什么时候能报上去,谁也不知道!”

    杜家的那个苍头哪里敢有异议,一迭声应是道谢。

    也算燕仓的运气不错,杜家人的口讯报进去,正赶上霍光让人安排刘病已的晡食,这样,传话的掾属才有机会把口讯转给长史。

    公孙遗听说杜家人很是着急,也有些担心,连忙禀告了霍光,霍光也是一惊:“幼公,你家遣人前来,似是有急事,我就不留你用晡食了,你先去府外看看,若是急事,就不必再进来,直接归家。”

    霍光知道,杜延年家中,妻子素来无主见,长子又不在家,好几个子女都尚年幼,担心是他家人出事,自然是让他立刻归家。

    杜延年也变了脸色,连忙行礼退下,疾步出府。

    公孙遗知道霍光看重杜延年,思忖了一下,还是低声询问霍光:“大将军,要不要遣人去杜家稍作支应?”

    霍光摇头:“照你的说法,杜家人并没有太催促,未必是大事。”

    刘病已倒是担心好友,皱着眉问霍光:“大人,不会是佗出事吧?”

    霍光一愣,好一会儿才反应过刘病已说的是谁,见他满脸担忧,便道:“应当不是,不过,既然你担心……长史,遣个人送谏大夫,询问一下杜家出了什么事,也不必太追根究底。”

    公孙遗应诺离开。

    邴吉见霍光因为刘病已的一句话便改了主意,不由就怔忡了好一会儿,才在霍光开口询问时回过神来。

    他是当过大将军长史的,当然知道,这位看起一派的大将军秉性严谨,持刑罚甚严不说,也是极有主张的,一旦拿定了主意,任谁说什么都不会再改变。别说对属吏、朝臣,便霍家的子侄、郎婿,邴吉也没有见过霍光对他们怎么样和颜悦色。

    这般对比之下,再看霍光对待刘病已的态度,邴吉如何能不诧异?

    ――若是霍光一味宠溺这个孩子,邴吉还能想出个一二三的目的来,可是,看霍光对刘病已虽然关怀备至,但是,明显也是有要求的。再看刘病已的言行,就知道这位皇曾孙被教养得极好,明显不曾被放纵过。

    ――若是……这都是霍光的功劳……

    邴吉不能不说,这位大将军对故皇太子的这个孙儿,比对他自己的子侄、郎婿更用心百倍了。

    想到这儿,再想想自己之前的试探,邴吉倒是有些愧疚了――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想想也是,当初霍光虽然没有出面,但是,能保住这位皇曾孙,又让其名正言顺地属籍宗正,若说霍光不曾用心,那是不可能的!

    邴吉不由想到了当初被人派到郡国邸的那几人,当时不知道,但是,随着霍家的显贵,邴吉再遇见那几人时,尽管彼此都当不知道,可是,稍加打听,他便知道了那几人的身份――都是霍光身边亲信的苍头、私属。

    ――霍光对故皇太子的骨肉竟是如此用心吗?

    邴吉低头,心中感慨着霍光的念旧,同时也不由为霍光所伏的心机竟如此深远而惊悸不安。

    让邴吉更不安的是,他再次清晰地明白了一件事――如果霍光所作的一切真的是在为这位皇曾孙铺设未来的道路,那么……在那条路人,最大的一个障碍不是燕王,不是上官家,不是长公主……而是……当、今、天、子!

    邴吉不安――今天,他们谋划着对付上官家、对付长公主、对付燕王……以后……

    ――大逆不道啊!

    ――虽然对当今天子没有太多的忠诚,但是,臣谋君的想法仍然无法不让人害怕。

    “光禄大夫,君是否不满今日的饮食?”邴吉太过明显的心不在焉让霍光不由奇怪,“少卿想进何物,可以直言。”霍光并不是一味俭省的人,他不会刻意地追求奢侈,但是,也绝对不会委屈自己。

    邴吉连忙摇头,随口解释:“臣只是好奇,杜家究竟出了什么事……”

    霍光失笑:“少卿也如此好奇啊!”说着便看向自己邻席的刘病已,颇有些无奈:“曾孙安心用餐,无消息便是无事。”

    刘病已不得不应诺,勉强按捺下忧心,低头用餐。

    杜延年显然注定无法准时进晡食,盯着面前跪着的长者,他半晌无语,回过神来,却是道:“尔此前已对大司农告举此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151、发觉() 
“尔此前已对大司农告举此事?”

    杜延年的神色分外古怪,燕仓却顾不得那么多的思虑了,这一天下来,他实在又惊又累,他这么一大把年纪的人,没昏迷已经是身体强健了。

    “是!我胆小,实在不敢去廷尉寺,而且……”燕仓不由哽咽,老泪横流,“而且,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啊……”

    杜延年也是当父亲的人,如何不明白燕仓的心思,不由叹息一声,却只能道:“大将军素来持刑罚严,此事……仆只能尽力一试。”

    燕仓连连叩首,道:“求足下救吾子,吾定厚报。”

    杜延年哭笑不得――他先考贵为御史大夫,家赀巨万,父母卒后,分家析产时,两个兄长皆已位值大郡太守,身家甚丰,虽然是平分,但是,长安的田宅、畜产等不方便取用的却是全部给了当时尚未入仕的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